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棋逢对手

73.棋逢对手

00:00
31:26

第七十三集  棋逢对手

 

司马懿自知与孔明斗智是下策,于是将全军撤回营寨,死守不出。那么孔明又是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将司马懿引出营寨而重创魏军的呢?


在蜀魏对战期间,其实孔明的计策也曾多次被司马懿料中,可是司马懿却没有力战求胜,他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在斗智方面,孔明与司马懿可谓棋逢对手,从他们的计来计往,我们又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用兵之道和处世智慧呢?


司马懿领兵抗蜀,多次惨败,他说诸葛亮料事如神,与他斗智是下策,所以下令全军撤回营寨,闭门不战。


这就是司马懿很聪明的地方。一个人碰到敌手的时候,不认输当然是很好的现象,但是盲目地不认输那就不好了。


不认输跟盲目地不认输不同,不认输就是明知自己虽然不如对方,但是不会认输,而是尽量想办法,最起码维持一个平衡的局面,说不定还可以后来居上,获得最后的胜利,这种不服输的心态是好的。


可是,盲目地不认输,就是不管对方是谁,我就是不认输、不服气,那就是蛮干。


司马懿如果要蛮干的话,他很可能就是周瑜第二,会死得很惨。司马懿是不是研究过周瑜的个案我们不敢说,但是最起码,他已经吸收了前人的智慧,知道跟孔明这种人斗智是划不来的。


斗智斗不过他,斗力又不是统帅的作为,所以司马懿决定跟孔明慢条斯理地相持,看他能怎么样,这是司马懿老谋深算的地方。


孔明闻讯,令军士安营扎寨,准备粮草。孔明把司马懿的策略也摸得很清楚,他知道司马懿其实并不是怕他,而是已经找到一个对他自己最有利的途径。


司马懿闭门不战,一方面可以稳住自己,不冒太大的险,另一方面可以养精蓄锐,而不必像孔明这边一样疲于奔命。


但是我们要了解,孔明这个时候是很有急迫感的,因为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并没有说这次一定能够完成任务,但是他知道,蜀军退一步,司马懿就可以进一步,所以他现在是以守为攻。孔明并没有要很激烈地去攻,那样死伤太大,因此他要准备持久战,看看司马懿会不会改变态度。


孔明一方面做持久战的准备,一方面命魏延前去叫阵,结果魏延叫阵不成,又大发牢骚,偏偏被孔明听到了。


中国人常常讲,纸里包不住火,又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事情其实往往都是很凑巧的。


而且,魏延发的牢骚是很没有道理的。他说我好歹也是个大将,叫阵这样小孩子一样的玩意,为什么要我去呢?


其实他不知道,孔明叫他去叫阵,就是给他面子,看得起他。因为如果对方听到叫阵,一气之下冲出来,而去叫阵的将领抵挡不住,那不成了笑话吗?


孔明不敢让别人去叫阵,单单让魏延去,就是认为他有能力担当重任。魏延不了解孔明的用意,不去好好地配合,总是自认为自己了不起。这是他最大的错误。


一个人要别人认为你了不起才是真的了不起,自己老觉得自己了不起,那是骗自己,最后要自食其果的。


魏延要么不去叫阵,要叫阵就高高兴兴地把这件事完成。叫阵没有结果,他还可以跟孔明提议这样叫阵意义不大,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方式,应该积极地建议而不是消极地抱怨。


但是现在,他完全不懂这些,难怪他一辈子都觉得自己受很大的委屈。


蜀军叫阵没有结果,孔明命蜀军撤退,而司马懿却不敢追击。因为他跟孔明交手多次,心里知道,他不跟孔明打没事,一打就必输。


像这种事情,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叫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一个人被蛇咬了一次以后,每当看到草绳就以为是蛇来了,心里的阴影始终都存在。


司马懿命令再探。意思就是说,去看看孔明到底是真的退兵,还是假的退兵。因为以前孔明就是这样,每一次司马懿认为是真的,最后就是假的,一旦认为是假的,结果又是真的,他已经开始搞不清楚了。


