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集 司马懿取印
蜀军北伐失败后,老将赵云病重而死,孔明也因过度操劳而日渐衰老,然而为了达成先帝遗愿,孔明决意再次北伐。此次北伐,孔明大可派遣将领出师,自己坐镇成都,但他还是亲自率军出征。
蜀魏双方几场较量之后,魏军都督曹真连吃了败仗,只好称病还乡,司马懿暂时接任都督职位。
虽然曹真对司马懿一向不服,司马懿还是亲自上门拜访曹真,拿取官印。那么,同样都是亲自出马,孔明与司马懿的用意和做法有什么不同?这又能反映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处事方式和做人原则呢?
蜀军北伐失败后,赵云夜里病重而死,孔明夜深不寐,十分悲痛,看着老同事一个一个走了,孔明感慨万千。
人在感觉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常常会回想以前的事情。年轻人想的是未来,年纪大了,想的是过去。
所以,孔明会想到当年大家还都年轻,后来关羽走了,张飞走了,刘备走了,现在五虎将全都走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我们应该能够体会。孔明会感觉,时间实在是太紧迫了,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让他拖延,所以他越来越急,希望能够早日实现他对刘备的诺言。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想一想,刘关张三人有桃园三结义的誓言,有这样一个约束的力量,而孔明没有,他既没有跟刘备结拜,也没有跟刘备发过誓,或者立什么军令状之类。
孔明与刘备之间没有约束的力量,他凭的就是自己的一点心意——既然你托孤于我,而我也答应了,我就要尽全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感觉到,有没有结义其实不是很重要,那只不过是形式而已,心里是不是永远记住自己的承诺,这才是重要的。
孔明不答应则已,一答应,他就永远记住了,而且他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这一点,我们感觉他是非常了不起的。
孔明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值得我们学习,他是历史上不多见的一位典范。但是只有他事必躬亲这件事情,我们要好好地加以考虑。
一个人,如果任何事情都事必躬亲的话,就太累了。我们看,孔明才五十出头,就已经感觉到体力衰弱,很多事情好像照顾不过来了。
一个人该做的事情,责无旁贷,绝对不能退后;而有些事要大家来分摊,才能够充分发挥分工合作的功能。
但是,这一点我们也不能怪孔明,因为其他人跟他比有很大的差距。一次次的战争损失了许多人才,很多时候,孔明和属下刚磨合好,有点默契了,这个人就战死了,孔明能怎么办?
我们相信,孔明也不希望这样,但是整个情势逼得他好像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操劳,结果把自己累得不堪负荷,他真的是太累了。
孔明再上出师表,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这句话,一直到现在都被大家引用、传颂,因为人们觉得只有像孔明这样具有伟大人格的人,才能够下定这样的决心。
鞠躬尽瘁,无怨无悔,自己无所求,一直做到死为止,这就是全力以赴,一点没有保留。孔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年纪大了,是不是要休息休息,也没有因为自己生病了,多拖一点时间把病养好。
他是稍微有一点机会,稍微有点希望,就要努力抓住,去完成他的承诺。孔明的这种精神,一直到现在都被人敬仰。我们学孔明,不仅要学他的机智,更要学他重承诺的精神。
这次北伐,孔明想要取回街亭,然而要取街亭,必须先拿下陈仓,但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小城,却怎么打也打不进去。
老实讲,有时候要攻破一个城,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可是孔明说,明天不能破,后天一定要破,不能因为一个小城,就把我们阻挡在这里,不破的话,军令是问。他之所以这么狠,是因为一个将领如果不能狠下心来,就不能去发号施令。
而且,在眼下这种进不了又无计可施的危急时刻,又有曹真的大队兵马威胁,孔明该怎么办?这时候能退吗?能坚守吗?退,曹真正好追杀;守,哪里能守?
要知道,蜀军每一次北伐,最希望的就是速战速决,不能拖,一拖粮食就不足,士气就下降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孔明绝对不能说坚守不出,或者干脆退回汉中。他肯定会说全力迎敌,这样才能够提升士气,才是最好的一种因应态度。
就在孔明暂无其他良策,准备迎敌之时,姜维深夜前来献计,他建议孔明出祁连,我们知道,祁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据地,如果祁山一被突破,魏军那边就比较紧张,比较难守住了。
姜维提议这次还走祁山,孔明自然是接受的。重要的是,姜维说要走祁山,不是为了迎合孔明,而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有他自己的安排。
姜维本来是魏军的将领,后来投降到孔明这边来,他很了解曹真,于是想到利用曹真这种草包的性格,打击魏军。
姜维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是不得已才投降的,现在愿意回到魏营,可以举火为号,内应外合,把蜀军消灭掉。姜维写完这封信,没有直接送出去。
因为如果直接送出去,就表明他是真的要降,不是诈降。他写完信以后就给孔明看,说用这封信骗曹真出来,然后前后夹攻,活捉曹真。
其实,这种信只有姜维有资格写。第一,他以前是曹军的将领,现在投降过来,有这种身份的特殊性;第二,他已经得到了孔明的信任,否则孔明一看他写信投降,哪里敢相信他?他很快就会被杀掉。
但是现在不是那样,孔明看了信以后,马上明白了姜维的用意,冲他会心一笑。所以,一个人要做什么事情,要把身份、关系、地位、时间都摸得很清楚,这样才知道合理不合理。
大家知道,曹真是个草包,是绣花枕头,外表很好看,里面什么都没有。他接到信息,认为姜维要回到魏国来,高兴得不得了。
旁边有一个叫费耀的,也是很重要的干部,就告诉曹真,这可能是诈降,要小心。
曹真说,怎么会呢,这个信明明写得很清楚,姜维当初是不得已才投降孔明的,要不然谁愿意投降呢?我们不要怀疑,怀疑那么多,那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了。
费耀拿曹真没有办法,就说他先带队去试探试探,看看姜维是不是真的要来投降,到时候曹真再出来也不迟。费耀带着兵马出去一看,后面果然有起火的记号,就以为真的是姜维过来了,没想到反而中计,被抓起来。
曹真中计,费耀被擒,魏军损失惨重,面对曹真的连连战败,魏帝曹睿急召司马懿,询问对策。他问司马懿,曹真打不赢蜀军,该怎么办?
