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6 学会专注,让你效率翻三倍

课时6 学会专注,让你效率翻三倍

00:00
13:51

你好,我是麦小麦。

上节课我们讲到了如何解决拖延的问题,今天我们要谈一谈做事高效率的重要因素,那就是专注。

我们会从环境准备、心理准备、运用工具和养成习惯四个方面,为大家提供如何让自己更专注的方法。

***

专注这个词,老是被大家挂在嘴边,那专注究竟是什么呢?用大白话简单的来说,就是集中关注当下的任务,抗拒其他干扰,从而提高做事效率的能力。

专注力被认为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只有投入了专注,我们才能集中精力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否则各种智力因素都将因为得不到支持而失去控制。

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就说过:

“‘专注’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我把专注定义为人的一种特质,它的作用相当于给人做事的时候开了外挂。普通人和成功人士其实在智商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正是因为做事专注程度的不同,造成了在成就上的巨大差异。

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但你可能会发现,有的人的24小时就是很经用。他们做任何事都很快,花的时间都比别人少,除了找对方法以外,就是因为他们足够专注。

相反,如果不够专注于事情本身,做事的效率就会低、质量差,还容易被别的事情带跑。

举个例子,你见过或听说过作业拖拉的小朋友吧?

同一个班同样的作业,有的小朋友晚饭之前就做完了,完全没有压力,而有的小朋友就要做到晚上十点、十一点,不明真相的家长还以为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呢,却不知道其实是因为自家孩子太磨蹭。

这些磨蹭的孩子看起来一直在认真地做作业,但就是做来做去做不完,因为他们不专心,眼到、手到、心不到,不仅做得慢,错误率还特别高。

别说小孩容易分心,其实大人也一样。

我有一位朋友在事业单位工作,她总是那个玩得最多、但工作完成得最好的人,每次评优看业绩,她总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名。

比如说,她们单位的文件特别多,很多事情都要生成文件层层批复,有时文件会卡在上级领导那里很久都不返回,因为领导要看的文件也很多,还要忙各种事。

而她作为中层领导,既是写文件最快的那个,也是批文件最快的那个。只要她进入了工作状态,一上午可以干别的下属和上级好几天的活,做得又快又好。

结果就是她经常闲着,因为她专注、效率高,把自己的活都完成了,上下两头都没有她快,所以她的活并没有少干。

她说:“别人都用锄头挖地,我用拖拉机挖地,这能比吗?专注,就是她的拖拉机。

很快,她就发现自己的能力完全没有必要被事业单位所限制,于是她就辞职出去创业了,创业的成绩也很不错。

对于职场妈妈来说,因为身兼多个角色,专注确实更有难度。

尤其是刚生完孩子返回职场的妈妈,难免人在办公室,心里惦记着家里的孩子。结果工作的时候心猿意马,效率不高,领导也不满意,工作效率和照顾家庭两头不靠,这就得不偿失了。

专注,其实也有层次高低的分别。一般情况下,专注是指排除杂念,专心做眼前的事,普通人能做到这样,效率已经大大提升了。

但其实专注还有高阶版,那就是美国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他的著名作品《心流》里提到的心流状态那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让人难以忘怀。

举个例子,比如你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当你读得入迷的时候,你全部的情感都投入到书里,你的情绪随着主人公的遭遇而起伏,你的世界与作者的世界、TA笔下的世界融合为更大的世界。

你徜徉于每一个字、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故事构成的浩瀚世界,所有的内容经由你的眼睛流入你的大脑,流进你的血液,被你的身体所吸收,给你带来养分,给你带来快乐。

你想快就快、想慢就慢,速度根本不再是问题,阅读于你来说就是一次生命的旅途,让你体验到一种出离于尘世之外的超脱感觉。

这,其实就是心流状态,极度的专注带来的一种美妙的状态。

那些总是心满意足的沉浸在手艺中的匠人,就是在工作中进入了心流状态,你觉得TA在辛苦的劳作,TA自己觉得在享受。

进入心流状态的人们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但是,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被太多信息和诱惑所包围,连基本的专注都难以做到。我们的注意力和专注的状态,成了各种信息竞相争夺的窗口。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就曾预见到未来信息社会的情形:

“信息消费的是人们的专注力,因此,信息越多,人们越不专注。”

