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篇03:关键时刻的决胜力量

地形篇03:关键时刻的决胜力量

00:00
20:15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洪兵。

我们接着上一集,谈一谈兵有六败的后面两个问题,一是分析一下军队自乱阵脚导致兵败的问题,二是将帅如何掌精锐部队的问题。


军队作战最怕乱。两军交战,如果士兵不听指挥,军官各行其是,“吏卒无常”,“陈兵纵横”,岂有不败之理?纵观战争历史,有些军队的失败,并不是敌人强大,也不是敌将高明,而是败在阵脚自乱上。所以,如何治乱,一直是军事家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究其乱的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

一是由将帅指挥失误造成的。这要求将帅发出的命令必须前后一致,必须清晰准确,必须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是军队平时训练管理不够。所以孙子特别强调“令素行以教其民”,强化官兵令行禁止的服从意识,加强部队雷厉风行的作风培养。


三是军队缺乏实战煅炼和良好心理素质。战争是异常残酷的,大战临头,生死关头,官兵必须有非常强的心理承受力,才能保持一种临危不乱的镇静。参过战与没有参过战的部队,打仗多与打仗少的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就是不一样。所以,将帅要重视官兵的实战煅炼,要迫使部队在逼近实战的情况下训练,要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官兵的士兵心理素质。


四是对基层的控制力度不够。战场情况千变万化,敌我双方犬牙交错,将帅必须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控制,否则就难以避免混乱局面的出现。加强控制的措施有很多,譬如:通过改进指挥控制手段来提高战场指挥控制能力;通过战前完善的协同计划来自始至终保证部队行动有序;通过提高基层组织自身的凝聚力来保证全军上下高度的一致性。毛泽东在三湾对红军进行了改编,将党支部建在连上,结果保证了基层连队与上级指挥的高度统一,使红军变成了一个打不垮、打不烂的钢铁军队。


我们要特别注意,孙子在分析兵败原因时讲到的“兵无选锋”这句话。所谓的“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先锋部队或尖刀部队,它是整个作战力量中的精锐之精锐,是统帅手中的“王牌”。作为统帅,必须善于“选锋”,必须精于“用锐”。一个完整的作战力量,其各个单元,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是一样的,必然有主有次,有强有弱。但无论怎样,都必须有一支作战能力突出的精锐部队,它要成为整个军队的样板,成为整体力量的核心,成为统帅用于关键时刻的决战决胜的力量,能够成为一根定海神针。在战场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只要这支部队不乱,全军就不会乱,只要这支部队不散,全军就不会散。当然,这支部队形成不是轻而易举的,这要靠平时的磨练,要靠战时的熏陶,也包括将帅有意识的煅造。


谈完兵有六败,孙子下面是一段总结性的话,他说: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易、远近,上将之道也。如此而用战者必胜,不如此而用战者必败。


此段中,“上将”指职务最高的将领,或指贤能之将。

用现在的话说,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断敌情,为夺取胜利,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然会胜利;不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然会失败。


“地形者,兵之助也”这句话的直接意思是,利用地形,能够对用兵提供帮助;延伸的意思是,利用客观条件,能够增强自己的力量。这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一个战略思想。


东方战略强调“易胜”,重视借力,而借力,除了借对方和盟友之力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借自然条件之力。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战例中,除了巧妙的利用地形之外,还利用火、水等自然之力来达成作战目的,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奇效。


例如,中国历史上楚汉相争时期,韩信率军与齐楚联军在潍水河两岸对峙。韩信决定利用潍水破敌。他先命士兵把上万个装满沙子的口袋运到潍水河上游,堵住水流。然后,他亲自率领小部军队渡河去袭击敌军,设法诱使敌军渡河追击。敌军上当,贸然渡河,结果被汉军放下的急流冲散阻断。韩信率军反击,大获全胜。


高明的战略家,需要知彼知己,但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对抗的双方,还要善于借助各种条件和力量,从与对抗相关的更大的范围中寻找“兵之助”。


在用兵如何借助地形上,孙子总结了“料敌制胜,计险易、远近”,并将此作为一条重要的战争指导规律提出来。这是一种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我们在选择和利用地形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无论采取什么的对策,都离不开“险”、“易”、“远”、“近”这四个字,或者说都是在围绕着这四个字上做文章。险易,讲的是地形的特征;远近,讲的空间的距离。借助地形而用兵,无非就是据险求易,我近而敌远。