再探的结果是孔明又退了三十里扎营寨,司马懿心想,孔明果然不是真的要退兵。不久又有人报告说孔明又退了三十里,这下司马懿觉得奇怪了,但是他很聪明,还是决定不追击。


因为不追击还有下次机会,如果追击,万一中了孔明的计,这一次就可能报销了。有人会觉得,司马懿这完全是胆怯,是懦弱,其实这样想就是根本不了解司马懿在魏国的处境。


张郃一定要追击,因为他的立场跟司马懿是不一样的。司马懿一旦追击失败,他的都督之职就不保了,可能就被冰冻起来,又要遭受他曾经受过的那种冷冻的滋味。


而张郃没有这样的担忧,如果败了,了不起回来跪地请罪,上面也不一定会杀他。说实话,这时候魏国也没有几个大将可以杀了。


所以张郃坚持要去追击,我觉得也是合理的。张郃的意思是,你不敢打我去打,孔明分明是撤军了,现在不打,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张郃也知道,将帅要撤军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这个时候后面有人追击,因为撤军的时候,军队的士气是经不起打的,只是他看不懂孔明的计谋而已。


孔明接连退却,就是为引诱魏军前来追赶,闻讯张颌果然追来,他很高兴,希望魏延能够出战迎击张郃。因为眼前这些大将,实际上也只有魏延能够承担这个重责大任。


于是孔明就说这次退兵不是真要退,是用计引司马懿出来,只要他出战就必输无疑,没想到司马懿还是不出来,可是最起码已经把张郃引出来了,这是个好机会,张郃这人不简单,有谁愿意去对付他?


孔明这样说,用意是希望魏延主动站出来请命。一个人自告奋勇的时候,总比被别人点到,被别人指定要好看得多。实际上,孔明也是给魏延最大的尊重,最大的面子。


可是,魏延偏偏不领情。他心想:我几次跟你建议你都不理睬,几次照你的指令去做最后都不光彩,你现在还来这一套?


你请我才去,你不请,我就是不动。老实讲,任何人要跟孔明来这一套,都是要吃亏的。


我们都知道,孔明很喜欢用激将法,可是他激,要魏延懂得回应,这个“激”才有因有果,有来有去,然后发生很大的作用,现在是有来无往。


最后,孔明只好用点将法,逐一点将,最后所有人都点到了,就是不点魏延。他当然也希望魏延能够从此改变他的态度,以后大家好好合作,这才是整个团队的福气。


我们说,一个人要跟自己的顶头上司硬碰硬,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讲的“鸡蛋碰石头”。


现在,孔明是石头,魏延不过是个鸡蛋,你碰得起吗?最后一定是鸡蛋碰破了,而石头不会有什么损伤。孔明没有什么怕的,当然他心里多少会生气。


但是魏延的个性就是这样,从年轻到现在,吃那么多苦头,他还是没有改变,这就是他活该要承受的了。


孔明点将完毕后,张颌率领魏军也一路追来,蜀军边战边退,强化退兵假象,张颌果然中计,认定蜀军确是退兵,于是边追击边派人通知到司马懿那里。


司马懿这个时候再不出来,就交代不过去了。司马懿每次都说孔明是假的,现在证明孔明是真的撤退,而且张郃正在一路乘胜追击,司马懿如果还不出动,是什么意思?所以司马懿也跟着出兵。


没想到,姜维事先就得到了孔明的指示,司马懿一出来,姜维马上就从后面袭击司马懿的营寨。


司马懿这边发现中计的时候,再回头已经晚了,老家早就被姜维捣毁了。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是有家回不得了。


实际上,两军打仗最怕的就是这样。你以为对方打败了,最后才发现是自己中计了,结果很惨,士气也无可挽回了。一个人有时候很勇敢,有时候又好像什么武艺都不行,就是他的精神和心情给他的影响不一样。


魏军大败,司马懿这次的表现,跟曹真是一模一样的。他说我告诉你们不要打,你们听话就好了,可你们一定要打,结果把我累成这个样子。


其实,司马懿心里也知道自己上当了,也不能只怪张郃,但是司马懿的这种做法是人通常会有的反应。越高阶层的人,越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做部属的还是要多多体谅他们的处境,会比较好一些。


孔明利用诈退之计力挫了司马懿大军后,正要与姜维商议下一步的进兵之策,却传来张苞去世的消息,孔明顿时昏死过去。


此时,他的心里有三种感触:第一种,张苞是张飞的后代,张飞是我的故友,故友走了,我理应照顾他的后代,可现在却照顾成这个样子,真的愧为人家的长辈。所以,孔明觉得自己没有好好照顾张飞的后代,对不起张飞。


第二种,觉得对不起蜀国。一个将领,这么年轻就去世了,这就表示孔明作为统帅,每次打仗都没有把握,让一批批年轻人白白去送死了。作为统帅,孔明觉得自己对张苞的死有责任,所以觉得很惭愧。


