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

晁补之《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

00:00
31:27

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1 [1] 

晁补之

谓东坡、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2。向西湖两处3,秋波一种4,飞霭澄辉。

又拥竹西歌吹5,僧老6木兰非。一笑千秋事,浮世7危机。

应倚平山栏槛8,是醉翁9饮处,江雨霏霏。送孤鸿10相接,今古眼中稀11

念平生12、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登临事,更何须惜,吹帽13淋衣。 [2]  14

(1)次韵:以原词韵脚及用韵次序写作,又称步韵。

(2)未老赋归来:苏轼于贬肖黄州后作《哨遍》,紧括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时年四十七岁。

(3)天未遣公归:指苏轼未能如愿归居故乡。天,指朝廷。

(4)西湖两处:杭州杭州有西湖,扬州有瘦西湖。

(5)竹西歌吹: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扬州有竹西亭胜迹。

(6)“僧老”句:意谓扬州经历了认识沧桑的变迁。据《唐摭言》卷七,唐王播少时曾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显达后重游旧地,作诗云:“二十年前此寺游,木兰花发院重修,而今再到经此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唐摭言》是古代文言轶事小说集,出版时间不详。撰者为唐末五代王定保(870~940)。全书共15卷,分一百零三门。拾取,摘取 

每卷分若干标题,每个标题下或作综合论述,或分记若干有关故实,大致前三卷汇录科举制度掌故,其余十二卷按类记叙科举士人言行。记叙详细、生动,但又很少神奇怪异;且次序较有系统,多为选举志所未备。

 

(7)浮世:浮生,人世间。

(8)平山栏槛:欧阳修《朝中措·甲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平山堂在扬州蜀冈上,欧阳修任郡守时筑。

(9)醉翁:欧阳修自号。

(10)“送归鸿”句:晋嵇康《赠秀才人军》之十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用目光追随着高飞的鸿雁,手中弹动着虞舜创制的五弦琴。

(11)眼中稀: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归,思念古人,而古人能与吾心自相接者,亦已稀也。

(12)“念平生”句:意渭自己长期追随苏轼。

(13)吹帽:指晋嘉重阳游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见《晋书·孟嘉传》。东晋初年,中书令庾亮出镇江州(今九江),闻当地才子孟嘉之名气,召他为从事,佐理军务。有一次庾亮的朋友太傅褚裒[ póu ]过访江州,1. 聚集 :~集。~辑。~敛。

2. 减少 :~多益寡(减有余以补不足)。

庾亮设盛世宴招待,遍请江州大小官员及名人贤士作陪。褚裒也久闻孟嘉才名,只是未曾谋面。便问道:“久仰江州才子孟嘉,不知今日是否出席?”斯时,因按官爵排座次,孟嘉的座位离主位和客位都比较远,在一个不起的角落里。庾亮有心试试老朋友的眼力,便笑道:“他今天在座,你看看能否认出他?”褚裒扫视全场,拈髭略一沉吟,指着远处的孟嘉道:“若非在下老眼昏花,这位气度不凡、与众不同的后生,大概是孟才子吧!”庾亮见老朋友能在衮衮诸公中一眼认出孟嘉,十分高兴,从此更加器重孟嘉了。
  庾亮死后,征西大将军桓温继任江州刺史,他见孟嘉待人谦逊而正直,很是看重他,便任命他为参军。那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桓温带着属下的文武官员游览龙山,登高赏菊,并在山上设宴欢饮,桓温的四个弟弟和两位外甥都列席。当时大小官员都身着戎装。山上金风送爽,花香沁人心脾。突然一阵无头风扑面吹来,竟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但他一点也没有察觉,仍举杯痛饮。桓温见了,暗暗称奇,以目示意,叫大家不要声张,看孟嘉有什么举动。但见孟嘉依然谈笑风生,浑然不觉。又过了很久,孟嘉起身离座去上厕所。桓温趁机让人把孟嘉的帽子捡起来,放在他的席位上。又命人取来纸笔,让咨议参军太原人孙盛写了一张字条,嘲弄孟嘉落帽却不自知,有失体面。写好后让桓温过目,桓温觉得很有趣,想乘酒兴调侃奚他一番。便把纸条压在帽子下。孟嘉回到座位时,才发觉自己落帽失礼。但却不动声色地顺手拿起帽子戴正。又拿起字条看了一遍,即请左右取来纸笔,不假思索,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一篇诙谐而文采四溢的答词,为自己的落帽失礼辩护。桓温和满座宾朋争相传阅,无不击节叹服。
  后遂用“龙山落帽、孟嘉落帽、孟嘉帽、参军帽、落帽参军、风落帽”等称扬人的气度宽宏、风流倜傥、潇洒儒雅或借指具有这种气度的人。

(14)淋衣:见苏轼《定风波》词序:“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1]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创作背景

