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法华经(文字+音频),镜里看花

083法华经(文字+音频),镜里看花

00:00
25:54

 

无所有性:观照为「毕竟空」,也可以说为「究竟空」。怎么『无所有性』呢?什么也没有。没有「自性」,没有「他性」,没有「共性」,也没有「无因性」。举个例子来讲,人怎么来的。你说我是妈妈生的。那妈妈从哪里来的?你不能讲姥姥生的。那姥姥从哪儿来的?所以你能不能讲是妈妈生的?不是妈妈生的,就是无「他性」。如果说自己生自己的话,那你没有生自己时,你在哪里啊?你怎么样生的?能不能讲自己生的?也不能这么讲,是不是?当然不能讲是「共生」,谁跟谁「共」呐?如果爸爸妈妈共生的话,那只有我这个人,应该前面像爸爸,后面是不是应该像妈妈啊?不可能。爸爸妈妈是亦男亦女啊?你不能说一个人又是男又是女啊!所以不能讲「共性」。但你也不能讲「无因性」,那也不是你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共生,就是生出来了,这是现实啊,就亦无「无因性」。连「无因性」都没有,是不是「无所有性」呐?注意啊,这都是在方便引导。那么既无「自性」,亦无「他性」,亦无「共性」,亦无「无因性」,可是现前就是这东西啊!

《楞严经》讲,皆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随缘显现」。我们回归大光明藏以后,一念就可以把今天听经的这么多人显现出来,也可以显现出无量的尽虚空遍法界,还可以把自己无量劫以来做人、做鬼、做畜生、做天王、做乌龟王八……统统显现出来,这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一切法都归结到我们的真心。那么为什么由父母来生我们?这是我们的一种习气,欲界可以胎生;在第七层天就可以自己生自己;在欲界天里男女相互看了笑一笑,眼睛瞄一瞄就能生出来。真心本来面目可以用无量方式方法来变现,既可以「突变」,也可以「渐变」。只要我们愿意。有其理必有其事,有其事必有其理,这就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不可思议的智慧妙用。

以物为例,就是无情物「无自性、无他性、无共性、无无因性」。比如火:《楞严经》讲到了古人求火,是用一面铜镜对着太阳,然后在铜镜下放一片艾叶,焦点把艾叶点着了。我记得小时候曾经把玻璃镜子对着太阳,镜子下放一张白纸,那个白点就能把纸点着。来分析一下这个火的来历。如果火说从太阳来的话,是不是叫「自性」?太阳是火呀。如果从太阳来,那么太阳到点火的地方,是不是应该有熊熊大火把所有的高楼大厦、树木花草全部烧成焦土?很显然,不是这样。如果是从铜镜来,那铜镜首先是不是要发热?铜镜首先要熔化掉。如果是从那艾叶来,那没有铜镜、没有太阳,它能不能起火啊?所以「非自生、非他生」,是不是?第三,那么是不是铜镜、艾叶、太阳三者来共生的?也不是。那么三者共生的东西,那到底是火,还是铜镜,还是艾叶呢?那个火跟这三者的性质一样不一样啊?那么三者「非自生、非他生、非共生」,可是来讲它又明明地生出来了。是不是一定有原因呐?一定有原因就是非「无因」。可是这个「因」我们找不到啊!是不是就是我们的念起来的?是不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呐?

设想,如果当初拿着铜镜焦点集中在纸上——大家一想:只要对着太阳,马上就下雨——当时如果这样想的话,是不是一定会下雨呀?这是由于我们的「同分妄见」共同形成。所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什么原因也找不到。它不是没有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心。如果在科学家发明打火机的时候,所有的天人鬼畜大家都认为这个打火机一打,水就能流出来,那现在打火机一定是什么机啊?一定是「打水机」。这个问题很妙。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所变化出来的。如果我们一开始天人鬼畜一致地认为这个机器把那个长江黄河的水、把水井的水打出来、打到水塔里,然后水塔一开下面就有火的话,那水塔现在是不是统统变成火塔了?一定是这个道理。都是我们由心想生。

在楞严会上二十四位菩萨讲圆通法门的时候,火头金刚在定中变成一团火,月光童子修水观,在定中身体就是一滩水。对这个身体,你想它什么它就是什么。你可千万不要耍小聪明去好玩儿,既然这样:哎呀!那个孔雀太美丽了,我专门打坐十年,我一定要变成一只美丽的孔雀。你到时候真会变成一只美丽的孔雀,到时送到那个世界动物园里去,价值连城。真会成就啊!当然要认真地想、一点点都不要打妄想,你就能成就。