第三种,孔明会觉得,连张苞这么年轻的人都走了,那我还剩下多少时候啊?他感觉更有紧迫感了,所以他的悲伤不是装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他知道自己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很想尽全力把它完成,但是现在从张苞去世这件事情上,他感觉到这件事好像越来越困难,越来越遥远了。


孔明这次北伐之时,就已经病弱不堪,又加上张苞去世,伤心过度,以致病情加重,于是打算退兵,然而魏延却不同意,他请孔明回去,自己继续攻打。魏延讲这种话是非常不合适的,就算他是出于好意,也没有资格讲。


唯一有资格讲这种话的就是孔明自己,除了孔明以外,没有第二个人有资格。


如果孔明把魏延请来,说自己生病了,不能再指挥作战,但是北伐的事情是大家的,大家一定要同心合力把它完成,然后说自己回汉中去养病,让魏延在此全权负责,也还可以。


但即使孔明真的这样说,魏延也还要表示自己承担不起,不管是真的是假的,一定要有这样的表态,孔明才敢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


可是现在,事情完全不是这样。魏延对孔明说,你生病了,那回去养病好了,但是不能退兵。这意思就是说,没有你,我们也不差,你早点回去,说不定我们打得比你在的时候还精彩。


这种话,任谁讲都是不合适的,但是魏延并没有这么觉得。他认为这是事实,自己只是把它说出来而已,如果一定要说假话,那么人与人之间不是很不够诚意,很难沟通吗?是因为他所受的训练不够,底子欠缺,才有这样不合适的表现。


魏延又说不能因为孔明生病便耽误北伐大计,这是更加不合适的。不能因为一个人生病就耽误大事,这是对的,但是魏延把这句话用在这里很不恰当。


如果这次是魏延生病,那么说不能因为魏延一个人生病就耽误北伐大事,这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这次是孔明生病,这种话除了阿斗,其他人都不可以讲。我想,阿斗是打死都不会讲这种话的,因为最起码他比魏延聪明,如果阿斗哪天对孔明说,不能因为丞相一个人生病就耽误大事,孔明说,好,那你自己带兵去打吧,那阿斗不就惨了?


魏延讲的这种话,如果是对皇帝讲,那就叫逼宫,就像当年很多人当面叫汉献帝退位一样。当然,孔明不是皇帝,但是他现在在这个地方就相当于皇帝的地位,因为他的历史背景,他跟整个蜀国的关系是非比寻常的。


因此,就算魏延真的这样想,他也绝对不能这么直接去说。魏延可以说:丞相您生病了,我们看着很不忍心,您一定要赶快回去修养,如果这里需要的话,我抵挡个三五天,还是勉强可以支撑的。


他这样说,孔明说不定还会说:你太客气了,我现在就是想让你留在这里,我回去一个月,尽快赶来,你好好撑住。那不是很圆满吗?


一个人想到什么就直接说出来,可能会造成很不好的后果。魏延这么说,就是对孔明最大的不恭敬。


老实讲,孔明这一生没有什么更好的享受,跟我们一般人差不多,但是有一点不同,就是他处处受人尊敬,处处受人礼遇。现在碰到一个魏延,实在是让人没办法。


孔明是很有修养的,就算魏延有一百个不是,就算魏延不懂事到这个地步,或者真的有意要冒犯他,惹他生气,他还是说,这是军机大事,需要再想一想。


他的意思很显然,就是拒绝魏延的提议,可是魏延还是听不懂,那有什么办法?


所以,一个人,如果别人已经对他很客气,讲的话很委婉,一再替他设想,他都感觉不出来的话,那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孔明说“容我三思”,就是断然拒绝的意思,这一点,相信在我们中国社会任何一个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能够体会出来。


当然,孔明没有采纳魏延的想法,而是退军汉中,第三次伐魏就此终止。一年之后,曹真与司马懿率四十万魏军,攻打汉中。


司马懿也不能老守,那样别人也会非议他,认为他是有意拖延,所以他一听说孔明生病,看到蜀军好久没有来攻打了,就决定出兵。他可能会觉得,这次轮到他了,过去看看情况如何,说不定有很大的便宜可以捡。


得知司马懿大军来了,孔明就派了两个将领,每人给了一千兵马,命令他们去守陈仓古道。这两个将领一听,马上就跪下来说,司马懿大军起码几十万,您只给我们两千兵马,那我们怎么打?


您要想杀我们就现在杀好了,何必把我们推出去送死呢?孔明说,你们怎么会这样想呢?我给你们两千兵马,但兵不在多,在精啊。


孔明又有机会教育人了,因为当时不仅仅是那两个将领,在坐的所有将领估计都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大家心想:论兵精,也不可能精到这个地步啊,我们蜀兵真的有这么精吗?


