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的艺术“腔调”

歌曲的艺术“腔调”

00:00
24:16

| 作品: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Gretchen am Spinnrade

| 作曲家:

弗朗茨·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种艺术体裁,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叫作“艺术歌曲”。我想对于这种形式可能很多朋友不太了解。什么叫“艺术歌曲”?都是唱的歌曲,哪种叫“艺术歌曲”?除了艺术歌曲之外,别的又都是什么歌曲?

不是说美声唱法唱的所有的歌曲都是艺术歌曲,比方说我们前面讲过的那些“美到让人心碎的情歌”,那两讲里面说的那些严格来讲都不能叫作艺术歌曲而应该叫“拿波里民歌”或者“意大利民歌”,这个定位是比较准确的。艺术歌曲是指一种很有修养的、情感往往是比较内敛的一种歌曲,有德语的、法语的、意大利语的、俄语的等等,也就是说这些国家都有作曲家写过这种体裁的歌曲。

通常来说,艺术歌曲都是用钢琴伴奏的,而且这个钢琴伴奏是由作曲家在写这首歌曲的时候就已经同时同步地构思出来的,也就是说在作曲家构思这首曲子的时候,伴奏是和旋律作为一个整体在他脑子里出现的,是一个整体的艺术形象。有的人会说:“咏叹调不也是钢琴伴奏吗?”其实,歌剧咏叹调的钢琴伴奏弹的是交响乐的缩谱,也就是说歌剧中的咏叹调全都是交响乐伴奏的,但为了方便演出,也有钢琴的缩谱。又比如咱们中国的很多民歌压根就没有写过伴奏,甚至于就是简谱,有时我们在舞台上听到的钢琴伴奏是即兴的伴奏,也即看着简谱临时编,所以每一遍都不一样。因此伴奏形式非常多,有时同样听到都是拿钢琴弹的,但不一定都是作曲家当时写出来的,也可能是后人又给配的伴奏,还甚至可能是钢琴伴奏在舞台上即兴弹的。但艺术歌曲的伴奏是非常严格的,是作曲家自己写出来的,而且原则上是不能改的。而像歌剧咏叹调,其伴奏是管弦乐的缩谱,所以有时不同版本之间缩的钢琴伴奏谱都不一样,而且钢琴伴奏可以根据要达到的艺术效果改动一些钢琴缩谱,比如乐队里有时弦乐拉一个长音,写成缩谱就是钢琴弹一个和弦,但大家知道钢琴的声音出来之后是逐渐消失的,不像弦乐能够一直持续,因此这时伴奏者会将和弦加以改动,改成分解和弦或震音等等,这都可以根据艺术需求加以改动,但是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是不能改的,人家怎么写就得怎么弹。


艺术歌曲通常都是用钢琴来伴奏


我们还看到有一些钢琴伴奏在弹一些咏叹调或者其他的一些伴奏的时候,由于技术技巧达不到,于是进行了一些简化,那其实如果是给艺术歌曲弹伴奏,原则上是不能简化的,多难都得练下来,然后按照原谱弹奏。因为在艺术歌曲这种体裁当中,钢琴伴奏可以说是和演唱者是同等重要的,当然在观众心目中两者的地位并不同等,大家还是以唱的为主,尤其一般的观众不太了解这种形式。但实际上从艺术歌曲的定位上来说,钢琴伴奏与歌曲是同等重要的,所以一般节目单上歌曲那边印的是“歌唱家XXX”,而钢琴伴奏这边一般不印“钢琴伴奏”,而是“钢琴家XXX”,这是比较正规的一种印法。所以说弹艺术歌曲的伴奏是需要像打磨一首钢琴独奏曲那样去练习的,是非常非常讲究的,也是不太容易弹好的。

在艺术歌曲领域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德奥的艺术歌曲,当然法国、俄国等也都有。在德奥艺术歌曲里面,最有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开拓者的,就是非常著名的舒伯特了。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这个作曲家很有名,他的人生也非常的不平凡,首先死得早,31岁就去世了。关于他的传说也多种多样,比方很多故事都描写他特别穷,经常吃不上饭,又英年早逝等等。但实际上他的生活也是挺丰富多彩的,他的死因不太光彩,因此很多关于他的书一般都不提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只说是贫病交加最后去世了。


