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初识•我的内在小孩长什么样子?
本课概要:初识内在小孩
一、克莱因的研究贡献:孩子的内心现实与客观现实不同
二、两个哲学观点:人之初性本善vs人之初性本恶
三、性恶论的证据:出生创伤让孩子对世界的第一感受是恐惧、不安全和不信任
四、中国文化与内在小孩:老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心理学解释
—课程文稿—
大家好,我们现在开始内在孩子的课程。首先,内在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ta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之所以强调内在孩子,ta就不是外在的孩子。
英国有一个女性的精神分析师——克莱因,克莱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婴儿。她把弗洛伊德的有关儿童的研究,从三岁以后的孩子推到一岁以前。
所以有很多人会好奇,克莱因她怎么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关于这一点,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在于对自己的孩子的观察。
首先,弗洛伊德是对他自己的孩子进行的观察,从而得出一些有关婴儿的性欲的这样的一些想法。克莱茵也不例外,她也是基于对自己的女儿,对自己的孩子的观察
但是,婴儿不会讲话。所以,克莱因在理论上最大的一个发现是,她认为,孩子内心中想象出来的现实中的母亲,和孩子真正的现实中的母亲不是同一回事。孩子具体是怎么想的姑且不论,但是,克莱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非常大的突破。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开始逐渐形成对外界的印象。这种最初形成的对外界的印象,和现实世界中的人,不是同一个人。
由此可以归纳得到内在孩子的一个特征——内在孩子的想法和现实中的人和事,是不太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说内在孩子的时候,首先强调的是内在,第二强调的才是孩子。也就是说,既然他是一个孩子,他的想法就应该是孩子般的想法。
在我们中国,有两种文化。第一个,大家特别熟悉的——人之初,性本善。“初”是什么意思?初就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婴儿的状态。所以有人说,人一生下来,他的性格应该是非常的温顺的,应该把外界的人事物都看做是非常好的。
这是一种观点。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的文化非常厉害。那么,这句话在表达什么呢?其实说的就是关于内在孩子的看法。
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这样的一句话——人在一出生的时候,这个孩子不仅仅是一个本性很善良的婴儿,而且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是“这个世界对我是友好的”这种看法。
因此,“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不仅仅在讲:初生的孩子都是性善的孩子,性格都是非常温顺的、善良的孩子;同时,这句话也包含另外一层意思,如果这是一个内在孩子,那么他的看法是,这个世界对他也是非常友好、非常温顺,非常接纳的、温和的。实际上这句话说的是两方面的这个事情。
可是,大家知道,我们中国还有一个哲学家:荀子。荀子的看法和这个看法正好相反,他的观点是——人之初,性本恶。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生的时候,他会认为,这个世界对他是不友好的,因此他的内心也是不友好的。
至此,我们就得出了两个重要的哲学观点,那么,人在刚生下来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的呢?其实这两种看法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倾向于同意荀子的看法。为什么呢?是因为弗洛伊德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出生创伤。当然,出生创伤也不是弗洛伊德的专利。
弗洛伊德的学生,奥托·兰克(Otto Rank),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出生创伤》。他认为,孩子作为一个胎儿,出生以后变成婴儿,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孩子在母亲肚子里,泡在羊水里面的时候,他既不需要呼吸、也不需要吃东西;他所有的营养供给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传输的血液提供氧气和养分。
所以他泡在羊水里面,是一种悠哉悠哉的的状态。可是,经过分娩脱离产道,来到人世间的时候,孩子就感觉到巨大的威胁。他必须要张开嘴巴呼吸。
早年,我在德国曾经出了车祸,因为伤势严重,用了呼吸机。在我醒过来之后,有一次,呼吸机突然暂停了一下,当时,在我神志清醒的状态下,我的感觉就是,觉得肺部被完全抽空了,没有空气的感觉。
那一刻,我体验到了极大的恐惧。所以,我估计,这种感觉可能也来自原初胎儿分娩出来以后、变成婴儿的这个过程。