讲『无所有性』,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法能生哪一法,没有哪几法能生哪几法,没有这回事,都是我们的心变出来的。我们的心可以变天、变地、变人。既可以突变,也可以渐变。地球人男女生活生儿育女,这就是我们心的力量的一种渐变。还不算渐变,叫中渐变。渐变、中变、突变实际上有无量的等级。这个心就是这么万能,它愿意怎么变就能怎么变。我们现在因为烦恼习气太重障碍了我们的心力,你能达到天人那种心力,你都能很大程度上把我们这个人体的这种潜能挖掘出来。但是我们现在不要感到悲观,正因为我们现在烦恼习气重,我告诉你,你才能成佛。因为我们有这种烦恼习气、有这种肉团束缚了我们的妄想,有利于我们修清净心。为什么圆顿大法叫「烦恼即菩提」?正因为地球人烦恼习气重,所以成菩提那个质量是不是很足啊?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太重了也不行。在三恶道里的众生他那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太糟糕,他糟到了极端,他也不能成菩提。天上的人包括仙家,包括那些魔王、怪王,他这个太自在了,千变万化,心不容易守住这个定力。其实那些鬼王神道的比我们人道的福报是不是大得多?真是大得多。可是他们不能成佛。往上的人太乐、福报太大,往下的人罪报、苦报太大,都不能成就。唯有人道的人苦乐各半,既容易发奋图强,又利于对比、比较开智慧。烦恼习气重这个最大的特点障碍住了我们,心比较稳、不容易去飞扬浮躁。我们要懂得这是我们的福报啊!肉团身隔阴之谜这是一道屏障,它障碍住我们去种种地妄想、去种种地神通万变,而使我们一心归于菩提。

中午有两个菩萨跟我说:师父啊,我看了你讲的光盘,也听了你一会儿课,你怎么讲的佛法跟我们过去所了解的佛法根本都不同啊?简直不是在同一个世界讲话啊!我说这就对了。《法华经》《楞严经》它就等于在给我们讲科学、讲哲学一样,讲万物来龙去脉、讲宇宙人生本来面目。它不是叫我们怎么样修、怎么样念佛、怎么样拜佛、怎么样做什么什么事,它不管这些;它只告诉我们什么是佛、佛是怎么回事。诸佛出世没有第二件事,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理。你知道你是怎么来的吗?你知道头上顶的天、脚下踩的大地是怎么来的吗?你知道对面吹来的风、头顶下来的雨是怎么回事吗?这是我们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你不把这些道理搞明白,你白来一趟,你修无量法门都是盲修瞎练!这是真的。我们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和妄想,只有老老实实把《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道理搞明白,你当下成就。

一切语言道断:这里观照为「一切空」,这就是通教禅宗的「破有归空」,破一切相而归于自性,叫「无字真经」。没有一个字,没有一个相。开口就是错的。当真理变成了语言,这个『道』也没有了。注意啊,这是禅宗的境界,「真佛无相」。你说你读一部经——拿来!一把火给你烧掉!你说你念一句佛——过去!漱口!要漱三天!把你的一口的佛味漱掉,什么都不可沾!这是传统的禅宗。

不生:是指「有为法空」。一切万法,无非生住异灭,因缘和合而有。

不出:这是讲「无为空」。「无为空」就是讲「非不因缘」。破「无为」是不是立「有为」了?『不生、不出』,才真正把因缘法破除。

不起:叫「无始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无始」,每个法都是个「无始」。前际无始,未来无终,叫『不起』。如果未来有「终」的话,它一定有「起」。本来面目就这么好玩?在《六祖坛经》里把它说成一个怪物——没有胸没有背,没有头没有尾,它是谁啊?就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这叫『不起』,叫「无始空」。所以想想我们是谁?我们就是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大佛爷,却把自己贬低为:我是李老汉的老婆,我是那个张老太的先生,我是王二虎家的小臭蛋……给我们加上种种名目。你说可悲不可悲啊?我们具有无限的神通道力、法力,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个「我」,却把自己束缚得这么小,还为此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乃至拳脚相加,乃至要发生世界大战。「命自我立」,我们要把握好自己。抓住当下,不要等。谁都不能肯定明天早上还能醒来。人命无常,在呼吸之间。

无名:叫「性空」。任何一法都没有自性。既然没有自性,它有没有名字可言呀?是个假名相,做个标记而已。这个茶杯叫飞机,行不行?叫它大炮,行不行?都行。一切的万法、天人鬼畜、佛菩萨都是个假名相而已。有佛吗?有菩萨吗?有天吗?都没有。都是我们的一个念变化而已。凡夫就在名号上执著,这叫捕风捉影。

无相:指「相空」。任何一法的形相都是由我们的妄想变现而有,叫作「水月道场、镜里看花」。这个人相一入定,一年半载,可变成一滩水,或一团火。可是我们却把它当成真的了。要吃好穿好,描眉化妆,你说麻烦不麻烦?凡夫在死物上用功;有智慧的人在心上用功。《楞严经》讲了「想升情坠」。后者为务虚、浪漫主义,必然往上升;凡夫乔装打扮,有一种情执,就往下坠。所以《楞严经》把我们宇宙人生本来面目讲绝了!你看懂了《楞严经》,会高兴得在地上打滚。原来成佛解脱就这么简单!

