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过没有,前段时间为了缓解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为什么有的国家是发放消费券,有的却是直接发钱呢。当然了,我们可能都喜欢直接拿到钱,消费券毕竟不是真金白眼。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为什么其他,我们要发消费券。
支付宝对杭州消费券的跟踪研究发现,政府1元钱的消费补贴,平均能带来3.5元以上的新增消费。
这种新增消费是怎么产生的呢?举个例子,你拿到了1块钱的餐饮消费券,在饭店用掉了,饭店收到这1块钱之后,有的会用来发放员工工资,有的会用来购买原材料或者设备。员工拿到工资以后又可以进行其他消费,原材料厂家拿到货款之后也可以进行其他消费或投资。
所以,全国各地大量发放的消费券,确实可以刺激居民消费,从而带动各行各业的需求增长,激活经济,增加就业,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不但有上面所说的消费乘数,还有投资乘数、货币乘数、税收乘数等等。
投资乘数,跟消费乘数的作用机制是一样的。比如,现阶段,为了激活经济,各地政府都在上马基建项目,这类项目一开工,就要采购大量建材,要招募很多工人。建材厂拿到材料款,工人拿到工资,都可以继续消费,继续为GDP作贡献。投资是我国政府比较常用的刺激经济的手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央政府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主要就是用于基建项目,因为基建项目都是大投资,对经济的短期刺激作用比较大。
再来说说货币乘数和税收乘数。
所谓货币乘数,举个例子,你去银行存了100块钱,银行可以把这些存款拿去发放贷款,当然它要先扣除一个存款准备金,这个存款准备金用于应付银行的不时之需。假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0%的话,那么银行可以贷出去90块钱给企业,企业拿到90块钱之后,一般又会存入银行,要用的时候再来取。这90块钱存款,银行扣除10%的存款准备金,又可以贷出去81块钱,就这样,这100块钱可以生成无数次新的贷款和存款,创造出许多倍的钱,这就是货币乘数,其实也就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今年4月10日,央行公布的中国目前的货币乘数是6.55,也就是说,一块钱的存款最后可以创造6.55元的货币。中国的货币乘数目前处于历史高位,显示出金融体系现阶段的货币派生能力是比较强的。
说完了货币乘数,再来看看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是指税收的增加或减少造成GDP减少或增加的程度。如果政府增加税收,那么企业和个人手里的钱就少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就会下降。而受到税收影响的这部分企业和个人支出的下降,又会引起其他个人和企业收入的下降,这样连环效应,就会造成经济紧缩,GDP的下降会是税收增加数量的好多倍。相反,如果政府减少税收,那么私人消费和投资就会增加,从而通过乘数效应使GDP增加。
通过上面这些对乘数效应的介绍,对经济学比较熟悉的朋友应该看出来了,乘数效应是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思想,也是凯恩斯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核心概念。凯恩斯认为,经济高涨的时候,政府应该通过提高税收或者提高利率,使民间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下降,给经济降温;经济衰退的时候,应该降息、减税、增加政府支出和政府投资,给经济注入流动性,来刺激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是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流行起来的,现在也受到很多批评。我们这里就不作展开了。
最后,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采用发放消费券的方式,而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直接发钱的方式呢?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居民,往往没有储蓄的习惯,他们拿到钱就会花出去,立马能产生乘数效应。而中国人普遍喜欢存钱,拿到现金多半会存起来,不会全部都用掉,所以,发消费券能直接促进消费,再加上中国的电商平台发达,消费券的发放和使用都很方便。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领过或者用过消费券,不妨也去试试,咱们适当多消费一点儿,也许就能帮助经济早一点恢复增长。
扯淡,一条鞭法在张居正死后就被万历给废了,明末三大饷是后来才征的,如果一条鞭法能贯彻实行下去或许真有成效。
学习了,黄宗羲定律。很有收获
一针见血,针砭时弊。
主要还是扣,贪得无厌,属狗的只进不出,好不容易吸的血,你让他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