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


舒伯特本来是在一个学校里面当老师,后来实在忍受不了那种教学的无聊生活,又喜欢音乐创作,于是就不当老师了,选择了类似于自由职业者的谋生方式。他有一帮朋友,那时候非常年轻,每天晚上聚在一起,就听舒伯特弹,还有朋友唱他的这些歌曲,所以当时就被人们称为“舒伯特圈子”,也即以舒伯特为核心的这么一帮朋友,整天聚会。所以他的生活也不是每天都凄风苦雨,也挺嗨的。当然大家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这帮朋友都大了,也都成家了,可能也都有孩子了,这个圈子逐渐也就聚不起来了,但舒伯特正好也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就在舒伯特这么短短的31年生命里,他写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创作力是非常惊人的,据说有时他一天就能写八首,一年就写一百多首,所以被誉为“歌曲之王”。但是大家要注意,现在感觉仿佛舒伯特是一个一生都致力于歌曲创作的这么一位作曲家,但其实他在世时并不是只想写歌曲而不想写别的,那时候作曲家如果想赢得比较受人尊敬的地位和比较大的声望的话,是一定要写大型作品的,而艺术歌曲属于小型作品。大型作品有什么呢?歌剧、交响乐、钢琴奏鸣曲等。但我们会发现舒伯特在驾驭大型作品的结构方面就显得有点才气不足,他写过歌剧,后来还有人演,可能是作为一种资料来演的,而且录像我也看过,确实不是很理想,所以他的歌剧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他也写过几首交响乐,最著名的是他的《未完成交响曲》,但很显然他的交响曲、歌剧的影响力都远远不如他的艺术歌曲。其实在钢琴领域,舒伯特影响最大的并不是钢琴奏鸣曲,而是相对体裁较小的即兴曲和音乐瞬间,可见他写这种小作品的才能特别棒,尤其他因为写歌写得好,旋律特别美,所以有人说他的歌剧就像是一堆歌曲串起来的,在情节、戏剧张力等方面就不行。对于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也即旋律非常美,但有时就是觉得太啰嗦。当然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现在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演奏,但不能否认他终究还是比不过贝多芬的奏鸣曲,而舒伯特一生最崇拜的人就是贝多芬,贝多芬是其偶像,但遗憾的是在贝多芬快去世的时候才见到舒伯特和他的作品,当时贝多芬就很感慨,为什么自己没有早几年知道这个人。可见贝多芬对舒伯特还是很赏识的,对其歌曲也很赏识。最后贝多芬1827年去世的时候,舒伯特为贝多芬的葬礼打火炬,当时的仪式上有人抬棺有人打火炬,他就是那几个火炬手之一。但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年,1828年,舒伯特就追随贝多芬于地下,也去世了,而且据说葬在了贝多芬旁边。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好的特别多,今天我们就聊聊他开拓这种体裁的第一首,也有人把它视为是德奥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这首曲子叫作《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也有人翻译为《纺车旁的格丽卿》,“格丽卿”和“玛格丽特”指的是同一个人,是一个人名。这首曲子写于1814年,记载非常详细,还有日期是10月19日。1814年舒伯特刚刚十七岁,居然就写出了这样的一首艺术歌曲,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就已经写这样的作品了。

这首作品的歌词来源于歌德的诗,完全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青少年的情怀。玛格丽特(格丽卿)是什么人呢?歌德有一部作品《浮士德》中有三个人物,一个是浮士德,他是个博士,特别博学;还有一个魔鬼叫梅菲斯托,还有一个就是玛格丽特。歌德的这部《浮士德》对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家影响特别大,我们会在很多浪漫主义的作品当中发现《浮士德》中的三个人物,比如李斯特写过《浮士德交响乐》,还写过《梅菲斯托圆舞曲》,古诺有一部歌剧叫作《浮士德》,还有的歌剧叫《梅菲斯托》等等,很多浪漫主义作品里面都有这几个形象。那些作品大部分都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展示浮士德这个故事,基本上就是浮士德被梅菲斯托这个魔鬼诱惑,与魔鬼做了交易,又和玛格丽特谈恋爱,而舒伯特的这首歌与那些从宏观上来展示故事的都不一样,它仿佛是一个微观的刻画,一个细节的刻画,是玛格丽特的一个生活场景,她在纺车旁纺纱,在纺纱的时候心里若有所思,歌词唱的就是她心里想的这些事。


