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成都博物馆 | 经穴漆人:你知道古代医生怎么练针灸吗?

47 成都博物馆 | 经穴漆人:你知道古代医生怎么练针灸吗?

00:00
10:00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成都博物馆的文物主讲人杜宇。今天我要给您介绍的是成都博物馆“一大一小”镇馆之宝当中的那一“小”--经穴漆人



经穴漆人


2012年7月,成都地铁3号线施工队正在烈日下紧张作业,随着施工推进,工人们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随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处墓葬进行一年多的发掘,基本确认此墓葬属西汉时期。这就是日后被评为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的发现之一的成都老官山汉墓


在墓中出土了医学竹简、汉代蜀锦织机模型、官府文书木牍等重要文物。其中,一件漆木人俑的出土更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人俑出现在墓葬中其实源于古时的葬俗--人殉制度。在制作代替活人殉葬的人俑时,为了更加真实,工匠们会为它们刻画出衣服以及毛发。


不过考古工作者在老官山3号墓中看到的这件漆木人俑身上却没有发现类似衣服的纹饰。它是一件裸体的人像,身上还刻着清晰的经脉线络和腧穴点,因此被命名为--经穴漆人。



展览中的经穴漆人及展牌


这件经穴漆人,裸身直立,通体髹黑漆,高约14厘米,肩宽4.2厘米,厚2.6厘米,光头,眉、眼、口、鼻、耳清晰,手臂垂直放于两侧,手五指并齐,掌心向前,双脚呈一字站立,头与肢体结构比例协调,制作的十分精细。
但为何会在墓葬中放这样一件标满人体经穴的医学模型进行陪葬呢?


与经穴漆人一起出土的还有一批医学竹简,是九本医经。有专家认为,在古代,一般的民间医生,不会有医经。“经”是只能掌握在官员手上的,所以墓主人应当是位官医,也就是有官职、拿政府俸禄的医生。


那这位官医是何人?又是从哪来的呢?


史料记载,秦国在蜀地初建政权,除政府官员及家属、驻军等因公入蜀者之外,还有大量移民入蜀。


到西汉时期,移民早已变成蜀地居民,他们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也早已促进了巴蜀地区制盐业、漆器制造业、纺织业等行业的发展,而医学理论及实践也在此背景下,大放光彩。



经穴漆人正面细节


在老官山汉墓1号墓出土的一件漆器上有“景”字铭文,景氏曾是楚国的名门望族,在西汉初期迁入关中地区,后又有一支从关中迁入巴蜀之地。


由此,有学者认为老官山汉墓的墓主人可能就是战国时期楚地贵族景氏的后人。巴蜀地区医学发展与古楚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除了景氏,相传与蜀地医学发展有着重要关联的还有一人,他就是神医扁鹊。


在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学竹简里反复出现了“敝昔曰”三个字,“敝昔”在古代是“扁鹊”的通假字,这在以往发现的古籍上也有记载。


众所周知,扁鹊是中医针灸的传承者和发扬者,被誉为中医的“针灸祖师”,尽管他一生从未到过蜀地,但不排除他的弟子将其医术广为传播,蜀地名医涪翁、郭玉就是代表。因此,这件经穴漆人也可能就是当时这些扁鹊学派的医生用到的医学用具。



经穴漆人背面细节


可见,经穴漆人的主人可能是身世显赫的楚国贵族后裔,也可能是大名鼎鼎的神医扁鹊的弟子,但这都不足以让它坐上镇馆之宝的位置。


更何况,早在1993年四川绵阳双包山汉墓就出土过一件类似的漆人。很显然,成都老官山汉墓的这件经穴漆人还有其过人之处。


在这件经穴漆人身体表面,有用错综复杂的细线标识出的人体经脉,其中红色细线22条,白色细线29条,清晰可见的腧穴点有117个,不同部位还刻有“心”、“肺”、“肾”、“盆”等铭文,标明相应身体部位,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而此前在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的那件漆人仅有经脉循行,并无穴位标识,且保存不完整,可考证的信息相对不全。所以,老官山出土的这件经穴漆人被学界认为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由漆木制作且保存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



经穴漆人的经穴解读


不仅如此,它身上携带的这些“医学密码”还有更加重要的研究价值。


首先,我们来讲讲“经脉”。在中医理论里经脉是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分为奇经和正经。武侠迷都知道,要想武功天下第一关键的一步是要打开任督二脉。


您可千万别觉得任督二脉是武侠作者虚构出来的,任脉和督脉都属于奇经。任脉主血,督脉主气,所以打开了任督二脉,则百脉相通。正经则细分为十二经,左右对称地分布在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但是我们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经脉线络,这样的概念确实很抽象,所以在研究经脉的过程中需要把它具象化。


目前我们发现的早期关于经脉研究具象化的资料来源于马王堆汉墓医书,它属于先秦时期经脉研究理论,但它仅有十一经脉的描述。


而在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这件经穴漆人及医学竹简上关于经脉的研究则进一步丰富了经脉体系,是研究古代经脉演变和发展的珍贵资料,有着重要的医学和文物研究价值。


经穴漆人正面


其次,我们再来谈谈“穴位”。在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提到点穴这项技能。很多人都幻想能炼成《武林外传》里白展堂的葵花点穴手,轻轻那么一点就能让人定住。


和经脉一样,穴位也很抽象,它是人体经脉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点按或者艾灸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最早关于穴位的记载形式为文字,而后有绘图,最后才有模型。


目前已知有关穴位最早的记载同样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但仅有文字资料,一些经脉的具体走向和穴位的准确位置难以明确。


而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这件经穴漆人,由于保存完整,穴位清晰,为早期经脉穴位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客观的文字资料和形象的医学模型。



经穴漆人侧面


我们都知道,标有穴位的针灸人像是中医经络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但在中医研究史上却清清楚楚地记载着它始创于北宋天圣四年,即公元1026年,由翰林医官王唯一奉宋仁宗的命令铸造而成。


而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这件经穴漆人则表明像这样的医学工具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


这件经穴漆人身上的经脉线络与穴位和现代中医基本吻合,不但说明当时经脉学、针灸学已经非常发达,结合一起出土的医简还有力证实了,我国汉代医术与巫术已经分开,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经穴漆人侧面


说到这,您会发现经穴漆人娇小的身体里蕴含了无穷的力量,承载了丰富的信息。不仅仅见证着我国西汉时期中医医学的发展水平,它身上的经脉与穴位更是为现代人梳理出了中医经穴理论发展的脉络,意义非凡。


好了,经穴漆人这件文物就介绍到这里了,感谢您的收听。


最后,欢迎您来成都博物馆坐客,通过一座馆,了解一座城。我是成都博物馆的文物主讲人杜宇,我在成博等你。


【入群指南】

添加课程助手微信:15600055881,备注:国宝来了,通过后提供已购或购买截图。

【入群福利】

加入课程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沟通交流,更有机会获得

博物馆最新信息分享
最新课程抢先试听
入群互动答疑
博物馆限量周边

等等福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琥珀星尘

    节目制作精良,内容详实,给听众带来一次次奇妙的文博之旅。

  • 燕处超然C

    腧穴,发音为shu (树)

  • 一剑星缘

    我觉得比周公鑫老师讲的好啊,为什么没有人支持?

    一剑星缘 回复 @一剑星缘: 是周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