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五章-东方柔性正骨技术

42 第五章-东方柔性正骨技术

00:00
51:42

第五章  透筋挪骨  轻推慢移

东方柔性正骨技术

基本操作要领

由于“静态指推法”是“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的基本与核心技木,故本节内容以“静态指推法”为例,介绍“东方柔性正骨”技术的基本操作要领。

“动态指推法”(即“推摇法”)及“掌压法”等其他柔性正骨手法的具体操作要领将在相应章节介绍。

1.手法操作的部位与方向

(1)操作手的操作部位:“静态指推法”以全手部位调骨。手掌、大小鱼际、指间关节、指背、指腹等部位皆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操作手指则以食指、中指、拇指为主,可单指操作。如果单指力量不够,也可根据发力需要相邻两指相并(并指)或相叠(叠指)施术,亦可用另外一只手的手指根据需要叠压在发力手指的指背上,加强力量辅助发力。

单指操作时,指间关节呈稍屈曲状态,切不可反张。并指时,可拇、食指并指,也可食、中指并指。叠指则常用中指叠加于食指上,以增强及稳定食指的指推力量。

(2)标的结构被作用部位:患者骨结构的被作用部位,以能达成操作目标需要及下手易得者为准。下手易得者,以容易着力、施力的骨突标志或最接近体表的骨结构点面部位为主。

(3)矫正力的施发方向:施力方向的依据如下。

·“反者道之动”,根据辨构诊断结果反其道而推之。

·利用结构特点相互作用。横向推摇,斜向抻挤。

·长短杠杆力、多点力的协同方向。

·使关节面分离的方向。

上述矫正力的施发方向虽然各有说法,总体则以“手法天成”为原则,“自然而然”地进行手法操作。

2.医患体位   患者体位选择:患者卧位(俯卧、仰卧、侧卧)、正坐、站立均可,根据患者病情、体质、患病部位、调整目标、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最佳适应体位。

孕妇、行动严重受限者、婴儿、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结合病情,其最佳适应体位的选择各有不同。

患者体位选择原则:

·能让患者身心状态保持轻松、稳定,感觉舒适。

·被调整的肢体结构四周尽可能少有外力的阻碍。

·方便医者施行手法操作。

坐姿体位:基本同“正襟危坐”式。患者正坐于髙低合适之无靠背方凳上,双脚自然分开同肩宽,躯体正直。双手掌向下,自然置于同侧大腿根部,手指自然放松并拢,双手指尖相向,腋、肘自然撑开。

俯卧体位: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躯体平直。双脚自然分开同肩宽,双脚尖向内,足背向下自然平贴于床面。双手臂自然向床边两侧伸开,上臂与躯体呈80°~90°角,屈肘放松,前臂及手自然于床边垂下。

医者体位选择:医者身居患者身后或身旁,或立或坐,依患者之体位及操作要求而相应选择。

医者体位选择原则:

·利于自身肢体处于良好、稳定的状态。

·顺手,方便手法操作。

·正人不伤己。能尽可能保持自身骨架中正,减少躯体的扭转、弯伏,避免容易导致自身肢体疲劳、软组织受损伤及骨结构发生移位的体位姿态。

在具体操作时,若患者处于坐位,则医者可根据所调患者部位,或站、或正坐于患者身后或后外侧。

若患者处于俯卧位时,医者站立于床边或床前、或床后,医者单侧大腿或双大腿贴于床沿,以利于身体稳定及发力操作。

临床上医患体位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通,总以稳妥为准。

“东方柔性正骨”的发力,屈于“内力”的发力方式,若医者体位姿势不正,则容易损己伤身,导致自身的筋骨结构变形、移位。

在临证实践中,医者应该特别重视调整自身体位,尽可能端正肢体,或以左右对称体位交互操作,并形成良好的习惯。

其实,所有正骨技法,都应重视这个问题。不良姿势、体位极易对施术者自身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常常可以在某些同行身上看到。

武术训练中尤其重视功架,其目的就是要在稳定、灵活、利于发力进行技击的同时,于己无虞。这个状况与原理,同样适用于手法正骨。

许多传统正骨门派将武术功架训练及练功纳入正骨技术体系中,除了使医者形成良好的姿势与用力习惯,并使医者自身的体格强健以外,同时也可在练功的过程中纠正医者自身筋骨架构的异常状态。