当然很多孩子,他会呼吸,而这种呼吸方式是大声的啼哭。就是在这种大声啼哭的过程中,氧气就能够进入肺部。
那么,为什么孩子要用大声啼哭的方式呢?因为他不会呼吸。比方说,得了肺炎的人,因为很难受,就不得不坐起来呼吸。但是,无论他怎么呼吸,氧气都进不去,或者氧气进入量很少。
婴儿刚从子宫出来的时候,可能肺部还泡在羊水里面,因为从来没有呼吸过,整个肺泡可能都是压缩的。所以就像一个气球,要被充气一样;就像一个降落伞,要被撑起来一样。婴儿的第一次呼吸,他需要把肺液要全部冲出来,让氧气进去。
如果你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的话,那么对你来说,这种感觉不仅仅是个新奇的感觉,还会是一种恐惧的感觉。
我们随便说一个大家没有过的感觉。假如,在一个有重力的前提之下,突然失重,这就是一种我们很少体验的感觉。
所以当你坐飞机的时候,飞机突然向下坠落;或者你足够有勇气,去尝试一下蹦极;你会感觉到它不仅仅是刺激,它可能会让你感觉到特别的恐惧,因为你不熟悉这种感觉。
置换到婴儿出生的情境,对很多婴儿来说,他第一次张嘴呼吸的时候,虽然能够吸入氧气、能够让自己活下来。但是这种感觉,不仅仅是刺激,可能是非常的惊恐,他的感觉其实是“我活不下来了”。
类似地,有很多婴儿在张嘴吃东西的时候,他肚子很饿,但是他的感觉并不是肚子饿,因为他不知道这叫肚子饿的感觉。他的感觉是什么呢?是胃如刀割。
所以,和呼吸时的遭遇类似,很多婴儿在吃第一口奶的时候,同样胃也被撑开。并且,胃不是特别舒服的感觉,而是剧烈的痉挛,因为他没有接受过外来的营养的那种刺激。就像不吃辣椒的人,如果让他吃辣椒,他的感觉绝对不像重庆人那样,感到特别的欣喜,而是被辣的很难受。
因此,我们就能够理解,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不信任、不安全,就是自己可能活不下来的、特别惊恐的感觉。
也就是说,在婴儿的内在世界,他就不会是一个特别安静、温顺的,对周围的环境特别友好的状态。而是一个大声啼哭的状态。因为他内心中充满了活不下来的惊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话,“人之初,性本恶”中所讲的“恶”,并不是在说,这是个坏孩子,但是,他是一个极度惊恐的孩子。
所以,我会同意这一点的原因,是因为,婴儿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生存的问题。他产生的惊恐、和焦虑,我们叫做存在的焦虑,“我能不能活下来”。这句话讲的就是,我先姑且不论周围的环境,它对我友不友好,首先是我活不活得下来,我能不能信任周围的环境。
据此,我们可以重新认识这种看法,大家说人的第一声啼哭,都是把婴儿描述得无比美好,每个人都是带着眼泪来到这个世界上,好像拥抱这个世界一样,其实并不是。
但是,我们在很多成年的病人,他的一些梦境中、意象中会发现,有很多是想退回到母亲的子宫的一些意象——大海呀、海洋啊,通过一个黑暗的、狭窄的一个通道,他要退回去。那为什么呢?因为在母体里面,在羊水里面,他太安全了,他根本不需要为生活付出努力。
有很多成人看到外面世界的动荡,充满了竞争,他就愿意宅在家里面,在我们中国叫做宅男宅女。他就躲在家里面,整天打游戏,盯着屏幕,躺在床上,由父母亲把饭端进来,等等;在日本,这叫茧居族,已经变成一个现象了。
这类似什么呢?
国内有一个心理学家叫武志红,他提出了一个巨婴理论。就用“巨婴”这个词来比喻的话,可能说的还比较客气了。我们再往前推一下,他基本上就像,回到了母亲的子宫中的、漂浮在羊水中的一个胎儿。他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刺激,他也受不了外界的刺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内在孩子,他最初的一个感受,未必有那么安全,未必有那么幸福,他内心中的感受未必有那么平静。应该说,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内心中体验都是一个轩然大波,是一个狂涛般的体验的。
所以我们如何内在孩子变得平静呢?如何让内在孩子能够接受自己的现实呢?
首先,现实条件是一个基础。比如说在现实中,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他的一些粘液,全部都被清洗干净了;他可以正常的呼吸,他哭泣以后有人去抱他。他能够睡在柔软的被子里面;周围有人在抱着他,在喂奶。那么慢慢地,他就会接受这个环境。
在接受环境的过程中,他可能就开始熟悉环境,开始适应环境。这个时候,可能他就显得比较安静了。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这个婴儿最本真的状态。
老子有一句特别著名的一句话,叫做——“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人的本真的状态。就是我们成人的一切,比如说,让你自己变得特别地专注的能力,对世界充满了温暖的感觉的能力,对人性的期待变得特别的柔顺的能力。
在这些方面,有谁能够比得上一个婴儿?任何人在专注,纯真,单纯这一点上,可能都比不上一个婴儿。因此,这句话实际上描述的是婴儿熟睡的一个状态,这个婴儿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特别纯真的。
当然,老子的描述呢就和我刚才说的内在孩子不是同一个状态,老子这句话所描述的内在孩子,指的是,在已经适应了环境以后,充满着对周围世界的信任的前提之下,他才能变成一个特别地安静、安全和让人喜欢的婴儿。
这就是内在孩子的一些跟中国文化相关的一些描述。我们今天先讲到这儿,下次见。
从28集开始就看不到课程文稿了,能不能把课程文稿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