孔明这才解释自己已经考察过气象,知道雨季到了,会有连续一个月的大雨,所以魏军即使来攻也会无功而退。就算是一千兵马,也没有机会打仗,只要在那里守住,让魏军知道有人在那里就够了,将领们这才放下心来。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孔明对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事情,都摸得一清二楚。


果然,司马懿来攻,因为连日大雨,淋漓不堪,行动不便,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打仗,所以只好退兵。孔明下令不必追击。


一方面,连日大雨,魏军行动不便,蜀军行动也不方便,怎么追呢?另一方面,孔明知道,司马懿要退兵也不会很干脆地退掉,他也会想到孔明会派人来追,所以他一定会布下伏兵,等蜀军来追的时候两面夹击,这也是兵家常用的一种计谋。天气不好,又容易上当,不如不追。


可见,知己知彼,作战才能够顺利。我们通常的说法,叫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其实这句话是错误的,《孙子兵法》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百战百胜”的字眼,这不是中国人的思想。


老实讲,仗打久了,双方都是败的,没有一方赢,赢的一方其实也是败的,这个各位可以好好去想一下。


仗只要打上几十次,最后双方都是两败俱伤,没有一方是赢的。我们只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殆”就是危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做到知己知彼,怎么打都不危险,因为你已经有万全之计,但是不要认为自己一定会胜利,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打仗越少才是越好的,而不是拼命去打,拼到最后胜利,那是不可能的。


司马懿见蜀军不来追击,料定孔明必出兵箕谷和斜谷,曹真却不以为意,他的态度谈不上信或者不信,他只是不服气,觉得凭什么你司马懿就料得神?


我就偏不相信,他只是这样很单纯的一个反应而已。曹真是个没有什么脑筋的人,如果他经过思考和判断,然后跟司马懿说不信,那我们还很佩服他,因为最起码他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他现在并没有什么看法,只是不服气每次都是司马懿料对,他这是赌气,这种态度其实是最不好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原则,我们应该加以尊重。


我们不可以说曹真一定不如司马懿,如果曹真好好用心,好好用脑子,也不见得糟到这种地步,但是他偏偏不走这条路,只是意气用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那不是一个大将该有的风范。


司马懿曹真二人分别驻守箕谷和斜谷,结果蜀军果真来袭,司马懿击退进攻箕谷的蜀军后,前来接应曹真,不料曹真已经中计,失掉斜谷。


当初司马懿告诉曹真要小心孔明用计,可他完全不以为意,后来司马懿因为有提防,蜀军偷袭没有成功,司马懿再次提醒曹真注意,他还是不以为意,结果中了计,被蜀军追杀,大叫司马懿快来救他。


人要自己看得起自己,人家才会看得起你,而曹真完全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他有什么资格跟司马懿斗智谋呢?


实际上他完全没有资格,司马懿提醒他也是好意,但他认为司马懿是在开玩笑。我们要知道,战争是不可以开玩笑的,性命是很宝贵的。曹真现在搞成这个样子,是很丢脸的。


司马懿既然每次都能料中孔明的计策,为什么不力战求胜?如果是一般的状况,司马懿不会是这样的反应,他肯定要一直打,反正他和孔明交手多次,彼此已经熟悉对方的情况,而且他比孔明年轻,人马比孔明多,地方也比孔明熟悉,那还怕什么?


司马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由他的特殊处境所决定的。他知道,他的老板曹睿对他是不相信的,如果他很快地把战事结束,他自己命运如何,那谁也说不定了。


他现在的表现,绝不是想拖,而是想要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中,找到一条对自己最有利的路。


各位可以看到,他的经历是一会儿被重用,一会儿被冷冻,一会儿又被重用,一会儿又被搁置在一边,那种滋味,尝过的人都知道,是不好受的。


这个时候,如果把以前的教训全都忘记,就知道一路打下去,只想着立功,那不是傻瓜吗?那他就不是司马懿了。


司马懿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拖对自己是有利的。能不战就不战,说难听一点,拖久了,说不定他的老板就死掉了,再换一个新老板,再接着拖,看谁活得长。


所以司马懿才会有事没事练练太极,伸伸懒腰,好像没什么事情一样,其实他这是在保命。在这种情况下,你能说他不对吗?


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司马懿的立场来了解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在那种状况之下,他能够活那么久,能够起起伏伏那么多次,说明他是有一套的,是有真功夫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81510ozos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