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兹事体大,圣人亦不敢掉以轻心

123.兹事************

00:00
14:51

第七十三章 天网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热衷于自作聪明,喜欢带头,不懂但是又喜欢带头,乐于去逞强斗狠,这种大多死于非命,叫勇于敢则杀。而乐忠于谦下、跟从,我们不懂但我们跟从懂的,我们不对那我们跟从对的,跟从大道,这样子反而可以得到全生,叫做勇于不敢则活


我们看《淮南子》这一段:惠孟见宋康王,贤人惠孟去见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曰,踏着步伐大声的咳嗽,然后很急躁的说话,这个是宋康王,说:寡人所说者,勇有功也。说:“你要跟我说什么呢?我最喜欢的就是很勇猛、很能够敌无不克,能够立下战功的。


不说为仁义者也,我不喜欢在我旁边唠唠叨叨说仁说义的,说那些没用的东西。客将何以教寡人?那你到底要说什么呢?这个宋康王到底想听什么?他并不想听仁义,他先下马威,如果要说这个你就省省力气,我可没这个兴趣,我所要说的、所想听的,是你怎么样能够为我立下汗马功劳呢?


惠孟对曰: “臣有道于此,我有一个至道,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巧力,击之不中。大王独无意邪?”我有一个至妙之道,这个人,虽然很勇猛,但刺我刺不进;他虽然很有力气,他打我打不中。我有这样的一个办法,难道你没有意思吗?不想学学听听吗?


宋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闻也。”我正是要听这个,怎么样成为天下第一勇的人,别人什么人我都不怕。惠孟曰:“夫刺之而不入,击之而不中,此犹辱也。但是,这个让你刺不入、让你击不中,这虽然是不错,但这总是被刺、被击,你总不喜欢到哪里都被刺、被击、被侮辱,这还是算一种侮辱。


臣有道于此,我还有个至妙的道,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不敢击,让这个人有勇但是不敢刺你,有力不敢击你,那你就不用到处被羞辱了。堂堂一国国君,到哪里都有人刺、有人击,岂不是很笑话吗?让他不敢,这样好不好?


夫不敢刺不敢击,非无其意也。但是让他不敢刺、不敢击,只是不敢,他内心里还想刺、还想击,这个意还是没拿掉。臣有道于此,我还有一个至妙之道,使人本无其意也。就让那个人根本不会想害你。


夫无其意,未有爱利之也,但是让他没有这个意思想要杀你、想要偷袭你,可是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怎么样尽善尽美呢?要让他对你有爱敬的心,想要利益你的心,这不是很尽善尽美嘛?臣有道于此,我有个至妙之道,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心。我有一个至妙之道,让全天下的人不论男不论女都想要为你做点什么,使你得到最大的利益。


此其贤于勇有力也,这不是比刚刚让他击不中、让他刺不入要好的多吗?四累之上也。这就是在我刚刚所谈的四个层次的最上面,最至善至美的了。大王独无意邪!”难道你不想学学这个东西吗?宋王曰:“此寡人所欲得也。”很好,这正是我所想要学的。


惠孟对曰:“孔、是已。我所要告诉你的,正是你不想听的,就是孔、墨的仁义之道。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他没有多少地他却像个国王一样,为什么?你看看那一些的徒弟,对他的恭敬,比百姓对国君的恭敬还要恭敬,所以叫“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没有封他个什么爵位,可是别人对他的尊重却比什么高官侯爵都还要尊重。


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者。这个“踵”就是脚后跟。天下的众生,不论男女都伸长着脖子全部都安顺在他的膝下、在他的座下,愿意跟他为师,而且愿意让他得到最好最好的好处。


今大王,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则四境之内皆得其利矣。我刚刚所举的孔丘、墨翟,他们都还没有地、也没有爵、没有位置,你有地、又有爵、又是一个诸侯,如果你肯来效法他们现在所推行的仁义的话,四境之内都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此贤于孔、墨也远矣。”那么你所造成的效果不知道要胜过孔、墨有多少这个是一个真实的,实际上是这样。


