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华夏小天下

008华夏小天下

00:00
13:40

欢迎收听寒川子解读鬼谷子,与您一同学习捭阖之术的方方面面。

公元前1046年,西岐周族灭商立国,建立了周朝,定都在镐京(这个镐京呢也就是现如今的西安),封嗣立国,制礼作乐,确定尊卑长幼,使天下大治,近四百年无大事。

可是说,久治则乱。至周厉王的时候,上不治,国民内乱。到了周幽王时代,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西戎入侵,幽王被杀。平王无奈迁都洛阳,这就是东周。

东周又分成两个时期,前半段打平王东迁一直到三家分晋,我们呢管这段历史叫春秋;后半段由三家分晋一直到大秦一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战国。

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华夏这个小天下正在经历春秋和战国这么两个时段。这两个时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叫“礼乐不治,天下失序”。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话叫礼崩乐坏,对吧?

那么说,到底什么是礼乐呢?

乐成于天,礼成于地。《礼记•乐记》当中有一句话叫做:

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辨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作礼以配地。

 

 

礼乐的这个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乐法天籁,是从天、率神的。礼法地势,是从地、居鬼的。所以,祭天以乐,祀地以礼。就是说天上是神明所居之处,你祭天也就是敬神。地下是什么呢?地下是鬼的居所,祀地,祭祀大地即礼鬼。以天率地,所以王是什么呢?王是天子,率四海之土。底下这些臣属,这就是王之属,代王治理四海之内的王土。有一句话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圣人作乐以祭天,祭天就是敬神,所以祭天的时候必须得由天子亲自主祭,你身为臣子不能去祭天,祭则乱乐呀。

圣人作礼以祀地,祀地也就是礼鬼,所以礼鬼是由臣子来主祭。那么鬼是什么呢?鬼就是先祖,也就是所说的列祖列宗,因为这些先人们都葬在土里,所以呢立牌位于宗祠。王权神授,或者说王权天授,礼乐这就是世袭制,后世嗣子的尊卑地位完全得仰仗先祖所赐,所以宗祠社稷这就是邦国的根本,宗祠被毁那这个国家就亡了。

那么宗祠到底是多是寡、规模应该建多大、包括这里头这些礼到底该怎么进行,等等这些事儿,直接决定了这个臣子的尊卑地位,子孙后世袭而不衰。礼定下来之后,每个臣下自打你出生那天,就尊卑明确,不能心生妄念,如果说心生妄念,就会乱礼坏乐,那么天下共伐之,这叫作死。

那么由这些内容可知,作乐制礼,上为尊王,下呢就是为了约束臣子。乐坏,则王不尊,礼崩,则臣子乱。

礼乐这么大的作用,那么说礼乐到底是谁作的呢?圣人。

圣人是谁呢?周公。

那么周公是谁呢?

这周公啊姓姬叫姬旦,可不是您吃的那个“鸡蛋”!这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武王姬发的胞弟,助武王伐纣得到天下,这位可谓是根正苗红的王室血脉,夺取天下的大功臣,所以“周公制礼乐”有足够的权威性。

周公制礼作乐这是西周三百多年得以稳定的基石。正所谓,周公制礼,天下归心啊。

那么说,周公到底是依据什么来作乐制礼的呢?

两个字,就是封建。

什么是封建呢?

说封建这个词儿啊,最早出自于《诗经》。《诗·商颂·殷武》有一句,叫:“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诗经》在这地方是歌颂商王武丁的。武丁是其中一代商王,武丁伐荆楚,大胜而归,所以有这么一首诗留下来,里头有一句叫“命达于天下属国,四方封国皆沐福祉。”里头有一句是“命于下国,封建厥福”,翻译过来就是命达于天下属国,四方封国皆沐福祉。所以“封建”也就是四方属国或着说四方的这些封国们。

那么说打字义上来讲,“封”是指什么呢?封就是堆土植树,“建”呢?筑台造宫。封建这个词,也就是划界分治,封邦建国。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天子给这些亲戚们,给这些功臣们划分出一块一块的土地,让他们沿着各自的边界堆土植树,凡是有树的地方,这就算是你们(诸侯们)的疆界了,然后找一块地方筑台造宫以为国都,立国治理。

《左传》当中有一句: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那么这句话是《左传》里头讲的一个故事。周公吊二叔,二叔是谁呢?一个是管叔,一个是蔡叔。武王伐纣以后,管叔、蔡叔跟纣王的儿子武庚一起被周武王封为三监,以监督治理殷商旧部。说二叔之不“咸”,他这字写的是咸盐的咸,但实际上呢,这个咸字通贤良那个“贤”。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三监之乱以后,周公认为管叔、蔡叔不够贤良,于是就扩大分封王室子嗣(给这些亲戚们一人一块地方),“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让这些小国家作为蕃蓠,护卫周室。与此同时,周公又订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还有井田制,作乐制礼,安定天下。

那么周天子又是如何分封这些诸侯的呢?《礼记.王制》里写: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那么大致其规模就是,天子预留最中心的一块土地,方圆千里,这就是王畿,由天子直属管辖王畿以外的土地怎么办呢?全部分封给兄弟子孙还有这些功臣,这些呢就叫诸侯,诸侯里也有尊卑,爵位不能一样,所以依次排列就是公、侯、伯、子、男,都立为国。这个诸侯(国)再把你自己的土地如法炮制分封给自己的子孙,受封子孙立为家,有氏,有室。什么叫有氏、有室呢?前一个氏是姓氏那个“氏”,后一个室是家室的“室”,室内的“室”。

那么这些家、这些室就称作贵族,或者叫贵胄。诸侯和贵族都有自己的领地,在其领地享有自主处置权。一般而言,贵族家室都是一夫多妻制,妻妾当中也有尊卑,子以母贵,庶子庶生者往往因为母亲的地位卑贱所以得不到封土,但是呢依旧可以保留一个贵族的身份,那么这种人通常就称作士,士人的士。

这么分封,道理非常简单,非常粗暴:天下很大,但是这天下都是天子的。天子的地那就不能让别人去治理,换言之,治理土地的必须是天子的人,因而有机会封土、植树、立国、修祠的都必须是与周室有血缘关系的人。异姓受封者如果有,那也必须得是信得过的近臣,譬如说姜太公,受封于齐。至于那些个在伐纣过程当中出力流汗的蛮狄夷胡,那就封他们为子爵,让他们继续守护蛮荒就行了。

分封的好处很多。天子封诸侯,诸侯封子嗣,子嗣再封子嗣,这天下就越封越小,最终就被分割为一块又一块连绵不绝的井字。井与井相连,你与我姻亲,上下是一家,四海皆王亲。任何一家诸侯都形不成足够的势力去对抗天子,天子既省去了治理之苦,又可以得尊贵之至,可谓是悠哉游哉,乐得逍遥。

可是说,逍遥是逍遥啊,问题跟着它就来了。

与分封并行的就是世袭制,也就是受封这块土地子孙相传。王土既然已经封了,如果没有特别理由的话,天子是不能收回的,这家子孙就是共有的。问题是你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王土它可有限就这么屁大点地方,直属的王地也就越来越少,所以在平王东迁洛阳之后(东周开始的时候),周王的土地逾加收缩,最后就结出王室式微这么一个恶果来。

王室式微,那么诸侯就坐大,坐大了他就兼并,兼并就开打,一旦开打,那还管什么礼乐呀!

赤县神州这个小天下自此以后进入诸侯兼并、列国混战的历史时空。

那么这个时空又给分成两个半场,后世学者把前半场叫春秋,后半场就叫战国。

本集内容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喜欢数学de男孩

    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