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翻译版03】哈佛汉学家包弼德:《大学》

【英文翻译版03】哈佛汉学家包弼德:《大学》

00:00
16:23

哈佛教授和中国的不解之缘

 

包弼德:初学《大学》的时候,给我教课的老师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也就是清朝的宗室后裔。他说:“你一定要把《大学》背下来。”我说:“老师,我是美国人,在美国我们已经不怎么背诵了。”老师回复说:“不不,那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正确的背诵方法。”

 

包弼德:他给我示范:“你应该这样背诵。”随后他开始像唱歌一样吟诵全文。的确,如果你像唱歌一样找准调子去背,就很容易背下来。”

 

包弼德:调子差不多是这样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包弼德:我叫包弼德,在哈佛大学教中国历史。


扎卡里·戴维斯:当我让您推荐一本改变历史的重要书籍时,您已经想好了要讲《大学》这本书。可以说说《大学》是一本怎样的书吗?您为什么会想讲这本书呢?

 

包弼德:《大学》在后来的儒家传统中被列为“四书”之一。全文篇幅不长,只有大概205个汉字,翻译成英文大概有四五百字。后面有一些段落是基于原文做的注疏。


扎卡里·戴维斯:欢迎收听:100本改变你和世界的书,在这里我们为大家讲述改变世界的书籍。我是扎卡里·戴维斯。每一集,我都会和一位世界顶尖学者探讨一本影响历史进程的书。在本集,我和哈佛大学的包弼德教授一起讨论《大学》。这篇中国古代经典一直影响着十几亿人的生活。

 

 

《大学》原来到了宋朝才流行?


扎卡里·戴维斯:没有人知道《大学》的作者究竟是谁,但全文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它首次出现,很有可能是在两千年前的《礼记》中。

 

包弼德:全文开篇是一串著名的短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所谓大学,就是需要彰显那种可以照亮世界的美德,通过和民众建立紧密的联系来实现,最终要达到的,就是处于至高的完美境界。


包弼德:《大学》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直到十一、十二世纪,也就是中国宋代,它才被单独从儒家经典《礼记》中拎出来,此前它一直默默存在了一千多年。后来,《大学》和另外几部儒家经典一起获得关注,蕴含了当下社会所需的基本思想。

 

扎卡里·戴维斯:《大学》诞生之后的一千年,这些新一代的儒家学者重拾这篇著作。在这一千年里,中国文化经历了多重剧变,新技术与新机构层出不穷,文化蓬勃发展,王朝不断更替。所以,到了1112世纪的宋朝,新一代的儒家学者就从传统典籍中汲取了新的内涵。

 

包弼德:这些学者想要阐明这些新内涵。显然,最初《大学》是写给统治者看的。这篇文章旨在告诉统治者,应当以德治国,应当以某种方式对待百姓,应当推崇至善。《大学》探讨的是统治者与政府。

 

包弼德:但在宋代儒学家的阐释下,它的内涵得以延伸,《大学》的主旨变成了告诉每一个知识分子他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它也开始适用于每个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参与治理国家的权利,至少每个知识分子都有权利这样。

 

扎卡里·戴维斯: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似乎弥合了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的差距,这也是他们的理想。

 

包弼德:没错。或者说弥合的是有实际权力的人和参与了文化建设但没有实权的人,这两类群体之间的差距。


扎卡里·戴维斯:这些儒学家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想打破这两类群体之间的界限,在儒学生与政府官员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他们认为学习可以赋予人们力量。

 

 

《大学》的核心要义


扎卡里·戴维斯:《大学》提出了三点主要的宗旨。第一点是“在明明德”,也就是你要具备并弘扬品德。第二点是“在亲民”,意思是要和民众建立紧密的关系;不过宋代儒学家认为“亲民”的意思是改造和教化民众。

 

包弼德:第三点是“止于至善”,意思是说,你需要有一个终极目标,无论这个目标意味着什么。文章接着说,只有当你知道你的终极目标、那种最高境界的完美,只要你知道你要坚持不懈地走到哪一步,你才会平心静气、聚精会神。


包弼德:也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地学习和理解。从某种角度看,《大学》阐述的是事物皆有秩序,有的事情更根本,需要先去完成,才会在之后有结果。这些更根本的事情是什么呢?这就是《大学》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我们称之为“八条目”。


扎卡里·戴维斯:“八条目”列出了事情的秩序,从至善开始。(“八条目”的内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想要践行道德原则,他就需要治理国政;如果需要治理国政,那他就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扎卡里·戴维斯:而在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前,他必须要修身养性。而修身养性的前提是内心端正,这又需要充满诚意。那么如何做到正心诚意呢?他必须获得知识。而获得知识的起点,正是宋代儒学家所说的“格物”。


包弼德:所以说这种愿景将培养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政治抱负联系起来,告诉我们这些都是相通的。


扎卡里·戴维斯:《大学》这本书认为,个体拥有强大的力量,这样一来,人们需要关注的目的就是个人了。但培养个体修为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修身”并不是为自己而修。

 


《大学》中的理想境界

 

包弼德:我们这代人往往过度强调自我。比如当你去参加大师会、自助研讨会之类的活动时,你会发现会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在讲自己如何如何,对自己如何满意。

 

包弼德:而《大学》则不一样。它告诉我们,你学习是为了领悟一些事物,从而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在家庭乃至朝堂上与人相处,最终确保天下太平。所有这些都是相联系的。但每个人都与这些相关吗?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有一官半职吗?也不一定。但确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修身”。


