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三曰气敛

042三曰气敛

00:00
07:39

042.三曰气敛
原文: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蓋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解释:
腰脊是身体机械运动系统的总机关,只有将此处设为命意之源头,周身之运动才稳而有序。继“心静”与“身灵”之后,保证周身运动稳而有序十分重要。阴阳动转是气之显用,气或太极或说心是气的体藏。为使以气运身稳静有序,即须用“敛”字诀,敛入脊骨。
一阴一阳统之谓气。呼吸是阴阳的特例,也是活着的人身无法须臾离却的。所以通过呼吸练习阴阳是一方便法门。在练习单操动作时如此,在与人过手时也是一样,甚至在日常工作生活的视听言动中,也应坚持这项练习。练习要求是“呼吸通灵,周身罔间。”一呼一吸过程中,全体之阴阳虚实随之而鼓荡,没有任何一处是不顺随的。当呼吸时有了周身鼓荡的感觉即为“呼吸通灵”。尤其是静坐和静卧的时候,即呼吸是主要生命活动的时候,就是练习这“呼吸通灵”的最佳时机。“呼吸通灵”就是呼吸与周身阴阳变化鼓荡相宜。“罔”是结网之意,指周身上下如结网一样以阴阳之气通灵。如何练习呢? “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吸气时把注意力由四面八方收敛到腰脊,呼气时由腰脊散向四稍乃至四面八方。练习时,吸则匀细,呼则绵长,吸与呼之间为息,息时鼻之呼吸暂停,而阴阳鼓荡之内息,如投石入水激起的波涌,叠荡相传。静观自家身躯,时而翻江倒海,汹涌澎湃,时而水平如静,海阔天空。自家精神则驰骋傲游在这天海川原之间,自由自在,如梦如幻。
练成呼吸通灵的气敛对行拳打手有何帮助呢?“蓋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这两句不仅告诉我们“呼吸通灵”的效用,也告诉我们过手打人,仅在呼吸之间。吸则提轻,呼则放脆。吸则拉托挑拿,控制住其平衡点,呼则落马松沉弹放其出。但须提醒注意,吸呼拿放不可强用。如文所说:“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这里的气,不是呼吸之气,而是阴阳鼓荡之气。运气,强调的是平衡体系相融相隔的技艺,而非硬拉硬扯,送上门来则提轻,转而逃离则放脆。不可有违物来顺应之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