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1】《张爱玲传》:成名需趁早和大器晚成,哪个有道理?

【精读1】《张爱玲传》:成名需趁早和大器晚成,哪个有道理?

00:00
21:27



金句:


生命本身就是矛盾,而矛盾又构成了张力,使这生命有了人世的美丽。 


成名需趁早也好,大器晚成也好,对于张爱玲来说,不是二选一的选项,而是人生不同阶段的滋味。


每一段认真投入过的感情,都可以变为丰富的经验与素材,让我们慢慢地去消化,并从中理解生活的真相。 


第一集:


大家好,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是余斌的《张爱玲传》。张爱玲可以说是我最喜爱的一位作家,我曾在喜马拉雅上专门做过一档栏目解读她的小说。而我可以说,如果你不懂张爱玲的人,也就不会真正读懂她的小说,而当你跟随着这本《张爱玲传》构建起张爱玲的一生即便是你已经读过她的大部分小,你也会对它们产生全新的理解。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实如果对张爱玲的作品和张爱玲的个人经历有一点了解,你就会觉这个女人身上多太多点。她曾说“出名要趁早”,并且身体力行地践行了这句话,二十三四岁就红遍了上海滩,写出《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等不朽名篇,但她最意味的作品,比如《戒》《相见欢》却都是完成在她看似凄凉、与世隔绝的晚年。

 

细数她的为人处世,矛盾更多。她是名门之后,却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在小说里通达人情世故,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显得木讷冷漠;她一面说自己只注重人生平凡、稳重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急不可耐地推销自己,想要成名;她写爱情小说洞穿男女心思,高傲聪慧,自己的感情却成了一笔糊涂账,低到了尘埃里。

 

有人就说:“只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其实如果你真的了解她,就会发现,这些矛盾点在她身上,反而是最融洽不过的存在,对张爱玲来说,生命本身就是矛盾,而矛盾又构成了张力,使这生命有了人的美丽。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张爱玲传》中揭开的一个个问题与线索,读懂张爱玲这意味丰富的一生。这样当你再去看她写于人生每个阶段的小说,就一定能些真正入骨的、锥心的东西。

 

我们从张爱玲的身世开始说起吧。这里首先就有一个问题,张爱玲作为一个名门之后,为何总是钟爱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呢?我慢慢道来。张爱玲的身世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为她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重臣,外曾祖父李鸿章则更是大名鼎鼎,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过不寻常的角色

 

到了张爱玲父亲这一代,张家已走了下坡路,全靠着世家望族的威望维持着表面的格局和平静,即将就快要落败下去。但张爱玲的童年仍然是作为一个大家闺度过的,身边仆佣群。而这些仆人的日常生活就在张爱玲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在院子里看丫鬟在秋千架上荡秋千,听仆人讲《三国演义》,夏天穿了白地小红桃子纱、红裤子在天井里唱谜语。

 

张爱玲将这段时光称之为“橙红色的岁月”。这是一个沉溺于感官的物质世界,极其缓慢的生活节奏让张爱玲养成了一种纤巧精致的趣味,可以自然而然地沉溺于身边物象、细节的鉴赏之中,并从琐碎中获得愉悦的享受。

 

就这样,一个因为已经开始败而稍显随意的大家族,给了张爱玲市民趣味的最初启蒙。所以,当我们看到张爱玲可以如此细致而准确地描绘建筑、陈设、服饰时,也就不用那么惊讶,她是自然而生出恋物癖的。

 

时呢,我们也可以意识到,张爱玲的小市民审美不只是针对于物质的,这种审美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情感部分,用张爱玲最喜爱用的一个词来说,就是“苍凉”。而家庭环境确实也天然地提供了这么一种氛围。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毒成瘾,他的那副样子带给童年的张爱玲很深的阴影,张爱玲曾用这样一段话描述了当时的印他独自坐在阳台上,颈上搭着一块湿毛巾,两眼直视,檐前挂下了牛筋绳索那样的粗而白的雨。哗哗下着雨,听不清他嘴里喃喃说些什么,我很害怕了。”

 

这个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晚清有旧式文化修养,身上带着家族式的威严与温情,但同时身上又有无数的恶习,他挥霍祖产、坐吃山空、吸鸦片、养姨太、对子女缺乏责任心,留给张爱玲的是一种颓丧、无可依靠,却也总想要稍微靠近的感觉。对于父亲的这种爱而不得,似乎成为了张爱玲感情观的一种底,总是中性的,又爱又恨、是的。

 

说完父亲,自然还得说说母亲对张爱玲的影响。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算是个新时代女性。她与张志沂是包办婚姻,没有感情,再加上张志沂还明目张胆地娶了姨太太于是黄逸梵在生下张爱玲姐弟后不久,就选择离开丈夫和子女,和张爱玲的姑姑一起出国留学

 

张爱玲八岁时,母亲回家中,把西方的那套审美方式也一块带到了家中。他们到一所花园洋房里,有狗,有花,有童话书,还有洋气的社交派对。就这样,张爱玲跟着母亲学画图,又学钢琴,学英语,学着如何成为一名淑女。她对母亲是充满着一种崇拜的。

