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为政第二》的第十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讲到了“学”和“思”。《论语》第一章就讲到了“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什么是学呢?不只是如何掌握知识和技能,更是指一个人具备看待人生,看待社会,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的过程,而我们把这种能力用在生活中,就是习。
我们该怎样去学习呢?一般而言,有三种方式:第一是靠模仿。老师怎么做,爸爸妈妈怎么做,别人怎么做,我们跟着去模仿。
第二是靠失败、犯错误。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就是靠无数次的实验,通过无数次的失败、试错之后,最后才得出成功的结果。
第三是靠提问。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靠提问题。大鱼老师以前是做记者的,记者吃饭的本事,就是问别人问题。通过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以及如何解决,就可以对一件事有完整清晰的认识。平时我们常说学问、学问,学问就是通过问的方式而学习得来的。
问别人是问,问自己呢?就是思。自己问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把它想明白了,也是一种学,是思而学。而且,从一般的问,做到知其然,到深入的思,达到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完整的学的过程。
今天孔子讲到了“学”和“思”的关系。如果我们只学不思,会怎么样呢?就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碎片式的,不成体系的。
这正如盲人摸象的故事:一群盲人都没见过大象,只好靠摸来了解它。有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就忙着说,大象像把扇子;有人摸到了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根柱子;有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就说大象像条绳子。其实都不正确,都不全面。只有全面地掌握情况,并通过思考,把信息连成整体,才可以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这其实就是学和思之间的关系。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也说过:“我们要把生活当成一个整体去看待。”事物之间都是有相互联系的,我们只有看到其中的关联,才能发现生活的奥秘。这要靠悟,这个悟就是思考。
比如子贡,由“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发问,经过老师“贫而乐,富而好礼”的点拨,联想到《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进而悟到修行无止境的道理,就是思考的过程。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罔”字的本义,是渔网的意思。渔网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是能把鱼给兜住,大网劈头盖脸撒过来,鱼就蒙了,迷迷糊糊,无法逃脱了。罔,首先有蒙蔽、迷糊、稀里糊涂的意思。其次,网上有洞,大鱼可以兜住,小鱼就逃掉了,罔,又有不确定、有疏漏、不全面的意思。
所以孔子说,如果我们只是学习,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不思考,不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就会迷糊,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相同的现象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原因,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只知现象,无法洞悉本质,就会迷惘困惑。
大家同样坐在教室里学习,听同样的老师讲课,但有些小朋友,理解得深刻,考试考得很好,有些就囫囵吞枣,考得不好,为什么呢?只能说,有的小朋友不仅认真听讲,而且还用心思考了,他们能把新学习的知识,和原来已经掌握的知识,连成一片,温故而知新了,真正学明白了,悟了,可以举一反三了,所以学习成绩就很好。
而有的小朋友,也一样听老师讲课,却没有认真听,没有走心,而是走神了,或者左耳进,右耳出,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知识掌握得就零碎,不系统,弄不清彼此的联系,于是就糊涂了,罔了,学习成绩就上不去。
所以,学习离不开思考。学习,是知道了;思考,才能找到繁杂问题的答案。我们提倡小朋友们多读书,读书就是思考的过程。不像看电视,特别是一些傻傻的动画片,是什么就看到什么,不用动脑子,没有思考的过程。读书,其实是和作者的对话。
我们学习《论语》也是一样的。如果只是会背,却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们就会蒙,就会罔。只有在理解、思考的基础上去学,发现《论语》和我们生活的联系,才能融会贯通,对我们有益。
思考很重要。但是是不是我们只需要思考就好了,就不需要学习了呢?也是不行的,思,还要学。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中,孔子就曾现身说法。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意思是,我曾经整天白天不吃饭,晚上不睡觉,就在那儿思考、琢磨,结果发现,没有用。有工夫在那儿瞎想,还不如去学习。
学什么呢?学《诗》,学文学;学《书》,学历史;学《礼》,学生活规范;学《乐》,学艺术;学《易》,学哲学。把这些都认真学通了,再加上思考,才会有对社会,对人生的系统认识。
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在《丧家狗》一书中也说:“学,好比吃饭,思,好比消化,一样不能少。光吃饭,不消化,不行;光消化,不吃饭,也根本不可能。”如果我们吃东西,肚子撑得大大的,不消化,营养就进不到我们身体里,人会死掉;相反,如果我们每天只消化,不吃东西,胃都磨破了,也不能补充营养,人也会死掉。
