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不徙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舟车”,就是为了要到很远的地方,所以致远,而今百姓死守善道,乐在其中,岂肯远徙而外求。因此虽然有舟车也很少人去搭乘。
为了追求一份满足,我们太忙着往外,以至于忘了寻找内在的自己。其实“满足”这件事情本身非常单纯,它并不复杂,我们找遍天下还没有找到满足,各位有没有发现这个事啊?你到你最想去的地方看过之后,在看的时候好像很满足,回来之后呢?你回到原点。
你有没有发现你永远都在欠一份满足?那个满足其实很单纯,我们找遍全天下没有办法得到恒久满足,唯一还没有寻找的却是我们自己,你还不曾做这个事。往内看看那一份渴望跟那一份感动,它其实就在我们的内在,当然那一份满足也在我们内在。
而能解那一份渴的那个水,那个满足感也已具足在我们的内在,是我们不懂得去观测它。静下来聆听你内心的呼喊,你马上就能发现那个就在你的心头,有一个清真实相比任何满足都还要满足。这件事情只跟你自己有关,再多的舟车也帮不了什么忙。
所以《道德经》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他所指的是圣贤所追逐的这个性天之乐,如果你要了解不同的风土民情,当然是走越远知道越多;但是如果你所追求的是这种性天里面的千秋大志的话,那么肯定走越远知道越少,因为你的眼光都放在外面。
《道德经》说:不出户,知天下,因为天下道不外乎一气,这一气的道理其实不必往外。你就闭起门来,闭上眼睛往内观,其实它也就足够了。所以“不窥牖,见天道”,根本头也不必伸到窗外,为什么?因为现在的主轴,《道德经》所谈的是你身上的事,《道德经》八十一章主轴永远都在你身上的事。
以这个主轴来说,当然是如果你出门往外,虽然你阅历非常丰富,可是你出的越远却知道越少,因为你的目光一直都在外,就是跟这个主轴是背道而驰的。当然并不是表示从今以后都不要出国旅游了,它的意思只是告诉你说,既然你是有志修行的,那么你的主轴必定是在内。在你往外的时空里面永远不能忘掉一个主轴,就是往内。
一个知道内在已经具足一切的人,就像《菜根谭》这首诗:得趣不在多,那个趣味不必要阅览过每一个地方的风土民情,看过每一个地方的风景才有趣味。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在一个小小的地方的自然之美里面,你就可以欣赏那种愉悦、那种美,那个内在的美不是跟你看尽了天下是一样的吗?那个心情是一致的。
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看景色其实也不在于追逐多远,你懂得欣赏的话,就在非常简陋的屋子下,其实风月也是一样的,非常富足的。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甲兵”是足以禁乱,可以征讨,但小国寡民易于治理,内外无征,因此虽有甲兵也只是收在仓库里面而已,甲兵无所陈之。这个“小国寡民”真是治国的妙法,国大势力就大,野心跟威胁就跟着做大。就算还没有开始去恃强凌人,也必牵动邻国紧张跟防范,造成国与国之间动荡不已。虽然表面上也许看起来很平静,然而实际上他下面,各人都在鸭子划水,这是非常动荡。
而地大民多,死角也就多,所以要抓一个犯人是不是很困难?非常困难,当然就不易治理。因此古圣治世,必减少其地,减少其民,不但使国无吞并之心,而民也无繁杂的奸情。
国为什么没有吞并的心?因为很平等的,这个国就这么大,那个国也就这么大,你所治理的就这么大。因此这样小国寡民,它的政府只要设很简单的机关、做很简单的管理、很简单的一些公共的东西而已,不必耗费很多财力、不必日日讲武操兵、也不必仰仗卓异才绝的什么人才才能够治国,都不必的。
国无惊世骇俗、奢靡浮华之事,自然百姓纯朴无争,而那一些贪枉之事就自然消匿于无形,这个真是正本清源的治世妙法。他日若有圣王再起,必如周朝一般,将这个世界分成无数的平等小国。
当时周朝分几个国?那个时代有八百多国,中原其实并不大,现在来看是很大,当时的中原其实是很小,就黄河流域一带,分成八百多国,连一小块都是一样,它能够奠定基业八百多年都没有变,是有它的道理的。在人类有史以来最安和平定的朝代,能够绵延这么久,只有这个周朝,它能够再现生平安康的世界景象。