 

过了不久,父母两人协议离婚,然后母亲又很快动身去法国了。张爱玲并未觉得太难过,她真正贪恋的那里的西式的生活气氛和情调。母亲走了,姑姑还在,姑张爱玲的父亲脾气,是与张爱玲母亲一起搬走的。张爱玲常来姑姑这里,看着瓷砖浴盆和煤气炉还在那里,就觉到一种说不出的踏实与安慰。到此为止,她的小市民趣味已经初初成型。

 

到这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张爱玲十九岁的时候,就能在《天才梦》里写下这样的句子:“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里开始,我们大概能解开张爱玲性格中的另一个矛盾:为什么她在小说里通达人情世故,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显得木讷冷漠呢?从她青春期中的经历,我们可以窥见一些端倪张爱玲逐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个性,自然与家里的矛盾就更加明显而尖锐。父亲娶了继母,成为张爱玲青春期的一个重大转折。父亲年岁越长,身上的陈腐气越重,儿充满不解与猜疑。

 

有一次,日本人进攻上海,张爱玲夜间听见了炮火难以入睡,便跑去已经归国的母亲那里住了两星期。回来那天,继母责备她不自己报告,张爱玲就说她已对父亲说过了,继母便说:“噢,对父亲说了!你眼睛里哪儿还有我呢?”说着就打了她一个嘴巴。张爱玲从小到大从未受过这样的侮辱,何况打她的是她一向怀恨在心的后母,她本能地要还手,被两个老妈子赶来拉住。后母却来了招恶人先告状,尖叫着“她打我!她打我!”朝楼上跑去。张爱玲被父亲毒打一顿被监禁起来。得了重病,父亲也不理会,从小生活的家变得完全陌生、恐怖。

 

对父亲绝望之后,张爱玲开始想着法子要逃跑。她生重病躺在床上的时候,其实在尽全力地听着大门的每一次开关,听门前那条煤屑路上有走过时沙子发出的吱吱声。一等到可以扶着墙行走,她便设法从保姆口中套出了两个巡警的换班时间,又伏镜张望门外马路上有没有行人,然一步步摸到铁门,拨出门闩,逃了出去。

 

多年后她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她这样写:“……当真立在人行道!没有风,只是阴历年左近的寂的冷,街灯下只看见一片寒灰,但是多么可亲的世界呵!我在街沿急急走着,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

 

这是一次从幼年到成人跨越,也是一次决绝的告别。一个人经历这般境地,又怎能不尽快让自己早熟,洞察人情世故呢。她必然会比常人敏感,懂得察言观色,也懂得看穿那一切表面下的庸俗人性。

 

然而,她的跨越又没法那么彻底,她毕竟还是个不能自立的学生。从父亲那里逃出来,她只得依附母亲。然而母亲给的感受,已不似童年时那样,除了崇拜,更多出一份嫌隙。张爱玲的母亲性情似乎很是寡淡,她不体谅女儿的苦衷,只是一再用她刻板生硬的“淑女”标准要求女儿,并总是有意无意地表示怀疑与失望。她甚至曾对张爱玲说:“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她那一套标准已经成为对张爱玲天性的压抑,母亲的苛责让张爱玲在成长最关键的阶段丧失了她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自信心。于是张爱玲变得分外自卑,她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后来回忆,她写了这么一段话

 

“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过度的敏感让她早早地学会观察人情世故,而过度的自卑又让她的自我萎缩回去无法与外界沟通,于是在人前显得木讷、乏味。学生时代,留在老师同学记忆中的张爱玲虽然成绩拔尖,但总是郁郁寡欢,意气消沉,懒散不好动,不交朋友,卧室凌乱,人也不事修饰,而且,口头禅就是一句“我忘了”。

 

在那个培养淑女的学校里,她成了一个怪人、一个异数。听到这里,你大概会理解,为何张爱一面通透自信,一面又瑟缩胆怯。实际上,通透和胆怯对于张爱玲来说,本就是一种东西。这时期她的内心状态,大概用《私语》里的这段自白来表达为合适:“常常我一个人在公寓屋顶的阳台上转来转去,西班牙式的墙在蓝天上割出断然的条与块。仰脸向着当头的烈日,我觉得我是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了,被裁判着像一切惶惑的未成年的人,困于过度的自夸与自鄙。”

 

等到上大学,张爱玲总算是迎来了人生中一个真正独立的阶段。张爱玲的大学三年是在香港度过,后来因香港沦陷,她还没毕业便又回到。在香港的三年,对张爱玲来说非常重要,她第一次从封闭的环境里走来,接触到殖民地光怪陆离的风土人情,而亲身经历香港的陷落,对她产生了切身而剧烈的影响她的个人经验与一种对社会、历史、人性的更广大的体验衔接了起来。

 