3.柔性手法基本操作技巧

(1)短杠杆直接操作:对患者全身各骨结构位置状态的触诊与调整干预,均直接以其骨结构本身作为手法诊疗操作的标的物,短杠杆直接操作。

手法操作时,可充分利用刚性结构本体上的短杠杆与长杠杆相对概念,选用骨结构上便于手法操作及利用杠杆原里的着力部位作为施发力点,以提高手法操作的效率。

例如,可选用距离骶髂关节稍远些的骨盆外侧的髂嵴部位,作为手法发力的直接受力部位来调整、纠正同侧髂骨移位,而不是手选距离骶髂关节很近的髂后上棘处发力。

杠杆力的选用应注意骨结构的旋转中心(关节)部位,以及与此关节原点有一定距离(力臂)的部位点。

⑵身心融入,闭目操作:柔性正骨总诀开篇即言“闭目冥心,回光朗照”,要求在排除杂念、安静身心、闭目凝神、回光照察的身心状态下进行手法操作

“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的特殊身心状态,是“东方柔性正骨”技术实现的必要身心条件。

从六根六识角度而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意识六识是人体感官的基本生理结构及功能。关闭六根,阻断外来因素刺激,进人入静定、空灵的状态则有利于人体生命气机的发生、发展,因而有利于修炼进步,成为佛道修行诸法的主体内容。

于“东方柔性正骨”而言,如果我们主动闭上眼睛,只以一念关注、感知和调移患者筋骨结构,则在没有外界光线、声音、气味和滋味干扰的情况下,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没有被诱发进入功能状态,则我们的触觉能力将会敏锐起来,身心更容易进入到患者的筋骨结构中去。

  因此,在闭眼状态中进行手法操作,不仅有利于柔性正骨技术的顺利展开并达成筋骨调整的目标,促进正骨水平的提升,更将正骨诊疗直接转化、升华为修养、修持的过程。

  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故事中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东方柔性正骨”视人体筋骨结构,亦如庖丁“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官知止而神欲行”,则搭手之处,手感劲力直透骨上,移骨动筋,皮肉无碍矣。

操作者的“心”与手能否“深入”到患者筋骨结构中去,全在睁眼、闭眼之间。

毛泰之正骨箴言

睁眼观窍,视物明理而昭朗于外;闭眼观妙,神气活现而昭彻于内。内外昭昭,法眼洞明。

闭上眼,宁静而舒缓地调移患者的软硬结构,形神兼备。这样的操作过程与状态,是“东方柔性正骨”施术时特有的内在身心状态与外在操作的表现形式。

当然,并不是说在柔性正骨操作过程中每一位操作者都必须闭眼操作。已经有一定经验的操作者,在睁眼情况下,也是可以完成柔性正骨操作目标的。只不过,越是经验丰富的操作者,往往就越会自然而然地进人闭目冥心的操作状态。

(3)力轻质柔,轻推慢移:力轻质柔、轻推慢移,是“东方柔性正骨”手法操作的具体要求。

“静态指推法”操作的力度,仅以百克及个位千克计算,通常较大的力也不过3到5kg。

“轻推慢移”的技术概括,是浪漫情怀与刻苦实践的结合。掌指之下的操作过程,通常会是施术者更为辛苦的发力过程与患者没有明显感觉两个截然不同方向之间的渐行靠拢,这是“轻推慢移”之“功夫”炼成的现实途径。

发力轻柔,着力却要实在。貌似简单的动作与目标,却如攀登千层塔楼,脚踏之下,除了“知行合一”躬行实践,少有捷径可寻。

“动态指推法”由于借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时的动能和势能顺势发力,故其力量比“静态指推法”更轻。“掌压法”力度可稍大,20kg以内。

发力松活,柔韧、和缓、均匀、持续、深透。

(4)短暂的持续施力:操作过程中貌似停滞的持续施力,是柔性正骨手法操作的又一具体要求。

每次施力的持续时间通常在10秒以内,故显短暂。10秒的时间又非转瞬而过,故称持续。反复操作几次,即可感知骨结构移动的状态或软组织黏滞的抻展释放过程。

持续施力的时间不可过长。如果在施力过程中骨结构没有移动迹象,则需要检查自己意与力的状态,看看手法力量是过大或是轻飘,注意力是否已经集中,意与力的结合是否过于执着?如果骨结构已经移动,又是否移动距离太长而刺激肌梭引发了反射?

黏弹性材料黏滞屏障的释放是需要时间过程的。极快速施力对软组织的作用,要么是黏滞释放不到位,无法做到彻底;要么就可能对软组织产生结构性破坏。

(5)指下在发力过程中对势能向动能转化过程的观察:骨结构发生病理性移位后,尤其是新近发生的骨移位,多存在一定的复位势能。

这个势能,有两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方面,是在骨结构位置发生异动后,附着在骨结构上的肌肉、韧带及关节囊张力异常增大所形成的弹性回归趋势及能力。从关节脱臼的整复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并利用这一点。

在指推法或掌压法操作过程中,我们的掌指之下,也常会感知到这个势能发生作用时的弹跳复位过程并听到“咔”的复位声音。这个声音与在扳动手法中听到的“咔”的声音是不完全相同的。扳动时听到的声音,多数是脊柱的椎间韧带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被牵拉所发出的声音。

