《大同石佛寺》云冈日记上 连载(八)

《大同石佛寺》云冈日记上 连载(八)

00:00
07:29

九月十三日

 

(一)

【第二窟(今第6窟)续】 我们花了一整天时间,对第二窟第三层石窟穹窿拱腹部东壁的佛像进行表面剥离和写生工作。这尊佛像即与昨日所记述的菩萨像东西对应。当将后世修复的痕迹完全清除之后,她也露出了与西壁佛像足以媲美的面容(插绘第九)。

 

此像与昨日的菩萨恰好相对而坐,且构造完全对称。其左腿下垂,右腿屈膝右足置于左膝之上,左手轻抚于右腿腓肠,右肘立于右膝,右手食指轻触脸颊。

弯曲的右腿之下留有空间,或许最初这里刻有马之类的动物。

双眼半暝,上下眼睑恰到好处的微微隆起。但是与西壁佛像给人以闭目沉思的印象不同,她却似乎在眺望着前方。而且,她面含温和的微笑。其嘴唇上扬,嘴角深陷梨涡,有种说不出的亲切之感。

右手掌心向外,食指伸长,拇指同其他三指如握物般内屈。手指的造型也亲切和蔼,但似乎不及中宫寺和李王家博物馆中的观音那样纤细。这大概是因为石质原料的缘故吧。

颐部呈二重状,正中刻有直纹的颈部丰满又看似柔软,两手前腕也是如此,就如同乡间健康的少女一般。其发型,类似于奈良文答师所作的沙竭罗龙王,或与法华寺中保存的贞观时代的木雕佛头完全相同,即粗绳一样的形状。宝冠、衣裳同与壁菩萨像同样。

仅剥去面部贴纸就用去两个小时,这期间主持、村民、巡警等人不时前来,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们的工作。

不得已,我们花钱也好,欺骗也好总算将他们散去。当对他们说,佛像的修缮工作做的不好,应该让石刻表面显露出来时,尽管他们不知其然,却也能够表现出对我们的理解。然而,这里只有一人与我们交往甚恶,他叫赵景云,是晋陆军将校研究所的毕业生,戴着晋北镇守使调查员的肩章,大概是云冈石窟的监督者。他不时地在此巡视,看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尽管保持沉默,但脸上却是厌恶的表情。

不论我们的行为正确与否,他在履行职责也无可非议。只是最终我们彼此间也未能友善起来。

时至午后,天空终于放晴了。

我们今日初次登上第三层连接的中央塔,仔细地观察石窟的四壁,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

然而在叙述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此洞窟的构造。

本窟的平面图大致是正方形。正面宽约十米,进深两米三的四层楼阁建在窟前,由前方四根后方六根圆柱所支撑。其西侧有宽一米的楼梯。穿过楼阁,而后是进深为六米四、五的洞窟前室。前后室之间,有一米多宽的隔墙,入口较前室宽幅狭窄,约有三米一。此隔墙在楼阁三层的天井处形成穹窿,之前记述的菩萨像就在其下方拱腹部的位置。

后室左右直径为十三米五,前后约十五米,后方方圆两米内立有高坛。洞窟的高度疏于测量。距四周墙壁三米间隔处开凿出塔形石柱,其高度直通天井。具体而言,中央四角塔正面宽约七米六,东侧宽约六米八。塔柱四方的台座有人的胸口那么高,其上雕有佛龛,里面分别立有较大的佛像和较小的胁侍。另外,塔柱的第二层恰与楼阁第三层高度相当,其四角分别以九重塔作为立柱,四面开凿,于中央形成一座小型的四角塔。

四角塔的各面,分别伫立着拥有舟形背光的大佛像。

这些大佛,因后世的重修而不得见其原貌,如今看来,已非佳作。然而,在四座九重塔内侧两方的胁侍佛像却有可称道之处。其容貌圆润,惹人怜爱。衣帛于腹部处交叉呈X形,别有特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