就是为什么《道德经》讲讲讲讲到第八十章,谈到小国寡民的一些现象。那是因为前面经过很多动荡,前面经过很多省思,前面经过很多自我的修炼,而后渐渐渐渐讲到一些治世的生平。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使百姓找到内心的真诚,感受到内心的满足,那个时候不再崇尚外表浮华的虚文,而是回复到上古结绳记事一般、那种纯朴跟悠闲的世界。非必一定要真的用绳子,他所阐述的就是,他完全不尚虚文,非常简单朴实,因为他们所要求得不多,很简单的生活,因为他们乐在其中,根本不需要外在的这些享乐。
老子所说结绳记事,是极言不尚外在的虚文之意。举个例子来说,各教经典它的学说已经是如此完备,不知道现在已经有几千几万本的经典。然而千篇一律地,它们都是直指吾人的本心本性,别无它说。这一点各位相信吗?所有经典就为了这个事,就你的心跟你的性。因为讲不清,越讲越糊涂。其实主旨是一样的,根本就不必这么复杂。
因此,当人们往内观照的程度不断提高之后,每个人只往自己的心性中去默会其经意。因为它是一个体验题、它是一个感受题,程度提高就是看到这些字,他知道它在讲什么感受,而非靠脑袋去记诵那一些浮华的文词。
各位记得了吗?你读过几本经?常常有人在我面前考我说:“张讲师,那个什么经你读过吗?”抱歉,我哪里读得完,《大藏经》有五千多卷,我们哪里读得完?那我们来反问,如果他呢?他什么经什么经他都读过吗?就算都读过,那我敢肯定他是不通的,因为已经尚于虚文。
但要会通的话,已经通了其实书是不必看的,什么书拿来都解的。就像古时候八卦一样,只有几个简单的图像来显示它的意思,或是只写几个简单的字来显现它的意思。当时就是一个卦,大家都懂了,然后开始不懂得时候再加个卦辞,卦辞就很简短的几个字,到后来越尚虚文,越不懂的时候,然后就加三百八十四个爻辞,爻辞又不懂再加象辞,还搞不懂,那就再加文言、加系辞传,就这样一直加,结果虚文越多,它的真相就越隐微。
若是程度一直提高的时候,他看到的这个图像,所谓程度提高就是他知道主轴在里面,他知道讲哪一个主轴?那一个主轴他已经观照非常透彻,所以他看到图像的时候就往里面,他知道说:“噢!对,它在讲这个。”当那个的主轴失掉的时候,你就不断的往外,文字越多就越迷糊。因为内在程度既高,一看就明白,只是一个感觉而已。
这个《易经》六十四卦都在说一个中体,道有一个中体,而那个中体现在寄托在你身上,懂得观照自己再来读这样就简单了。这个程度既然越来越高,一看就明白,不必连篇累牍。其它生活事物因为简单无华,所以一切记载、说明也是像结绳记事一般非常单纯而质朴。
你看我们现在光光记个经典,你有没有发现电脑、档案,20GB不够用,30GB,50GB,一直买对不对?你记不完的啦!但是如果你内在通彻的话,里面每一篇其实它讲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看《诗经》这一篇,古代纯朴无华的生活,十亩之间,我们的生活田地就这么大,简单而完美的生活。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一个种桑的人他就够一辈子生活,他就种这个就够,还有什么好求的?那我整天回家还可以陪陪孙子,我还可以陪陪小狗玩一玩,陪陪鸡,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
行与子还兮,就是将与你一起去归隐,那个“子”当然可以形容,譬如说他先生、他家人、讲这个道,这都行的都可以比喻的。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非常得舒畅,非常得快活,行与子逝兮,这个“逝”,也是归隐的意思。像这样的简单的一个生活的空间,再怎么样生活离不开这个十亩,但他的内在的满足是无可言喻的,其实他是分外无求的。
古代如果愿意工作的话,一个人工作可以养九口,就我一个人种田种菜,收下来就可以养这样一家人,有九口。这样简单无华的生活、满足的生活,你说一生还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值得那么样尚于虚文,那样复杂的记载呢?是没有的。所以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个话倒不一定是真正拿一条绳子来打结,而是说恢复到那种简单的生活。
一人工作可以养活一家九口人,然后陪陪家人,家人其乐融融。生活简单,幸福指数高。羡慕古人的生活和智慧。我们现在人奔波劳顿,忘了自己是谁,多可怜
感恩😊!20211015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30805
感恩讲师,讲得最透切道德经,需反复听反复参透。
如讲师所说,我们都在追求一份满足感,越往外最强也就越得不到,越往内追求,才能享受那份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