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01:第一章:第一节:教育的概括

【教育学】01:第一章:第一节:教育的概括

00:00
24:39


一、教育的概述

(一)古今中外有关教育的典型说法

1.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进行了这样的阐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  善也

3.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中庸》曾提到“天命之   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4. 《荀子修身》则认为以善人者谓之教

(二)教育的科学概念

1. 教育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主要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  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  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因此,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生活性。

狭义的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  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  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中的德育。

2.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其特点包括:(1)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其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2)这是在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3)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3. 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体力脑力劳动分离以及国家机器产生。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是教育发展相当重要的一步。自此以后,教育就有了两种形态,  即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和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

4.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体现在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信心满满啦

    纸质材料是啥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