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晨读83 坛经 01 缅怀任先生_clip

泰然晨读83 坛经 01 缅怀任先生_clip

00:00
05:43

《六祖坛经》01

  • 泰然晨读是泰然国学社的旗下的文化栏目,我们是从文化的视角来帮助大家解读经典,17届6中全会以来,文化大繁荣,文化大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流。文化的三融是发展方向,文化与科技相融,文化与资本相融!

  •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一部佛教经典《六祖坛经》,我们本次晨读会从从文化角度,从实践应用角度,从东方心理学角度来学习这部经典,我们的学识有限,有不足部分,大家海涵!

  • 在我们学习《坛经》之前,我们先学习一篇文化大作《禅宗与中国文化》!

  • 《禅宗与中国文化》的作者是已故国学泰斗任继愈先生,我们先帮助大家梳理一下任先生的生平与著作!

  • 任继愈(1916.4.15-2009.7.11),字又之 ,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

  • 师从汤用彤贺麟1942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课程。

  • 1964年,负责筹建国家第一个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专著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老子全译》、《老子绎读》等;主编有《中国哲学史简编》、《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宗教词典》、《中国哲学发展史》等。此外,还主持《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典》等的编辑出版工作。

  • 任先生的学术主张——任继愈先生把总结中国古代精神遗产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使命,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他最初相信儒家。解放以后,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用马克思主义总结中国古代哲学的工作中,他是做得最好的一位。由他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是大学哲学系的基本教材。四十年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哲学工作者。七十年代后期,他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七卷本,已出四卷)。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把对佛教哲学思想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哲学的组成部分。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他连续发表了几篇研究佛教哲学的文章,受到毛泽东的高度重视。这些论文后来以《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出版,成为新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问题的奠基之作。1964年,他奉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之命,组建世界宗教研究所。几十年来,世界宗教研究所培养了一批批宗教研究人才。他在继《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之后,又主编《中国佛教史》(八卷本,已出三卷)、《中国道教史》、《宗教大辞典》、《佛教大辞典》。

  • 任继愈先生第三项学术贡献是提出了“儒教是教说”,这一判断根本改变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看法,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本来面貌的基础性理论建树。这些年来,“儒教是教说”逐渐得到学术界理解和赞同。

  • 任继愈先生的第四项学术贡献,是领导了大规模的传统文化的资料整理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任继愈先生就领导了《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的整理和编纂工作。全书106册,1.02亿字。目前,《中华大藏经(下编)》也已经启动,预计2亿-3亿字。同时,任先生又主持编纂《中华大典》,预计7亿字。

  • 任继愈先生的第五项学术贡献,是始终坚持以科学无神论为思想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坚持宗教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用无神论思想批判形形色色的有神论,抵制各种打着科学和民族文化旗号的土洋迷信。在他的领导下,创办了建国以来、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以宣传无神论为宗旨的杂志:《科学与无神论》。

  • 2009年7月11日凌晨4时30分,任继愈先生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93岁。

  • 我们坛经学习,以任先生的著作《禅宗与中国文化》开篇,以此来缅怀先生,感谢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向先生致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