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精制版04】伊丽莎白·兰百克:《文明及其缺憾》| 人类反文明的天性

【中文精制版04】伊丽莎白·兰百克:《文明及其缺憾》| 人类反文明的天性

00:00
25:38

一共是100集中文,100集英文,100集翻译节目

每周更新一集中文精制,一集英语原声,一集英文翻译,已经买过就可以永久收听


相关阅读  

年份:1930年

作者:[奥] 西格蒙德·佛洛依德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文文稿 

你好,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哈佛大学科学史系的教授伊丽莎白-兰百克(Elizabeth Lunbeck),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佛洛依德的名著:《文明及其缺憾》。


大家好,我是伊丽莎白-兰百克,我在哈佛大学科学史系任教。我教的课程主要包括心理学、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学等人文科学。


人是天使还是魔鬼?古今中外几乎所有伟大的思想家都讨论过人性的问题。假设我们承认自己的动物本能、承认自己天性中的自私和残忍,那么, 我们是否应该义无反顾地拥抱文明,来约束我们的本能和欲望呢?文明,对于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今天的节目中,兰百克(Elizabeth Lunbeck)教授将通过佛洛依德的名著:《文明及其缺憾》来回答这些问题。佛洛依德是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开创者,也是二十世纪西方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这部佛洛依德晚年的代表作被Lunbeck教授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


人类文明能否拯救人类自己

这本书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人类文明与人类自身之间存在悖论。虽然人类创造了文明,也生活在文明社会当中,但人就其本性而言,是厌恶和拒斥文明的。因为文明是关于我们不能做什么的法律法规,它存在的意义在于贯彻公平原则,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欲望。换言之,文明意味着束缚。


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文明呢?因为佛洛依德相信,人在本质上有相互残杀、彼此仇视的倾向,而文明有助于规训这种倾向,它的目的是让人类从总体上获得更多的幸福。这就是所谓的“悖论”:人类为了追求幸福而创建了文明,但文明却反而成了人最大的束缚和不满足感的来源。


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仇视、相互残杀的倾向,佛洛依德有一个说法:“人是彼此的狼。” 这种倾向产生的根源在于,人是有攻击性的动物。人不但会相互攻击、彼此屠戮,而且能通过这种攻击和屠戮宣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获得快乐和满足。


我们都知道佛洛依德有很多关于“性”的讨论。他认为人的性冲动和对他者的攻击本能是人性中最大的两个驱动力。而这两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回事,攻击本能是性冲动的一种表现方式。人在相互攻击的过程中,性的能量,或者说生命的能量,也就是“力比多”会得到释放和满足。而文明则是以各种方式规训人的攻击性、压制人的力比多。


古今中外有许多思想家都曾以凌厉的目光来审视人性。但佛洛依德立场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审视的对象不只是人性或人性中难以启齿的那一部分,还包括人类自身对这一部分的修正,也就是文明。在佛洛依德看来,西方文明的本相,不是布尔乔亚式的高级精雅的文学艺术,它远没有这样迷人。西方文明,不过是面对混乱疯狂的世界所做的重建秩序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要了解佛洛依德所生活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催生了如此悲观的佛洛依德主义和他的精神分析学?


佛洛依德在当时提出了什么


佛洛依德1856年生于奥地利佛莱堡的一个犹太家庭,幼年时迁居维也纳,并在此度过了一生中大部分的时光。1939年,纳粹占领奥地利,佛洛依德被迫迁往英国伦敦,不久后在伦敦病逝。他的一生始于维多利亚时代,终于二战全面爆发前夕,经历了人类社会从“前现代”到“现代”的剧烈转变。在这几十年当中,世界上发生了许多残酷而黑暗的历史事件。


首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波及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共造成一千六百多万人丧生,是人类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后不久,又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伴随而来的是纳粹主义的兴起。在维也纳生活的最后几年中,佛洛依德眼见着拥护希特勒的势力不断壮大,纳粹对犹太人的威胁和迫害也日益加剧。


这就是《文明及其缺憾》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事实上,佛洛依德是在1929年秋冬期间完成这部著作的,他的交稿时间恰恰就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爆发之后的一个星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巧合。作为佛洛依德晚年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文明及其缺憾》代表了佛洛依德成熟时期的思想,也意味着他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了更深广的社会议题上。


人类看似无休止的战争、对经济资源的抢夺、以及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这些似乎都在印证着佛洛依德此前关于人类攻击性本质的揭示。