移位骨结构复位势能的大小,与结构失衡程度呈正相关,与结构的代偿性变化进程呈负相关。代偿结构形成的进程,就是复位势能减弱的过程。代偿过程完成后,失衡结构的复位势能也随之消失,结构的稳定性处于代偿状态下的最优状态。

另外一方面,是操作者手力的推动势能。这个推动的势能,在转化为目标结构的移动动能过程中,会有一个短暂的、逐渐发生的时间过程,需要稍加等待。这个转化的本质,是软组织异常黏滞屏障(黏滞势能)的逐渐释放。

   “推随互应”之“悦动相邀”,是《易》学意境下对移位骨结构被推移过程的情境描述。“推”是将势能转化为动能,“随”是势能的保持与动能的跟进。“悦 (兑)”(上卦)、“动(震)”(下卦)共同构成“随”卦,而“悦”“动”之间,交互感应为主导,“感而遂通”。

(6)离而后动:操作时,在关节面稍被分离的情况下推移目标结构,可使调移效率明显提高。

离的过程,有时是为标的结构被推移创造条件,有时又直接是手法操作的目的结果。

(7)多点协同,目标集中:操作时需要从较多的着力点同时下手,力点虽分散,但多点协同,内力作用目标明确、集中。接触和发力既要全面体察局部软硬结构状态的变化,又要使内力有效作用于目标结构。

手法过程强调操作协同。在用力方向上注意同向协同与反向协同。

患者肢体摆放时,可选择有利于手法操作的整体与局部肢体体位。

医患之间可以采用主动与被动运动相协同的办法,借力施力,如主动推与被动带的配合、主动推与患者在限制体位下的主动或被动运动等。

(8)分层次精细化操作:除了立体性之外,精细化操作是东方柔性正骨技术与其他正骨技术比较之下的优势能力。当然,对结构的立体性认知,可以为操作的精细化提供条件。

(9)规避反射:规避软组织的牵张反射有利于调移、推动骨结构过程的顺利进行。

具体操作时,用力轻柔、松活,避免拿捏、握持之力过大引起牵张反射。同时可先向骨结构调整方向相反的方向挪移体表的皮肉,再拿住或吸定标的骨结构向目标方向调移。

(10)强调策略性整复规划:筹谋的过程,是以轻柔力量实现整复骨移位的重要前提之一。《孙子兵法》曰“上兵伐谋”,医家与兵家,法有不同,理无二致。

具体而言,是在手法诊疗程序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充分重视并运用筋骨各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动规律,同时注意避免联动阻碍。这种结构间关系规律的把握,需要我们从生理与病理双方面来认知。

后面“程序法诀”章节所介绍和强调的内容,就是这种策略性与系统性整复设计及操作过程的具体且现实的表现。

(11)“手法天成”:“东方柔性正骨疗法”反对机械、呆板地学习手法技术,认为“生活经验”是人类对日常生活事务规律的睿智观察与总结,手法正骨操作与日常其他事物一样有着共同的规律,人们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来认知、 理解手法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依乎天理”,并以此指导手法操作。

 (12)放眼整体,更得秋毫:手法施力过程中,力求把握目标与周围结构的动态关系及移动结果,兼顾骨、肌肉及深浅筋膜的合理却不同步的同时移动。

静心体验观察,发现筋与筋、骨与骨、筋与骨之间力学关系的异常与不和谐状态,进而调骨送筋以纠正之。

手下局部的状态清晰明了,上下结构间的相应与不相应关系把握于胸,应手不效也难。

毛泰之正骨箴言

手法力量从轻柔中论,手法施力从缓缓中行。

手法作用从细细中说,透筋挪骨于有意无意中得。

“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春夜喜雨》诗句正好用来形容东方柔性正骨手法移骨整复于有意无意之间的意境,动静皆得,形神俱妙。

指推技术系列

“东方柔性正骨”之“指推技术系列”包括“静态指推法”“动态指推法”“整体结构形变手法”和“摸骨整复”技术。

1. 静态指推法   “静态指推法”是医者运用手指,以轻柔之力来推动患者移位的目标骨结构,使之发生被动移动而达成手法操作目标的手法系列技术。

医者操作部位及患者被作用部位如本章前节所述。

指推口诀:

明师玄示指推诀,轻推慢移称绝学;

挪骨无须金刚送,柔筋哪堪大力劫。

纤纤玉指缓缓进,斤斤傲骨徐徐归;

抟精凝神回光照,雄关漫道悠悠越。

操作方法:在指推口诀、柔性正骨技术特征及基本操作要领的指导下,以医者的单手或双手手指,轻柔地直接推移患者的目标骨结构使之被动蠕动、滑移,达成相关软硬结构整复归位的操作目标。