包弼德:文章在后面还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这也是《大学》这本书要讲的东西。


扎卡里·戴维斯:换句话说,如果每个人,不论是平民还是政府官员,都努力提升自己的修为,那么整个城市、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会一派和谐。

 


《大学》如何影响中国的统治阶层

 

包弼德:其实,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王朝的统治能超过300年,超过250年的都很少。但人们相信。如果平民和统治者都勤勉学习,一定会巩固甚至延长王朝的寿命。


扎卡里·戴维斯:这种政府管理方式与同时期的多数国家截然不同。


包弼德:要知道,从10世纪末开始,中国的政府精英都是知识分子,这点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不过这其中有个朝代例外,那就是蒙古人统治时期的元朝,因为蒙古人大多不识字。不过他们还是需要任命一些文化人来管理国家。

 

包弼德: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时,曾这样描述中国:“这是一个哲学家为王的国度。”而谁说过哲学家为王呢?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过。哲学家为王是个理想的世界。利玛窦注意到的不是军事力量、不是封建君王,而是士大夫们。他感慨,虽然君王自己不是哲学家,但他身边围绕着一群哲学家,围绕着一群知识分子。


包弼德: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相信最好的政府需要由德才兼备的人领导,而他们的才华是由他们的学习情况来衡量的。

 


《大学》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

 

扎卡里·戴维斯:我们再来谈谈《大学》对后世的影响吧。它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呢?


包弼德:他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统一、强盛的的中国,一个让人们相信教育能够发挥作用的中国。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还能影响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


扎卡里·戴维斯:尽管20世纪中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知识、教育没那么看重,但如今人们都认可教育为本的观点。

 

包弼德:过去20年里,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增长了至少十倍。如今,中国有文化的人口数量已经差不多相当于整个美国的人口数量。

 


《大学》如何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


扎卡里·戴维斯:了解了《大学》的这些影响之后,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更有可能摒弃对自己、对彼此的某些刻板印象。说到这些刻板印象,包弼德教授讲了个小故事。

 

包弼德:当时我在中国,和一群我的研究生、我的中国同事还有那些同事的学生一起,在基层做社会调查,参观了一些古镇。途中,我们的车卡在坑里了。我对司机说:“咱们为什么不下去推车呢?把行李卸下来,所有人都下去推车。”他说这不管用。我说:“难道不试试吗?”“没用的,”司机回复道。


包弼德:我们在车里又坐了十分钟,我又说为什么不试试。我用中文和英文各说了一遍,我说这是个问题,我们全部人需要下车,然后去推车。所有的美国学生立刻下了车,所有的中国学生和我的中国同事只是坐在那儿,即便我刚刚也用中文说了一遍。我听到有个中国同事对另一个人说:“看看那些美国人,领导一声令下,他们就全下去了。他们好守规矩。”


包弼德:然后我不得不一排排地过去解释,我们现在在干嘛,为什么要这么做,拜托他们下车帮忙。最后我们把车推出了坑。第二天,我碰见昨天说话的那个中国同事,就问他,你佩服美国哪一点呢?他说:“我佩服的是你们不各做各的,你们所有人所有时候都会遵守规则,都整齐划一。我们中国人就太自我了,需要向你们学习,需要像你们这样,不要各自为阵,要多一点集体意识。”


包弼德:我现在觉得这个评价很有意思。因为他看到的跟我们看到的并不总是相同。不过设想一下,我们生活在一个讲规则的社会里,规则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都没有注意到到处都有规则这一点,但其实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接受这些规则。而中国更注重协调和商量,每个人都需要征求他人的意见,各种事情你都要商量着来。


包弼德:在某些方面,这种注重协商和《大学》这本书也很相符,因为文章告诉我们个人也需要去领悟事情,需要回应世界,要明白什么对整体来说最有益。这关乎的还是整体的和谐,仍然是一套治国理想。所以我的那位中国同事才会觉得美国人值得钦佩,因为他们集体意识很强,整齐统一,不各自为阵。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对整体和谐的追求,而这也是我们在《大学》中看到的内在追求。


扎卡里·戴维斯:本节目由喜马拉雅独家制作播出。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维睿3793

    我佩服美国人遵守规则整齐划一 截止今天美国因新冠病毒死了近60万人,感染率已达总人口的10%了,就这遵守规则整齐划一?我最佩服美国人的不要脸

  • 卝雯卝雯卝

    这次疫情之后,估计中国人各自为政这种看法就要改变了吧。

  • 章小余儿

    这…美国团结?我们各自为政?是不是说反了?疫情一来,啥样大家心里不清楚吗

    赤玖S 回复 @章小余儿: 看⺗

  • Grace涵

    中国人什么事都需要商量着来,不正是真正的民主吗?

  • 咪嘛咪嘛牟

    看到了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 1518079ynzj

    在Xin民

    1992455zwng 回复 @1518079ynzj: 新民是朱子的观点

  • 花凡

    美国守规律?美国集体意识?下来推车一呼百应不是中国人的作风吗?!

    我爱咖啡香_uf 回复 @花凡: 可能在老百姓中是这样,但车上都是一群高知,知识分子,做学术的,一般要清高一点。而且还有这种情况,就像隔壁6班的班主任喊大家一起下去推车,5班的学生全都不得动,一个道理

  • 淓婷

    这集呃音量有点小

  • 1357632ouyy

    难道不是美国人各自为政,中国人整齐划一吗?,,,,

  • xiaoyingzeng

    请问翻译版跟精制版的主要区别是啥?

    八两未 回复 @xiaoyingzeng: 精致版和翻译版的区别,就像电视科普节目和朗读节目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