那么,对于世界残暴无情的丛林法则,以及人性深不见底的复杂黑洞,文明的约束是否可以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好呢?佛洛依德用一种近乎尖刻和冷酷的方式否定了人类试图寻找安慰的一切努力。这其中首当其冲遭到他批判的,就是宗教。


佛洛依德是根本不相信宗教的。在他看来,宗教提供的不过是令人舒服的幻觉。实际上,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他就谈到了宗教。他说,宗教信仰的原动力是一种叫作“海洋感觉”的体验。“海洋感觉”这个概念是用来形容人在信教时体验到的那种自我与万物合而为一的无限感和永恒感。但这种感觉不过是婴儿状态的残留,因为人在婴儿时期,由于认知还不健全,无法清晰分辨自我与周围环境的界限,因此才会有自我与世界融为一体的错觉。


但佛洛依德拒斥宗教的最根本原因,其实不在于宗教本身,而在于他想要在精神分析学和宗教之间划清界限。这条界限就是科学。宗教不是科学,它只是幻象。


但佛洛依德坚持认为他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是“百分之百”的科学,他自己是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是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对人类复杂精神世界的探索。事实和真相或许令人难以接受,但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和暴露这种真相,而不是像宗教那样,通过制造幻觉给人带来安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洛依德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面对血雨腥风的世界,他完全不认为宗教有任何实际意义。他选择陈述事实,并且直面事实。


佛洛依德与乐观主义者的辩论


《文明及其缺憾》出版于1930年。此后的第一年就卖出了一万两千多册,成了当年备受瞩目的畅销书。它惊世骇俗的观点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有许多人把佛洛依德视为知音,认为他揭示了所谓人类“文明”的残酷本相,也提供了探索复杂人性的科学分析法。


而另一些人则感到了巨大的冒犯。他们无法接受佛洛依德对文明的意义的消解,无法接受他对性善论的全面否定,也不相信人类文明和人类本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期待能保有一点乐观主义的希望,在这个血腥残酷的世界中找到真善美存在的依据。那么,乐观主义者的具体观点是什么,佛洛依德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这场辩论中最值得注意的反面观点来自心理学家内部。有一位心理学家,他从前是佛洛依德思想的信徒,对精神分析学有很多理论层面的贡献。但他坚决反对佛洛依德这本书中关于“文明压迫人性”的说法。


这位乐观的心理学家认为,佛洛依德对人性的定义更像是对动物性的定义,但人终究不是动物。人有能力创造文明,也向往文明。我们所观察到的文明社会中的冲突,根本原因不在于文明的反人性本质,而在于人没有更好地学会和彼此和平相处。换言之,即便人在天性上有损人利己的倾向,这种倾向也可以通过后天的文化教育得到引导和纠正。


这种乐观主义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还有人提议说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来解决文明社会中存在的冲突。在他们看来,人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会被欲望驱动或左右,也会通过伤害别人来获得利益或快感。但如果技术进步和更合理的资源分配能更好地满足人的欲望,那么人和人之间的恶性竞争就会减少。


佛洛依德对所有这些乐观主义的态度和方案都嗤之以鼻,称之为自欺欺人的幻想。首先,针对人和人之间存在的差异,他反问说:人和人或许不同,但究竟有“多么”不同呢?我们前面谈到过佛洛依德生活的时代背景,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群体政治和街头游行每天都在发生。在高频率和大规模的群体冲突中,佛洛依德看到的更多的是人和人之间彼此仇视和攻击的共性,而不是体现在某些人身上温柔善良的个性。


其次,佛洛依德不认为文化和教育能改变人的攻击本能。无论你是把这种本能定义为人性还是动物性,它都是写在我们的基因里的,与生俱来,根深蒂固。即便我们怀着极大的诚意和决心想要改变它,在操作层面上也是很难实现的。一个可资观察的角度是家庭教育和小孩的成长。父母或许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温柔善良的人,但问题是,父母本身可能就不完全是温柔善良的人,他们自身带有攻击属性,这就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孩子。那如何能让这些父母变成温柔善良、几乎不带攻击性的人呢?这就要求父母的父母是这样的人。然后接下来就进入了死循环,这个逻辑本身是不成立的。


再次是关于技术进步的问题。佛洛依德认为,技术的发展的确会带来某种进步,但进步本身也会制造新的问题。就好比铁路系统的发明提高了出行效率,似乎缩短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但也正是因为新技术提供了这种方便,许多人才会选择住到更远的地方去。所以说,技术进步对于解决人类社会中的根本矛盾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在这场与乐观主义者的辩论中,佛洛依德给了乐观主义直接而明确的回击。他再次重申了自己近乎冷酷的科学主义的立场:面对地狱般的真实世界,人如何能够转过头去假装看不见、沉浸在方便廉价的安慰和幻觉当中?