各骨结构具体的指推操作手法详见相应各章节。

验证指标:是否掌握并能有效运用指推法,有明确的验证指标。

掌握初期,可以手法前后标的骨结构位置状态发生变化为准。即在手法操作之前,触诊标的骨结构的位置状态,然后行手法。手法结束后,再行触诊,检查标的骨结构的位置状态。若手法前后骨结构位置发生改变,则手法之移骨效用已实。

在熟练运用期,应以明确感知标的骨结构在手法力作用下被动蠕动的过程及结果为佳。

静态指推技术最能考验操作者的手上功夫。

“静态指推法”之“皮外骨拿提手法”:“皮外骨拿提手法”是“静态指推 法”技术项下的一种具体技术。因其操作时主要运用“拿” “提”的手法,与以“推” “按”为主的常规指推法稍有不同,故单列。

本手法是医者以操作手的手指透过患者皮下组织拿捏住需调移之骨结构的远端,在不增加相关软组织张力的情况下,以柔缓之力拿提目标骨结构牵移至目标位置的整复方法。

“皮外骨拿提手法”在柔性正骨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医宗金鉴》正 骨八法之拿、提法的综合运用,是实现柔性正骨四大程序法诀之“撤”字法诀的主要技法之一,故又可称之为“牵撤法”。

医者操作部位:双手(操作手和辅助手)掌指。

患者被操作部位:肢体体表可触摸到的骨突、骨干、骨板等容易着力的目标骨结构部位。

操作方法:医者以操作手的手指,透过患者皮下骨上之软组织,拿捏住需移动之骨结构的远端:辅助手把握住与目标骨结构相邻的近端骨结构或肢体,然后在不增加周围软组织张力的情况下,操作手以柔缓之力拿提目标骨结构移动至目标位置的整复方法。

不增加周围软组织张力的方法:在拿捏住骨结构之前,先将患者被拿捏部皮肉向骨移动的相反方向推挤,然后再拿捏住骨结构,则当拿提骨结构滑移时,不会增大局部软组织的张力而引起局部肢体的牵张反射。周围软组织为不需要进行手法调整的正常软组织。

人工牵拉、牵引肢体的方法,自古及今在骨伤临床上多有运用,且西医骨科有穿针带骨的骨牵引技术。“东方柔性正骨”强调的骨肉分离、骨动肉不动的人工皮外骨拿提手法,与西医骨牵引在作用原理及目标上有着一致性,只是实现的途径及方法不同。

2. 动态指推法  “动态指推法”是在患者局部关节处于被动运动状态下的指推法,又称“推摇法”。

《黄帝内经》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

医者操作手为拇指、食指和中指或手掌指,辅助手通常为另一手的手掌指。患者被作用部位:患者颈椎、胸椎、腰椎、肋笼、骨盆、肩、肘、腕、掌、指,以及髋、膝、踝、足等全身各大、小关节部位。

操作方法:医者双手协同操作,以辅助手把握或扶握住相应肢体远端,运用长杠杆力以一定幅度横向或斜向或环转推摇所扶握的骨结构,以带动患处的目标关节部骨结构发生被动运动。同时,操作手以拇指、食中指或全掌从两侧以短杠杆力轻柔顶推病灶局部错位的目标骨结构,使其借推、摇结合之局部针对性推动力,关节被推摇活动时关节间软组织的被动牵拉力,以及关节结构的解剖屏障或在推摇时人为制造的阻挡屏障等反作用力,诸力协同,达成移位骨结构的整复目标。

在目标骨结构发生被动运动时,处于张力异常状态的相关软组织也同时受到被动牵拉,进而释放其异常增大的黏滞性,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恢复其原有结构及功能状态。

在进行躯体关节推摇时,可以双手从两侧同时协同发力,从左、右方向上横向推摇,如俯卧位或坐位推摇肋笼;或在前、后方向上进行推摇,如坐位推摇骨盆。

推摇口诀:

横推竖摇,合缝归槽:骨动筋伸,长短相照。

操作原理:若目标骨结构的解剖位置发生病理性移动,该骨结构所在关节的对合状态就会出现病理性变化,该关节内外的韧带、肌筋膜、滑膜、肌肉等软组织便可能处于异常张力状态,或挛缩,或被拉伸,或受卡压,或弛张,以致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受到阻碍而出现关节活动的病理屏障。

手法操作过程中,操作手所施加的推动力,直接在病灶局部作用于发生移位骨结构,与远端辅助手引发的以该错位关节为原点的杠杆运动相配合,使该关节发生被动开合的往复运动及关节面之间的推挤、碰撞活动。

在骨结构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处于异常状态的关节内外软组织,将逐渐释放其异常黏滞的胶质屏障。