所以孔子说:“思而不学则殆”。殆,按甲骨文的写法,是一个婴儿,胎死腹中的意思,引申为很危险。
为什么孔子说,思而不学很危险呢?我们如果不学习,整天在家里空想,说我发明一个椅子吧!四个腿一个面,弄出来了,自以为很伟大,结果出门一看,到处都是椅子,世界上早就有人发明过这个东西了。这岂不是浪费生命。
如果我们要有新的发明创造,先要看看,是否有别人在这方面已经有过尝试和经验,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我们再发明新的东西,就比较合理了。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学而有思,就会避免危殆。
还比如,大鱼老师在丽江开客栈,只是一想,不错,这里空气好,气候好,人流多,不去调查了解地段、装修、规模、期限、管理、营销、成本,只有想没有学,就会投资失败,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
所以说,学和思,缺一不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仅在我们日常学习中应该引以为戒,而且放在“为政”篇的主题之下来讲,还有另外一层深意。那就是,作为领导者,获取治理一方、管理民众的经验,学和思同样必须兼顾。
如果我们看别的地方治理得很好,也照抄照搬,照猫画虎,直接拿过来,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往往是要失败的。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必须经过思考、研究、琢磨,因地制宜,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如果我们学了,感觉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是没有认真消化吸收,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没有通过实践,去操练检验,这样学来的东西往往靠不住,一旦盲目自信,后果会非常严重。
接下来我们讲故事。讲讲战国时期,赵括思和学相割裂,纸上谈兵,长平一败,竟致四十万大军被坑杀的惨痛教训。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资治通鉴》中都记载了这个故事。赵括,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能出口成章,还经常和他爸爸辩论,连他爸爸都说不过他。但是他缺乏实战经验,对瞬息万变的战场认识不深,不能灵活应变。可以说,他的思大于学,想法很好,实践不足,结果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大败,赵国也因此濒临灭国。
战国末期,群雄争霸。秦国强大起来,加快了兼并其他六国的步伐。
公元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国大将赵奢打败。秦昭襄王采纳宰相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远处的国家,难攻难守,就与其结交,建立长期友好互信的战略伙伴关系;近的国家容易打,就先拿他们开刀。秦国决定,先攻打魏国,再攻打韩国,然后再图谋赵国。
过了七八年,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击韩国,占领了很多领土,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割离、截断,上党郡成了秦国嘴边的肉,随时可以吃掉。这时,韩国国君桓惠王自知上党郡守不住了,就让郡守冯亭干脆把领土献给秦国,以求息兵。
可冯亭呢,不愿降秦,他和百姓商量之后,决定利用赵国,来抵抗秦国。他们主动把上党郡献给赵国,如果赵国接纳,得到利益,自然会和秦国一搏。那赵国有没有接受呢?冯亭的使者一到,赵国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
有人认为不该接受:秦国虎视眈眈,要吃掉这个地方,我们拿了算什么?这是嫁祸于人啊,秦国一定会来攻打我们的,给我们带来战争的灾难。有人劝说赵王:我们平时发动百万大军,经年累月地打,往往连一座城池都攻不下来,现在肥肉送到嘴里来了,一下子17座城池都给我们了,还不笑纳,更待何时?不要白不要啊。
赵国国君孝成王赵丹,最终还是起了贪心,看中了眼前利益,没什么雄韬大略,答应了:行,要了吧!
果然,此举引起了秦国的不满,秦国马上对赵国出兵。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出大将王龁(hé)攻打上党郡。赵国连忙派出大将廉颇,率领大军进驻长平,收容难民,抵御秦国的进攻。秦军乘胜追击,继续攻打赵国,赵军一败再败。
廉颇认为,敌人锋芒很盛,决定坚守阵地,不去迎战。秦军毕竟远道而来,离秦国本土很远,粮草一定不足,因此希望速胜。而我以逸待劳,疲惫秦军,一旦对方后勤供应不上,士气低落的时候我再打他,或者等他自行撤退,我从后追击,就稳操胜券了。
因此,廉颇坚守长平四个月,拒不出兵。没想到,赵国国君赵丹,听说老将廉颇一再躲避,不敢应战,认为廉颇老了,胆怯害怕了,很不满,对廉颇屡加责备。
此时秦国也很为难,长平老也打不下来,很着急,决定使用反间计,离间赵国,最好让他们把廉颇撤回去,仗就好打了。于是,动用黄金二十四万两,到赵国散布流言,说:“廉颇老矣,容易对付,不久他就要投降了,我们不怕他。秦国最怕的赵国将领,是赵括,一旦他当统帅,我们想逃都来不及了。”
赵丹正反感廉颇坚壁不战,听到这个情报,马上下令,用赵括接替廉颇。
蔺相如认为此举不妥,警告赵王说:“赵括这个人,只会读老爹的兵书,不知道如何面对战场的千变万化,此人不可用啊。”可赵王不听。
当年,赵括跟老爹赵奢学习兵法,老爹都说不过他。可老爹并不看好他,他老娘就很困惑,问为什么。赵奢说:“战争,意味着死亡。打仗没有不死人的,这是非常严肃的大事。可赵括呢,谈起军事上的事情来,非常轻松。”赵奢还断言:“如果将来他当了统帅,让赵国军队覆亡的,就一定是他了。”
现在,赵王偏偏信任赵括,任命他为大将军。这时,赵奢已死,大军出发前,赵括的老娘又去面见赵王,劝阻他不可任用赵括。
老太太说:“赵王啊,赵括这孩子不合适。当初,我们家老爷子赵奢当大将军的时候,亲自为军队里的高级军官端茶倒水,对他们非常恭敬。所以,十几个这样的军官,都和他团结一心;军中一百多人,都是可以和他出生入死的铁哥们儿;另外,皇家给予老爷子的奖赏,他都拿来分给军官们;他接到命令后,立刻投身军营,不再过问一句家事。
而今,赵括当了大将军,高坐堂上,威风凛凛,下面的军官连头都不敢抬。国君给他的赏赐,他全都搬回家里,看到有便宜的田地宅子,马上买入。大王认为,赵括和他爹一样,实际不然啊。他不是当大将军的材料,派他出战,会给国家带来灾难的。”
赵王不听。说:“老太太不必多言,我主意已定。”
赵母说:“那将来赵括有什么差错,您要准许我们家人不被连坐!”
