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妙手莲华的妙星,今天是我们共读论语的第七天。今天要开启的这一篇是《论语》中最重要的一篇《里仁》。本篇一共26章,从一开始就集中在仁的话题上,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孔子在仁的问题上有很多开创性的理论建树,使得“仁”成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仁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于人的哲学思考,一方面直接关系到孔子社会理想与政治原则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仁作为道德修养,又以各种表现形式,随时随地反应在实际生活中。下面我们开始原文的学习。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句也有不同版本的释义,一种认为“里”是居住的意思,孔子说:“里仁为美”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也有翻译为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择不处仁,焉得知”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或者是选择住所而不择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的呢?这两种翻译较为接近,都是指要居住在有仁德地地方或者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南怀瑾先生认为“里”可以理解为坐在或者站在某处,引申为自处,“里仁”就是一个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里,即,我们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里。“里仁为美”就是我们真正学问安顿的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择不处仁,焉得知”我们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的境界,就不算是智慧的成就。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约:穷困、困窘。孔子说:学问修养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安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于乐镜。因为修养没到位,失意会忘形,得意也会忘形。所以人的学问修养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可以不改其乐不失其节,安贫乐道和富贵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真正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出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人。”
好:喜爱的意思。恶:憎恶、讨厌。
孔子说:真正有仁的修养的人,能公正无私的喜爱人,憎恶人。仁者能够明辨是非忠奸,黑白分明。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有恶行了。”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wu)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宁愿不摆脱。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是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们都不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这句的解读也有很多版本,我觉得南怀瑾先生的解读是最合理的,他说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我没有见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会讨厌或者看不起那个不仁的人;“好仁者,无以尚之”爱好仁道而有道德的人,他的修养几乎无人能及。“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如果会讨厌不仁的人,那他就不能称为仁者了,看到不仁的人,应该同情他,想办法帮助他改变,不让不仁加诸于他。这是孔子在讲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有能在一天当中,用心处世,一切都完全合于仁道的人吗?只要立志,我没见过因为力量不足而达不到的。“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也许也有吧,只是我没有见到过。
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南怀瑾先生认为这里党不应该理解为政党之党,而是古人所说的乡党,包括朋友在内,也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网。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我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看到一个人的过错,那么自己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过错,如有就改正,如没有就更加勉励。这就是“观过,斯知仁矣”看看人家的过错,可以引发仁的修养
好,以上就是今天对原文的解读,让我们一起诵读一遍原文吧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wu)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今天的内容就学习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喜马拉雅官方频道,更多的健康、育儿专栏欢迎收听,咱们明天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