我们被本我、自我和超我撕扯着


然而,以上两个理由虽然直接,却不是最犀利最致命的。作为一名职业的精神科医师,佛洛依德基给出了另外一些更加令人不寒而栗的理由。其中一个,便是有关“本我”和“超我”的较量。简单而言,佛洛依德将人的意识和精神分成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欲望层面的自我,主要受潜意识支配。“自我”是我们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自己。而“超我”则是较高层次的自省和道德判断。如果说文明对人的本能也就是“本我”的压抑是外在的,那么“超我”对“本我”的压抑则是源于内在,是一种由良知驱使的自律精神。在一般人看来,这可以是一个完全正面的表达:难道用自律约束人的攻击本能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这难道不会通向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吗?佛洛依德的回答是悲观且冷酷的。


在佛洛依德的概念体系中,表述“良知”的概念是“超我”。“超我”是一种自我审视、自我反省的机制,然后通过自我审视和自我反省达到规范自身行为的效果。但是,这个机制会给人带来巨大痛苦,因为“超我”的存在会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有些事情是不对的,比如在伊甸园中偷食禁果这样的事。“超我”作为一种内省机制,它和“文明”一样,会压制我们的欲望。


但由于“超我”是内在于我们自身的,它对“本我”的压抑就比外在的文明更强烈。而更可怕的是,这种内在的良知对本能欲望的压抑程度会“因人而异”、也会“随机应变”。这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在“超我”与“本我”的较量中,超我就好比一个被占领城市的卫戍部队,它越是强大,城池中残留的敌人,也就是本我的欲望,就会被肃清得越彻底。其结果就是,比较有良知的人会越来越自律,他的个人欲望被满足得越来越少;当超我对本我的压抑到达一定程度时,他就会出现精神疾病。而另一方面,比较自恋的人则越来越放纵,个人欲望反而得到越来越多的满足,并且完全不感到内疚、也不会有任何精神压抑的负累。


除此之外,佛洛依德还试图从人类痛苦的来源的角度论证文明与人性之间的悖论。他认为,如果说外在的文明和内在的超我对人的本能欲望的压抑是一个永恒存在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在人类进入文明程度更高的现代社会以后,只会就变得更加棘手。这似乎又是一个让人感到迷惑的结论:尽管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人类经历了许多战争和磨难,但毋庸置疑的是,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祉和物质满足。为什么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本能欲望反而受到了更大的压抑呢?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痛苦


佛洛依德说,人类痛苦的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人自己的身体,疾病肯定会造成痛苦。其次是自然力或自然灾害。第三个是人与人的紧张关系,用后来萨特的说法,就是“他人即地狱”,这也是三大痛苦来源中最无解的一个。在二十世纪中期左右,包括佛洛依德在内的许多思想家都普遍认为,人类发展到这个阶段,医学手段已经能解决人类的大部分病痛,而科技的进步也基本上帮我们驯服了自然,那么给人造成主要痛苦的,便只剩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攻讦。现代社会的人其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深切地感受到来自同类的恶意。


这其中的原因,当然首先是因为佛洛依德认为人的攻击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不能更改。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助于缓解自然灾害和病痛对人类的威胁,但它无法消除人对彼此的恶意。不但不能消除,还有可能放大这种恶意。


我们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某些状况,似乎比佛洛依德自己的时代更有助于说明这一点。社交媒体的发明让人和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变得更普遍,也更容易。如果恨一个人,你只要独自坐在电脑前发一条充满敌意的消息就可以了,成本非常低。社交媒体如火上浇油一般,把我们本性中或许原本就存在的对他人的恶意烧得更旺了。


1939年迁居伦敦后,佛洛依德因罹患口腔癌而选择了安乐死,终年八十三岁。他没有亲眼见到比一战波及范围更广、更惨烈的二战;也没有见到战后的秩序重建给世界带来的相对长期的稳定和繁荣。


在今天,他的许多具体观点和理论或者已经被学界推翻,或者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历史语境。但佛洛依德在当今世界中仍然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许多著作也依然畅销不衰。那么,佛洛依德的思想为什么能超越它自己的时代、持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哪里,而我们又该如何估量他的精神遗产呢?


