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2】《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为什么浪子注定不会回头?

【精读2】《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为什么浪子注定不会回头?

00:00
22:43



金句


(一)、当理性无法给人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的时候,感性往往就会发生作用了。

 

(二)、人变老其实并不意味着别的,只意味着不再对往事感到害怕。

 

(三)、浪子无法被拯救,其实不止是因为浪子的问题,根源很可能在于拯救这种姿态本身。 



第二集


上一集我们讲述了C夫人在二十四小时中情感和理性的博弈,而里面的年轻赌徒,基本上是起到一个推动型的作用。那么大家一定很好奇,这个赌徒的行为动机又是什么呢?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如此沉迷于赌博?为什么C夫人的帮助没能拯救他,反而让他越陷越深?

 

由此可以延伸出的几个讨论就是:为什么浪子注定不会回头?为什么圣母型的恋情注定会破碎?我们该以怎样的情感去寻找和对待恋人?在越来越深地探讨人物动机的时候,我们也会好奇,茨威格为何能够把人的心理变化写得如此地真实、丰富和深邃,这和他当时的社会处境有关系吗?他在这部小说里用了怎样的技巧,又为什么会这样用呢?这些问题,我们通过这期的节目来一一探索。

 

因为《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这部小说主要还是从C夫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的,所以茨威格并没有用直接的笔触来写年轻赌徒这个人物的心理,但是我们同样能从茨威格对他的很多细节描写中,感受到这个人物的状态和内心撕扯。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茨威格对他的动作描写,这也是我们理解这个人物的一个切入口。

 

年轻赌徒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正在维也纳读大学,家里早已为他安排了未来当外交官,而且他自己成绩也非常优异。这样一个前途光明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如此沉迷上赌博呢?从表面上看,是受到他的一个喜爱赌博而且很有钱的叔叔的影响,开始接触赌博,然后变得越来越无法收手,不仅荒废了学业,到后来甚至从家里偷东西,为了赌博离家出走,最后落得个一无所有。而从更深的层次看,他的这些看似疯狂的举动,其实是来自于一种年轻人所特有的激情。上一集我们讲C夫人被这个赌徒所吸引时,就提到了他的激情状态对C夫人的触动。

 

茨威格用了很大篇幅写他在赌桌上的手势和表情。和其他人不同,这个赌徒的手势只有两种状态,就是极度兴奋和极度绝望。赌局进行中的时候,他的两只手紧紧地交缠在一起,而且非常用力,指关节发出咔咔的声音,可想而知他的兴奋;而当赌输了的时候,他的两只手是快速摊落下来的,就仿佛完全死了一样。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个年轻人在赌博时的状态总是非常极致的,就没有中间状态。他只是遵循着一种莫名的激情,自己却完全没办法掌控这种激情。在这个过程中,他全盘放弃了生活本身,因为真实的生活是琐碎的、渐进的、不明确的、缺乏激情的。

 

而在赌博中,他所追求一定不只是那些白白得来的金钱,更是那种不断在生与死之间跳跃的激情,他在其中把全部的自我都放了进去,陷入一种迷醉的状态,也就不用再忍受生活那不那么美好的一面。

 

茨威格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个人物形象呢?其实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系,《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发表于1927年,当时茨威格46岁,而欧洲正处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同时期已经产生了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迷惘的一代”的作家,而在茨威格的祖国奥地利,战败国的身份更让当时的年轻人感到一种强烈的精神危机,过去的传统变为一片废墟,年轻人感觉不到自己和世界的联系,理性不再能发挥作用,于是他们更愿意用感性和激情来麻醉自己。这本书中的赌徒形象,就是非常典型的,他的生活彻底失去了平衡。这就是为什么他会迷上赌博的原因。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引入下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C夫人不能拯救他?首先我们可以先分析处于那个人生阶段的男孩,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其实就是接受生活的真相,接受它的不完美,接受生命有很多的中间状态。如果那个阶段,真能有一个人来影响他改变他的话,那也应该是一个生活经验非常丰富,经历了世事的人,来引导他体验关于生活的种种,而这个人一定不能是救世主形象的那种人,因为这种绝对形象的本质,其实还是一种另外形式的激情。

