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苏州博物馆 | 秘色瓷莲花碗:进贡的精品,才配叫秘瓷

58 苏州博物馆 | 秘色瓷莲花碗:进贡的精品,才配叫秘瓷

00:00
12:40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苏州博物馆的文物主讲人范怡韵,今天我为你介绍的是一件国宝级瓷器--秘色瓷莲花碗


秘色瓷莲花碗 组合


说到瓷器,较为人们熟知的便是周杰伦的“青花瓷”了。“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除了耳熟能详的青花瓷,其实还有一种更为神秘的瓷器,它被称为秘色瓷,“秘”是秘密的“秘”,从它的名字您就能听出点玄机。


那么什么是“秘色”呢,又为何会如此命名呢?先有请我们今天的主角——秘色瓷莲花碗,它长相清秀,品性雅正。五代出生,千岁挂零,老家浙江,定居苏州。虽穿着朴素,却身份神秘。静静地站立在苏州博物馆展厅中央的玻璃展柜,它看似是一件普通的瓷碗,但它并不是日用器具,而是一件供奉佛祖的珍宝。它被专家一致认为是秘色瓷中的稀有珍品。


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您可以看到秘色瓷莲花碗的身型。它个头不高,只有13.5厘米。整体由碗和束腰盏托两部分组成,碗和盏托可以分开。在盏托中心有一小孔,孔边还有“项记”二字。“项记”二字便是它的胎记,这应为制作者的名字。 


接下来,我们再来仔细欣赏下它的容貌。它虽体型娇小,但容貌绝佳。从露胎处可见,瓷胎呈灰白色,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外底留有排列密集,呈斜卧状的垫烧支痕。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以仰覆莲瓣花纹,线条柔和流畅。它构思巧妙,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高雅出尘。尤其是它的釉色捩翠融青,莹润内敛,呈现出潺潺溪水般的韵动感和美玉般的温润感,因而它被定为五代秘色瓷标准器和代表作


那么这件神秘的莲花碗是如何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呢?1957年,苏州虎丘塔第二次修缮,秘色瓷莲花碗以其精湛的工艺,而被专家一眼相中,至此珍藏于苏州博物馆。虎丘塔堪称是“东方的比萨斜塔”,由于长期受到人力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塔身渐渐向西北方向倾斜,其5.19度的倾斜程度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斜塔”,并且比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建立还早了一百多年。历史上,虎丘塔曾七次被焚,木构塔檐尽毁,但塔砌塔身却依然挺立。现在人们见到的虎丘山云岩寺塔已是第四座塔。


虎丘塔


据曾参与虎丘塔维修的苏州著名修塔专家介绍,在这座塔出现之前,至少还曾存在过3座“虎丘塔”。最早在南朝就已经有一座塔屹立在此。在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人张正见、江总的诗中有“洞塔耀山庄”和“宝塔据高垄”之句。第二座建于隋朝。


笃信佛教的隋文帝杨坚为母亲做寿,下诏在全国30个州郡建造舍利塔。其中就包含虎丘。过根据记载推测,这座塔只造了几个月,不过三层十多米高,很有可能是为了赶着给太后过生日的缘故才如此迅速、简洁。


而到了唐代又建了第三座“虎丘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参与虎丘塔维修时,曾在塔基五六十米深处发现了一块唐代残碑,依稀可见三个唐朝时间,即“大历四年”“长庆”“宝历”。


后来,上海博物馆研究人员对虎丘塔底层塔砖进行年代鉴定,发现年代最早的砖是唐高宗时期的。大约在公元845年,推崇道教的唐武宗李炎在全国发起一场“灭佛运动”,第三座虎丘塔便在此时被毁。现在这座塔是何时修的呢?根据专家研究,它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竣工于北宋建隆二年,是苏州现存最早的古塔。


屹立一千多年的虎丘塔,经历过大火、地震、雷电,残存到现在,并不完整。历史上也有不少匠人对虎丘塔进行修复。据记载,虎丘塔在明崇祯十一年改建第7层时,发现明显倾斜。当时的工匠们费尽心思,努力将第7层塔往相反方向校正,纠正倾斜,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可惜由于地基等原因,百年来虎丘塔还是越来越倾斜,直到1956年古建筑专家对塔进行加固修整,才算保住了这座千年古塔。并且在修复的过程中,挖掘出一批珍贵的文物。


