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讲|《咸阳城东楼》:晚唐登楼诗翘楚

第三十一讲|《咸阳城东楼》:晚唐登楼诗翘楚

00:00
16:49

课本内外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杨邃庵待隐园次韵五首 其三

【明】王守仁

绿野春深地,山阴夜静时。
冰霜缘径滑,云石向人危。
平难心仍在,扶颠力未衰。
江湖兵甲满,吟罢有馀思。


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或曰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体诗,专攻律诗;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最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赞其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成年后移家京口丁卯涧,著有《丁卯集》,后人亦称其“许丁卯”。

郦师点拨 

写的最好的格律诗,后人公认当然是杜甫天下第一了。许浑就学杜甫,他是平常从来不写古体诗,歌、行这些古体他都不写,他只写近体诗,也就是律诗和绝句。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当然他绝句写得也很棒,比如说有一个公案:“清明时节雨纷纷”,那首著名的清明诗,现在学界考证有很大可能,版权不属于杜牧,应该属于许浑。当然学术界公认许浑写得最好的就是五律和七律,这首《咸阳城东楼》就是一篇著名的七言律诗。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你看“一上高城万里愁”,题目叫《咸阳城东楼》,这是登楼诗的一种惯用笔法。关键是接下来的第二句,“蒹葭杨柳似汀州”,“蒹葭”这个词,大家一读,很多人肯定首先想起来《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对吧?诗经里那首《蒹葭》属于什么?属于十五国风中的哪一风?就是秦风,所以一个“蒹葭”直接就和诗题的“咸阳城”对应起来了。在秦地。杨柳,这只是静态的景物描写吗?水边的蒹葭和河边的杨柳吗?


咸阳在唐代的时候,也叫渭城。一提大家都想起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古人为什么特别看重杨柳?折柳送别,因为柳者,留也。从汉代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也就是《折柳曲》,李白总说:“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所以在唐代的长安有两大送别胜地,一个是送有人往东边去,在灞桥送别。所以李白怎么说?“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桥,是向东边去的著名送别之地。许浑我们刚才重点先讲一下他生平,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恋家的人,动不动就想回他的丁卯桥老家。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当然总体来说,第一联中这种景色的描写还是比较静态的,动态的来了——在静态的铺垫之后,动态的一来就成了千古名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这一联的后面,当太阳的光芒减弱的时候,云气却在蒸腾酝酿,突然之间凉风突起,所谓“风为雨头”,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话写得实在是太精彩了,本为写景,但后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它的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实在是太妙,所以我们经常说重大事情发生之前,如果气氛很紧张,我就说山雨欲来风满楼,所以切合这个时候!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在落日的残辉之中,飞鸟落到长着绿草的秦苑,而秋蝉正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而且是汉宫秋。请注意,首先是“秦苑”和“汉宫”,咸阳我们知道是秦代的时候是都城,到了汉代叫长安。但长安和唐代的长安还不是一回事,因为到了隋朝的时候,把整个皇城向东南移了20里,建新城。隋代建的新城才是后来的唐代的京师长安。而这个时候汉代的长安,所谓“汉宫”的长安和秦代的咸阳,就是“秦苑”就隔着渭水和新都长安隔渭水相望了,所以最后一联才称它叫“故国”对吧?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当然为什么“行人莫问当年事”,因为“秦苑”和“汉宫”后面还跟着两个字,一个是夕阳的夕,夕阳虽然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大势已去。秋天秋蝉,那就更不用说了!到了秋蝉,已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了。所以时势如此,使人感慨万千,又有什么可说的?“行人莫问当年事”。行人应该也包含许浑自己。许浑在外游宦,却时时念着故乡,当然有游子行人之感。当然了,退一万步说,像东坡居士所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谁又不是行人?所以“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故国,“秦苑汉宫”,这就是故国,而“东来”不是是指渭水东来,是指诗人,诗人家乡在东边,从东边而来,也只见渭水汩汩滔滔,无声流淌,多少历史沧桑,人间岁月,尽在不言之中。所以真是感怀深重,别有韵味。所以后人评价说:“既有绝妙好词,又感慨深重。”


思考探究 

“柳”在传统诗词中因其与“留”音相近而具有挽留送别之意,你还能举出同样由于音相近而具备某种含义的意象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瑞雪zrm

    白天已经很劳累了,晚上还要更新课程,感动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 红麦片

    老师的满腹经纶,一不小心流淌出那么一点点,就足够我们这些普通听众受益终生了。

  • 声声起

    人生此景不尽愁,愁也欲说还休!折柳也无人可送,霸桥何处伤别离!

  • 清_如許

    郦老师,今天已经很辛苦了,早些休息✨🌙

  • 啄木鸟530

    晚安~

  • 秋水若溪_

    本诗感怀深重,有历史的沧桑,有名句“溪云渐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敏感而恋家乡的许浑,有杜甫沉郁。我是不是应该更激动呢?终于读到本家的诗。

  • 小梅_40

    先生您别太辛苦了,注意多休息

  • Ivy20180129

    上周监考语文月考,见到卷子上诗词默写一项中,要求写出溪云初起日沉阁的下一句,真的是不知道,现在是已经记下了,刚好遇到您的解读🍀🐾🍒

  • Ivy20180129

    夜安,好梦~

  • 金风玉露_bj

    顿开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