 

而当时的C夫人又是什么状态呢?从上一集里我们知道,C夫人虽然是真的想帮助这个赌徒,但她的潜意识状态里,却对这个赌徒有着非常强烈的寄托和希望,企图把自己的全部自我都寄托在他身上;同时她是在一种圣母型的自我形象里获得快感的,她只想要拯救对方,实际上却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并不真正关心对方是什么样子。而这个稚嫩的男孩哪儿能承担得这些呢?所以这中间就形成了一种不对等。

 

我们可以继续拆分一些细节。C夫人为这个年轻的赌徒做了些什么呢?首先是给了男孩帮助,然后半推半就地与他发生了一夜情。C夫人当下想的是,她感觉到这个男孩像个垂死的的人在努力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极度需要她来帮助自己释放激情。所以C夫人愿意充当这个角色,她从中也获得了足够的快感。发生关系之后,C夫人就觉得自己好像可以拯救这个男孩。而实际上,怎么可能呢?男孩在这段关系里,感受到的仍旧是激情,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C夫人为男孩做的第二件事情是,答应帮助她,并带他去教堂发誓,她觉得这种纯净的力量能够拯救他。当下可能确实会有一点作用,年轻的赌徒双眼满是泪水,整个身体不住地颤抖,最后露出了虔诚的微笑。于是C夫人就把他的这种反应当成是他已经彻底得到了拯救,并且C夫人自己感动了自己。而实际上,这种宗教式的解脱对于男孩来说仍然是一种单调的激情,它只能暂时起麻痹作用,却不会真正地起到感化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C夫人真正感动了的,仍然就只有她自己。

 

那么,难道说C夫人的帮助,对于男孩就真的一点作用都没有吗?其实也不能这么绝对。故事里写两个人最为和谐的一段时光,就是他们俩一起乘着马车在路上走的时候。那是小城风光最为明媚的一天,他们俩边走边看,共同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同时两个人还不停地聊着天,边说边笑。这实际上是整个故事里唯一的一个日常化的场景,其中没有那么强的目的,也没有那么激动的情绪,这其实是最好的拯救,就是让男孩感受到那种日常生活的美。

可当时的C夫人一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的心思也完全不在这个方面。所以两人一回到公寓,C夫人就急着要做最后的拯救,就是要给男孩钱,让他坐当天的火车回家。

 

在这个时刻,C夫人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男孩所表现出的反应里,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感。当C夫人把五张钞票拿给男孩时,他的嘴唇突然变得非常苍白,几乎带着恳求地说了一句话:“别……别……给钱,我求您,别给我钱,我看见钱受不了。”同时,他的手指在惊慌失措地颤抖,并且不停往后缩。我想,这其实是某种求救信号,意思可能大概是:请不要在这个时候拿出钱来,这不是钱能够解决的问题,看到钱我可能又会失控,又会重新陷进那种不能控制的激情里面。

 

但是,C夫人明显忽略了这个求救信息。她把男孩的这种畏惧理解成是一种羞愧,所以还是安慰着把钱给了他。男孩接过钱以后,反应是这样的,他浑身哆嗦着跪了下来,亲吻了一下C夫人的衣边,然后站起来深深地鞠了一躬,离开了。你看这是多么仪式感的一套流程,非常地不日常,其中又是包含着一种激情在的。

 

其实看懂了这个动作,我们就已经能够猜到,男孩最后一定会再度回到赌场的,和C夫人短短的相处没能够让他对日常生活建立一个深层的理解,而只是轻轻地擦了擦肩,又回到那种危险的激情当中去了。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男孩已经彻底沦陷在激情里的了,他的生活几乎已经没救了。小说里也交代了这个男孩最后的结局,十年后,他选择了开抢自杀。