司马懿跟曹睿讲,跟孔明打仗,不能用一般人的对策来打,那是打不赢的,孔明如果说打,他就是想退,如果说退,反而是想打,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曹真不要动,不要打,要以静待动,看看孔明怎么办再说。
如果孔明也不来打,就说明蜀军坚持不了那么久,魏军只要能够拖上一个月,孔明粮尽自然就退了。
曹睿一听,就要下诏叫曹真不要出战,司马懿马上说不要让曹真知道是他的计策,要说这是皇上的意思。曹睿问为什么,司马懿就说这是怕曹真不服气。司马懿有这种顾虑是对的,但是他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
我们会怀疑,司马懿是故意这样做,来制造他跟曹真之间的不协调。所以有些事情,到底是好意还是坏意,我们真的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
如果司马懿不讲这种话,然后曹睿下诏,甚至直接说这是司马懿的建议,曹真反而不敢怎么样。
因为摆明了这就是司马懿的意见,司马懿怎么不能够有意见呢?现在是司马懿出了意见以后自己躲起来,然后用皇帝的威势来吓唬曹真,曹真只会更加不服气。
许多事情还是摆明为好,鬼鬼祟祟惹人厌,最后反而弄巧成拙。司马懿到底是不是故意这样做呢?我想,他是有意制造这些问题的。
司马懿这种人,表面上是一套,实际上想的又是另外一套。因为他知道,他跟曹真迟早是要争夺起来的。
曹真接到皇帝旨意,正要依旨而行,郭淮随口说:“此乃司马仲达之妙计,仲达真是决胜于千里之外啊!”曹真听后十分生气。
郭淮这么说也是太多余了,讲这种话干什么?我们知道他是无意的,倒不是故意想搬弄是非,他跟司马懿没有很密切的关系,没有必要做这种挑拨离间的事情。
他这样说,是由他的坏习惯造成的。太多人有这种坏习惯,认为嘴巴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就随便讲讲,这是很不好的。
如果郭淮不讲这种话,曹真照曹睿的命令去执行就好了。偏偏郭淮讲,这个不是皇帝的意思,是司马懿在旁边出的主意。一听这些,曹真非常生气,反而不听命令了。
郭淮欲用假粮草之计引诱蜀军前来劫粮,从而伏击蜀军。于是把运粮的消息散播了出去。孔明听到魏军很多粮车要经过,而且守军很少,他会不会怀疑这是魏军设计要把蜀军打垮?我想一定会的。
可是众将比较单纯,他们觉得既然有魏军粮车经过,守军又很薄弱,而蜀军正好缺粮,当然要去抢了,所以大家都争着去。孔明想了想,索性就将计就计。
每一个人基本上都认为对方会中计,很少会想到自己中计,这就是对自己和对别人判断的差异性。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会中计,他根本就不会去,而且会很快地去调整。就是因为老以为别人会中计,魏军才会一路追下去,最后发现自己中计,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蜀军前后夹击,把魏军包抄到中间,结果蜀军又获大胜。
这种事情说穿了,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智慧,但是在两边都不清楚对方在干什么事情的时候,却是非常管用的。
当蜀兵发现运粮车里全是杂草不是粮食而大呼上当时,他们的将领那种表情就是说:急什么?我们老早知道了,丞相已经讲过了。
如果那个时候将领也慌张说糟糕,我们上当了,那就真的是上当了。他们是用假上当来赚取魏军的真上当,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变化无穷。就在这么一刹那之间,整个的情势就改变过来了,结果反而是魏军大败而逃。
其实,大多数人的智力相差无几。人的所谓聪明才智相差就那么五分钟而已,一件事情甲很快想到了,乙开始怎么想都想不通,可是五分钟之后乙也想通了。因为人的思路基本上都差不多,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为什么还会分出胜负呢?就是有的人思路比较合时,有的人晚了一点。即时空上的差别,再加上人实力的不一样,当然,最后还要看老天给谁机会,就造成了输赢不同的结果。
有句话我们留在这里,各位可以自己去想一想:《三国演义》我们一路看过来,好像老天要哪方赢,不管刚开始怎么输最后都会变赢,老天要哪方输,刚开始再怎么赢,最后也是输得一塌糊涂。
所以,一个人不要老认为别人比自己傻,认为自己设的计别人一定会上当,还是要时刻预防对方是否将计就计。很多时候,将计就计反而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魏军大败,孔明却传令做好撤兵准备。因为只有在魏军大败的时候,蜀军才能够安全地退兵,如果情势改变过来,魏军大胜的时候蜀军想撤退,那将是死伤惨重的。孔明知道,在这种兵力悬殊的情况之下,再战下去是不利的。
他这么做,是为了顾全大局,减少伤亡,而不是为了自己。孔明不仅要全力而为,同时还要顾虑每个细节、每个过程,要发挥到最大的功能,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统帅应该做的。
曹真恼羞成怒,大骂所有的将领自作聪明。像曹真这样的统帅就是这样的,做错事情,不怪自己,老骂别人,把责任推给干部。
他觉得自己的意思是不要去,是将领们非要去,现在搞成这样子,他们要负责。其实他自己是统帅,直接叫大家不要去就没有事了,他怎么可能一点责任都没有呢?