她的人生观本就逐渐稳定、成熟,港战更增添了一份厚重感和现实感。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后来的《倾之恋》里看得清清楚楚。死亡临近前,一对各怀心思的男女,忽然间成了彼此唯一的依靠。患难见真情,实际上是真正了人的自私、空虚、愚蠢,以及孤独。自此,张爱玲的人生储备已经完成,她终于开始了真正的写作。这时候,她也才只有二十二三岁。从此,她的人生也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可以进入下一问题的讨论,为什么张爱玲一面说自己只注重人生平凡、重的一面,另方面又急不可耐地想要个阶段,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张爱玲的精明。写完《沉香屑: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张爱玲没有将作品投进邮筒听天由命,而是要带着作品去面试。经母亲这一系的亲戚引荐,她带着稿子拜访了《紫罗兰》杂志的主编周瘦鹃,从此踏入文坛,一打响。

 

名之后,张爱玲的刊物的要求越来越挑剔,既要档次高、实力强,还要志趣相投,肯于让她当主角唱大戏。她就这么毫不饰地张扬着,面对著名批评家傅雷诚恳的建议,她说自己只注重人生平凡、稳重的一面,言下之意也是不接受见,她有足够的自信,她最懂得她自己

 

很快,张爱玲的第一本书《传奇》出版,四天后就再版,红遍了上海滩。张爱玲在序言里写:“呵,出名要趁早呀”这一句大家都听过,已经变成了名言。实际上,后面紧跟着的这几句,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张爱玲,我来读一下:“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最初在校刊上登两篇文章,也是发疯似地高兴着,自己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像是头一次见到。现在已经没那么容易兴奋了。所以更加要催: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你看这句,“来不及了”,多么张爱吻,仿佛一场好玩的游戏,心里知道终会落幕,所以玩的时候就要更痛快些。这个时期,她不单是写作发力,可以说整个生活都是放飞了自我。和“汉奸”胡兰成谈不被看好的恋爱,整天穿着奇装异服招摇于众,在一片红火中自恃清高疏离,连他人的好心劝告也不放在眼里,她仿佛想要尽快消耗掉青春的热情。

 

而站在如今的眼光看,“这句来不及了”更是有种预言的味道,她虽然一向不直接关心和参与时局,却比谁都知道时代动荡,机会要趁早把握。假如她的写作精打细磨些,再晚个几年,赶上后来的时局变动,也许我们今天就很难看到张爱玲的文字了。由此可见,把握住时机有多么重要。

 

如今我们会看,张爱玲的人生,童年、青年和老年的界限都是分外的清楚分明。晚年的张爱玲是寂寞的,而且像是刻意要尝一尝寂寞的滋味。二十出头的张爱玲却不需要寂寞,她“绚烂”,是“狂喜”,不是“平淡”。而她厉害的地方在于,她似乎一早就预言了这绚烂的消失,她不要长久,只要那一瞬间,曾经有过。成名需趁早也好,大器晚成也好,对于张爱玲来说,不是二选一的选项,而是人不同阶段的滋味。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讲到这里。下一集,我们继续讲述张爱玲的后半生,以及大家很感兴趣的张爱玲的情感故事。我们会明白,为什么张爱写起爱情小说来精于世而自己的感情却成了一笔糊涂账;我们也会明白,为何张爱玲在绚丽的青春之后,会选择那样一种孤寂冷清的方式来度过后半生。再见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桐花巷少女

    已购买了,为什么还不能听

    上官文露 回复 @桐花巷少女: 是不是账号登录错了呢?用手机号或者微信号登陆喜马拉雅找下看看

  • 13967001hvq

    怎么加入微信粉粉群呢?

    上官文露 回复 @13967001hvq: 微信:heroabf

  • 墨烟离儿_轩逸小二妞

    张爱玲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她自己,是不同的自己,是分割的自己。张爱玲已经被爱包围了,不,好像是爱包围了她。最后我们被她爱了。 一直觉得张爱玲的爱字就是她一生所追求的的,也是她写小说的宗旨。

  • 奇云有声

    生命本身就是矛盾👍🌹

  • 墨烟离儿_轩逸小二妞

    了解了她的前世今生,令我对人生和人性都有了不少的感悟。张爱玲也许是大多数感性女生喜爱的对象,她总是愿意把感情毫无保留地叙写出来。她的真情实感,她的富丽才华,也是最打动读者的地方。

  • 墨烟离儿_轩逸小二妞

    大器晚成吧,好事多磨,好人也是慢慢修炼而成。慢慢积淀的才华和气质,在文学世界中绽放色彩。

  • 墨烟离儿_轩逸小二妞

    现在与过去有惊人相似,纯粹的爱很难,没有纯粹的人,就没有纯粹的爱。纯粹的爱需要有纯粹的人散发。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复杂的情绪,爱已变得五味杂陈。痴情女人的爱恋,人性的真、善、美,世间唯有爱可以让人性散发光辉,也让我们触摸到人性的真实。听到深处潸然泪下,读到情处哀惜怜怜。

  • 一个李漫漫

    每一个夜晚,都有你陪伴

  • 听友422012810

    我在微信上购买的名著找不到了,能告诉我是哪个公众号吗?

  • 听友263289168

    以前我买过,现在怎么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