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二字,承受了多少知识和历史之重。
听书笔记
《宅兹中国》作者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葛兆光。
《宅兹中国》主题:中国这个概念,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流变
中国概念的建立:是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过程中,逐渐成型的,这和我们每个人在人群中生活,塑造自己,让别人认知自己,没有本质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它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中国怎么看待周边和外部世界,从中界定了自己;
2、中国周边的民族和政权,如何看待中国。
“宅兹中国”出处:这四个字,源于西周青铜器何尊上的一段铭文,这段铭文,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现“中国”这两个字的地方。铭文的内容,说的是周武王灭商以后营建东都洛阳,因此“宅兹中国”的本意,是指定都在天下的中心位置,而这里“中国”,也就是指天下的中心。
一、中国如何看待周边的人和事的,这里边有两次大的转变,一次是宋代,一次是明代末年利玛窦来华。
1、宋代
1)在宋代以前,中国更多的是一个礼仪文化上的概念。当时的中国人,把自己称为华夏,周边视为蛮夷。这种“华夷”观念,至少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了。那时中国人结合经验和想象,以自己所在的地方做为世界的中心、文明的中心,周边的民族是文明等级比较低的野蛮人。这种观念就像把大地看作是一个棋盘,中心向外不断延伸,中心是天子所在的京城,中心之外为华夏,华夏之外为夷狄。因此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给周边民族定了调子,南方叫蛮,北方叫狄,东边的人是夷,西边的部族又是戎。与东南西北这些非华夏人群相对的,就是“中国”了。
2)到了宋代,“中国”这个概念,作为一种“民族”意识开始凸显出来。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和宋代面对的周边国际环境密切相关。唐代虽然面对过强大的突厥,然而当时的国际形势,只有唐朝君主称王,册封周边为藩国,唐太宗还被称为“天可汗”。然而到了宋代,事情反了过来。宋朝的北边,先是有辽和西夏,再是出现了金,更后来就是蒙古了。由于周边政权太过强大,两宋朝廷面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没有优势可言,汉人和非汉人的政权在外交上成了对等关系。因此,宋代政权在越来越强的四夷压迫之下,变得紧张起来,越来越有自我意识,和周边的差异进行对抗,这种自我意识就是民族意识了。
在这种压力之下,宋代开始出现划定国界的行为,逐渐明确了还有主权意识,进一步让“中国”作为一种民族概念成为可能。
民族国家的边界意识形成之后,宋朝士大夫就不能再简单地认为华夏文化可以笼罩天下了,他们要开始严肃地面对“他国”,还有不同于华夏的“异域文明”。这样一来就有了两个结果,第一是限制外国人出入境,限制外国人居住区域,甚至不让他们进出口书籍。第二是反感甚至排斥外来的宗教、习俗,这是一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主义立场。例如当时火葬传入中国,因为这个做法来自异域,不符合华夏土葬的传统,就遭到司马光、朱熹等人的不断抵制,最终被禁绝。
2、明末:中国人改变了对异域的想象
1) 利玛窦来华之前,中国人获取异域知识,主要依靠旅行记、职贡图、神话传说这三类资料。
旅行记,主要是指古代中国人海外旅行的纪录。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了,该书记述了取经路上百余个国家的情况。到了明朝,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撰写的《瀛涯胜览》,对今天东南亚、南亚的人文风俗也有介绍。
职贡图,是描绘来华朝贡使者的形象,还有他们国家方位、风俗的图册,是一种比较直观形象的材料。
神话传说,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山海经》了,书中充满了中国对周边民族的想象,比如一些“人面蛇身”的民族形象。
2)利玛窦和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幅最早的中文世界地图。这幅地图,动摇了中国人过去的想象。明朝人瞿式谷在看到这幅世界地图后,就曾说过:“尝试按图而论,中国居亚细亚十分之一,亚细亚又居天下五分之一”,中国之外还有很多跟中国一样的地方之类,并不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瞿式谷特别批评当时把外国人看做蛮夷的做法,认为这是固守传统的看法,无异于井底之蛙。
在利玛窦之后,中国人对海外的认知,开始了被西方地理知识主导的进程。到了乾隆年间,谢遂编绘的《职贡图》中,已经没有了《山海经》中记载的那些神奇国度,取而代之的,是“英吉利国”、“法兰西国”,各种人头蛇身的外国人,也被描绘逼真的写生图取代。