 

到这里,我们也就可以回答这集开头所提出了两个问题了。为什么浪子注定不会回头?为什么圣母型的恋情注定会破碎?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浪子无法被拯救,其实不止是因为浪子的问题,根源很可能在于拯救这种姿态本身。圣母型的人,会下意识地把恋爱对象打上一个标签,然后她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围绕着这个标签进行的,而恰恰会遗漏掉最为关键的问题,但她自己却会完全沉迷于其中。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当然也就无法长久维持,注定是要破灭的。

 

分享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会对茨威格这个作家产生强烈的兴趣。他是如何能把人性和情感中这种最隐秘又最核心的东西,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呢?我们不禁要猜测,这些故事情节和复杂的心绪难道都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吗?但放到茨威格身上,我们倒是可能不会那么奇怪,因为毫无疑问,他极具写作天才,而且很难得的,经历过真正的大世面。

 

茨威格是犹太人,骨子里就有一种聪慧和勤奋,他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发表诗歌,二十岁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出版第一本诗集。他先后在维也纳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他出身贵族,游历过世界上的众多国家,还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与同时代最优秀的人比如罗曼罗兰、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里尔克、叶芝、罗丹等等都有过亲密的接触,他还写过大量的传记文学,为时代最绚丽的那些人物做传。

 

但与这种博大的视野相对应,茨威格身上也有一种非常世故的精明,他是一个奥地利帝国典型的贵族绅士,优雅和体面是他最为看重的品格。上层市民社会的浸染,让他天然地对普通人的生活有一种通透又圆滑的理解,对人性的虚幻有一种超然的敏锐,而这种通透感又强化了他的优雅和自信。这是茨威格那一代贵族的共同点,他们的成长岁月是旧世界最为稳定的时候,可以说是金黄色的。他的虚伪与天真形成一种巧妙的平衡,形成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审美趣味。他会为在大街上遇到的一个可爱女工花上几千克朗,也会为好朋友一掷千金,但他的所有行为都是非常地有分寸,丝毫不会像他笔下的女主人公那样,糊里糊涂的付出一切,而全部都是适可而止。他沉浸在高雅艺术的世界里,觉得自己成长的世界就是一个最好的世界。

 

然而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一战爆发了,随后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二战又爆发,他看着自己所依附的世界逐步土崩瓦解。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在1934年遭到纳粹驱逐,前往伦敦,从此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后来,奥地利被德国吞并,茨威格从此失去了祖国。1939年二战爆发后,他途经美国、阿根廷、巴拉圭一路流亡到巴西,在这里完成了他人生的终曲,回忆录《昨日的世界》,1942年,他在里约热内卢的一所公寓里和妻子一起选择了自杀。

 

某种意义上,茨威格是传统文化和时代的殉道者,他无法接受自己的精神家园竟然四分五裂到那样残酷的地步。他不愿成为政治牺牲品,于是选择了自己了断。本质上,那仍然是一种非常体面的贵族精神,饱含着对人世的热爱和决绝。这样的一个人,对人性有最深邃的洞察,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像《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这种小说,写的是一段不伦恋情,而且其中还有挺多乍看起来三观不正的细节,难免会被人挑刺,或者对号入座。而茨威格向来是带着一种贵族式的优雅的,不会让自己陷入到这种争议中。

 

他很聪明,使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这部小说不是直接以C夫人的第一人称来讲述的,故事里还有一个第一人称的“我”,这个“我”所在的公寓里发生了一件不伦的恋情,一个妇人丢下了丈夫和孩子,跟随年轻的家庭教师私奔了。公寓里的居民对此产生了各种议论,而小说里的“我”呢,就认为这个女人做出这种选择,其实是受到一种神秘力量的影响,由不得她自己的。这番议论引来了一位年过六十的女人C太太的关注,她向小说里的“我”讲述了自己二十年前的一段不伦恋,也就是我们这两集分享的这个故事。

