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欧的音乐魔法——《培尔·金特》组曲(一)

来自北欧的音乐魔法——《培尔·金特》组曲(一)

00:00
16:42

作品:《培尔·金特》组曲(Peer Gynt Suite)

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 Edvard Grieg

音符40--.jpg

关于格里格

爱德华·格里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挪威最著名的音乐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是一位极有特点、极有个性、极有才华、音乐极其动听的旷世奇才,被挪威视为“国宝”,在世时即深受挪威全国上下的爱戴。格里格的一生横跨19、20两个世纪,赶上了“录音时代”,因此其亲自弹奏钢琴的录音得以流传至今,虽然录音效果很差,但仍旧弥足珍贵。

格里格为人真诚直率,对自己有着明确的定位:格里格曾表示从来不指望自己的作品能像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等大师的作品一样,他们的音乐是永恒的,而自己的作品只是为同时代人写的,过不了一百年自己的作品就无人问津了——当然,事实证明格里格过谦了,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依然受到大家的喜爱,依然广为流传。

除了作曲家,格里格还是钢琴家和指挥家,巡演极其繁忙,加上曾经得过肺结核,身体不是很好,因此其一生创作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仅有几十个作品号,还不到一百个。此外,格里格作品数量不多还有另一个原因,即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第一天写的作品第二天就撕掉,因为他认为“根本不能用”。在格里格的一些乐谱手稿上,我们还能看到他自己写的“千万不要上演”等字样,由此可见格里格对自己的要求之严格。

格里格出生于挪威一座名叫“卑尔根”(Bergen)的城市,是挪威的经济中心。格里格的父亲既做生意同时也是一名官员,虽然并非音乐从业者,但由于声望较高,担任了当地音协的主席;母亲则是一名很出色的钢琴家,又演出又教学,是当时卑尔根学费最贵的钢琴老师。格里格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乐教育,并在当地一位杰出小提琴家的建议下前往德国莱比锡接受音乐教育,在那里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因此其音乐知识构成主要来自德国,学习的是西洋传统的、主流的作曲手法。而格里格的伟大就在于,他将这种手法与挪威自己的民族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了属于格里格个人的、独特的音乐风格,非常具有辨识度,实现了“挪西合璧”的完美结合。格里格毕业时即被誉为“音符世界中的魔术师”,如此之高的评价可见其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挪威在历史上曾与瑞典、丹麦结为联盟,名为联盟,实则一直依附于瑞典和丹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附属于丹麦,又被丹麦割让给了瑞典,后来才得以独立。挪威的首都现在名叫“奥斯陆”(Oslo),当年曾叫“克里斯蒂尼亚”(Christiania),是一位丹麦国王的名字,是这位国王建设了这座城市,因此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都用“克里斯蒂尼亚”来命名挪威的首都。卑尔根和克里斯蒂尼亚都是格里格当年活跃过的地方。

另一个对格里格影响很大的地方是意大利。格里格非常喜欢意大利,而且当时的罗马是19世纪许多丹麦和挪威艺术家碰头的地方。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部格里格的作品原本是一部戏剧的配乐,这部戏剧的作者就是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虽然格里格与易卜生都是挪威人,但两人却是在罗马的咖啡馆结识的。

格里格的个头并不高,只有一米五二,因此他很少与人合影。现在的卑尔根有格里格的故居,大家如果去挪威旅游的话一定要去看一看,因为只有在那里才可以买到格里格自己弹琴的录音。

音符40--.jpg

《培尔·金特》组曲(Peer Gynt Suite)

△作品来历:

《培尔·金特》组曲是格里格为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所作的配乐,后来被提炼为两部组曲,与上一讲中《阿莱城姑娘》很相似。


易卜生


△易卜生、格里格与《培尔·金特》:

易卜生,挪威著名戏剧家,与比昂松(Bjornstjerne Martinus Bjornson挪威戏剧家、诗人)一起让挪威的戏剧文化从丹麦的附属当中独立出来。易卜生、格里格与比昂松三人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

《培尔·金特》在当年就非常轰动,仅在二战前的德国就上演了一千多场。音乐学家汉斯立克(Hanslick,奥地利音乐理论家)则曾在1891年说过,“过不了多久,易卜生的《培尔·金特》恐怕就只能依靠格里格的配乐生存了。我认为任意拿出其中一章,都要比易卜生的五幕大剧更富诗情和艺术性。”

《培尔·金特》组曲中的音乐都不是很长,两三分钟一首,最长的也就四五分钟,旋律优美动听,欣赏起来非常轻松且心情愉快,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今天先为大家介绍《培尔·金特》组曲第一组中的第一首——《朝景》(Morning Mood,又名《日出》、《早晨》、《晨歌》等),是描写日出的音乐。

音符40--.jpg

关于《朝景》(Morning Mood)

由于是戏剧配乐,加上日出的形象本身很像一部戏剧的开始,因此一般人会认为《朝景》是戏剧的开场,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因此大家在欣赏时不必非要将音乐与戏剧套在一起。

《朝景》选自戏剧的第四幕,大致剧情为:

培尔·金特是一个富于冒险精神的浪荡子,他的一生充满了冒险故事。《朝景》表现的场景是富有之后的培尔·金特在海滩上休息,正当醉酒瘫软之时他的合作伙伴们登上了满载其财产的游轮并试图将他抛弃。遭到背叛的培尔·金特一边看着日出一边呼唤着想要上船,游轮却在此时突然爆炸,培尔·金特的全部财产和那些合作伙伴们都一起葬身大海,只有他自己捡回了一条命。

《朝景》的开头为长笛,后来变为双簧管。(段老师演奏的钢琴只能弹出音调,无法表现其音色,建议大家去听交响乐的版本)随着太阳一点点地升起,乐曲变为弦乐的齐奏以表现主题,仿佛太阳已经完全升起,非常感人,似乎能够感受到阳光的温暖照进了自己心里。

音符40--.jpg

《培尔·金特》组曲经典版本

乐队版本推荐: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


△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奥地利著名指挥家、键盘乐器演奏家和导演。卡拉扬在指挥舞台上活跃60多年,带领过欧洲众多顶尖的乐团,曾和柏林爱乐乐团有过长达34年的合作关系。卡拉扬热衷于录音和导演,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资料,包括众多的管弦乐、歌剧录音和歌剧电影,涵括从巴洛克到后浪漫主义欧洲作曲家的作品,其中的一些作品,如贝多芬的交响曲等还被多次录制。卡拉扬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甚至在中文领域被人称为“指挥帝王”。


△柏林爱乐乐团 Berlin Philharmonic


德文名Berliner Philharmoniker,英文名Berlin Philharmonic,简称BPO。柏林爱乐乐团创立于1882年,来自德国柏林,驻地为柏林爱乐音乐厅,每年定期举办著名的新年音乐会——欧洲音乐会与柏林森林音乐会。柏林爱乐乐团是当今世界古典乐坛受之无愧的头把交椅,其大量录音都保持业界最高水准,享有崇高声誉。其历任指挥尼基什、富特文格勒、卡拉扬、阿巴多等都是各自时代最伟大的指挥界巨擎,建立起无比辉煌的传统,演奏曲目也相当广泛。西蒙·拉特爵士是乐团现任首席指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