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一曰心静

040一曰心静

00:00
12:40

040.一曰心静
原文: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调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方人制矣!
解释:
人身运动机制是先由心发出指令,传导到腰及周身关节,然后发动。然而一动即止,候第二个指令再动。运动久了,这个系统就开始偷懒,发指令的间隔长了,一个指令下的动作之后加多了按惯性动作。运动就开始变得粗糙。这样下去,距离念念分明的驾驭肢体就越来越远,离功夫之道也越来越远了。所谓武学功夫表现为驾驭肢体及本力的能力。能百分之百的驾驭,就是阴阳相济,就是虚实兼到,就是己经懂劲,即可阶及神明了。所以,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是加深功夫修炼的着力处,归根结底是心。
“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为何心静则专,一举手即有定向?因为心静时,心所发出的指令明确而且密集,所谓明确就是贯彻始终。心静的单操练习方法就是放慢速度。放慢速度后的任何一刻的动,都可以将其上一刻看成静止的。反之,上一动还未结束,下一动己开始,则此下一动是动的基础上再动。很显然,在动的基础上的动不如在静的基础上的动驾驭的准确。
“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 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息心体认,息心就是灭尽妄念,就象是“看看身体要干嘛”那种神意。道家有“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之说,与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息灭心思,以身体确认。“随人所动, 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与人过手随人所动,自己行拳随屈就伸。自己行拳,听着重力,听着呼吸和心跳的节律,随屈就伸。与人不丢不顶,保持与人之间触点压力恒定且越轻越好。自己行拳不丢不顶,是减少运动惯性。“勿自伸缩”,这四个字很严厉,就如同老师板着面孔,大声说:“不要自顾乱动!”与人过手时,把重点放在“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上,不要放在“防止挨打”上,初学者最易犯这种毛病,与老师或与学友过手时,往往用非专业本能去乱挡,偶尔挡到则内心窃喜,挡不着就想着加快加力。在这种情况下,你若让他“随人所动”,他试一下发现总是被你打,他就可能对这个练法产生怀疑,就又回到错误的老路上去了。咏春拳过手训示说:“怕挨打,终被打。别用本能对抗专业,须把专业变成本能。”这个训示,放在太极推手散手中,也同样适用。
“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彼有抗力,我顺对手抗力变化的力在先。这句话往往被曲解成彼有力还未发,我的力先在前头,问,你怎么这么牛?倒不是说永远不可能这样,如果练到“阳阳相济”,可用蓋字诀或对字诀,以气盖去。但本篇这章是讲练法的,不是讲已经练成之后的用法的。
“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注意这个“仍”字,这说明在“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时,我意已是在先的。换句话说就是“意”须始终在先。意若已在先,则对手来力之时,你平衡系统的中心是知晓的,运用“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的平衡变化机制,触立处折叠涵化,给足了平衡系统重新构建的时间,彼微动,己先动,如此虽然受力在前,却能吃住劲力随缘而生变化在先。这是意在人先。
如何能意在人先呢?无外乎“刻刻留意,挨何处,心用在何处,向不丢不顶中调消息。”刻刻留意或刻刻留心,我们说过了,不仅指与人过手,是随时随处念念分明。在这里重点指与人过手。挨何处,心用在何处。是刻刻留意的具体描述。对手手去,我手随之而去,对手手来,我手随之而来。初始时务求粘随。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不丢不顶上,以感知对手的变化以及劲气走势。不要怕对方打到自己,要牢记,你现在是在练习,你的练习目标是“觉知”,是“知己知彼,知常知变”。时间无需太久,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时间是一年半载,效果是“施于身”。要点是“用意”。此后,渐渐达到“人为我制,我不为制矣!”这里还有一处细节须要注意,“久之,则人为我制。”这说明“久之”之前,我一直是为人所制的。功夫之成,先须舍己从人,甘心受制于人,久后知己知彼,从人制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