《浮士德与玛格丽特 Faust And Marguerite:The World's romances》插图


这首歌曲采用的是典型的艺术歌曲的所谓“分节歌”的形式。“分节歌”就是一个旋律好几段词来回唱,我们从很多歌曲当中都听过这种形式,特别是后来的苏联歌曲,好多段的歌词。分节歌是艺术歌曲的一种典型体裁,我们来看一看这首艺术歌曲。刚才说到,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这首作品里的钢琴伴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钢琴伴奏:无穷无尽的音型重复,展示的是纺车转动的艺术形象。所以整首曲子的歌声都是在这样的纺车转动的背景下来演唱的。旋律和歌词则是在钢琴伴奏弹了一个多小节之后进来的。

这是一首德国艺术歌曲,因此是用德语演唱的。关于语言的使用,每个国家有不同的看法,一些意大利的歌唱家、作曲家就觉得德语完全不能歌唱,根本不适合拿来歌唱,意大利语是最适合歌唱的。这些大家都可以自己去体会。

·第一段:歌词是“我的心绪不宁,心事重重,我再也不能平静”,因为她爱上了某个人。“我如果要失去他,就像失去了生命,全世界都不能让我感到快乐,我会感到悲痛。”如果失去了她的心上人,她终日都昏昏沉沉,而且神志不清。这是第一段词,伴奏一直在下面持续“纺车”的音型。

·第二段:开头的旋律与第一段一样,这是分节歌的特点,旋律是差不多的。歌词也与第一段差不多,“我的心绪不宁,心事重重,我再也不能平静。”之后歌词发生了变化,“我趴在窗前等待他经过,盼望着心上人的到来”,之后开始描述她的爱人是多么的仪表堂堂,面带笑容,目光炯炯等等。慢慢地她就陷入了幻想,想象已经见到了自己的爱人,他言谈优雅谈笑风生,还唱到他的拥抱和亲吻。在这个地方,玛格丽特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幻想当中,开始出神了。所以伴奏的纺车的声音随着她的出神停了下来,就仿佛她想入神了就忘了手里的纺车。随着玛格丽特越来越激动,音量也越来越大,然后一个延长记号,仿佛一个停顿之后她逐渐回过神来,纺车也逐渐转了起来。由此进入了第三段。

·第三段:开头的歌词和旋律与第一二段都一样,到后半段时歌词不一样了,唱的是内心的焦虑与思念,总而言之就是在倾诉,盼望见到自己的爱人,最后表示要与自己的爱人永远不分离。音乐渐弱,唱出结束句,而结束句就是歌曲开头的第一句。

欣赏艺术歌曲,大家会发现它与听意大利民歌是不一样的,会觉得没有那激情,表现得好像更为内敛,更为节制,也更细腻,而且整首歌曲也不是非要有多少高音。所以艺术歌曲是另外一种感觉,而且实际上德国、法国、俄国他们的艺术歌曲之间的感觉也不完全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今天这首《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体会一下德奥艺术歌曲的特点,同时别忘了这是一个17岁的作曲家写出来的。

音符40--.jpg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推荐版本


·歌唱家·

伊莉莎白·施瓦兹科普夫

Elisabeth Schwarzkopf

1915~2006,德国女高音歌唱家,出生于巴伐利亚,是有史以来最为优秀的德奥歌剧和艺术歌曲的女高音之一。她的职业生涯开始于柏林国家歌剧院,并于1947年在英国首次亮相,作品有《玫瑰骑士》等。起初以花腔为主,在25岁时转为抒情女高音,并在一年后的奥地利萨尔兹堡音乐节受卡拉杨的邀请出演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中的元帅夫人一角而大获成功,从此奠定她在歌剧界的地位。另外,由于她的嗓音甜美,在艺术歌曲领域有很高的造诣,擅长演唱舒伯特,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德沃夏克等的歌曲,并和著名男中音菲舍尔迪斯考建立了长期的犹如黄金搭档般的合作关系。1989年退休后,施瓦兹科普夫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钢琴家(伴奏)·

艾德温·费舍尔

Edwin Fischer

1886~1960,瑞士钢琴家。费舍尔能够演奏所有德国古典、浪漫派作品,留下不少质量极为优秀的录音。他是率先恢复在键盘上指挥并演奏巴赫与莫扎特作品的钢琴家之一,与库伦肯普夫、梅纳迪所组成的三重奏也相当受到喜爱。费舍尔的音乐特色在于控制键盘的能力、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情感及流畅圆润的音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