实无所有:佛也没有,空也没有,什么也没有。『实』,这里讲真实,是通教、别教的真实,讲「法我空、人我空」这种真实。这种「空」到底有没有啊?如果有的话你能不能现佛相、人相、天相啊?就不能。所以在这里『实无所有』,叫「三空真如」。『实无所有』就是专门破除藏教、通教、别教的那种所谓的「真实」。破除了以后在《楞严经》重新取名,叫什么?叫『真真如性』。你不能讲什么也没有,那是「断灭空」,你还修什么啊?『真真如性』——空也是「我」,不空也是「我」,空不空也还是「我」,有相空相都是我一个念变出来。讲「一个念」都是方便说,这一个念当下就是无量念、无量法、无量相。没有哪一个念不是哪一个相,没有哪几个念不是哪几个念,就是我们常讲的「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

无量:是「有法空」,有法就有量。有法当下就是「空」。

无边:即「无法空」。有了边是不是表界限、表断灭?『无边』则恒为「有」,能不能走到尽头啊?所以不能讲它是无法,就是表「有」。有些名相概念就近似于玩文字游戏,我们要理解佛的良苦用心。无非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帮助我们观照真心本来面目的特征。核心的核心是从「空」和「有」这两个角度来观照。

无碍:指「有法」与「无法」这两个法都空。有法无法都空了,会不会给你造障碍啊?都是讲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特征。

无障:这里是讲「三空」,分成了三。怎么「三空」呢?任何一个法分析到最后都是个空,没有实体。祖师大德曾经以那个芭蕉树来作比方。把芭蕉树剥皮,剥到最后里面有没有什么东西了?就是空。这是比喻分析到最后皆归于空。

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这就是讲「缘起性空」。因缘和合而有,因缘分散而灭。注意,因缘分散而灭是不是也是因缘和合而有啊?生和灭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生」和「灭」都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示现而已。

这里讲『从颠倒生』,仍然是讲「从因缘有」。颠倒生出来的东西,你能不能把它当真啊?怎么『生』出来的?它不是世间人认为的非要从老生小,非要有一个东西生一个东西。它这种『生』是无而或有,有而或无,所以叫「变化而有」。既然是「变化」,能不能叫「生」呐?这个拳头「变」成了手掌,手掌还是拳头才能叫「变化」;如果是拳头「生」出了手掌的话,对不起,应该一掌一拳,两个东西,是不是?拳头「生」了个手掌是二,这就是「有二」法门;拳头变出了手掌,叫「不二」法门。既是二,又是一。这个法至关重要!『从因缘有,从颠倒生』,『颠倒』即生相无明,在生相无明之前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

『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作这样的观照可以不断提升我们的境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应入行处,及亲近处,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官长,凶险戏者,及旃陀罗,外道梵志。亦不亲近,増上慢人,贪著小乘,三藏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深著五欲,求现灭度。诸优婆夷,皆勿亲近。若是人等,以好心来,到菩萨所,为闻佛道。菩萨则以,无所畏心,不怀希望,而为说法。寡女处女,及诸不男,皆勿亲近,以为亲厚。亦莫亲近,屠儿魁脍,畋猎渔捕,为利杀害。贩肉自活,炫卖女色,如是之人,皆勿亲近。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诸淫女等,尽勿亲近。莫独屏处,为女说法,若说法时,无得戏笑。入里乞食,将一比丘,若无比丘,一心念佛。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这段话特别体现出佛的慈悲心。初心菩萨你要想安隐说法,没有恐怖心,没有人来找你的烦恼,你要注意:从根本原则上来开智慧,把心安定下来,夹紧尾巴做人。这是特别保护初心菩萨,不至于才一开口就遭到许多人的围攻。为什么?有些法尽管你讲的是对、尽管你是问心无愧,但是别人不能接受。

『贪著小乘三藏学者』就是指三藏十二部经,乃至把大藏经全部通读个几十遍几百遍,叫『贪著』。连佛法也不可以贪。你把『如来藏』道理搞明白了,什么经你都不想读,那是劳命伤财。你读它干啥呀?你自己讲的一切话都是经文,都是经典,你耳闻目睹看到的一切万法都是三藏十二部经。

破戒比丘、名字罗汉,这些都是些贡高我慢之人。你去教他,他比你学问还要高,你三句话没有讲完他给你话把子堵住了,他炫耀他懂了什么什么什么。所以特别是初心菩萨,这些人你不要惹他,打得赢就打、打不赢你就走。捡那些老实巴交的人。求现灭度:是指证阿罗汉果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