当一个人有很好的学问,但他没有好的位置的时候,他要登高一呼,他就会抵触到非常非常多的人,尤其是当政的人,所以打压声、谩骂声、质疑声就会不绝于耳,就会一直出现。所以为什么孔、墨他们要行仁政?“仁”就是生生不息的道,就是生生不息的性。从我们的赤子之心之内发出来的生生不息,让每个人感受得到,天下自然归于泰和,那个就是所谓的仁政。


那为什么他行仁政他一定要先周游列国?因为没有其位,没有那个位置的时候,他的影响力将会大大的受限,哪一个诸侯不会畏惧一个非常强大的势力呢?都会畏惧。全天下的心都向着孔丘的话,那那些诸侯怕不怕?当然怕,所以当然使尽所有力气要去围剿。


但还有一个问题,心术如果不正,势力庞大,本身也是个问题,这双重下都是问题。所以他就必须用这个正道、用正路,如果能够先取得一个位置,让他的诸侯能够安心,愿意用他,那他登高一呼谁敢不服?那力量就非常非常大。所以孔、墨他们周游列国。


其实讲实在话,如果你慢慢来读他的经传,了解他的心思,跟他好像做朋友一样,你将会发现你会心酸的,他们的为天下奔忙的心。但是宋王则不同,宋王不必周游天下,但是他已经有地,他已经有位置,他不必跟任何人争,他不必谁赐权柄给他,他只要愿意推行,那他的效果远远胜过孔、墨那不知道有多深?


宋王无以应。听完,他没有说话。惠孟出,宋王谓左右曰:“辩矣!哎呀,这个人真是有辩才,一开始跟他讲不要来跟我讲仁义,讲了半天就是仁义而且还让我很高兴,真是有辩才。客之以说胜寡人也。”他就是以这个让我很高兴的道,让我很信服,用言语也胜了我了。


由此观之,大勇反为不勇耳。这样子看,什么样的勇能够刺不入、能够击不中,那种勇跟柔弱的仁义之术来比,你看哪一个强?柔弱的仁义之术那要强的多,大勇反而不勇,没有比较的话“大勇”当然是很神勇了,但一比较之下其实是微不足道的,那个叫作匹夫之勇。这边是在谈为什么“勇于不敢则活”,为什么“勇于敢则杀”。


勇于敢则杀,历史上这个故事也很多。晏婴,很聪明,齐国宰相,非常短小,五尺不到,心机小的很,但在历史上很出名。因为他非常非常聪明,他用一桃杀三士。齐王的后宫种了蟠桃,很大,别人都没得吃,然后刚好成熟了,齐王旁边有三个武士,目中无人,他早就很想除掉他。可是他五尺不到,而那个人打个喷嚏也把他喷老远去了。他就想个办法,数一数在座的人有地位的、有权位的大概几个人,然后就剩一颗,齐王分一颗,他分一颗,谁分一颗,剩一颗。剩一颗然后就端给其中的某一个勇士。


那个勇士拿到还没吃,其他已经有一个先自杀了,为什么?士可杀不可辱也,勇不勇?很勇,不怕死。但是这种勇,匹夫之勇,他为什么先自杀?“你怎么用一颗桃子来侮辱我呢?怎么会他有我没有呢?”他杀完之后,这个端着还没吃,还搞不清楚什么事,另外一个又自杀了。为什么另外一个又自杀了?“他死了我敢苟活的话,我还称个勇士吗?”他马上想到这个问题,把刀一斩又自杀了。


待会那第三个又自杀了,为什么?“那两个人为我而死,我岂有苟活的道理?”咔,又自杀了。最后谁没有自杀,晏婴没自杀,因为晏婴不耍这个匹夫之勇。你看这个勇,勇是勇,可是在很多地方是很可笑的,那个反而不勇。所以你看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反而活了。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这两种,强弱这两种所带来的利益或招来祸害,历史上告诉我们,你仔细的观察,传记、历史演义,统统拿出来翻,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天道是厌恶逞勇斗狠的,而谁能识得这个天理的奥妙呢?究竟它为什么会这样,好像有个人在安排,其实也不是,是气机自然,非常的深奥,那到底为什么会这样?谁识的透?孰知其故?


