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 马勇 |“后维新时代”的权力危机:大阿哥事件

9.16 马勇 |“后维新时代”的权力危机:大阿哥事件

00:00
19:31

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马勇,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和喜马拉雅联合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节目。


戊戌政变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一次很重要的尝试。如果不发生波折的话,其实中国在戊戌年间沿着那条路走下去,总能够开启中国的一个君主宪政的一个架构,因为当时的目标就追求君主宪政。可能会很挫折,但是不应该因为人事的原因导致的。


那么在1898年的秋天,就921号发生政变。慈禧太后从园子里边回来以后,对光绪皇帝和大臣又哭又骂。她就骂这些大臣,我把皇上交给你们让你们看着,你们怎么能看成这个样子?你们的责任心在哪?皇上弄成这个样子你们没有一个人报告给我?转过来就骂皇上,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我对你那么好,四岁把你接到宫里边来,我一直这么照顾你,一直帮着你,给你最好的老师,找你接班,结果你和那些没良心的勾结到一起害我?


皇上一开始其实听得很迷糊,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听着听着,他慢慢悟出来,慈禧太后骂的时候是他看到了康广仁的交代。那么这样呢慢慢光绪皇帝知道了这里边的脉络。慈禧太后也就问光绪皇帝怎么处理?光绪皇帝这个时候也等于是乱了方寸了。光绪皇帝就讲,杀。所以我们才看到戊戌年的这个重大事变发生之后,最不该处理地这么草率地,把这几个人都给杀掉。


就迅速按照康广仁的交代去抓捕。到了谭嗣同家抓谭嗣同,谭嗣同还真是英雄好汉啊,谭嗣同上来就说,你们来了,我跟你走——这一下就把康广仁的交待坐实了,谭嗣同给抓进来了。再去抓刘光第。刘光第说,那个老太婆,她早就该让位。哪有这么退位之后又干预政治的呢?刘光第和这个政变没关系,但刘光第一直就是反对慈禧太后继续干政的人,就把刘光第给抓了。之后抓一个准点,抓一个准点吗,大概不到一个星期,就把整个线索弄清楚。之后就按照光绪皇帝讲的,就杀。


当然有一个人例外,就是一个高官——张荫桓。其实张荫桓当时被抓了之后,张荫桓因为是是外交官出身,英国外交官、日本外交官这儿有很高的信誉,日本外交官就出面找到李鸿章保他。半夜找了李鸿章说,李中堂,只有你能救张荫桓。李鸿章说,你不知道张荫桓是我的敌人啊?尽管他早年跟着我干,后来他背叛我,他活该。你知道我跟他矛盾很深,我怎么救他?日本外交官说,就因为有矛盾,你一句话就可以救他了。李鸿章说现在都半夜三更,我怎么救呢?日本外交官就讲,中堂大人,其实你只要想救,你有办法的。


所以后来在所有抓捕过的人当中,只有张荫桓躲掉了被杀。实际上张荫桓可能是康有为对朝廷内部矛盾想象的一个信息源。他们俩是小老乡,康有为很多信息是来自于张荫桓这儿。他跟张荫桓有点这种父子之情,史料里面讲他们情同父子,(康有为)很多消息是从(张荫桓)这儿来的。但是政变这个事情,确实张荫桓是没有关系。因此张荫桓躲掉了(被杀),但是其他几个六君子被杀了。


现在网上有一种说法,说向谭嗣同扔菜帮子。其实当年向谭嗣同扔菜帮子是正义的,因为当时清政府给他们的就是“大逆不道”谋反罪。后来到了什么时候这个问题才发生调整呢?是在1908年。


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先后去世,这个时候就给他们几个人翻案的事情才提上日程。翻案的事情上日程之后,就查档案。杨锐的儿子就把杨锐当年拿到的皇上这一份密旨就交出来了。摄政王就把这个文件交给庆亲王,说庆亲王,戊戌大案能不能翻案,能不能调整?因为这也是先皇帝的一个心病,也是太后一个心病。 