推而广之,我们如果仔细想一想,在各种领域的竞争中,我们都会与这四个字打交道,我们许多战略对策要么出自于这四个字上,要么出自这四个字之间的辩证关系之中。因此,孙子特别强调指出,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孙子话锋一转,又谈了一段话,这段话也是总结性的,但强调的角度不同,专指将军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告诫将军在与国王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应当怎么做。


孙子说: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主”是指君主。用现在的话说,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遵照战争指导规律,战略上需要并且有必胜把握,国君说不战,你可以向国君建议,可以去战。遵照战争指导规律,战略上不需要的并且没有必胜把握的,国君说战,你可以向国君建议,可以不战。进不求战胜的名声,退不避违命的罪责,只求保全民众,符合国家的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对这段话解释与许多版本不同,对此,我想专门说明一下。


第一个要说明是“战道”,我个人认为这个概念是指战争的指导规律,用兵的法则,一般指战争指导规律。毛主席在他的军事著作中,对这个概念有专门的论述。在许多版本的注释中将“战道”解释为战争规律。从严格的军事概念上说,战争指导规律与战争规律不是一回事。


第二个要说明是关于孙子说的“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这句话。多数版本理解为:从战争规律上看必定获胜的,即使国君说不要打,也应该坚决地打。


我个人认为,这种理解如果不加前提条件,是不正确的。在战争中有许多这样的情况:从战术上看是可打的,但从战略上考虑却不能打;从军事角度看是可打的,但从政治角度考虑却不能打。有时候,在将帅看来是正确的事,在君王看来却不正确。他们的分歧并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思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将帅们如果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背着君王采取行动,麻烦可就大了。所以,我们在理解孙子这句话时,要加上“战略需要”这个前提条件,只有在战略需要并且有必胜把握时,将帅们才应该坚持自己的主张。


这需要将帅们考虑问题要有战略头脑,要能够从国君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遇到自己与国君的意见不一致,要讲明自己的观点,要用好自己的建议权,但不能固执己见。大家注意,孙子用了“可”字,意思是“可以去战”,或“可以不去战”,是一种缓和的语气。


因此,我的解释为:遵照战争指导规律,战略上需要并且有必胜把握,即使国君说不战,但可以向国君建议一下,可以去战。


在这段话中,孙子将“战道”的话题很自然地转到了将帅与君主的关系上,转到了将帅在处理这种关系时应当具备的素质上。他所要强调的基本意思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将帅一定要按照战争指导规律办事,要对国家负责,不计名利得失,不能盲目唯君命是从。这句话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做起来却相当不容易。为什么?这关系到将帅的功过是非,甚至身家性命。


历史上大量的事实表明,在违抗君命的情况下,将帅们打了败仗自然是人头落地,但打了胜仗也不一定有功,也不一定会让皇上高兴。或者说,在违抗君命的情况下,将帅们打了败仗罪过当然自己承担,但打了胜仗,功劳也不一定就落在真正的有功之臣身上,特别是当你遵循孙子的先胜思想,把威胁消除于萌发之中,而成为一名“无智名”、“无勇功”的将军时,你的大功不会被人们察觉,也不会被历史记载,你也许会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人而被历史所遗忘。


所以,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的将帅,总是讨好自以为是的君主,从不敢说一个“不”字。结果呢?是民族遭殃,国家灭亡。这样的将帅,是祸国殃民的将帅;而轻信这样将帅的君主,是有眼无珠的昏君。


因此,孙子把“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的将帅视为“国之宝”。但可惜的是,纵观历史,这样的“国之宝”并不少,如范蠡,如岳飞,但能够赏识和保护这些“国之宝”的君王太少了,这些名将,要么逃离,要么惨死,有人用“兔死狗烹”形容这种结果。


在下一集,孙子由将帅与君王关系的话题,转到了将帅与士兵关系的话题上。好,我们一起进入到下一集,去听一听孙子都说了些什么?


本集结束,要送给你的一句话是:如果你是一名领导者,一定要重用那些敢于向你讲真话、真心对你负责的部下,要把他们当作宝贝一样去爱护,尽管他们有时说的话,听起来不太舒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和_vvv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

  • Miraseed

    将士和君王有可能不同层次思考问题,结论就不同,这是我听到最好的解释,谢谢老师!鞭辟入里的感觉。

  • 月亮晒黑

    上午看了一上午v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