 

这样一来,作者似乎就从故事里抽离了出来,而C太太作为一个故事的讲述者,她获得了一种文学的自由和文学的特权,她可以讲述任何事情,只要描述得足够好,都是合理的。茨威格就这样隐藏在C太太这个人物背后,让读者多出了一份可以遐想和谅解的空间,作者就可以在其中肆意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挥洒自己观察的复杂而隐秘的人性。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真实,一种虚构的真实。

 

正是通过这样独特的视角,我们才得以安全地审视自己的情感中那最为隐秘也最为复杂的部分,然后重新地去思考,我们该以怎样的情感去寻找和对待我们的恋人?

 

首先,从C太太的心路历程中,我们会明白,无论在哪段感情里,永远不要把自我完全地寄托在一个你不了解的人身上,也不要自欺欺人地陷在一种感情的幻想里,你需要自己去经历最真实的生活,并在其中不断地建立和完善自我,这是良好感情生活的根基。其次,在感情里,不要试图去拯救任何人,两个人必须是同样平等的个体,重要的永远是了解,而不是去拯救。最后,相信时间的力量,永远诚实地面对自我,不断打量自己感性和理性的博弈,终有一天,时间会抹去伤痕,告诉你关于生活的真正答案。

 

茨威格的文字里有非常多直击人性的细节,光靠我的讲述难以完全地呈现出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下集的有声剧,我们会演绎书中最为关键的几个的经典片段。你会从中感受到C夫人和年轻赌徒之间的那种奇妙的张力,让我们对情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有更好的理解,再见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千叶千寻_97

    我非常理解C夫人那种内心情感,因为我的生活中就曾经历过这样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恋,曾经的我是一个中规中矩乖巧懂事的女孩,而我在恋爱中所崇拜喜爱的男孩都是不羁放纵且是别人眼中痞坏类型的……为此自己也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圣母婊……当时我很难理解我的那种情感来源,现在听了上官老师的讲解我突然明白也理解了当时的自己……真的感谢上官老师,读书真的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灵魂~~

    上官文露 回复 @千叶千寻_97: 感谢你分享你的经历给我和给众多书友!

  • 小鱼转甜

    我就是那种圣母般的爱情,太有同感了,我总先有同情,想要保护,慢慢的就不可自拔

  • 墨烟离儿_轩逸小二妞

    c太太本是好意,但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不仅没有救赎赌徒,还让自己深陷其中。幸好作者茨威格一向对女人的描述是赋予同情和感恩的,所以最后c太太度过了劫难,恢复了宁静。茨威格对女人的描写非常细腻,女人为爱付出了一切,也很符合大部分女性的心理。这是女人的心灵之歌,尊重女性,尊重爱。

  • 尘香90

    不读茨威格,不足以了解女人。这里的c太太,不论是母爱泛滥,还是为爱痴狂,她的所做所为,以为感动了全世界,不过只感动了自己而已。

  • 阳春至善1588571malr

    感谢🙏,每一讲都很震撼,真的是长知识和长人生经验。区别于自己读书,这也是一种领略经典的途径

    上官文露 回复 @阳春至善1588571malr: 谢谢

  • 小鬼头best

    买了之后是不是可以一直听啊

  • 潇湘154

    文露姐什么时候讲讲对爱懈怠,对人冰冷这样的女人呢

  • 杨飞飞飞

    老师 能不能试试一周更新一本📖 😂 这样连续 也过瘾 望采纳 谢谢 一路支持过来的 付费的都买了

    上官文露小书童 回复 @杨飞飞飞: 这个建议不错哦

  • 兰兰奶奶

    感谢文露老师!经典让人震撼,文露老师的解读入木三分,同样让人震撼,仿佛似有与原著同频的感觉。

  • 上官文露小书童

    喜欢这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