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孔子发出的叹息

05孔子发出的叹息

00:00
08:38

子曰:“道其①不行矣夫!”②

注解:
①其:助词,表推测
②矣夫:感叹词,意犹未尽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恐怕不能在天下实行了啊!”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幼年即被人称赞“博学好礼”,十七岁就有人慕名而来向他求教,三十岁时,他已经在诸侯之中有些名气了。但是孔子在鲁国一直不被重用,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就广收门徒,希望传播自己的仁德思想和治国理念,当时的平民没有入公学接受教育的资格与机会,是孔子开创了私塾教学的先河,传说他有弟子三千,其中品德能力卓著的有七十二个。
鲁定公九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这时他已经五十一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很快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后来,孔子与掌握实权的三桓矛盾暴露,不得已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他留下几个弟子在鲁国任职,自己则带着仲由、颜回、冉求等人出游,到过卫、曹、宋、郑、陈、蔡六个国家,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前后十四年,他一直流亡在外。
首先到卫国,因为“卫国多君子”,卫灵公开始也的确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标准发给孔子很高的俸粟,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卫灵公就对孔子起了疑心,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匡城人以为是曾经对他们行凶的阳虎又来了,将他们围困阻拦,五天后才逃出。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亲自出城去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五十九岁那年,孔子再次离开卫国往陈国去,路经曹、宋、郑三国。在郑国的都城,孔子一个人走散了,就站在东门等着弟子们来找他,他身高超过一米九,比大多数人都高,当时很多人叫他“长人”。有个郑国人对正在寻找孔子的子贡说:“东门那里有一个人,额头长得像唐尧,脖子长的像皋陶,肩膀长得像子产,但是从腰往下就比大禹短了三寸,那个人看起来凄凉狼狈失魂落魄像一条丧家之狗啊。”子贡找到孔子后就把这话告诉了他,孔子欣然笑道:“具体的长相不重要,不过说我像丧家之狗,说的一点没错,一点没错啊。”这正是孔子生于乱世志向难以实现精神无所归属的写照。
孔子师徒在陈国住了三年,吴国攻打陈国,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后派出很多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粮食吃完了,就只好饿着,好几个人都差点饿死。最后是子贡跑出去找到了楚国人,楚国派出军队来迎接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然而楚国最终也失约了,孔子只好又回到卫国。
在从叶返回蔡的途中,一条河挡住去路,没有船也没有桥,河的上游有两个男子正在耕田,孔子就让子路去向他们打听渡口的方向。那两个人倒反问子路赶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是鲁国那个孔丘吗?那么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呀。”农夫对子路说:“你看这广阔的天下,却是哪里都一样的动荡不安,谁能有力量改变它呢?你与其跟着这种避人之人四处奔波,不如跟着我们这种避世之人还更安逸自在呢。”一边说着就继续耕地了。子路回去告诉孔子。孔子怅然叹息道:“人是应该有社会责任的,怎么能够隐居山林,置天下的黎民苍生于不顾,而终日与鸟兽为伍呢?如果天下太平的话,那自然也就用不着我孔丘四处奔波了。”这两位在田间耕作的农夫便是当时有名的隐者长沮和桀溺。后来人们就把那条挡住孔子去路的河叫作孔子河。在河流的两旁,长沮、桀溺耕种过的那片呈梯形的田垄,一边叫长沮冲,一边叫桀溺畈,并且立有一块石碑,上写“孔子问津处”。
孔子在外流亡期间,经历各种艰难凶险,却又一直不被重用,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他的仁政思想无法推行,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虽然也曾多次失望甚至绝望,虽然他也清醒地知道“我的主张是不能实现的了”。
孔子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既然主张无法实现,那就离开这个混乱的世界,到大海上去漂流吧。
他甚至想过再也不说话了,“你看那苍天可曾说过什么话没有,然而四季依照规律按时运行,万物繁衍发育生机勃勃,那苍天又何曾说过什么话呢!”
鲁哀公十一年,齐国攻打鲁国,孔子弟子冉有率领鲁国军队出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回答是跟孔子学的。季康子于是派人迎接孔子归鲁。这一年孔子六十八岁。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至此结束。而他坚持推行的治国之道,始终没有被任何国君采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