这个时候,张郃奉命到曹真这里来听候调遣,曹真当然欢迎他,因为他是大将。张郃一来就讲起朝中的事情,提到司马懿如何神机妙算,但是他每次讲到司马懿的时候,曹真都在看别的东西,意思就是告诉张郃,少跟我提司马懿,我对这个人没有兴趣。
但是,张郃毕竟是个军人,军人对这些反应是不那么灵敏的,他不是故意要去刺激曹真,只是看不出来曹真非常不喜欢别人提司马懿而已。张郃照实讲,使得曹真更加不愉快。
我们已经讲过,有些话不必讲就不要讲,讲了没有什么好处,甚至是只有坏处。所以,一个人不能因为自己没有坏意,只是嘴巴闲着没有事做,听到了东西就要讲,这样做只会制造出一大堆的问题。
曹真接连吃了败仗,加之听到张颌说的话,自觉颜面无存,不久便称病还乡。他一病倒,曹睿马上发布新的人事命令,让司马懿来接任大都督,而且叫曹真把大都督的印信交出来,甚至还要他来参加交接典礼。
我们不妨想想看,曹真这时候会有什么想法?他一定会想尽办法找司马懿的麻烦,而且他的派系也根本不会跟司马懿合作。这样一来,魏国内部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分裂了。
因此,司马懿说要自己去取印。我们应该给新任的主管机会,让他去拜访原任的主管,使两个人做一个私底下的沟通,这样对新任主管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曹真哪里有什么大病?他只是打不赢,所以就假装生病而已。司马懿一个人跑到曹真的家中,把下人要端给曹真喝的东西接过来,亲手奉给曹真。曹真当然很感动,就问战况如何。
司马懿就说给他听,曹真接口说应该派司马懿当大都督,司马懿则忙说自己不能担当的。曹真当即就要去跟皇帝提议,司马懿这才说,皇帝是有这个意思,但是自己始终不敢接受。
最后,变成曹真自己叫人把都督印拿出来,无论如何要司马懿接,而且说这是为国家,不是为个人。
曹真不是个坏人,他只是没有脑筋而已。所以,我们没有骂他坏,我们只说他是草包,是绣花枕头,外表很好看,实际没有内容。这种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很容易把发自内心的话讲出来。
现在司马懿果真收到了这样的效果。曹真说,我这个大印一定要交给你,因为我不能耽误国家的大事,而且整个的挫败都是我的过错,如果是你,一定有办法。这样的结局才是非常圆满的。
还是那句话,就是给曹真最大的面子,给他最高的尊重,让他有台阶,可以一步一步走下来,走得很光彩。这是司马懿最成功的一点。有句话我们一直到现在还在引用,叫做“恭敬不如从命”。
一个人要把东西给你,你说不能要,他说你一定要要,最后你一定要说恭敬不如从命。意思是说,我听你的话,表示非常尊敬,这是中国人经常讲的一句话。
所以,司马懿拿到都督印的时候,说恭敬不如从命。“我是听你的话,不是我真的想要,而且我是暂时代理,等你病好了我就把印交还给你,还是你来当都督,我不会抢你的位置。”
当然,最后这句话是不要讲出来的,是要让对方感觉到,你不是来抢他的位子,不是来给他难堪,你也不是他下台了要打落水狗的那种人。
这样曹真就很放心,就使得这个交接非常顺利。这时,曹真完全是支持司马懿的,他的派系当然也会很合作。
其实,司马懿老早就想当都督了,他怎么会不想当呢?只不过他知道,用这种方法才能够争取到大家的合作,这是我们每个人要去学习的。
真是心疼诸葛亮
一个个曾经一起奋斗的战友都一个个走了,无力和无奈感使我泪眼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