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共读营——共读《论语》第九期

国学经典共读营——共读《论语》第九期

00:00
06:12

大家好,我是妙手莲华的妙星,今天是我们共读论语的第九天,我们继续学习里仁篇剩余的部分。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这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修养方法之一,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可能不自觉的就会看见别人好的地方,就酸溜溜,看见别人不好的地方,就八卦嘲笑,生活中处处都有实践论语的机会。

 

4•18 子曰:“事父母几(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轻微、婉转的意思。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弟子规里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无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也是同一个意思。要我们注意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时不对的,父母会犯错,我们需要提醒,但要注意态度,这也属于为政篇里提到的“色难”。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我们常见的释义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确定去处。”南怀瑾先生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个方应该是指方法而不是方向,父母在,不远游,如果一定要远游,必须有个安顿父母的方法,避免老人没有人照顾。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在学而篇已经出现过了,为什么这里又提出来了呢?这是与上一句相呼应,远游后,离开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仍然无改于父之道。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要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年岁渐高离人生终点站越来越近而忧惧。”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越来越短,所以就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一个人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就是约束、小心、谨慎、意思要常常约束自己。孔子说:“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我们现在常说的自律者自由也是异曲同工。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先做后说,不要光说不做。我们都说祸从口出,有时候有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者错误都是因为说太多说太快造成的。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同行。”一个人有道德有涵养,就会有场能影响身边的人,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4•26 子游曰:“事君数(shuò),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数: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斯:就。

子游说:“事奉君主时太过烦琐,就会遭受羞辱;朋友交往中太过烦琐,就会被疏远了。子游这话的意思是说,要讲仁爱之“行”,也要懂得方法,不能乱干。对君王尽忠也不容易,君王有了不对,每次见了都劝他,次数多了,君王恼怒了,还硬要劝,可能命都会丢了。对朋友也一样,朋友不对,劝他劝多了以后,就可能变成冤家了。我觉得这也是告诉我们要懂中庸,做人做事把握一个度,不能认准了一个道理就太死板。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原文解读,下面我们带着理解一起诵读一遍原文吧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18 子曰:“事父母几(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4•26 子游曰:“事君数(shuò),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今天的内容就学习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妙手莲华的喜马拉雅官方频道,更多的健康、育儿专栏欢迎收听,咱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