目标骨关节在手法所施加的推动力或阻挡力、关节面之间推挤碰撞之力及跨关节软组织牵拉力等综合性力的作用下,逐渐复归原有解剖位置。

除此以外,颈椎及胸椎关节突关节的对合状态也可能在手法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进而引起颈椎或胸椎的整体长度改变而出现曲度的变化。

动态指推(推摇)系列:只要是方便手法操作的人体关节部位,不论是单关节还是多个关节构成的关节系统,均可以运用“动态指推法”(“推摇法”)来整复相关骨移位。

脊柱躯干的颈椎、胸椎、肋椎关节、腰椎、骶髂关节、肩胛胸壁关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趾间关节等各关节推摇法共同构成“东力柔性正骨疗法”指推技术系列之动态指推(推摇)系列。

各关节“动态指推法”(“推摇法”)的具体操持方法及医患体位,可参阅相关章节中的具体内容。

“动态指推法”(“推摇法”)最能检验操作者对结构对象的觉知与把握。

特别说明:骨关节的推摇手法原本没有什么特异性可言,广为手法人士松动关节所用。区别在于推摇手法操作的指导思路、运用水平及手下触诊能力。

如中医推拿手法中的摇抖法,其实就是推摇技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只是操作者在手法操作前后对所摇抖的目标骨结构移位状态的了解程度不同,对骨结构在摇抖过程中可能和实际发生的变化主动把握的层次有异而已。

由于传统推拿手法从软组织下手,重点在经络穴位上做功,而通常不大关注骨结构的位置状态,故从西医学角度而言,多为原理不清、作用机制不明的 “黑箱操作”。不同的操作者在推摇方式、操作精细度、手法运用能力及过程把握、治疗效果等方面会有较大差异。

在临床运用“动态指推法”(“推摇法”)时,由于其操作指导思想及技术特征依然属于“柔性正骨”范畴,故其推摇操作同样也表现出柔性的用力特色。医者手法操作的动作速度及幅度,与患者肢体的被动摇动过程相配合,徐徐而动,缓缓而行。

3. 整体结构形变手法  “整体结构形变手法”是通过手法调整人体多结构、多关节联接构成的箱型、桶状或笼形骨结构,使之发生多骨块同时被动蠕动、达成结构之整体性被动变形,使整体结构各关节的对合角度(角位移)同时被调整,以恢复各细部结构位置、整体外部形态及其正常空间状态的指推系列技术。

人体整体结构的部位主要指骨盆部、肋笼(胸廓)部及颅面骨部。

第七章将介绍的“端盆法”,即是骨盆部位的“整体结构形变手法”“东方柔性正骨”之颅面骨技术即是颅面部的“整体结构形变手法”。

整体形变口诀:

形变罩箱笼,圆融有奇功;莫贪独步进,推挤显神通。

医者操作部位:双手掌、指。

 患者被作用部位:颅面骨各部、肋笼各部、骨盆各部。

操作方法:以手指、手掌轻柔的推、挤法为主。双手掌指从目标骨结构的两侧或上下,多点协同进行静态或动态指推法操作。

技术要求:“整体结构形变手法”是“东方柔性正骨”指推系列手法的进阶技术。

操作本技术,要求操作者具备敏锐的精细化触诊感知能力,随时能够了解与把握在力传递过程中构成整体结构的各相邻骨块被作用的过程,也能随时体察并把握整体结构之各关节发生线位移与角位移的不同动态表现。

“整体结构形变手法”从以推法为主的手法,转变为以掌指推、挤的复合手法为主。两种手法从本质上并无根本不同。“整体结构形变手法”对掌指之下多骨块连接结构被调移动态过程的体察、感知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临证操作时,不仅可以从静态指推途径完成“整体结构形变手法”,也可在动态推摇过程中达成整体结构的形变整复过程。

特别说明:“整体结构形变手法”的操作过程,不是针对单一移位骨块的整复,而是对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线性或角度改变的所有相关结构的同时与整体调整,是多骨块整体性的形变整复操作。

由于颅面骨整复技术需要基础性指推技术作支持,且其技术操作必须满足“整体结构形变手法”的全部要求,故在手法技术进阶的过程中将水到渠成。

颅面骨技术作为手法操作中较高端的手法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对称操作:双手掌指对称性操作。

·力度极轻:颅面骨整复所需要的手法力度,是全身所有骨结构整复中用力最轻的,仅以百克计算。

·整体性整复:颅面骨的移动,除了相邻骨块局部角位移以外,基本上都是逐块第次移动,故需要注意颅面骨移动的整体性。

·水到渠成:由于面部分布有大量的感觉神经,如若手下感知及判断能力不足,颅面骨整复不能到位,则极易引发头面五官症状。另外,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大量神经、血管从颅底狭窄的孔、洞、裂穿出,如果颅底骨结构在手法作用下发生较大程度的异常位置改变,则容易导致联系颅腔内外的神经、血管卡压,导致严重的问题。所以,应在身体其他部位手法操作运用娴熟以后,再行颅面骨手法,切勿急躁冒进。