我们看《列子》这一段:老聃语关尹曰,老子跟关尹子说:“天之所恶,孰知其故?”他自己来解这一段“天之所恶,孰知其故?”什么意思?言迎天意,揣利害,不如其已。你想要去逆料天意,天天在那边接神通,想想它到底要指示什么?到了某一个地方有一个什么感觉,到底那个感觉在告诉我什么?你在迎天意,你在揣利害,你想要用你的力量、用你的头脑去给它分析一个究竟来。


不如其已,你放下,为什么?你再聪明,你逆料不透,你无法了解。但它有一个赤裸裸、坦荡荡非常明白的原理,那个原理就是“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原理是非常明白,你只要照着做就行了。


你要去了解它为什么?你没有办法。你要了解说我昨天做了一个梦,究竟什么意思?有的人为了解一个梦,解了三年,然后三年之后终于我明白了,那又怎么样?你不必明白你还是过这些日子,不是吗?你白花力气。到了一个地方说头皮麻麻的,我一直在想什么意义,有必要嘛?就是头皮麻麻的。


所以不必迎天意、不必揣利害,安分守己,做我们可以做的事。天道的规则其实是非常明白,道不能识,没有办法去了解它,但是能够顺它、顺天道之自然,如此而已。


在我们身体上比较容易了解的也是一样,我们无法问为什么分泌胃酸,我们无法了解肝为什么排毒,但是你可以顺应它,几点我该休息胃会最健康,几点我该休息肝会最健康,我只要吃点什么它就可以得到好处,你可以顺应它,但你无法了解它。就是医生搞了半天,临床试验,看现象,最后他还是了解它的特性顺应它,他也不是了解它,他没有办法了解。


是以圣人犹难之。因此圣人对于要真正深入了解这个道还是有困难的,圣人勇于不敢,这只是效法学习道的现象去顺应它,他终日效法天地的自然,学习柔弱、跟从,但还自谦很难达到。他很自谦,我只是学习我看到的现象,我柔弱,我跟从,但是我根本不了解它,我无法了解它。


其实圣人犹难之,你以为圣人什么都懂,不是的,他也许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但组织成这么精密的里面的结构原理为何会如此,五行为什么会这样生为什么会那样克,只能了解现象,说不出个所以然,所以“圣人犹难之,天地的道理他顶多也知道个七成,不要以为他十成掌握在掌中,那老天爷算什么?


这个世上的事当然有时是要勇敢的,有时是要坚决的。不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难道是只知道跟从吗?不是的,有时是很勇敢果决的。但各正性命的事,乃是本于乾元之气的带领才有办法成事。


这个乾元之气就是你性中本俱的。当你的所有的情识拿下的时候,意念的干扰全部退下的时候,乾元之气自己会来聚,自己会产生,自己会发生。靠它的带领,才能够完成各正性命的事。


而这个乾元纯清之气早已俱足在我们的本性之中,人们只要学习放下所有的知见,放下所有的干扰,以着最谦卑最柔弱的心态,不敢自作主张,所以不要勇于敢,勇于敢则死


为什么?因为精密造化不是你能做的,一心一意跟从乾元的指引,带领我们到最圆满的地方,达到最终的究竟,因此说勇于不敢则活而要放下内心攀附已久的知见,这个着实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我已经讲过好几次,比上月球还难,事实证明比上月球还难,我们都上了月球,我们的心还洗不干净。即使是圣人也还不敢掉以轻心,因此说“是以圣人犹难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草_70c

    学习道德经才是真正的养生!

    潇凡666 回复 @小草_70c:

  • 言观观言

    感恩!20230731

  • kathy_hx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联想到孩子教育上就是:总是批评孩子,则杀;常常能去包容孩子,则活。“不敢”比“敢”难,虚比实难。

  • 潇凡666

    不让讲仁义,讲的全是仁义,还很开心的听

  • 凌七萌

    感恩!

  • 听友256724152

    虽有力不敢击,虽有勇弗敢刺!感恩!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