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黑龙江大学的霍明琨。
在20世纪下半叶的亚洲企业史上,有一位罕见的传奇人物,他在二战后的经济低迷时代,竟然创造出了一手打造两家世界五百强的奇迹。这个人就是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怎样创造了这种前无古人的成功?令人惊奇的是,他在有一次谈到经营之道时说:“我是严格按照《菜根谭》等等中国古典的智慧来指导和管理企业的。”而在以东方管理流派著称的日本企业界竟然流行着这样的话:“《企业管理》可以不读,《菜根谭》不能不读。”
——《菜根谭》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它为何有如此神奇的魅力?
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界定:
《菜根谭》是晚明万历年间,由儒生洪应明所写,关于修身养性的语录体典籍。
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 什么是语录体典籍?
第二, 晚明万历年间,是什么样的时代?
第三, 洪应明是谁?
第四, 这本书为什么叫《菜根谭》?
语录体典籍,就是由一条一条的话语记录下来构成的。这样的著作,不像章回体小说那样,全书有明显的篇章结构;而是像一串串散落的珠玉,各自熠熠生辉。其中的语句虽然短小精悍,但是文辞典雅、清新隽永,给人以无尽的智慧启迪,我们往往对其中的经典句子耳熟能详。
我们最熟知的语录体典籍,就是《论语》,由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记录而成。提起《论语》,就会想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而提起《菜根谭》,也许有人一时间想不起来。如果我说这一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相信大家就会恍然大悟。
《菜根谭》写于晚明万历年间。万历帝明神宗是一个非常出名的昏庸皇帝,他创造了二十多年没有上朝的记录,整天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朝政荒废、政治腐败。
当时的市井文化当中流行着四个字——“好货好色”,就是金钱权势至上、肉欲美色至上。《三言二拍》和《金瓶梅》中写到了很多晚明社会形形色色的众生相。比如当时有很多像西门庆这样的人物,一个泼皮无赖、整天只知道打打杀杀;竟然靠着和黑道白道的关系捐了钱、买了官、置了田产,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户。他整天没有什么正事,除了喝酒打牌,就是找女人。而他身边的这些女人也都是争风吃醋、撒泼耍混。虽然物质和欲望是极大地满足了,但是心灵和精神却是前所未有的空虚和荒芜。
万历年间,北方的努尔哈赤已经建立了后金,游牧民族的铁骑正在虎视眈眈窥伺中原;而在明朝内部,很多老百姓还挣扎在水深火热当中,有多少像武大郎、郓哥这样的人物仍然奔波在温饱线上。同时,晚明社会还涌动着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思潮,有的人提倡张扬人欲;有的人强调克己复礼;有的人认为人皆自私;有的人在讲经世致用。
那个时代,欲望横流、危机丛生;充满了选择和挣扎,也充满了拷问与追求。
洪应明,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如今《菜根谭》名扬四海,而洪应明似乎并不是一个名人,而只是一个人名。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更像一个屌丝,一个有过光荣与梦想,而终于落败的屌丝。
《菜根谭》最早的版本上有洪应明朋友的一段题词:
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
洪应明是一个知识分子,在400年前,知识分子最理想的人生,就是金榜题名、出将入相。于是他也一头扎进了追求功名利禄的滚滚红尘。几十年过去了,寒窗苦读、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过天真幻想、碰壁撞过南墙;经过人情百态、见过世事炎凉;明了人生大道,也知道了人生的无奈与苍凉。最终,却是清苦一世、布衣终生。
到了中晚年,在人生途中受尽磨炼、历尽风波,终于明白:
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味道浓烈、辛辣甘甜的大鱼大肉、美酒佳肴都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只是粗茶淡饭;才智卓绝超凡绝俗的人,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其实真正的伟人只是那些看起来平凡无奇的人。
每个人的气质里,都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人心与人性。
最后,由定生慧、厚积薄发,洪应明把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儒道释修养、洞如观火的智慧,凝结成字字珠玑、熠熠生辉的《菜根谭》。
究竟,为什么要叫《菜根谭》呢?
有人说:《菜根谭》的名字取自宋代儒生汪信民的一句话:
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就这一句话,值得百般品味。白菜根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质朴粗糙,不好看
《论语》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人说:冉雍这个人很有仁德,但是口才不好、不会说话。孔子反问:需要那么好的口才做什么?言词敏捷,口中随时有话来对付人,表面看起来是以口才取胜,实际上因此招人厌恶,人真的需要那么乖巧、那么会说话吗?
作为一个博学多闻,很早就被天下人景仰,称为圣人的人,孔子从来不喜欢乖巧伶俐、逞口舌之才。他曾经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乎仁。” 越是说着好听的话,陪着笑,越缺乏真诚厚朴的仁德;越是方直刚正、愚讷少言,越接近真诚厚朴的仁德。
这就像《菜根谭》说的: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人阅历很短浅,所以受到的各种濡染也少;一个饱经世事阅历很广的人,智谋城府也深。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圆滑,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些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第二、白菜根苦涩难咽
白菜根是苦的、粗糙的,可是苦就是人生的真相,中国民间有这么一种习俗,孩子一出生,先在他的嘴上抹黄连汁,再抹点蜂蜜,寓意是希望这个孩子能吃得起苦,才能享得了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品尝过清苦贫寒、经历过摸爬滚打、耐得住磨难历练,这样人生才更有重量和内涵。
所以《菜根谭》说:
横逆困穷,是煅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煅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煅炼者,则身心交损。
飞来横祸、挫折恶逆、困顿潦倒、穷途末路。这些事情对于人生的考验,就像烈火熊熊的熔炉,经得住的,就是精金美玉;经不住的,就是残渣废料。
管理学中有一种“鲶鱼效应”。欧洲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却十分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把捕捞到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香消玉殒”。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鲜美,因此销量很差,其价格也比活鱼低好几倍。后来,渔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船上的鱼槽内放一条以吃小鱼、贝类为生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四处游动猎食,沙丁鱼为了避免被吃掉,会在鱼槽内不停游动。这样,虽然最终会有几条小沙丁鱼被鲶鱼吃掉,但是其余大部分的沙丁鱼却能活着抵港。
这就像: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一个人生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身边就像是摆满了治病救人的针灸器具,不知不觉中砥砺品行磨练意志;而一个人如果生活在无忧无虑的顺境中,就好似在面前摆满了刀枪利器,不知不觉中就使身心萎靡不振、遭受戕害。
第三、怎样才叫“咬菜根”
郑板桥在《竹石图》题诗中写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一个“咬”字,就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人生就像攀岩,如果不慎滑掉到悬崖边上,生死系于一线的时候,必须有这么一股劲,必须挺住,坚信自己,做一个深呼吸、缓一缓劲,也许就会翻身跃上。可是如果心灰意冷,看到万丈深渊,手一松,就会万劫不复。
《菜根谭》说: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
一个人在志得意满时应该及时警醒、尽早觉悟、急流勇退;而在遭受挫败后,则要不抛弃不放弃,绝地求生、触底反弹。
有一副对联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们都熟悉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的故事。怎样才叫有志?老子说:“强行者有志”。只有那些坚持不懈地追求下去、绝不轻言放轻易罢休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有志者。
世事如菜味、百事由根发。《菜根谭》的确有其神奇魅力。那么,它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又为何被奉为企业管理的神书?
下一讲,我们揭晓答案。
想买一本看看
已读文稿
老师讲得很好
是任尔东西南北风,不是任尔东南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