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讲|《无题》:“无题”背后的深情与痴情

第三十二讲|《无题》:“无题”背后的深情与痴情

00:00
33:05

课本内外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沁阳,生于郑州荥阳。工诗,骈文亦别具佳妙,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骈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燕歌行

【三国·魏】曹丕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仰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鸽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丁督护歌

【南朝·宋】刘骏

洛阳数千里,孟津流无极。

辛苦戎马间,别易会难得。


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唐】王维

闲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
嫩节留馀箨,新业出旧阑。
细枝风响乱,疏影月光寒。
乐府裁龙笛,渔家伐钓竿。
何如道门里,青翠拂仙坛。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唐】李白

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
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
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郦师点拨 


这首诗可谓是千古名作,大家都耳熟能详。他首先的一个特别突出的语言特点就是:他化用前人的成句与语义,可谓是化腐朽为神奇。大家来看第一联:相见时难别亦难。其实像比如说曹丕的《燕歌行》里头就曾经写过:“别日何意会日难”。而宋武帝《丁督护歌》此前也写过“别易会难得”。古人认为分别是容易的,而相见是困难的。所以在李商隐之前,人们的习惯思维中总是渴盼相聚,一切感情都是以相聚为目的的。所以说相聚是困难的,这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可是李商隐突然一改前人成说,说“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这是大家此前一个固定的说法,但他突然又说分别时也是那么地难。这种说法一旦由李商隐说出来之后,大家觉得反而更合情理,更是一下子击中了所有人那颗思念的心灵。相见时难别亦难,又况且是“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时候。我们都学过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当早春的时候,“春天的脚步近”的时候,东风是何其的有力!可如今东风无力,百花凋谢,所以应是到了暮春的时节。


接下来的颔联最为经典“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个意象极其地经典,春蚕吐丝何其地缠绵不休,这个“丝”一语双关,通思念的思。这种双关的用法其实在古诗中非常普遍,比如还有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朗的晴和情感的情。再比如“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里莲和怜惜的怜,晴和情感的情。而“蜡炬成灰泪始干”则是意象的双关了。蜡烛在点燃的过程中泪流不止,落泪本是一种客观的状态,但因为一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极致的心甘情愿。因为这一种极致的奉献和心甘情愿,后世经常还用这一联来比喻具有奉献精神的园丁,也就是老师这个行业。沧溟先生自己就是老师。其实我个人是很喜欢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譬喻的。我经常说这种比喻其实一点都不悲情,因为人生的终极追求就是追求光明和温暖,而对于一支蜡烛来说,在它燃烧的时候,在它释放光明和温暖的时候,其实得到最大的光明和最多温暖的其实恰恰就是蜡烛自己。当然回到诗的角度,我相信李商隐永远不会这样去理解。


他写下的这一联千古名言,我们后人解读的时候,很容易带上明显的价值诉求。可是李商隐在这里,之所以选择“春蚕到死”和“蜡炬成灰”的意象,去写“丝方尽”去写“泪始干”,他恐怕并不是为了表达一种信心和理念,因为所有的信心和理念都是面对世界、都是向外的。他其实要说的是一种人生的深情状态,一种痴情,一种向内的、面对自我的状态。请注意:向外的诉求往往是一种人生的理念,而向内的诉求往往是一种生命的状态,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的。


这样说或许太抽象,回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状态里来说,我相信大家就会有感觉了。你看这一联,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喜欢?事实上,我们生命中每个人其实都有过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状态。爱情当然是一种最典型的状态:当你深陷爱情之中,当你一片痴心的时候,你就像春蚕吐丝渐渐地包裹起来自己,你就像蜡炬成灰,心甘情愿地为之流泪。即便不是爱情,即便如亲情,如友情……生命里一定有过这样的时候:为了某些人,为了某些事,心甘情愿,那种心甘情愿,甚至可以感动你自己。


接下来颈联依然有对前人的化用“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是以女子口吻,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想那成夜的相思,辗转不眠,或让鬓发脱落,或让容颜憔悴。对此南朝诗人吴均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可写这种“云鬓改”的意象,李商隐一句“晓镜”、“但愁”,则仿佛轻易中写出别样的深沉来。而对应的“夜吟应觉”则映照出她所思念的人,也一样,自晚至朝,自朝至晚一样,深情地思念着他。像“月光寒”的意象,此前王维有“细枝风响乱,疏影月光寒”,而李白则说:“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这些客观的描写,想来都不如加上一个痴情相思人的形象。都不如“夜吟应觉月光寒。”


