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课程后请添加蜻蜓语文老师微信号:xiaotingjiejie1,获得1对1作业批改服务。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蜻蜓写作,获得全面写作资讯!
“看见”与“观察”
内容提供:尚爱兰 编辑制作:蜻蜓写作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回到蜻蜓写作课堂,我是你们的小蜓姐姐。
今天这节课小蜓姐姐先给同学们看个作文题目:《观察······》
怎么样?一看到这个题目,很多同学是不是恨不得跑出去找个东西仔细观察一番呢?因为你们耳边肯定会响起来自老师和家长们的叮嘱“好好观察”“认真观察”“仔细观察”。
其实,小蜓姐姐认为有些老师对作文中所说的“观察”有些误解,以为写不出东西,是不长眼睛,于是刻意训练,比如要求学生“观察一盏台灯”,要先整体再局部,先外部再内部。观察它的大小、颜色、功用等等。
这样限制和规定学生的眼睛往哪里看,真是没有必要。
其实,“观察”不就来自“看见”吗?“看见”还不简单吗?只要我们有一双正常的眼睛,就不会是“睁眼瞎”,每天都能看见成千上万的各种事物。那为什么大部分都记不清了,甚至被视而不见了?我想,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兴趣点不在这些事物上而已。
现在小蜓姐姐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记者问俄罗斯总统普京:“请问总统先生,您家的沙发为什么选明黄色的呢?”普京说:“我家的沙发是明黄色吗?我从来没有注意过沙发的颜色。”
你们瞧,普金总统天天能看见自己家的沙发,却不知道它的颜色。这可以说普京没有学会观察,没有观察力吗?当然不是。普京肯定有极强的观察力,只是他的观察不在生活小事上罢了。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兴趣点和对事物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强迫和指导普京,要他多观察家里的沙发,从外到内,从颜色到质地……
作文里也是一样的。作文里的“看见”其实都来源于生活中那些被记住的“看见”,它们也正是作者的兴趣所在,观察所在了。
那同学们,你们平时到底留意什么,对什么有兴趣呢?
一位同学听到这的时候就想起自己喜欢看日出,他觉得自己对“日出”是做了观察的。他说自己一直想看日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如愿:起得太晚、楼房太高、不巧下雨……终于有一次去海边,在做了万全的准备后,他看到了日出,日出非常好看。
后来,这位同学在自己的作文里这样写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黄得跟母鸡刚刚生下来的鸡蛋的蛋黄一样,然后,鸡蛋黄越变越红,好像要生出太阳了,不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一步一步,慢慢地向上爬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了出来,太阳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连我自己也变成明亮的了。
是不是写得很细腻、很优美呢。这位同学喜欢“日出”,期待看“日出”,当他真的看到日出时就格外投入,这种投入其实就是最好的观察了。
所以最好的观察是你跟随自己的喜好与好奇心去看,由此记住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你们作文的素材。
这个时候肯定有同学要问了:我记住了很多看过的东西,但是零零碎碎的怎么变成一篇作文呀?
别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只想起“看见”的画面了,更要思考一下,你与“看见”对象的连结是什么?你们之间有交集吗?有故事吗?
比如,你这几天脑海里一直浮现在路边见过的一只知了,它从树上落下奄奄一息,你只看了它一眼,却印象深刻。如果要写这只知了,那你就要想想自己与知了之间存在哪些联系,是以前抓过知了?还是一整个夏天都听着知了的鸣叫?还是跟随哪个哥哥姐姐捡过知了壳?等等,找到你与知了之间的故事,那你就可以下笔了。如果都没有呢,我们就要换一个选择。
所以,将生活中的“看见”变成一篇文章,不仅需要找到兴趣所在,也要找到连结所在。
像这位同学写紫薇:我家住在护城河边,一到初夏,就能看到很多紫薇花开放。
你看她,头顶着紫色的花朵,身穿着绿色的裙子,风一吹,她就摇动枝条,格外美丽。紫薇又叫痒痒树,没有树皮,特别光滑,手一摸树,她就全身都动起来,笑得咯咯响。紫薇很美丽,装点我的家乡。我喜欢她,也希望像紫薇花一样,做一个乐观爱笑的人。
你们看,这位同学选取了自己感兴趣的、喜爱的紫薇花作为写作对象,又将自己与紫薇花之间的连结写了出来,而她对紫薇的“观察”也自然融入其中。于是文中便有了优美的形态描写又有了独特的情感抒发。
好了,听完今天的课,同学们有没有受到启发呢?今天的小练习就是以《观察······》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字数不限。
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课后小练习◆◆
以《观察······》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字数不限。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