因此,颅面骨手法在本书中未作单列,特此说明。

4.摸骨整复  “摸骨整复”是指推系列有形手法之最高境界。

 “摸骨整复”的操作手法以捏、挤为主,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摸捏之间,整复患骨于无形。

在临床上,摸骨通常是临床诊断的过程,即手法触诊。因此,在临床常见的正骨诊疗过程中,摸骨与正骨是分离的,是诊断和治疗的两个不同的过程。

在“东方柔性正骨”的诊疗程序中,摸骨也可以是治疗矫正的过程。即是以等同于摸骨的轻柔之力及时间过程,来调移错位的骨结构,以达成整复的目的。摸骨的过程与正骨的过程合二为一,摸骨即是正骨。摸骨完毕,正骨到位。

从技术表现上说,触摸之力轻柔,操作稳准、多点协同不露行迹。操作时常常以一个动作同时完成几个不同的操作过程。操作步骤不多,重复程序很少。

从达成条件上看,完成“摸骨整复”不仅需要过硬的手法技术,更对人体结构规律及各种疾病病理状态有着深入了解,并具备游刃有余的技术操作能力。

定性而言,这是一种难以从外部操作形态来窥测其内在作用过程的高端手法技术,已经从技术层次升华为神秘莫测的手法艺术境界。

纯熟的“摸骨整复”技术标志着柔性正骨技艺已然从“生物力学模式”转向了“能量信息模式”的飞跃。

“整体结构形变手法”是柔性正骨指推系列的进阶技术,从“整体结构形变手法”再向前精深一步,就可以初步踏入“摸骨整复”的殿堂,领略手法透筋挪骨艺术无边的风景与境界。


年过六旬的陈太昨天被陈老先生在背后突然嬉闹给吓到,闪躲之下,顿感左腰疼痛不已。晚间躺在床榻上更因腰痛而难以入眠。今就诊,泰之搭手,心中有数,遂嘱伟民、梁泽、穗华三弟子轮流触诊腰椎骨盆。毕,泰之复搭手,然,告知陈太曰:你的腰已不痛,起身可矣。陈太狐疑,起身,行动自若。

同一天,某韩国人左侧骶髂关节处痛。泰之查:左髂上错。令伟民、梁泽触摸髂嵴。触诊完毕,泰之复查,上错之髂骨已然平复。嘱患者自我检查并感觉之,竟然找不到骶髂处原本存在的痛点,甚为讶异。——《毛泰之正骨日记》

上述两则记事,从某个侧面似乎显现出“摸骨整复”的模糊身影。意不在它,只是说明“摸骨整复”虽曰高深,却亦是现实中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可操作性手法技术。

掌压技术系列

 “东方柔性正骨”技术之掌压系列,是《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以手扪之,自悉其情”之手扪法的推衍和系统性拓展。

 “东方柔性正骨”之掌压技术包括“静态掌压法”和“动态掌压法”。

掌压之性本为阳刚,然而“东方柔性正骨”之掌压法在操作时阴柔成分不少。阳中有阴,刚中并柔。

“东方柔性正骨”之掌压法与指推法,一刚中有柔,一柔中内蕴刚健。两者配合,刚柔相济,阴阳并用。

1.静态掌压法  以胸椎、腰椎及肋骨的掌压整复为例。

患者取俯卧体位,肢体处于静止放松状态。

医者以辅助手握持操作手前臂远端,以操作手的手掌小鱼际下端(第5指屈肌腱)拨弄患者腰部棘上韧带、或按压患者目标骨结构(胸、腰椎,肋骨)近体表之骨突(棘突或横突,肋骨近脊柱段),使患部骨结构发生被动移动以整复归位,或掌压使目标骨结构发生被动的、与相邻骨结构相对的往返(关节面的开合)移动,以牵拉附着其上的软组织而释放异常黏滞的胶质屏障,进而恢复该软组织原有结构及功能状态,以辅助骨结构整复过程。

我们将这样的手法操作方法,称为“静态掌压法”。

便于掌压手法操作的关节部位,如髂骨、骶椎、肩关节、膝关节等部位,均可根据要求行“静态掌压手法”。

2.动态掌压法  以胸椎、腰椎及肋骨的掌压整复为例。

患者取俯卧体位,肢体处于静止放松状态。

医者辅助手扶于欲掌压之目标骨结构附近的躯体部位并推摇之,以带动目标骨结构摇动。在患躯处于持续被动摇动的状态下,医者操作手行单手掌压法, 以小鱼际下端拨弄、掌压处于被动活动状态下的目标骨结构之骨突(棘突或横突),使之整复复位。或掌压使目标骨结构发生被动的、与相邻骨结构相对的往返(关节面的开合)移动,以牵拉附着其上的软组织而释放异常黏滞的胶质屏障,进而恢复该软组织原有结构及功能状态,以辅助目标骨结构整复过程。