赵王答应了。秦国国君听说赵括出任统帅,大喜若狂,认为消灭赵军主力的时机终于到来了!秦王秘密任命军事天才,大将白起,任上将军,统领大军,王龁做他的副将。并要求严格保密,不许泄露消息。
话说赵括,亲领20万大军奔赴前线,加上原来廉颇统领的20万大军,军中一共有40万人。赵括来到前线,立即撤销了廉颇坚守不战的命令,更换军官,下令主动出击。
两军一接战,秦军在白起的指挥下,假装败退。赵括一见,旗开得胜,信心大增。下令乘胜追击,直抵秦军营寨。
白起命令秦军死守,赵括猛攻,也无法攻破对方营寨。此时,秦军已派两万五千奇兵,绕到赵军两侧进行包抄;另外派出五千兵马,直奔赵括后方,切断赵军返回大本营长平的退路,把赵括大军和留守的重兵一分为二,断绝赵括的粮草和武器供应。
赵括原本想,我一路进攻,尽管粮草不继,但击破秦军,自然可以因粮于敌,对方的粮食就是我的粮食,何愁没有粮食吃。因粮于敌,兵法上的确有这个说法,要从兵法讨论,赵括没错,有他的道理。可这却只是他单方面的如意算盘,白起并没给他这个机会。
战场无情。很快,白起布局完成,发起反击。赵括大军被围,粮草无以为继,进退不得,非常被动。而且白起还围而不打,只用小股部队袭击,你来了我就收兵,你退了我就骚扰,让你夜里也无法休息,这弄得赵括苦不堪言,束手无策。无奈之下,赵括只好返回来效仿当初廉颇的做法,修筑营垒,等待救兵。
而这时,秦王得知,赵括大军被围,急忙下令强征全国15岁以上的所有男人,一律参军,驰援前线,务必要把赵军死死围住,一举消灭赵军主力。同时,封锁所有道路,彻底断绝赵国对赵括的支援。
至此,赵括遇到了大麻烦。他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打不能打,前无去路,后无援兵,陷入了重重包围。
秦军这一围,就是46天。一个半月啊,赵军没有粮食吃,饿到士兵互杀而食,人吃人的地步。赵括自知身陷绝境,只好打起精神,选拔精锐,四面冲杀,最终死伤遍地,还是无法撼动白起的防线。
赵括走投无路,决定孤注一掷,做最后一搏,他亲领大军,发动最凶猛、最惨烈的一次突围。而秦军根本不和你肉搏,以强弩应对,一时间箭如雨下,赵括中箭而亡。
统帅一死,赵军马上瓦解崩溃,40万疲惫的大军向秦军投降。他们自以为终于逃出了劫难,想不到还有更悲惨的浩劫在等待着他们。
白起认为,赵军一向强悍,这些人不一定甘心做俘虏;另外,40万降卒,这个俘虏的群体太大了,秦军总兵力不过60万人,根本无法消化,一旦他们倒戈造反,局面将无法收拾。而消灭掉对方的有生力量,可以更有效地干掉赵国。
于是白起下令,先使诈术,糊弄他们,让这些俘虏安心,然后把他们分成十营,彼此隔绝,缴掉他们的武器。可怜这40万人,没有戒备,没有武器,全部被秦军赶入事先挖好的大坑,几乎全部被活埋、坑杀掉了。
40万大军,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当时赵国一共有多少人口?才不过350万。相当于这一次战役,就让赵国损失了总人口的10%以上,赵军主力丧失殆尽。而当时秦国大概500万人口,在战场上投入了60万大军,双方发动的战争规模可谓空前。
长平之败后,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再没有力量单独挑战秦国。长平之战结束后的一年,秦始皇出生,38年后,赵国被秦国所灭。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这一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最大的一个惨案。40万大军被坑杀,只能说明,赵国做了错误的判断,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用了错误的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战争是无法事先做实验的。没有慎学、审问、深思,就难以获得胜利,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赵括的惨败,值得我们警醒。
好,谢谢大鱼老师!
全家老少一起听,都特别喜欢听!
丫丫5718 回复 @sovenasong:
好
有诚信的喵 回复 @有诚信的喵:
每天上学的路上,有大鱼老师陪伴,感受不到天气的寒冷,感受不到路途的遥远,感受不到沉甸甸的书包带来的重量。感恩大鱼老师给孩子带来的快乐与知识!愿大鱼老师一直陪伴孩子成长!
大鱼小洁讲国学 回复 @因佛而聚: 谢谢!这么早就去上学了?
👍👍👍👍👍
ahw. w. w. w. xwAtyui you can tell you that the yggtg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