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墨菲定律】吉芬之谜:透过价格迷雾看清供需本质

55【墨菲定律】吉芬之谜:透过价格迷雾看清供需本质

00:00
05:50

吉芬之谜:透过价格迷雾看清供需本质

根据普遍的供需原理,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比,也就是说,价格上调,买家变少,价格下调,买家增多——这也是很多经济调控手段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1845年,爱尔兰爆发了大灾荒,导致土豆的价格在饥荒中急剧上涨,然而,爱尔兰农民对土豆的消费需求量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跟着持续上升了!

英国经济学家吉芬观察到了这种与需求原理不一致的现象,于是,这种现象也就被经济学界称为“吉芬之谜”,而具有这种特点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

其实,“吉芬之谜”的背后,是一种极为朴素的消费行为学原理——追涨杀跌。

爱尔兰的土豆“吉芬现象”出现的原因就在于此,在饥荒这样的特殊时期,面包、肉类、土豆的价格都上涨了,但人们的收入大大减少,更买不起面包、肉类,于是,相对便宜的土豆便成为人们的首选。如此一来,对土豆的需求反而增加,使得土豆的价格增长比其他食品的价格增长更快。反过来,土豆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又逼得民众不得不尽早购入更多土豆,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吉芬之谜”在许多商品上都存在,比如楼市和股市。

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东南亚和美国东北部制造业城市都经历了房地产崩盘的惨剧。在房价暴跌的过程中,出现了“房价越跌越没人买房”的现象,反倒是崩盘之前的房地产热潮中,房价飙升,买房的人却络绎不绝。

再比如说,在股票市场上,某一种股票价格上涨的时候,人们都会疯狂地抢购这种股票。而当一种股票的价格下跌的时候,购买这种股票的人反而很少,而拥有股票的人也希望尽快抛出去。

无论是爱尔兰的土豆,还是房地产、股票,都有一个鲜明的属性,那就是“可替代性极低的必需品”,而这种商品也被称为“吉芬商品”,本身非但不受供需原理限制,还能反其道而行之。

在饥荒中的爱尔兰,土豆越贵,人们越是疯狂购买,这是人们在贫困中为了维持生存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而在楼市和房市,追涨杀跌也是一种必要的投资理念。但是,对于一些“非吉芬物品”,有时也会出现越涨价越买,一降价就没人买的情况,这可能就是一种消费陷阱了。

在美国人罗伯特·西奥迪尼写的《影响力》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西奥迪尼的朋友开了一家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当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饰品明明物超所值,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饰品卖掉,她想了各种法子。比如,把它们移到中间的展示区,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却收效甚微。她甚至告诉营业员,要大力推销这些宝石,但始终没有效果。

最后,在出城采购的前一天晚上,她气急败坏地给营业员写了张字迹潦草的纸条:“这个盒子里的每件商品,售价均乘以1/2。”希望借此将这批讨厌的珠宝卖掉,哪怕亏本也行。

几天后,当她回到商店时,不出她所料,这批宝石果然全都被卖掉了。然而,当她得知由于营业员没有看清她潦草的字迹,错将纸条上的“1/2”看成了“2”,而以两倍的价格将全部珠宝卖掉了之后,她惊呆了。

绿松石并不属于“吉芬物品”,按理说,应该完全符合供需原理,可为什么绿松石饰品突然涨价,销量却增加了?

罗伯特·西奥迪尼将其称为“固定行为模式”。所谓“固定行为模式”类似于“条件反射”,是指动物经过长期训练后对某种信号进行行为反馈。比如一发出“哔哔”的声音,被训练过的猴子就开始摘香蕉。

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人类也有这种类似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当某个产品突然涨价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不好,我要立刻买入,否则它还会继续涨价,再迟疑的话甚至再也买不到了”。要知道,我们的理性往往慢于本能。

绝大多数时候,这种本能反应一闪而逝,有可能会被理性立刻掩盖住。但是,有些商家会同时制造某种紧迫感,让我们在本能的驱使下迅速做出消费决策,让我们对那些“非吉芬商品”也做出追涨杀跌的愚蠢举动来——这就等于是自愿落入消费陷阱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39689529

    特殊时期,价格越高销量越大

  • 凤在江湖_盼盼

    期货……

  • 知识海洋的鱼

    年初时是口罩。。。

  • 半杯楼主

    值得一听

  • 饕餮貔貅醴靂

    😀😃😄😁😆😅😂🤣😊😇🙂🙃😉😌😍🥰😘😗😙😚😋😛😝😜🤪🤨🧐🤓😎🤩🥳😏😒😞😔😟😕🙁☹️😣😖😫😩🥺😢😭😤😠😡🤬

  • 饕餮貔貅醴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