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聊】这个冬天,命和时髦都是它给的

【睡聊】这个冬天,命和时髦都是它给的

00:00
06:27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冬至将至,你穿上羽绒服了吗?从国际品牌羽绒服的门店外排起长队,到国内品牌羽绒服的悄然转型,这几年的冬天,羽绒服总能形成消费和时尚热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保暖神器”。

 

说起来,虽然古人早有“衣其羽毛”的保暖方法,但羽绒服作为现代服装的出现,历史却并不长。一种说法是,直到上世纪30年代,羽绒服才被发明出来。当年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因为羊毛大衣被雨雪打湿结冰而险些丧命,因而将目光转向羽绒这种更可靠的替代品。而这,也离不开尼龙作为轻质面料的出现,离不开依靠把羽绒从羽毛中分离出来的风力电机,更离不开创新发明的绗缝技术。可见,今天走进千家万户的羽绒服,是一个个技术进步的结果,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结晶”。

 

这样的“文明结晶”,在一段时间里却似乎有些被现代时尚“嫌弃”。毕竟,这种以保暖为主要功能的衣物,造型能力稍弱,还往往会给人留下臃肿的印象。然而,这两年,羽绒服却也慢慢走上了风尚的风口。从某女明星穿着棉被一样的羽绒服出街,到大众国际大牌明星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的羽绒服照片,时尚工业用活生生的例子证明,没有什么是不能改造的,如果没有,那只是因为还没有去做而已。

 

这股风潮,自然也影响到消费者们对羽绒服的选择。淘宝数据显示,冬季保暖商品已成为淘宝双12活动的主流商品,羽绒服进入90后消费者最爱的top5商品。而就在两年前,《淘宝双12消费报告》还显示,70后和80后是羽绒服的消费主力。曾经“宁要风度不要温度”的90后,也爱上了羽绒服,也可以说是供给侧的创新激发出的新的消费潜能了。

 

的确,打开购物平台,会发现原本厚、重、丑的羽绒设计已经更多地被轻薄、个性、时尚款式取代,与之关联的搜索词变成了“明星同款”“国潮”“ins风”。在信奉“颜值即正义”不潮不值得花钱的年轻一代中,羽绒服能“强势出圈”,离不开明星带货赋予的流量属性,更离不开羽绒品牌的潮流化、时尚化转型。这也是为什么集“羽绒服”“校服”两大痛点的中戏羽绒服校服能成为热销单品。可以说,从不爱到爱上,始终如一的对穿得暖、也要穿得优雅好看的执着追求。

 

从“穿得暖”到“穿得美”,羽绒服的变化更给消费升级以启示。传统的扫帚、拖把,看起来没有什么高附加值,摇身一变成“扫地机器人”,立即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自行车看起来已经被市场抛弃,然而搭上大数据、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的概念,立即重新回到大街小巷。如果说这些本质上还是业态的升级,那么如羽绒服、潮牌、老字号的新生,则没有太多“科技含量”,却以出色的设计、更高的品质,在“品质升级”的方向上寻找着突破和升级。虽然目前看来,中国品牌在世界时尚与潮流届中的“定义权”还稍弱,但假以时日也未尝没有超车的可能,毕竟立足中国大地,有着最大的本土市场,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有着丰富的数据资源,欠的或许只是临门一脚了。

 

而年轻消费者的购买偏好,也将碰撞出一个更大的羽绒服市场。据预测,2020年中国羽绒服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382亿元。90后的消费偏好能引起市场关注、催生品牌变革,也显示出年轻一代逐渐成长为市场消费主力,消费增量潜力巨大,市场话语权显著提升。当90后作为新生消费力量快速崛起,市场便开始关注、重视甚至迎合这群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诉求。年轻一代喜欢什么,市场就会向哪里发展;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品牌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但想要持续赢得年轻人青睐、斩获千亿市场并不容易。如何做硬产品线,如何打造独特的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是面临“品质升级”的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毕竟,潮流千变万化,频繁出入秀场、流量明星带货或许可以短暂地提升曝光率和流量价值,但最终塑造品牌价值、赢得市场的只有品质和设计。

 

这正是:不要风度要温度?羽绒出圈别误读。明星带货火一时,品质设计行久远。

 

这就是今天的《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如果喜欢这段分享,欢迎订阅本节目,我们下期继续聊。

 

主播:殷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