我们将这样的手法操作方法,称为“动态掌压法”。

便于掌压手法操作的关节部位,如髂骨、骶椎、肩关节、膝关节等部位,均可根据要求行“动态掌压手法”。

3.掌压口诀

掌肉含筋敲骨醒,诸骨点头徐徐迎;往复伸缩离合巧,内外复顺节节靖。

4.掌压操作技术

医者操作部位:操作手的手掌小鱼际下端为主,手掌大小鱼际之间的软组织及手掌其他部位为辅。小鱼际下端的内在操作结构为小指屈肌腱。

患者被作用部位:患者腰、背部的棘上韧带。棘突、横突、茎突、髁、踝、骨小头、嵴、骨结节等表可触摸到的骨突、骨干、骨板等容易着力的骨结构部位。

掌压操作方法:

掌拨脊筋法:以医者手掌小鱼际内之小指屈肌腱,轻柔地撩拨患者脊柱上之棘上韧带。

掌压闪桥法:掌拨、刺激棘上韧带后,随再加之压力,20kg以内,作用于棘突,使多节段之椎体脊柱如吊桥般整体上下弹性闪动。

掌压离合法:以20kg以内之力,掌压局部椎体之棘突向前下方,以致椎体之上关节突与上位椎体之下关节突构成的关节突关节分离。然后随着力撤,椎体关节弹性归位。

临证操作时,可单独掌压刺激棘上韧带,行掌拨脊筋法;也可直接透过棘上韧带,掌力直击棘突,闪动脊柱。或者根据需要,做掌压离合之操作。

上述三法,均可根据需要,单一或组合进行操作,或行多次反复操作。

其中,“掌拨脊筋法”是掌压各法的基础。除了其本身具有的治疗作用外,还有检查、试探患椎能否采用掌压闪桥法和掌压离合法的效用。

掌压操作之妙,在于“从阴引阳”。

掌压法之“从阴引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重视通过属阴的棘上韧带的刺激与调整,来达成对阳性骨结构的整复过程和目标。

因此,在掌压过程中,无论是“静态掌压法”或是“动态掌压法”,均应特别注意,体会医者操作手的手掌与患者被作用的目标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临证操作时,常针对单一脊椎、或某区段之各椎体,进行一定节律的、顺序进行的多次连续掌压,形成关节面的多次重复离合往复运动来牵拉、松解脊柱系统内外以韧带为主的软组织,恢复软组织的结构及功能状态,同时整复错位的骨结构。

“动态掌压法”在手法操作的开始阶段运用最多。在整个施治过程中,动、静态掌压法常会根据病情需要而交互配合、灵活运用。

由于掌压对筋骨结构作用的强度大,因此,每次治疗时,掌压时间及次数不宜过长、过多。

需要指出的是,在治疗的初始阶段,由于患者各椎体及脊柱整体的序列状态及活动度不同、棘上韧带张力及其功能状态不同、棘突部皮下脂肪厚薄亦有不同,因此,在行掌压操作时,少部分患者可有程度不同的痛感。这种状况,符合“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理认知。通常情况下,在掌压几次或经过几次治疗过程之后,该痛感会逐渐消失。

为达成较好的掌压效果及避免疼痛的发生,可采用指推等其他手法先行调整,待筋骨状态有所改善之后,再行掌压以进行深层调整与松解。

棘上韧带因损伤而肿胀疼痛时,不可行掌压法。

5.掌压过程中发出的声响  医者之小鱼际内肌腱与患者棘上韧带之间、 患者棘上韧带与棘突之间,在力的作用过程中,均可因摩擦而发出“咯咯”声响。在此过程中,以患者无痛感、且具弹性之有声者为佳。

除了施术者手掌肌腱及患者韧带在操作时因摩擦发出声响外,治疗过程中也常有患者错位之骨结构在掌压下弹移归位而发出“咔”声弹响,该声音通常很响亮、很干脆。

另外,在掌压时,韧带黏滞屏障释放过程中有时也会发出明显的声响。这类声响通常较低沉,有明显的拖音。

上述三类声响机制不同,有明显的区別。

6.掌压操作的进阶  掌压法的基础与初阶,是“掌拨脊筋法”的掌握熟练。

之后,才是根据患者病情及其脊柱系统的结构状态,针对局部或整体进行闪动掌压,或局部离合掌压,以松解脊柱系统内外筋骨结构。

在掌压作用下,尽管作用点只是单个棘突,但可在力的传递、整合作用下,产生较远距离椎体的调整与治疗效果。

掌压上腰段脊椎,使之产生上下震动,力向上传递,便可以作用于胸椎乃至颈椎,对不便于直接进行手法操作的胸椎或颈椎节段起到调整作用。

这个操作需要良好的掌压技术作基础,并配合患者脊柱筋骨结构合适的可操作状态,才能达成良好的治疗效果。切不可在患者脊柱系统软组织处于挛缩、僵硬、紧绷状态,或椎间关节压力过大情况下,或掌压时患者感觉异常疼痛等不配合情况下,盲目、强行进行掌压操作。