二、周边的世界看待中国: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个是明朝灭亡,一个是甲午战争。
1、明亡
1)首先来看明朝的灭亡。这一事件,强烈冲击了朝鲜和日本的中国观念。中日韩三国,从文化心理上发生错位,就此分道扬镳。在明代以前,中国在东亚有着绝对的优势,朝鲜、日本、越南等都采用了汉字,并从中国引入了各类政治体制,还有宗教学说。
到了十六世纪末期,日本完成统一后,丰臣秀吉试图对外扩张。日军首先入侵的就是朝鲜,作为宗主国的明朝,承担起了保护藩属国的责任,多次出兵援助朝鲜。朝鲜认为明朝对自己有再造之恩,一直将中国作为文明的中心,学习的对象。
2)1644年明朝灭亡。仰慕中国文化的日本和朝鲜,眼睁睁地看着来自东北的满族人,主宰了中国。因此有一批接受了华夏夷狄观念的朝鲜、日本学者,宣称清朝属于异族统治,文化上的中国,和明朝一起灭亡了,货真价实的中华文明,已经转移到了朝鲜、日本。
先来看朝鲜,明朝灭亡后,朝鲜虽然迫于实力,臣服于清王朝,但他们从心底觉得,自己才是中华,他们到北京不是来朝见华夏的天子,充其量不过是来到燕地出个差。此外朝鲜人仍然坚持穿明朝衣冠,一不剃发,二不穿满族的服饰。他们对清朝汉人改易服装,顺从蛮夷衣冠表示蔑视。因此一些朝鲜人宣称,“今天下中华制度,独存于我国”。
日本人对飘洋过海而来的清朝人,也十分诧异,因为清朝人的服饰和装扮,和他们心中的华夏文明差异太大。当这些清朝的船员打听日本情况时,日本人对他们充满了警惕,特别担心清朝会入侵日本。所以,从明朝灭亡开始,东亚三国就分道扬镳了,尽管清王朝还期待“万国来朝”的局面,但中国对周边的认知,和朝鲜与、日本对中国的看法已经错位了。东亚文化共同体开始解体。不过这一点在当时还不怎么影响中国对自己的认知。
2、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真正的冲击到中国人自己,是要到第二个节点,也就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了。它的标志,是日本主导的“亚洲主义”代替了中国中心观念,开始左右东亚的政治格局。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一跃成为现代化国家。之后,日本诞生了亚洲主义。亚洲主义,是要以日本为中心、为盟主,来控制中国、朝鲜这些所谓的落后的亚洲国家,来与西方殖民主义抗衡。
中国并不接受日本的亚洲主义。按照葛兆光的说法,虽然当时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出于反对西方侵略,也主张亚洲人应当做自己的主人,但他们心目中的亚洲,还是以中国而非日本为中心的。把中国、朝鲜等国纳入日本构建的“亚洲”,正是日本对以中国为核心的传统格局的挑战。这种宣扬东亚同文同种的“亚洲主义”,背后实际上是大日本主义。最终,亚洲主义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宣扬“大东亚共荣圈”的理论基础。
在宣扬“亚洲主义”的同时,当时的日本学界也开启了“满蒙回藏之学”。所谓“满蒙回藏之学”,就是日本学界关于中国东北、蒙古、新疆、西藏,还有朝鲜历史与文化的研究。
日本人这么做,其中一个意图,是否认中国的边疆地区属于中国,进而把清王朝治下的满蒙回藏区域,纳入到他们自己想象出来的“东亚新秩序”之中。这也逼迫中国人在知识和思想领域上,彻底反击,让中国这个概念,变成现代意义上的领土国家。
本书的意义:中国这一概念,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流变。从中国一方看,从古至今,它经历了一个由文化概念,最终演变成为民族国家概念的变化过程。把中国这个概念,彻底与现代意义上的领土国家等同起来,是非常晚近的事情。明确这些观念,可以让我们看待中国的时候,把属于历史的用历史去看,把属于现实的,从现实的角度审慎地进行思考。
解读 | 罗蒙,资深书评人
播音 | 张煜
策划编辑 | 袁博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李世民的“天可汗”的“汗”是二声吧?
吾是白十二 回复 @平a切大招: 是的
我虽不是专家,但觉得您推荐的书还是很中肯的。👍👍🏾 至此书中所讲与国内外专家统一意见还是比较一致的。没有太多民族主义的好胜夸张。其实不论哪个悠久文化,都是人类文明,没必要小气地掺加民族意识
南蛮,北狄,东夷,西戎, 理解了有的小说和电视剧中的一些词原来这么来的。 感谢主播
tonysen5777 回复 @霍恩_gj: 农业社会谁有冲积平原谁富,工业社会谁临海谁富。
思想持续开放,心态开放。
成功被喜马拉雅好书圈粉
大清朝时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倒退了!
司马光也阻碍王安石变法 原来这个砸缸的 这么迂腐啊
雍门思远 回复 @赶着来过年的宝: 其实,谈不上迂腐,只是意识形态不同
胡人血统对于唐朝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直接决定了唐朝前所未有的开放胸怀。
这样学习历史,轻松有趣,感谢喜马拉雅
一直以来我以为日韩是太自傲,太自以为是,原来是因为对清朝的不认可才会这样。
Naver_Park 回复 @zzsnbb: 只有中国自己认可了而且民国之初还有好多人继续留着耻辱的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