当年维修的工人在向砖隙中浇灌泥浆的时候,发生了奇怪的现象,浇灌泥浆却一直灌不满,于是工人揭开的部分的砖块,发现水泥灌浆顺着缝隙,流到了一个秘密的夹层之中,在第三、四层塔心的天宫窖穴中又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文物,而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这件秘色瓷莲花碗。刚被发现的时候,专家认为它是一件青瓷中的精品,但并没有确定是秘色瓷。直到后来,它的神秘面纱才渐渐揭开。而这与距离苏州1000多公里外的另一座宝塔有密切关联。


1981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因年久失修而坍塌。1987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塔基下的地宫,一批稀世之宝的出土轰动了世界,尤其重要的是,法门寺地宫中发现了《物帐碑》,这是一个记载供品的物品清单,出土文物的名称都被记载的非常清楚。


《物帐碑》


据《物帐碑》上的记载,“瓷秘色”映入了大家的眼帘,有14件瓷器是唯一与碑文记载相对应的瓷器实物,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湖水般淡黄绿色的瓷釉,玲珑剔透,如玉般精巧端庄。瓷器的出土从而揭开了只见其文不见其物的秘色瓷之谜,为秘色瓷的鉴定提供了实物对照。我们也因此确定了这件莲花碗不是一般的青瓷而是大名鼎鼎的秘色瓷。


而它为何取名为“秘色瓷”呢?“秘色”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诗中生动描绘了秘色瓷釉色的青莹滋润之美,从中也可知秘色瓷烧造之不易,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瓷器是秘色瓷,却无人知晓。


盏托


根据宋人记载,五代吴越国君钱镠规定了越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这一时期的青瓷被称之为秘色瓷,且它的烧造工艺、釉药配方也都是由宫廷控制,密不外传。至于它的名称,偏偏不明说是青瓷,也不像宋代那样,取些豆青、梅子青一类形象的叫法,却用了一个“秘”字,着实逗弄得后人伤了一千多年的脑筋。


由于只有文字记载,缺乏传世的器物,人们很难再了解更多信息,秘色瓷因此也越传越神秘。烧制秘色瓷的越窑在现今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始烧于晚唐,盛于五代,宋代逐渐没落。秘色瓷代表了越窑青瓷的最高工艺水准,有着如冰似玉、无水似水的特点,即秘色瓷的胎质细腻釉面晶莹,这件秘色瓷莲花碗是专家公认的越窑秘色瓷中的珍品。


那么,又是什么人将珍贵的秘色瓷莲花碗供奉进了虎丘塔,它又有何作用呢?根据经箱上留下的文字信息,以及这批文物的属性均与佛事有关,苏州博物馆专家推测这批供奉物并非来源于同一个人,而是众多的善男信女。五代时期,苏州曾是吴越国的领地,国君信奉造寺保民,修建了大量寺院和佛塔。


秘色瓷莲花碗


古代早先修建佛塔都是皇家的事,虎丘塔则是早期民间修塔的一个典型例子。当时,百姓生活安定,纷纷用积累的财富,供养寺院,祈求幸福安宁,这就成就了虎丘塔及其内藏的文物。佛教将埋葬在佛塔内的佛舍利和奇珍异宝称之为瘗藏圣物,又叫佛教七宝或七珍,后来不再局限于七件珍宝,而是泛指一切珍贵稀罕之物。


秘色瓷莲花碗就是作为七宝之一被供奉在塔内的。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证明了这一点。地宫碑文上记载,秘色瓷是唐懿宗供奉给佛指舍利的法器,比金银器更珍贵。由此可见,这件秘色瓷莲花碗有着非同一般烧造工艺与珍贵程度。


好了,关于秘色瓷莲花碗前世今生就为你介绍到这里了,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欢迎来苏州博物馆亲眼看看这件国宝。我是苏州博物馆的文物主讲人范怡韵,我在苏博等你,感谢你的收听。


【入群指南】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15600055881,备注:国宝来了,通过后提供已购或购买截图。

【入群福利】

加入课程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沟通交流,更有机会获得

博物馆最新信息分享
最新课程抢先试听
入群互动答疑
博物馆限量周边

等等福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睡不着的mm

    整个节目就苏州博物馆读的最差了 啥啊这是

  • 自由自在的游民

    “天青色等烟雨”说的是汝窑,和青花瓷没半毛钱关系。专业人士引用此歌甚为不妥。

    金刚葫芦娃儿_ 回复 @自由自在的游民: 你要这么说,天青色等烟雨,原本说的是感情,一个人在等另一个有缘人的出现。

  • 鑫鑫爸_if

    👌

  • 朱子腾

    感觉读的不熟悉啊,准备不足啊

  • 睿妈的故事

    这一集讲的太差了,真的特别难以坚持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