结果庆亲王组织讨论,当时这个时候张之洞也在,讨论的结果——杨锐可以翻案,其他人不能翻案。就是政变这个事还是有的,但是杨锐是为了保皇上,杨锐是无辜的。杨锐当年把这份皇上写给他的东西拿出来,大概他就不会死。但是杨锐不死,光绪一定要出问题,因为光绪讲不清楚。所以这样杨锐在1908年被平反了,其他的都没平反。


我们今天仔细去研究康、梁的资料,特别研究梁启超的资料,你就会发现梁启超对清廷的厌恶,就是因为1908年这次要求平反的事情被拒绝以后,他对清廷的厌恶开始发生。说后来等到新军——各地一出现骚乱,特别等到滦州兵谏1911年发生之后,梁启超的姿态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保皇党。这种新仇旧恨都是因为什么?因为过去这十几年的积累,而且特别在1908年平反的问题上,我认为清廷太正经了。 


康、梁是确实发动政变、参与政变,但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赦免他们,戊戌党人在外面流亡,长时间这个案子不能处理。现在皇上、太后都不在了,把这个事顺水推舟,都戊戌党人大赦,也多少年了,十年过去了,这样其实对晚清政治改革的和解应该是有好处,而且特别当时已经宪政改革了嘛!结果这应该说是晚清帝制最后出问题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那回头一讲光绪皇帝在这个政变之后,光绪皇帝心里边实际上是非常灰暗的。因为他这个时候他就在检讨自己,我还是不行啊,我怎么遇人不淑呢?我怎么没有对人的这种辨别能力呢?因此我们去研究光绪皇帝请求太后垂帘听政,这并不是太后一定要剥夺他的权力。从逻辑关联来讲,光绪皇帝在很大程度上这认为,我的判断力是有问题啊!


所以这个时候就看到光绪皇帝就在这个事情处理差不多的时候,光绪皇帝连羞带怒就病倒了。那么光绪皇帝病倒之后这就导致后来政治失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么在这个一百天的改革当中,光绪皇帝很亢奋,经过这样一次事变的发生、折腾,到了1899年,光绪皇帝的病情就几次反复。但是光绪皇帝有一个病是多年来的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就是不育症。就是光绪皇帝在年轻小孩的时候,可能肾就出了问题,所以他大婚十年,太太、妃子都有,但是就没有怀孕。在中国的帝制专制体制下,这就导致一个很麻烦的就是权力的传承(问题)。当然我们知道,光绪皇帝本身就既不是咸丰的孩子,也不是同治的孩子,他本身也是过继过来的。


但是他过继过来,如果他这时候生个孩子呢,帝制的法律传承就比较有正当性,但是没有孩子这就麻烦。在1899年这一年,他的病时好时坏。但是由于政变发生之后,中国政治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都牵扯到一个国际社会的观感。


1898年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观察,是把它看成清廷内部是两个派系。由于康、梁在海外流亡,康、梁就越说越多。我们去读张之洞的资料,你就会发现张之洞跟日本外务省交涉就说,这个日本太过分了,你们日本怎么不管管康有为?康有为、梁启超在日本那胡说八道的东西,怎么你们就让他们说?


因为他们在说什么?他反复来讲,我们皇上又被囚禁瀛台了,我们皇上又不让说话了,我们太后跋扈——就是一个劲儿骂太后,赞美皇上。我们今天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也就因为康有为、梁启超在政变之后不断在海外讲,因为海外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地方。他这么讲,外国人信。外国人信之后再反馈给中国人,中国人只有高官不信。所以我们今天去读凡是和皇上和太后接触的军机大臣、总督层面的他们的资料,里边就看不到清廷内部两个派系。


你读军机大臣,读鹿传霖的日记,读李鸿章的资料,读袁世凯的资料,读张之洞的资料,都发现不了太后跟光绪皇帝有矛盾,除了刘坤一的资料当中表明,就是在 1899年要换皇帝,他反对,但是他的更多的资料当中也没告诉我们两宫有矛盾,特别在国家发展上有保守和改革的区分,没有的。所以这一点可能是我们讨论近代史,讨论晚清史的一个重要事件要调整,不能这样去讨论。 