编辑

作品鉴赏

编辑

开篇从东坡早欲归隐而不得,展开词情。起首句意谓东坡早有“有田不归如江水”之誓,可惜天意未许其遽作“归去来兮”之赋。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游金山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注释】

  ⑹“微风”二句:这两句的意思是:微风吹皱wwW.sLkJ.oRG水面,泛起的波纹像靴子上的细纹,落霞映在水里,如金鱼重叠的红鳞。

  ⑺初生魄:新月初生。苏轼游金山在农历十一月初三,所以这么说。

  ⑻“江心”一句:或指江中能发光的某些水生动物(古人亦曾有记载,如木华《海赋》:“阴火潜然。”曹唐《南游》:“涨海潮生阴火灭。”)或只是月光下诗人看到的幻象。原注:“是夜所见如此。” 另有一说“江中炬火”是一不明飞行物,后一句“飞焰照山”才能够解释。

  ⑼谢:道歉。

  ⑽如江水:古人发誓的一种方式。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对子犯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晋书·祖逖传》载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翻译】

  我的家乡地处长江初始发生之源头,为官出游却随江水滚滚飘然东入海。听说此地大潮打起浪头足足一丈高,即使天寒地冻还有沙痕印迹之存在。中泠泉畔南面巨大石山名号称盘陀,自古以来出没水中追随浪涛和江波。尝试登上绝高山顶遥望万里外家园,无论江南江北看看都是青山格外多。羁旅在外乡愁只恐难寻回家之归舟,山上圣僧苦苦挽留欣赏山中之落日。微微风里波涛万顷阵阵荡漾起细鳞,半天晚霞空中恰似排排鱼尾血样红。正当此时江中月亮刚刚还在初升起,二更时辰月儿下山天空一片深漆黑。静静长江江心好似有着一炬火大明,飞腾火焰照得山中栖息鸟儿纷纷惊。惆怅失然归卧僧舍心中也莫能辨识,不是鬼魂不是生人究竟何处之事物。江山弥幻而今如此为何还不回家园,江神莫非责怪我的脾性警示太顽固。感谢江神我得提醒但是实在不得已,家中如有田地不回宁如奔逝之江水。

“向西湖”三句,言东坡出知杭州,继知颍州,两地皆有西湖;湖虽两处,其为秋波媚妩则同,湖上有飞霭澄辉,并境光色。此处写湖山胜境,只以水光云影月色表之,语极凝炼。“又拥竹西歌吹”句化用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杨州。”的“拥”字体现东坡的知州身份。“僧老木兰非”句又脱胎于王播《题木兰院》诗:“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王播少时孤贫,尝寄居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粥食,久之僧颇厌,乃饭后始鸣钟以拒之,后播得志,出为淮南节度使,镇扬州,因访旧游处,作此诗。词中用旧典表古城人世沧桑之感,由此接入“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寄概。苏轼《宿州次韵刘泾》诗已有“晚觉文章真小,早知富贵有危机”之语。古来士大夫从宦者,莫不恐惧得罪,有不测之祸。自《晋书。诸葛长民传》有“富贵必履危机”之语,后代诗词中颇多引用,如辛弃疾《最高楼》词也说“: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词人此处,以“一笑”二字领出,似为达观,实亦无可奈何。

下片回到平山堂的离筵上,起首五句参合欧阳修苏轼的词语。叶梦得《避署录话》载:“欧阳文忠公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堂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有《朝中措》词云:“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佺》词:“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词人这里写当时宴席情景,特地点出“是醉翁饮处”。欧、苏先后知扬州,饮于平山堂,倚栏槛,望江南,怀古人,想当世,而今词人身历其境,兴怀宜亦同之。“送孤鸿”两句用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古来相接眼中稀”,又杜牧《登乐游原》诗“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这一感慨,不但是词人自己的,连苏轼的心事也说里面了。苏公文章道德,是词人以为仪范的,此会一别,不知日后尚能追随否。“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上句是说此前,下句是说今后,申临别之意,表膺服之心。倘再有幸相随左右,则“登临事,更可须惜,吹帽淋衣”,登山临水,风雨必从。这是指形迹上的事,其实“江海”“飘蓬”二语,已包含有政治风波之意其中:“登临”计及“吹帽淋衣”,也是同样的政治预感。此词化用前人语,也恰到好处,有语短意长的效果。“吹帽淋衣”,也是同样的政治预感。


公众号:秋语荷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枕月光625

    挺好的呀,解读的风趣幽默,学的轻松。

    秋语荷塘 回复 @一枕月光625: 老朋友好

  • 边缘感悟

    老师辛苦

    秋语荷塘 回复 @边缘感悟: 谢谢

  • 再生缘_xy

    🍉🐱🍋🐵🐔🐶

  • l品闲人

    这个说书的可以去讲评书,用来解读宋词有点尴尬每首词都读的乱七八糟的

    秋语荷塘 回复 @l品闲人: 不对。朋友不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