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集 相煎何太急
曹操死后,曹丕一继任魏王,便导演了一幕幕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惨剧。曹植由此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七步诗》。
世人皆骂曹丕无情,难道他真的是铁石心肠?纵观历史,封建帝王家庭中,为了争权夺位而手足相残的,又何止曹氏兄弟?他们的故事,又让人们看尽了多少权力斗争中的残酷与无奈呢?
曹操过世后,曹丕继承了魏王之位。在众部将为他贺喜之时,曹彰忽然率领十万兵马前来奔丧。曹丕见状,生怕他来跟自己争夺魏王之位,因此非常惊慌。
曹彰是曹丕的二弟,曹操过世,作为儿子,曹彰当然应该来奔丧,可他大老远带着十万兵马而来,很容易让人怀疑是想来争夺魏王之位的。
身在帝王之家,兄弟事小,君臣事大,以前曹操也曾跟曹植讲过,在家是父子,上朝就是君臣,一切都要遵循正规的礼仪。
现在曹丕又不能直接出去跟曹彰谈,就算出去了,万一在城外打起来,难看不说,谁输谁赢还指不定。这种让别人紧张,陷自己于危险的事,聪明人一定会尽量避免,但曹彰却没有丝毫顾虑,实在是有勇无谋。
他们四兄弟是同父同母所生,但个性却完全不一样,可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曹丕令大臣贾逵出城与曹彰交涉,曹彰表示:特来奔丧,别无他意。于是贾逵让曹彰不带兵马,只身前往城内奔丧。
曹丕则趁机用计,收缴了曹彰的全部兵马,最终让他回鄢陵继续守城。与曹彰的做法不同,曹丕的三弟曹植,在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却在家中与朋友喝酒作诗,迟迟不去为父亲奔丧。曹丕大怒。
孔子曾说,父亲死了,儿子要守孝三年,这三年之内,不可以改变父亲任何做人做事的原则,一切要按父亲在世时的规格形式去做。
后来有人感觉三年的时间太长了,问孔子若只能守一年该怎么办,孔子说只要自己心安,一年也行,并没有硬性地规定大家一定要怎么做,只是让人斟酌自己的状况再定。
曹植跟曹彰不一样,为了争这个王位,他跟曹丕做过激烈的争斗,现在曹丕当上了魏王,曹植不服气的同时,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是好,因此没有去吊丧。
但作为儿子,父亲过世了,自己却还在跟朋友唱歌跳舞,这种做法也实在欠妥,如果曹操真把魏王的位子传给他,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曹丕此时大发脾气也并不单纯是因为父亲死了曹植没来吊丧,他还想借此机会找理由来整曹植,最好是能把他杀掉。
虽然他们四兄弟没有一个适合继承王位,但曹操还是不得不从中选出一个继承人。
可见从固定范围选拔继承人有弊端,最好能开放一些,如果自己人做得好,就自己人优先,要是自己人没有一个适合,不妨从外面挑选继承人。当然,曹操好不容易才当上魏王,从自己儿子中去挑选继承人也无可厚非。
曹丕也曾经当面跟曹植说过,你这次出去把先君的工作做好,将来你回来,我会禀报父王,早日确定你这个继承的位置。他没有想到曹植推辞都没有推辞,还说谢谢大哥,这种弟弟难怪曹丕要借故杀他。
所以任何事情,其实有果必有因,我们不能单纯地凭现在这种现象就来说。好像曹植比较对,曹丕比较错,好像曹植比较值得我们同情,不可以这样。
因为他的前因是很明显的,就是这个三弟根本不安分,他认为他的才气高,诗词歌赋都比大哥好,所以他有那个野心,一点没有长幼有序的心情,在这种情况之下,其实我们也觉得曹植并不值得同情。
曹丕派人将曹植等人抓了过来,曹丕的母亲让他念及兄弟之情,放曹植一条生路。
如果他不听从母亲的话,就是不孝,传出去会对他刚继承的王位很不利,因此曹丕心里很不甘,但表面上还是答应。
华歆看出了曹丕的心思,给他出主意说可以出难题考曹植,要是曹植通不过考核就将他杀掉,通过了就将他贬到偏远的地方,这样人家既不会议论曹丕是出于私心而故意兴师问罪,还会觉得他给了曹植一次机会。
