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往何处去》是波兰著名作家显克维奇在19世纪末发表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是以公元62—68年间的罗马帝国,罗马人迫害当时的早期基督教徒为背景创作的。小说以维尼裘斯和莉吉娅的爱情为主线,刻画了包括暴君尼禄在内的一系列人物,谴责了暴政,并讴歌了基督徒的爱与牺牲精神。这部小说为显克维奇荣获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基础,他也因此而进入了世界伟大作家的行列。
一、小说的主线讲述了什么爱情故事?
小说的男主人公是罗马皇族青年维尼裘斯,女主角是基督徒女子莉吉娅。维尼裘斯爱上了莉吉娅,却限于信仰上的分歧,无法获得莉吉娅的信任。于是,维尼裘斯设法进入莉吉娅的基督教世界,接触她所属的人群,逐渐对基督教有了了解,也一点点赢得了莉吉娅的心。维尼裘斯放弃了过去那种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罗马贵族作风,而领会了基督教意义上的爱的真谛,爱不是侵略和占有,而是一种尊敬,一种谦让,一种服从。而莉吉娅也在维尼裘斯面前表现了她的谦卑和恭顺。他们的爱情获得了基督教两大早期圣徒彼得和保罗的祝福。
二、小说如何书写罗马暴君尼禄?
尼禄皇帝是小说里最大的反派,但小说中涉及尼禄的故事叙述和描写,又是此书史诗和悲剧力量集中体现。尼禄皇帝性情残暴,作风铺张,穷奢极欲,喜欢奢侈的享乐,经常大摆宴席,大兴土木,庆祝罗马帝国对四海八方的辉煌统治。他举办宴会和出游的场景都十分宏大,而更令人难忘的场景,是他为了写出美妙的诗篇和享受毁灭的快感,纵火焚烧罗马城。小说用了六章的篇幅来描写这场惨烈的大火,而大火的情节也直接推进了另一个史诗画面,也就是基督徒集体受难的诞生。面对残酷的迫害,基督徒们不做武力反抗,而以虔诚的祷告安然赴死,女主人公莉吉娅则九死一生,同维尼裘斯逃离了危险的罗马城。最后,使徒彼得和保罗为了基督教的事业双双献身,走上十字架。这些恐怖、紧张而又壮观的场景,都因尼禄皇帝而起,而尼禄的结局则是在众叛亲离下自杀,让这部史诗圆满结束。
三、罗马人和基督徒之间的宗教信仰冲突是怎样的?
罗马人和早前的希腊人都是信仰众神的,希腊人的众神之主是宙斯,罗马人的众神之主则是朱庇特,朱庇特以下有诸神各司其职,例如文艺之神阿波罗、众神使者赫尔墨斯、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等等。在神话中,众神普遍喜欢饮宴作乐,而当时罗马宫廷的气氛也是如此,夜夜笙歌,纸醉金迷。与罗马人相反,基督徒只信仰唯一的上帝,这个上帝全知全能,而且最善良、最公正,他的爱是对全宇宙的爱。基督徒要履行上帝的命令,就是要去爱人,去包容人,对待伤害过自己的人,要以德报怨。
四、小说在当时和现在有着怎样的意义?
欧洲读者常常把《你往何处去》看作一部赞美基督教的作品,这也是导致这本书畅销的重要原因。但是,显克维奇的主要写作动机其实是政治上的:他希望借助一个基督教背景的故事,来唤醒波兰人的民族意识,希望在遭遇压迫时,波兰人也能宁死不屈服。
从18世纪末一直到显克维奇所生活的19世纪后半期,波兰多次被周围的强大邻国俄罗斯、奥地利、德国瓜分,很多波兰人被迫流落到这几个国家,可以说,这是个饱经苦难沧桑的民族。作为一名爱国者,显克维奇一直十分关注波兰人的命运,他曾强烈呼吁德国人要善待境内的波兰人,让波兰人保留自己的语言和民族文化。在《你往何处去》发表的时候,波兰正处在俄国的统治之下,小说中所描写的基督徒勇敢面对牺牲的场面,深深感染了波兰读者。对波兰人民来说,基督教的精神与波兰民族解放精神,在正义不屈和勇于献身的公义上是一致的。后来,在1905—1907年间,波兰人掀起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反抗俄国人的革命。正如显克维奇所期待的,在波兰的命运陷入忧患之际,《你往何处去》的确对波兰人民族意识的觉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而如今看来,这部小说仍然有着普遍的意义。正如维尼裘斯在小说最后所说:代替征服与被征服,奴隶与奴隶主的,是基督,连带有了某一种慈悲。显克维奇笔下的基督是仁爱、慈悲的代言,而这种对人道主义的追求,至今仍有不可磨灭的光辉。即使在今天,显克维奇仍然被誉为19世纪的波兰英雄,“你往何处去”的终极询问,不仅是在询问上帝在哪里,也是在问自己、问读者,我们的信仰和心灵在哪里,我们该往哪里去,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解读 | 云也退
专栏作家,记者,译者。著有《自由与爱之地》,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以及《忧思中国》等。
播音 | 刘波林
策划编辑 | 周向荣
音频编辑 | 秦亚希
打败托尔斯泰你说诺贝尔没有政治原因,鬼都不信。
当初读此书,对基督教产生好感。体会到宗教的悲悯。
地山谦雷风恒 回复 @芳妮_n6: 有部电影里,乌克兰的波兰人、犹太人、斯拉夫人互相杀戮,电影里的宗教不过是美化后的产物
你往何处去?我往我主去。
喜欢
好
教义传说故事
喜欢
浓缩简约的比较恰当。宗教和信仰,何尝不是我们很难度的一关啊。
讨厌基督教,不放过一切机会传教。满口仁义道德,背后都是蝇营狗苟
精神永恒 回复 @深色_w3: 而且宗教本身就是人类自身所寻求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