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凡勃伦效应:避开投资、消费中的种种陷阱
凡勃伦效应:揭穿价格的定位陷阱
经济学上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概念:薄利多销。但是,随着对消费心理学的深入研究,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受到了挑战,美国经济学家托斯丹·邦德·凡勃伦在他的著作《有闲阶级论》中就提出了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理论: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这一理论被称为“凡勃伦效应”。
从“薄利多销”到“凡勃伦效应”,这其中的一个重要背景,是20世纪的消费主义崛起。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再只是为了获取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某些商品具有炫耀的效果,如购买高级轿车显示地位的高贵,收集名画显示雅致的爱好,等等。这类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愿意购买,因为只有商品的高价,才能显示出购买者的富有和地位。所以,这种消费状态随着社会发展有增长的趋势。
而另一个背景是消费者对价格和品质两者关系的心理认知。面对琳琅满目的消费产品,消费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鉴别同类产品的好坏,这时候,价格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通常的定价逻辑是,“因为好,所以贵”。但是,到了消费者这一边,人们普遍的心理就变成了:“因为价格贵,所以肯定好。”在逻辑学上,这是不成立的,因为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但是在心理学上,这种说法也确实是有说服力的。尤其是在自由竞争市场下,价格既表现了产品的价值,同时也为产品的品质做了背书。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柬埔寨吴哥窟景区有一家玉器店,有一天,店老板让营业员把两只相同的玉镯标上不同的价格出售,其中一只标价一百美元,一只标价八百美元。年轻的营业员觉得奇怪,就问老板:“同样的东西,为什么一个比另一个贵七百美元?标价八百美元的那一只能卖出去吗?”
老板笑而不答。不一会儿,一群外国游客走了进来,开始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一位女士拿起那两只手镯,很仔细地比较了一会儿,然后买下了那只标价八百美元的玉镯。这时,她的同伴说:“这只看起来和那只一百美元的没啥区别……”买玉镯的那位女士立刻打断了她的质疑:“有区别,这两只镯子的质地不一样。”
顾客走后,营业员问老板:“她为何要买八百美元的那只?两只玉镯真的质地不一样吗?”老板听了耸耸肩:“质地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只有价格。”
外国游客普遍对亚洲玉器了解程度不深,这时候,价格就成了他们分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这是个错误的指标,但依然有很多人会陷入这个陷阱中不能自拔。
在很多场合,价格越贵,人们越疯狂购买;价格越便宜,反而越销售不出去。所以,许多经营者瞄准了这种消费心态,不遗余力地提高价格,以使自己从中牟利。与此同时,消费者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时,也无法逐一进行专业的鉴别,只能盲目地相信“便宜没好货”“一分钱一分货”。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长年累月形成的消费常识也确实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完全不包含任何品牌附加价值的、完全自由竞争市场”。比如,在买镯子那个故事中,景区玉器店的交易行为往往都是一次性的,同时也存在行业垄断行为,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市场,而对于很多奢侈品来说,它们的价格都是在品牌价值和由此产生的公关营销成本上,“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对于普通商品,如果我们能够分辨好坏,那么,就可以大致相信自己的判断。但是,如果是较为昂贵的高档产品,那就需要专业人士陪同购买,把关注点放在产品品质上,坚信品质主导价格,而不是价格彰显品质,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落入“凡勃伦效应”的陷阱。
如果是较为昂贵的高档产品,那就需要专业人士陪同购买,把关注点放在产品品质上,坚信品质主导价格,而不是价格彰显品质,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落入“凡勃伦效应”的陷阱。
选800客户是相信定价的根据,老板其实是欺骗客户,违背一般定价原则。这个例子并不合适。
每一期我都坚持听,因为我觉得很实用。
那个卖表的算是欺骗顾客了吧
黛玉妹妹请活长一点 回复 @黛玉妹妹请活长一点: 哦 不好意思 是卖镯子的
只求最贵,管它好不好。
奸商啊
此地无银三百两
文通有声 回复 @甜儿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