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晨读90 坛经08 第一品 行由_clip

泰然晨读90 坛经08 第一品 行由_clip

00:00
06:00

 《六祖坛经》08  

我们今天学习一部佛教经典《六祖坛经》,她帮助无数的士子找到心灵的家园,她为天下的众生指明了归宿,她是汉传佛教的立教的根基,她开启了一个时代,也是唯一一位中国僧人写下,被称之为“经”的佛教经典!我们尝试从文化角度,从实践应用角度,从东方心理学角度来学习这部经典,我们的学识有限,有不足部分,望大家海涵!


第一品 行由(续)

  • 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 【解析】

  • 范阳,河北保定涿州人;

  • 左降官是在唐玄宗以后大量出现的一种贬官形式,左降官特指因罪而被贬至边远地区任员外官的官吏。


  • 父亲曾经官居要职,左降于岭南,普通人也享受不到左降的待遇的,这一点大家要清楚!从荣华富贵到寻常百姓,比普通老百姓还要低下,这种落差,相信也是父亲早亡的因素!惠能虽然不识字,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看淡名利,看清人情冷暖,对他后来的求法,也是助缘深厚!


  •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

  • 【解析】

  • 这一段描述的是六祖悟道的因缘很偶然,也说明惠能深具慧根!也在启示大家经典的无穷力量。之言片语之间,接引人无数!向经典致敬,传播经典,你我有缘!


  • 复问: "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崭[qí]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 【解析】

  • 这一段简要介绍了五祖的情况,以及五祖依据《金刚经》度化众人,持诵经典,是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 主化,这里的化字很棒,我们的文化,很关注一个化字!把看到的,体悟到的真知需要融化在心灵里!融化,感化,化解,都含有此意!以医生举例,西医注重药到病除,中医强调的是“化”,在病发之前,在无形无质之际,要化!所谓化干戈为玉帛,化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 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 【解析】

  • 惠能闻说,宿昔有缘,这种动能来自内心,好像上辈子就听到了,因缘二字,不可尽表,大家体会!惠能一听,内在使命在呼唤!惠能很厉害,寻常生活中,能够做到倾听内心的声音,能够依靠内心的呼唤,做出正确的行为!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follow your heart,倾听内心的声音,是大成者的必经之路!我们学习坛经,也是学习倾听内在的声音!


  • 惠能这个时候动了参礼五祖的念头,这个时候需要一些条件了,佛教里叫做资粮!年迈的母亲,需要有人照看,这个时候恰好有一客人取银10两,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相当于现在10万块钱吧!我们思考,人家为什么拿出这么多钱财来资助呢?可见惠能平日为人一定是得到大家认同与拥护的,求法之事,又是利益众生的事情!这段,平常学习很容易被忽略,现实生活的我们是不可以把远大目标挂在嘴边,忽视寻常生活的修行的,任何有大成就者,关注细节,得到身边人的支持是第一步,理性的勇敢是最难得的!


  • 料理了心头挂碍,惠能毅然踏上求法之路!“教便往”,三个字,描述了求法意志之坚决,后人的描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都是这种境况!面对理想的呼唤,除了内心的动力,还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只有真正的勇者才能克服内心的恐惧,把身后的挂碍料理完毕,勇往直前,无论前面如何凶险,用内心的呼唤照亮前程!人与人的差距,不要看人家的财富,人家的知识,要知道大家的起平线都是一样的,都是白纸一张来到世界的。每个人都曾经青春,每个人都曾胸怀理想,不同的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份选择才铸就了彼此的差距!

  • ......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泰然国学”公众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