在当下,佛洛依德还能给我们哪些启发


佛洛依德当年开创的许多具体的诊疗手段现在早已经弃用了,但精神分析学的一些核心理念和“方法论”依然是今天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咨询的重要参考。它甚至已经渗透到西方文化的核心中,成为了西方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特点。这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方法论就是“倾诉”。


这种方法论促进了人类社会从前现代到现代的一个重要转变:那就是,从前当人们遇到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去教堂找牧师,而现在则是去诊疗室找医生。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取代了教堂,咨询取代了忏悔。这种通过“倾诉”来疗愈心理疾病的方法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随处可见。大家都觉得,人只有把内在的心事完全倾吐出来才能活出自己最好的状态。这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标签。


总之,这本《文明及其缺憾》是二十世纪文化的一个里程碑。作为佛洛依德晚年学术成熟期的著作,它改变了我们对人性的认知,也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处世界地何处。和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思想体系一样,佛洛依德的某些具体观点虽然过时了,但它总体的理论框架依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它会超越自己的时代,给予人类永恒的启发。


今日哈佛书单由兰百克教授推荐。关于我们今天谈论的文明与人性的主题,大家可以通过阅读以下几本书拓展对这一议题的理解。第一本是《少女杜拉的故事》,是佛洛依德关于“歇斯底里症”分析的经典案例。第二本是《一种幻象的未来》,是有关宗教问题的讨论。第三本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梦的解析》,这本书讨论了精神分析医师将如何通过分析梦境、解释梦的奇异与暧昧,来理解人的潜意识。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制作播出。本节目英文版由Zachary Davis, Galen Beebe制作,中文版由哈佛大学博士杜豫白撰稿编译,由蒙灯录制,魔声互娱制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my桑榆

    建议不要用翻译腔来朗读,听着很难受😣

    琥珀Amberye 回复 @Amy桑榆: 本来就是外来语翻译过来的,保留这种感觉才好。

  • 昔木_jw

    为什么我看不到完整的文本

    维琪没有强迫症 回复 @昔木_jw: 音频下方,写了【详情】【主播】【评论】,您在【详情】下面,可以看到“剩余92%,继续阅读”这样的红字,点红字,就可以加载所有文本。 如果您没有看到【详情】【主播】【评论】,可能因为您不是在app中打开,建议您还是在喜马拉雅app中打开,会比较完整。

  • 云澈导师

    有文档的吗?没文档听不进去,要边看边听

    维琪没有强迫症 回复 @云澈导师: 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就可以看到哦

  • 听友202505815

    怎么没有更新了?总共有多少期?

    维琪没有强迫症 回复 @听友202505815: 专辑每周五更新一次 简介最上方和每篇文稿最上方都写了每周更新一期,喜马拉雅大部分专辑都是不断更新的哟 一共100集中文,100集英文

  • 学者孔念之

    听完了3课了,我感觉还真不错。另外我准备开始在朋友圈更新读书笔记,在听完这里的课之后,我再去看原著,简单阅读一遍后在微信朋友圈写读书笔记。 这样才能真正消化吸收这些知识。而不是听过就忘了!

    维琪没有强迫症 回复 @学者孔念之: 感谢您的肯定!

  • Juliaaana

    下一期什么时候更新

    维琪没有强迫症 回复 @Juliaaana: 为了保证我们的节目质量,也因为哈佛教授的档期都比较紧,我们是每周更新一期中文一期英文的,专辑每周五更新一次,请您理解,十分感谢~

  • 鹿在川上

    完整文稿在音频下方,点击详情-继续阅读即可

  • 维琪没有强迫症

    完整文稿在音频下方,点击详情-继续阅读即可

  • 吴传

    付了100 集款 ?只能听几集内容! 就像付了100 书的钱,还不给你100 书? 给你几本看看!美其名曰每周更新?

    维琪没有强迫症 回复 @吴传: 简介里第一行第二行写了专辑每周更新一次,喜马拉雅大部分节目都是不断更新的

  • 艺术人生_gz

    看到有抱怨说更新太慢,每集我都要听好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领悟,现在更新的速度挺好的,建议心急的朋友再重复多听几次,尤其是英文版多听几次绝对有更多收获,这个节目真的质量挺高,谢谢制作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