在这种状态下,就是光绪皇帝的身体,就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指标。1899年这一年,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引起了国际资本的高度的波动。因为从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开始增加,由于资本在中国增加,它的利益在中国,它对中国的政治的稳定性就特别看重。那么就这样英国公使窦纳乐在一年当中就盯着皇上的身体状况。


而且到了1899年夏天的时候,传言很多,中国方面也觉得很麻烦。都说皇上身体不好、皇上身体不好,皇上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那怎么办?当时中国重要的官方发言人就是庆亲王。外国人一问庆亲王皇上(身体)怎么样?庆亲王讲,皇上很好啊,皇上和太后现在都一起处理政务,很好的,外边都胡说八道。后来窦纳乐就讲,你这种讲法,你说皇上身体好的话,本身就没人信。 


窦纳乐就给庆亲王建议说,你想改变这个东西就必须要诚实。而诚实的前提是什么呢?要让第三方介入,第三方来出一个鉴定。庆亲王和高层会商讨论之后讲,我们又没做假了,就让第三方做个鉴定。这样皇上的身体状况,就不再作为国家最高最高的机密。在这种状态下,1899年的10月份,各国公使就推荐了法国驻华公使馆的医生去给皇上做一次会诊,中国的太医院和各省的名医也做会诊,就发现皇上身体没有根本性的问题。毛病是有的,致命的问题是没有的。不是说好像马上皇上就不能履行职务,马上就要死掉了。中国方面的医生的观察是这样的。


法国的医生经过仔细的检查之后,也向总理衙门出具了一份诊断报告。那么法国的诊断报告得出的就是按照西方医学的观察,皇上还是有病,患有肾病,就是慢性的肾炎。那么在饮食上应该有所改善,有所调整,加上必要的药物治疗,排尿能够正常,气闷能够消失,皇上的病情会逐步好转,皇上的病并不影响他继续履行皇帝的职务。


我们看到记录当中,115号,皇上和太后一起接见日本使臣。又过了一个月,等到1899年年底,皇上和太后又在宫里边集体招待英、法、德、日、俄等国家的公使和夫人。这个时候太后和皇上的外交活动,都比过去要频繁得多,特别是他们俩共同出席活动。


实际上我们真正现在去读史料研究,他们俩真的没问题,但是等到1899年底的时候,他病情反复,所以在这个时候为了中国的政治稳定,清廷满洲贵族内部就觉得可能应该考虑一下接班人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到了1899年就是说给他过继一个孩子。当这个思路可以确认之后,究竟过继谁的(孩子)就成为大问题。慈禧太后提出几个条件,一个是皇族关系最亲的,不能从民间哪找一个就算;另外呢要小,小就好培养,大的都成人怎么培养?


但是谁家的孩子更合适?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大概也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和“溥”字辈的满洲贵族谈话,就看哪一个孩子合适。最后就在这里边儿选择了大阿哥,是端郡王的儿子。端郡王在这之前就一直处在政治权力中心的边缘化状态。在1891年的时候,端郡王他只是做到了御前大臣,他确实是皇族,但是地位不高。 


我后来我在研究这一段时,当时能够成为光绪皇帝的接班人的,最合适的应该从哪儿找?应该从这几个王爷当中找哪一个优秀。但是我们知道专制体制下这种传承,是一个高层的民主架构。它其实就是个博弈,而这个博弈它最终找的并不是孩子优秀,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你这个家族不能很横,如果把权力给你的话,大家都没有活路。 