掌压力量的大小,需要在柔性思想指导下把握,小心对待。

7.动、静态掌压法之操作异同   动、静态掌压技术在操作时,患者体位相同,医者以操作手掌压患者目标骨结构的部位、过程及目标均相同。

所不同的有两点。

一是医者辅助手所放置的位置及其作用不同。行“静态掌压法”时,医者辅助手握持于操作手之前臂下端,两手配合,稳妥有力地进行操作。所以,此时辅助手的作用目的,是加强操作手之稳定控制与有力操作;而行“动态掌压法”时,医者辅助手所放置的部位是在患者目标骨结构附近的躯体部位,目的是推摇该躯体使之往复摇动,以松动目标骨结构,同时操作手行单掌掌压。

另外一个不同,是在行“静态掌压法”时,患者躯体及目标骨结构处于静止状态下接受掌压操作;而行“动态掌压法”时,患躯处于被动摇动的状态,医者操作手在患者目标骨结构处于被动摇动的活动状态下顺势进行掌压操作。

“动态掌压法”的优点,是在目标骨结构被动动态过程中,更有利于医者在操作过程中准确感知目标骨结构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医者操作手快速、准确地定位及吸定目标骨结构,便于手法因势切入及顺势利导,提高手法作用效率。

8.特别说明   在广州、北京等地有几家著名的掌压手法大家。诸家掌压法从表面看起来技法似乎相似,实则在技术特征、操作部位、发力方式、操作技巧、临床运用思路等方面各有特色。

附:下肢关节顿牵手法

 “下肢关节顿牵手法”是在患者平躺仰卧体位下,医者握持患者足部或小腿远端,以较大的柔韧顿力,牵撤开患者的踝关节、或膝关节、或髋关节。通常情况下,在顿牵发力放手后,骨结构归位时,关节处会发出较大的撞击声。

适应结构:本手法主要用于下肢的髋、膝、踝关节。

下肢关节顿牵口诀:

一牵腿脚似决,再牵关节如裂,魂飞魄惊未定,展释灵活无缺。

具体手法操作:

踝关节顿牵手法:患者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医者以双手分别握住患者踝下方之跟骨及足背处,稍牵开踝关节,然后在此牵引的基础上再发较大柔韧顿力牵拉。踝关节在被牵开的瞬间会发出“咔”的声响,医者及患者均会感觉到踝关节被牵开的过程,手法完成。

膝关节顿牵手法:患者体位同上。医者双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以上之小腿远端,先行下肢牵引,在患者肢体放松的情况下,再以较大柔韧顿力完成一个瞬间的牵拉,医者及患者均有膝关节被较大幅度牵撤开的感觉。在医者牵开关节后放手时,该膝关节通常会发出“砰”的较大撞击声。

髋关节牵撤手法:患者体位同上。医者双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以上之小腿远端,先牵引患肢,在患者肢体放松的情况下,以较大柔韧顿力瞬间完成一个牵拉动作,医者及患者可感觉髋关节被牵撤开。在医者放手时,髋关节处通常会发出“砰”的撞击声。

上述三种顿牵手法中,踝关节顿牵手法可单独完成。膝关节和髋关节的顿牵过程,由于医者操作手所握持的患者部位都是在胫腓骨远端,牵撤力的方向也是一致的,所以,这两个目标过程常常是在一个顿牵动作中同时完成,或仅有髋、或膝一个关节被完全牵撤开。

关节会有明显的软组织挛缩表现而需要加以关注。

特别说明:

本下肢大关节顿牵手法,是毛泰之先生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特殊技法,附列于柔性正骨手法系列。

该手法简便效捷,安全性也较大,可备临床之需。

本法较常规的牵引力量大,操作时间短,关节囊被伸展、牵开的幅度亦较大。因下肢大关节关节囊的伸缩性较大,亦在关节韧带可接受的弹性伸缩范围内,故本手法不会对关节结构产生不良影响。

此法不宜在上肢运用,以防关节在受牵拉后脱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不之所以

    我是一位盲人,谢谢你的分享,希望你把图片帮忙分析解释一下。首饰鱼如果可以的话,谢谢!

    王治皓频道 回复 @不之所以: 好的朋友,我会在年底前按章节好好重新录制一次。

  • 行早1

    这条路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