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最近这段时间,全国各地的气温都在下降,不少地方也陆续降雪。如果说在大雪纷飞的日子和恋人吃炸鸡、喝啤酒是一种韩式风情,那么在寒风凛冽的天气跟朋友涮火锅、喝小酒就是一场地道的中式浪漫。今晚,我们就来聊聊火锅那些事。
在中国的美食版图上,火锅工序并不繁琐,但火锅江湖却足够复杂。表面上看,标准化的菜单大同小异,一盆锅底、两把汤匙、三五好友、七上八下,一场饕餮盛宴信手拈来。可实际上,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火锅的精髓往往不足为外人道。高高的铁皮烟囱、滚烫的老北京铜锅,透的是一股记忆里的胡同味儿;浓郁的高汤打底、色香味俱全的打边炉,求的是蔓延味蕾的极致享受;层叠的鲜嫩食材、油而不腻的一品锅,品的是味厚而鲜的徽州人家……再加上调料干碟油碟之分,麻酱沙茶酱之别,在翻腾的火锅前,每个人都能找到安放胃口的一席之地。
火锅轻易就降服了味蕾,火锅店也想趁机征服食客。火锅生意毛利率高、翻台率高、门槛却不高,商家自然闻风而动。有人在服务上铆足了力气,有求必应只是入门,无求还应才是境界;有人在食材上费尽了心思,能空运绝不陆运,能保鲜绝不冷冻;有人在产品上创意十足,只吃一顿怎么够,底料、蘸料来一套……一不留神,副业甚至也能“放卫星”。不久前,海底捞发布研报显示,今年700家门店的啤酒销售额或达4.32亿元,堪比一家啤酒上市企业的全年营收。难怪有人说,今天的中国正在盛行“火锅经济学”。即便街角的招牌换了又换,那些藏在小巷里的火锅店依然热热闹闹、风风火火,隔着很远就能闻到。
有人说,热爱美食的人更热爱生活。火锅之“火”,火在味道,火在氛围,火在生活。围坐在火锅旁,升起的是烟火气也是一团和气,消除的是陌生感更是孤独感。口味相隔却能聚成一桌的鸳鸯锅、九宫格,不正是中国人包容的哲学、处世的智慧?正因如此,有人把中式火锅店比作西式咖啡馆,直言“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火锅是一堆食材“济济一锅”的狂欢,也是一群人“热腾腾、暖洋洋”的写照。在受够了食堂、吃够了外卖之后,一句久违的“火锅走起”,唤醒的不只是味蕾,还有可能是心情。
火锅讲究火候,也讲究健康。告别了攻城略地的口味之争,火锅江湖进入了下半场。比如,养生火锅从火锅界的一股清流,正在变成一种趋势;方便火锅从迫不得已的选择,逐渐进入日常生活的视野;外卖火锅送进寻常百姓家,知名品牌下沉三四线城市……在今天,火锅市场越来越繁荣,但安全状况也让人越来越揪心。近几年,火锅行业多次曝出重复使用锅底、后厨卫生堪忧、食材过期变质等乱象,其中甚至不乏一些知名品牌。再浓郁的锅底,也遮不住变质的味道;再繁荣的市场,也经不起信任的辜负。桌前桌后,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才能做好火锅桌上的生意。
不要小看了火锅。几年前,日本第二大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爆吃羊肉致日本校服涨价》的文章,认为中国人爱吃火锅涮羊肉导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牧民大量改养肉羊,最终导致日本学生校服涨价。虽有过度演绎之嫌,却也从侧面道出中国人爱吃火锅这一大特点。吃一顿火锅竟能左右国际走势,令人吃得更有食欲了呢。
这正是:寒冷冬日,火锅走起?可荤可素,埋头苦吃。
这就是今天的《人民日报评论 | 睡前聊一会儿》,如果喜欢这段分享,欢迎订阅本节目,我们下期继续聊。
(主播 殷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