现在我们的状态真是被他说中了,现在很多人在办公室里的常态就是:回回邮件、时不时接个电话、刚放下电话微信又接二连三的来了,一上午干不了什么事。

但是如果真的能够专注于每个任务本身,妥善的安排好回应信息的时间,其实我们的一两个小时可以做很多事,还能做得又快又好。

***

大家听到这里应该已经意识到了吧?要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就要培养自己抵抗海量信息和各种诱惑的力量,需要高度的自律。

有人说,自律这个事挺难的,我经常是脑子想做事,但是身体不听使唤。

那好,我给大家四个层次的解决方法,这四个方法从外而内,从易到难,大家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

第一个方法,也是最简单的,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能够专注的外部环境,强制自己不受干扰。

这个环境的要求包括安静、没人打扰和远离电子设备这三个方面。

安静比较好理解,比如你要在家写一个提案,那么请把电视和音乐关掉,或是在自己的房间里把门关上,如果需要,你还可以戴上隔音耳塞,这是安静的要求。

接下来,就要请家人和孩子不要来打扰你,比如说家人不要来给你送水、送苹果,要陪孩子也等妈妈完成工作之后再去陪。

远离电子设备,第一要远离的就是那个仿佛是我们身体器官一样不离不弃的小东西——手机,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干扰源,一定要安置好它,静音,甚至断网,放远一点,杜绝它的干扰。

另外,电脑上的QQ、邮件的提示也要关掉。

这时,你就完成了环境的准备,算是给自己一个专注的环境了。

我们不大可能每次做事都先给自己一个如此完美的环境,但是也要努力去争取。

比如在办公室,那并不是你一个人的空间,你也不可能不接老板的电话,但是在专心准备做一件事情之前,先上个厕所、调整好身体的状态、手机放远、关掉电脑上的一切聊天应用,这总是可以做到的。

专注的第二个方法是利用工具,强制自己分段保持专注。

关于利用工具,我第一个要推荐的就是番茄钟,这是最经典的专注工具,是瑞典的诺特伯格发明的一种方法,就是用倒计时的番茄钟来管理时间。

他认为人脑能保持高效运转的最佳时间是25分钟,将时间拆分成若干个25分钟,在番茄钟轻微嘀嗒声的陪伴下,每高效工作25分钟就休息5分钟,再重新开始25分钟。

网上有专门的番茄钟卖,便宜的只要十几块钱,就是个发条计时器,到点就会响,你可以设25分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设置倒计时的长度。

手机上也有各种番茄钟APP,可以把手机变成一个番茄钟。这个方法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觉得番茄钟的25分钟比平时的一个小时还管用。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自我死线法”,这个我们在上一节课中讲过,就不再重复了。

好了,刚才我们说的两个方法是对外部环境作出改变,属于被动强制性的专注方法。我们知道,做事最大的驱动力还是来自我们内部,所以接下来的就是主动培养专注的方法了。

第三个培养专注的方法我们称为心理暗示法。

在做事之前,我会在心里反复的告诉自己,要开始的专注做事了。

我还会做几下拉伸动作、深呼吸几次,心里默念三次“我现在要开始专注地做事了,请把其他的念头、烦恼都放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件事里”,拉伸、深呼吸和默念,这就构成了一个小小的仪式,给自己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条件允许,你还可以用三分钟来做个小小的冥想,以便更快、更好地进入状态。

在这节课后面,我还录制了一段三分钟的冥想引导词送给大家,在开始一项重要的工作前,听着这段引导词做三分钟冥想,引导你更快地进入专注状态,会让你发现什么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 。

在开始前的心理准备中,你还可以预估一下你完成工作的时间,在默念或者冥想中加上一句“我要在多少时间内完成这件事”,这就好像是一个锚,固定思维这艘大船的位置,不跑偏。

最后,我们要坚持前三种方法,为自己培养专注的习惯。

***

好了,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讲的。我们一起了解了培养专注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专注力的四种方法:分别是营造环境、利用工具,心理暗示和培养习惯。

接下来我们还是照例给大家留个小作业:你有过因为专注做事而感到快乐的经历吗?欢迎在留言区跟我分享。

这堂课我们讲完了,我们也就完成了时间管理中的“行动篇”的学习,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应用篇,直击女性时间管理的四大痛点问题:家务、孩子、精力管理和学习提升。

我是麦小麦,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