那么何以安慰这样的深情,这样的痴情?到了尾联诗人突然一转语气,故作通达之语:“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是海外三仙山之一,唐人特别喜欢写蓬山,但大多都写蓬山之远。而李商隐却一反前人之意,说“蓬山此去无多路”,彭山很近。青鸟呢?青鸟是道教神话中西王母的信使,这个意象,前人诗作中也同样喜欢用及。李商隐一句“青鸟殷勤为探看”。则使得这一信使别具柔情,别具缠绵。


首先从语言的角度上来讲,这首诗每一联中所选取的意象,以及这些意象所包含的意蕴,其实前人基本上都有论及。而李商隐之所以成为李商隐之处,就是化腐朽为神奇,把这些常用的意象颠倒乾坤,拢束在一种别样的深情和痴情之中,一下子写尽相思,又全无斧凿之痕。我们要问了:为什么李商隐可以做到这样的熔铸一炉却又全无斧凿之痕呢?我想一是他的创作艺术太过高超,二就源自于他所要表现的这种情感:痴情、深情,不是一种简单地向外的展露,而是一种向内的倾诉。


后人读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两个极端的倾向,因为李商隐的《无题》,包括他的《锦瑟》都太过难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就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就是说大家都爱李商隐的诗,但是都无法准确的去解读它。所以大家解读李商隐的无题诗,还有他锦瑟诗的时候,有时候就喜欢走极端,有两种极端:一种是政治讽喻说,认为他的失利都包含着对政治的诉求,要么是写给君王,要么写给手握大权能改变他政治命运的权臣。而另一个极端则认为他写的每一种情感,每一段爱情都一定有现实的对应。


思考探究 

李商隐的诗作,因其“向内倾诉”的深厚感情,产生巨大的感染力,那么这种“向内倾诉”的表达方式,又是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来实现的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清_如許

    呃,郦老师无惧暴露年龄。一个“难”字,在于心境。相见之前抱有美好的希望,充满了仪式感,还记得《小王子》里说的吗?“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有了幸福感”,就算要跋涉千山万水,一想到可以相见就不觉得苦,当然,古代与现代不同,交通不便导致相见难,又或许加上其它因素的阻隔;而别离时,只剩无尽的留恋与失落,空余回忆与思念,世上最苦的,莫过于思念!就如郦老师说的,感情中“当局者清”,我隐藏的深意惟你知。“诗家都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我最爱沧溟先生解读的李商隐(见《郦波品千古最美情诗》专辑),只有去听过后才知为何解读得好。“精髓是眼睛看不到的”,深情也是眼睛看不到的,惟用心🍵🍀

  • 闪亮闪亮_qz

    也许,对于庸常的我们,在进退失据的夹缝人生中,只剩卑微与愤懑,但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在薄凉的现实以外,用他的诗句,构造出精神的一方世界,借相思痴情的笔法,感慨自我人生的命运,坚守内心温暖的柔情。或许,在无题的世界里,有些话只需说给自己听。然而诗歌就是有这样的魔力,总能让人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共鸣,即使“独恨无人作郑笺”,却仍感动着千年之后的我们。不过虽说“独恨无人作郑笺”,但是郦老师的“品千古最美情诗”系列里对李shang隐的多首作品都有很精彩的品读,强烈建议同学们去听

  • 声声起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年华至此,读来写来还有泪,还有叹息。孩子们,在无题的世间,趁年少,为自己的梦想,心甘情愿地燃烧吧!感动自己,不负青春!

  • 1363859fkko

    郦老师:您好!您辛苦了!每次听到你的声音时,心底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但是又无法控制特别期待听到你的声音。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先生您,那就是在文学创作中,引用古典诗词时,是引用原句好呢还是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好呢?曾经我的诗词引用被一位青年作家建议转化后再使用,他说直接引用显得太生硬,我一直迷惑其中,望先生解答,谢谢!

  • 闪亮闪亮_qz

    郦老师好像是为了赶进度,周末答疑的时间也用来讲正课了,不知道还能提问吗?想请教老师,“看”这个字在古诗词中,是一直都读一声吗?还是只有在格律诗的粘对需要时才读作一声?经常觉得不太敢读。比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清_如許 回复 @闪亮闪亮_qz: 上次中南大学讲座时,杨雨老师说十一月和十二月是先生最忙的时候,没有一天空闲😅

  • 南苑秋霜入梦魂

    老师,我是你的疯狂小迷弟,你的每节课讲得超级有内涵,旁征博引。我想问问怎么样才能像你一样记住这么多丰富的文化知识,过目不忘,而且看书一目十行?

  • 一夕冬至

    一首听多少遍也不厌的诗。先生辛苦了!

  • 小尤皎洁的月亮

    相见时难别亦难,两难,难、难、难

  • 啄木鸟530

    晚安!

  • five月铃兰

    深情的夜晚!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