我认为当时最好的一个接班格局,那就应该是庆亲王的儿子,他做过商务部部长。当时他是很一表人才,而且接受的教育比较良好。但是为什么不能找他?是因为庆亲王太跋扈。庆亲王之外,就是恭亲王家的孩子;恭亲王家的孩子为什么不行呢?慈禧太后心里面很反感,因为同治皇帝被带坏,感染了那个性病,最后因为那个性病就死掉了,所以恭亲王家也不可能。那么还有一家是最好的,假如不发生其他问题的时候,谁最好呢?就是后来的摄政王载沣。载沣这个时候也和后来选出大阿哥的年龄差不多,比他稍微大一点,但是载沣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但是这个里边就有一个问题,就是光绪皇帝的一个心结。


他们俩母子在政变之后, 太后心里面总在怀疑,你说康有为这一拨人闹事和你没关,怎么证明了没关?因为康有为在外面反复讲,我们就给皇上干的!那么这个时候光绪皇帝就面对一个最大的难题,怎么让太后信任我真的没介入这个事情。光绪皇帝大概在第一时间讲,我们家再也不出皇帝了。首先亮出一个姿态,我们家不再出皇帝了嘛。


那醇亲王家不出、恭亲王家不出,庆亲王家不能出,剩下来几个最后排到端亲王这来。端亲王的儿子19001月份被选为大阿哥,名字叫溥儁。他是继承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同辈。



那么这是晚清政治史上的一个大的事件,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其实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反响。国内具有改革倾向的人,就对这个事情持严厉的反对。我们看到经元善策动了上海的资本家阶级一千多人,给朝廷上书反对这个事情。两江总督刘坤一也给朝廷上书,讲这个事情不能做,不应该动摇光绪皇帝的地位。但这个时候没有大阿哥,光绪皇帝确实很难,除了刚才讲的几个理由,光绪皇帝身体状况也是个大问题。当时清朝的200多年的王朝礼节特多,动不动哪个王爷一百岁诞辰,皇帝就得去。这种礼仪性的活动光绪皇帝也受不了,后来光绪皇帝身体支持不住,这种礼仪性活动都不参加。

 

所以这样就是说大阿哥就被选了之后,从各种角度来讲,有它的正当性,有它的必要性。但是这个时候就确实很难让各个阶级都能理解。在当时的这样一种复杂的政治背景下,中国的资产阶级刚刚起来,中国资产阶级在这时候也弄不清真相,王朝政治是个秘密政治。在这种状况下,才使中国的政治开始在这出了问题。因为换人就导致会不会换路线?


其实清廷在换人的问题上,它没想到换路线。但是实际上导致的结果——引起国内外的恐慌和动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阿哥上来之后,光绪皇帝被排除之后,会不会使大清帝国已有的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维新道路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呢?这就引起国内外的恐慌。国内恐慌表达出来了,国外恐慌没有表达出来,国外恐慌在随后的排外主义运动当中就发生了。所以我们讲后边几个重大事件,也都能从1898年的事情当中找到它的逻辑的起点,就它都不是说突然发生,而是在1898年的改革政变这里边能够找到它的脉络。那么这一集就讲到这儿。感谢你收听今天的《中国历史大变局》,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今天的问题是:你知道晚清历史上有过哪些亲王,以及他们的故事吗?


如有其他问题,请在下方的评论区中提出,小助手会挑选大家的问题,汇集后统一答复。听众答疑将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推送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v6w7wifz1wdo90g5rrb

    更正一下:溥儁不是光绪帝同辈,同治皇帝和光绪帝同辈,他们是堂兄弟,同属“载”字辈,大阿哥溥儁和后来的宣统帝溥仪是一辈的!

  • 何欢心理课

    好不容易适应了老师的讲课风格,声音又小到听不见了……

  • 紫衿王嘲

    庆亲王这一支论血统的话太远了,怎么有可能继统呢

  • 13761319bqo

    谢谢。

  • 毛毛牛bj

    大清病入膏肓!

  • mv6w7wifz1wdo90g5rrb

    光绪帝的父亲是醇亲王奕譞,是咸丰帝奕詝的同父异母帝!

  • 楼上看风景看上楼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戊戌变法敢情就是个误会。我真为那时候的清朝感到悲哀。

  • 麒麟兔儿爷

    这一段有意思

  • 和_vvv

    后继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