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有这么多“土耳其进行曲”呀?

怎么有这么多“土耳其进行曲”呀?

00:00
19:24

| 作品:

《土耳其进行曲》

Marcia Alla Turca

| 作曲家: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音符40--.jpg

古典音乐中的“重名”现象


·古典音乐也会出现“重名”现象。当然,这里的“重名”指的不是“奏鸣曲”、“练习曲”等体裁的重名,而是名称的重复。

音符40--.jpg

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Marcia Alla Turca


·虽然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在生活中不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那么喜闻乐见,但其在钢琴文献中十分重要,特别是很多琴童都会练习弹奏。

·“土耳其风格”:

古典主义时期非常流行作曲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一点所谓的“异国元素”,特别是来自东方的元素,以此来使自己的作品显得更新奇、更丰富。当然,他们加入这些元素的目的并不像民族音乐学家们那样为了挖掘真正的当地民间音乐,也不是为了深入地研究它们并推广到全世界,仅仅只是拿来那些音乐元素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因此在《土耳其进行曲》中听不出什么“土耳其味儿”,仍旧是古典的德奥风格。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只是标明了“土耳其风格”,其土耳其元素就是土耳其军队行军时敲着小军鼓齐步走的音乐元素。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也用了同样的土耳其元素,即土耳其军队行军时敲着小军鼓齐步走,且比莫扎特的更明显。由此可见,“土耳其风格”是一种当时流行的style,作曲家们都争相采用的一种style,一种流行的趋势潮流。

·《土耳其进行曲》的来历:

在查找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时,经常会发现题目还标有“出自……”的字样,例如“《土耳其进行曲》(出自《雅典的废墟》)”(Die Ruinen von Athen, Op. 113 - No. 5: Marcia Alla Turca)。

其实这首主题最早是贝多芬在1809年给他自己的一首变奏曲写的主题。贝多芬当时应该也没有命名其为“土耳其进行曲”,因为这首变奏曲(Op.76)的题目上只写了“原创主题的六首变奏”,并不叫“土耳其进行曲”。在变奏曲中,其主题是D大调的,较短,之后便是六个变奏,是一首非常可爱的中规中矩的典型的古典时期变奏曲。

在这首变奏曲之后,1811年,贝多芬给戏剧《雅典的废墟》(Die Ruinen von Athen,Op.113)写配乐时又在其中的一段用上了这一主题,这时叫做“土耳其进行曲”,且调性从之前的D大调变成了后来的降b调,而之后的《土耳其进行曲》也基本都是降b调了。之前的那首变奏曲是为钢琴写的,而后来的戏剧配乐则是为乐队所作,因此这首主题作为“土耳其进行曲”进行呈现的最初是一首乐队作品。除了运用之前变奏曲的主题之外,贝多芬还加了一个新的主题,形成了今天我们听到的《土耳其进行曲》。

作为一部乐队作品,为什么现在《土耳其进行曲》被很多人用钢琴弹,且弹的还不是贝多芬的那首变奏曲呢?其实贝多芬的那首变奏曲现在已经很少会有人弹奏了,在录音里也只找到俄罗斯钢琴家吉列尔斯(Emil Gilels)弹过这首变奏曲,可见其出现的几率很小。那小朋友们弹奏的版本又是哪里来的呢?

当年贝多芬的这首《土耳其进行曲》的主题非常受欢迎,所以后来有非常多的人把它改编成钢琴,出现了很多种改编版。今天我们弹的比较多的是俄罗斯钢琴大师安东·鲁宾斯坦(Anton Rubinstein)改编的。

音乐史上出现了好几位“鲁宾斯坦”,其中安东·鲁宾斯坦(Anton Rubinstein,1829~1894)和尼古拉·鲁宾斯坦(Nikolai Rubinstein,1835~1881)是兄弟俩,他们是柴可夫斯基的老师。而20世纪有一位弹肖邦非常著名的阿图尔·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1887~1982),与安东和尼古拉没有任何关系,需要特别注意。改编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的安东·鲁宾斯坦是这三位鲁宾斯坦中最年长的,也是音乐史上最有名的钢琴巨人,是继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之后的钢琴大师。据说他曾经开过一系列的“历史音乐会”,即他把从最早到当时时代的主要钢琴文献在其音乐会上全弹了一遍,有多达数百首的作品,且都是背谱演奏。


安东·鲁宾斯坦


虽然安东·鲁宾斯坦本人是一位技巧卓越的大师,但其在改编《土耳其进行曲》时并没有改得很难。有的小朋友弹的版本比鲁宾斯坦的还要再简单一些,鲁宾斯坦版本的右手是双音,现在有的小朋友弹的右手是单音,比较适合入门级的孩子们感受音乐。现在《土耳其进行曲》改编的版本太多,但都是以鲁宾斯坦的改编版本为雏形的,在鲁宾斯坦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简化。

·《雅典的废墟》:

一出戏剧的名字。著名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思想获罪(罪名为“蛊惑希腊青年,搅乱了希腊青年的思想”)而被希腊本国人审判赐死,饮毒酒而亡。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为此大怒,责怪智慧女神雅典娜没有在苏格拉底受到审判时出来保护苏格拉底,责罚智慧女神沉睡两千年。当女神苏醒之后,希腊已经被土耳其攻占,成了一片废墟,这就是《雅典的废墟》的来历。后来人们决定重新修建雅典,去匈牙利的佩斯进行复兴。其故事情节涉及土耳其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其中会有一段《土耳其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表现的形象非常简单,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只有两个主要的旋律。

