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社交成本:气候对我们的社交有什么影响?

【122】社交成本:气候对我们的社交有什么影响?

00:00
05:58

大家好,我是姚余梁,欢迎来到我的生活中的管理学节目。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社交网站为什么对你很有用?

我们前面讲到过,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距离平均只有六度,就是我们常说的六度分离理论。

这个六度应该说是现代社会的距离,其实在历史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进步而不同。

试想在古代的时候,罗马帝国时期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斯和中国秦朝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基本上是同一个时期的,但是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应该是很远很远的,绝对不止是六度,恐怕要趋向于正无穷。

陈胜、吴广的亲近朋友的亲近的朋友的亲近的朋友数来数去也很难和斯巴达克斯的朋友的亲近的朋友连在一起,原因很简单,几千年前没有现在的通讯技术,也没有轮船、飞机,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都局限在他们生活的那一小块世界里头。

那时候人们见面如果说世界真小,那么一定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它确实是世界真小的意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社交网站突然流行起来了。

这些年有些网站全世界用的人非常非常多,比如我们现在的微信、微博,美国的脸书等等等等。

所有这些社交网站都是利用了六度分离为理论基础的,在没有社交网络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社交圈子画出来,所以尽管我们知道世界其实很小,你认识的人我也可能认识,但是没有一个直观的量化的数据。

现在有了社交网络,我们就有了这样直观量化的数据,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朋友都有什么朋友,如果是自己的朋友的朋友,那就把他也加入我的朋友圈子里面,这全是因为世界真小,人和人只有六度分离。

社交网站使用很上瘾,用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校学生,全世界基本上只要能上网的人都在使用。

用户们在社交网站上可以交新朋友或者和老朋友多年重逢叙叙旧,还可以写上自己最新的发展,分享给新老朋友们。

在一定程度上,社交网站渐渐地取代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社交活动,比如说信息交流,照片分享等等。

社交网站之所以如此流行,是因为社交网站大家做信息交流,如照片分享之类活动,比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要省很多成本,这个成本我们称之为社交成本。

比如,有一个人喜得贵子,他就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所有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他要轮着给每一个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如果要给他们看照片,还要和他们见面,或者给他们发邮件,而在社交网站上,他只要贴一则信息,把孩子照片上传上去,所有的朋友就看到了。

很显然,后者的成本要比前者低很多。

这个成本差距也就是驱动用户使用社交网站的一个原动力。为了证明这一点,我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我们从美国的脸书网站收集了一百所美国大学所有在脸书上的用户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

首先,如果一所大学的校园很大,也就是说这个学校里面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社交,成本会很大。比如清华大学很大,如果某学生住在西南门,然后出来去找东北门的另一个朋友去吃饭,就要骑挺长时间的车才能到。这个时间,就是个社交成本。

相比之下,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相对比较紧凑,从学校的一头到另一头吃饭,骑车几分钟就到了。

可想而知,由于校园很大的学校,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成本比较高,他们的学生就更应该倾向于使用在网上社交网站。

我们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确实如此。

定量地看,一个学校的校园,每增加一千英亩,他们学校使用脸书进行社交活动的用户就会多大概260个,也就是将近3.34%的增长。

另一个可以影响社交成本的因素是学校当地的气候。

如果一所学校在很冷或者老下雨、老下雪的地方,那么它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社会交往的成本就很大,毕竟冒着严寒,或者大雪或大雨出去和朋友吃饭,比在一个不冷不热,老是大晴天的地方出去吃饭成本要高,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心理成本。

我们通过数据发现确实如此,定量地看一个学校所在的地区的温度,每降低一个华氏度,他们学校使用脸书进行社交活动的用户就会多大概64个,也就是0.8%的增长。

而一个学校所在地区降雨或者降雪量每增加一英寸,他们学校使用脸书进行社交活动的用户就会多大概62个,也就是0.8%的增长。

这些发现有意思吧?说明了社交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我们通过线下进行的一些社交活动,替代多少是看在线下进行社交活动的成本的大小而决定。如果成本很高的话,就越可能被替代,成本很小的话就不太容易被替代。

下面我给大家留一道小小的思考题,供大家进一步地探讨和交流:我们刚才说一个校园的大小和一个校园所在地的气候,对学校学生用社交网站多少有影响,那么一个学校有多少社会团体,它会不会对学校学生使用社交网站有影响呢?

今天就到这里,生活很精彩,管理学起来。

我是姚余梁,咱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