《土耳其进行曲》的演奏一般这样安排(谱子上的力度也是这样写的):开始时非常非常弱,之后渐强,之后再减弱,表现的是土耳其敲着小军鼓的部队从远处走来又慢慢远去的画面。用很多重复的旋律,通过力度的变化来表现其要展现的戏剧内容。

在二十世纪初的钢琴家的演奏文献中,安东·鲁宾斯坦改编的《土耳其进行曲》版本还是很受欢迎的,在霍夫曼(Josef Hofmann,1876~1957)、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ff,1873~1943)等大师的录音中都能听到他们弹奏这首曲子,其中拉赫玛尼诺夫还加入了一些自己新的改编。

著名钢琴家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也改编了这首《土耳其进行曲》,而且不止一个版本——先是改编成了乐队版本,之后又改编成了钢琴版,且钢琴版是一部很长大的作品,除了使用“土耳其”主题外还用了《雅典的废墟》配乐中的其他主题。李斯特的改编版本中充满了天才的变奏手法,非常灵动,但弹的人不多。在钢琴家霍华德(Leslie John Howard,1948~ )演奏的唱片《李斯特作品全集》中收录了这首《土耳其随想曲》,但也只弹奏了前面的一部分。在拿索斯(NAXOS)正在出的“李斯特全集”系列中有完整版的《土耳其随想曲》。

音符40--.jpg

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已有版本


1、贝多芬的变奏曲版本Op.76;

2、《雅典的废墟》Op.113中的乐队版本;

3、安东·鲁宾斯坦改编版本;

4、李斯特改编的版本(乐队版S.122,钢琴版S.388)。

音符40--.jpg

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推荐版本


1、吉尔列斯弹奏的贝多芬最初的变奏曲Op.76

埃米尔·吉列尔斯

Emil Gilels

1916~1985,苏联钢琴家。6岁开始学习钢琴,13岁首次举行钢琴独奏会,1933年获全苏音乐比赛一等奖。1935年毕业于奥德萨音乐学院,随即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1938年获布鲁塞尔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同年毕业并留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47年起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955年成为战后第一位访问美国演出的苏联钢琴家,获极高赞誉。1961年获苏联列宁勋章,1967年法国授予其巴黎文化勋章。


2、圣卢克斯交响乐团(Saint Luke’s Chamber Ensemble)演奏的《雅典的废墟》Op.113中的配乐版本;

3、霍夫曼演奏的鲁宾斯坦改编版《土耳其进行曲》

约瑟夫·霍夫曼

osef Hofmann

1876~1957,美籍波兰裔钢琴大师,具有非凡的音乐理解力和娴熟的演奏技巧。音乐神童,孩童时代便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登台演出,引起轰动。1888年,12岁的霍夫曼为爱迪生发明的录音设备记录下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录音。1913年,霍夫曼应邀在圣彼得堡演出,短短数日即在六万八千人面前演奏21场音乐会,共计255首乐曲,这在钢琴演奏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但糟糕的私人生活侵蚀了霍夫曼的演奏能力,到了1930年初期,霍夫曼的存在已经被以霍洛维兹为代表的另一种新式超技钢琴家超越。


4、拉赫玛尼诺夫演奏的鲁宾斯坦改编版《土耳其进行曲》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二十世纪世界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早期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其演奏兼收前辈诸钢琴大家之长,创建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杰出钢琴演奏家。后创作了许多钢琴曲和大型乐队作品,广受听众好评。


5、库特·马祖尔指挥的李斯特改编乐队版S.122

库特·马祖尔

Kurt Masur

1927~2015,波兰指挥家,1946年考进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作曲和指挥。1955年出任德累斯顿爱乐乐团的副指挥,1964年接任德累斯顿爱乐乐团的指挥,3年后升为首席常任指挥,1970年起还兼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指挥,后升任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马祖尔曾被《音乐美国》选为“1993年度音乐家”。


6、霍华德演奏的李斯特全集中的S.388

莱斯利·霍华德

Leslie John Howard

1948~ ,澳大利亚钢琴家、作曲家,目前为止唯一一位录制了完整李斯特独奏钢琴作品的钢琴家,演奏了300多首李斯特的作品,被誉为“为数不多的传统钢琴艺术大师”。

7、拿索斯版中的完整版S.388

拿索斯

NAXOS

拿索斯唱片Naxos Records,是世界最大的西洋古典音乐唱片品牌之一,乃西曼国际唱片公司(NHN International Ltd.)的最重要成员,后者也是世界最大的独立古典乐唱片出版集团。“拿索斯”至今已出版超过2000款录音,而它的宗旨是尽量避免重复录制同一曲目,故曲目广泛,从西洋古乐至现代作品,曲目应有尽有,俨然成为世界上最全备的古典音乐CD的百科全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陶德鑫

    滥竽充数的一讲

    万栎凡 回复 @陶德鑫: 但是我不觉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