曹植以出口成章闻名,通不过考核被杀也很正常。曹丕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正当理由,于是决定采取华歆这个建议。
一般的兄弟之间有纷争,只要父母一出面,矛盾基本都可以解决,但生在帝王之家的兄弟就没这么简单了。历史上帝王之家的兄弟互相残杀的惨况屡见不鲜,可见投胎在一般家庭比投胎在帝王之家要安稳舒适得多。
曹丕刚刚接任魏王之位,为什么不做一些正经事,先忙这些?因为对此时的曹丕来讲,稳固自己的地位才是当务之急,其他事情都可以慢慢再来。
一般帝王刚接任时通常都会这样做,所以我们也不能怪曹丕。照理说,曹丕是长子,继承权本来就归他,他应该没什么顾虑,可曹操几次都说自己最喜欢的是曹植。
而曹植底下的党系也一直想找机会把曹丕拉下来,现在曹丕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得到了继承权,当然会想尽办法挤兑曹植,以稳固自己的魏王之位。这些都是曹操当年埋下的祸根,现在却需要曹丕去承受。
曹植俯拜在地,说特来请罪,这样也不能获得曹丕的宽恕。一般情况下,弟弟这样认错,哥哥通常也就算了,兄弟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仇恨。可曹丕和曹植兄弟俩的仇恨却很深,曹丕绝不会就此罢休。
有人看前段同情曹丕,看这段又同情曹植,用一语贯之的观点看,曹植完全是自作自受,怨不得曹丕。
曹丕让曹植以“兄弟”为题,七步内吟诗一首,但不可出现“兄弟”二字。曹丕一心一意想把这个弟弟杀掉,但是以他现在的身份,必须要有一个很正当的理由,最起码,对外得有一个交代,而且现在母亲也出面了,曹植也有自己的党派。
曹丕出这样的题目,很明显是想提高作诗的难度,以难倒曹植。曹植以吟诗闻名,现在曹丕让他当场发挥自己的才气,若作不出来就表示他以前的作品都是假的,都是别人替他写的,他欺骗了大众,这样曹丕就有借口杀掉他了。
但让曹丕没想到的是,自己这样做反倒成全了曹植,否则曹植怎么会到现在还这么有名呢?
他逼着曹植在生死关头将潜力全都发挥出来,吟出的七步诗流传到现在都还琅琅上口,这都是曹丕的功劳。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这种事,只是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事情有好就有坏,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才能了解得更全面。
曹植在最后一步将整首五言诗完成,“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既达到了曹丕的出题要求,又影射了他们的关系。
人心都是肉长的,在场的每个人惊讶之余都很羞愧,曹丕就算再狠再坏,此时听到曹植吟出这样的诗句,也会有所动容,因为这分明是在讲他们兄弟俩:本来是同胞兄弟,就算要杀自己的弟弟也可以慢慢来,何必逼得那么紧呢?
此外,还有一个在场的人也非常值得关注——站在曹植身旁的那个武将。他手里握着剑,大声地数着曹植的步数,还时不时地露出一脸的凶相,一看就是个没有脑子的人。
他只知道曹丕讲的话是对的,自己要百分之百地去执行,却没有想到人家毕竟是亲兄弟,曹丕这样做是很不人道的。
就算他没有资格去劝曹丕,也完全用不着这样去逼曹植,好像硬要把他逼死了才称心愉快一样。这种人在当今也有很多,但那并不是忠,而是愚忠。这种一味忠心,却不明事理的作风并不值得大家欣赏。
曹丕决定放曹植一条生路,将他贬为安乡侯。曹丕的王位得到稳固后,其手下的文武大臣,见汉室渐微,曹氏日强,于是进宫威逼汉献帝禅位于曹丕。
很多人替曹操说好话,因为他们不了解曹操所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有人说:“魏王继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此乃上天瑞兆,魏当代汉之象。”
中国人任何大事都会假借天意,就像曹操这些人打赢了仗就说天助我也,打败了就说不是自己的过失,而是老天不帮忙。
一受委屈就骂老天不长眼,这是标准中国人的反应。
但是老天从来不说话,这是它最可爱的地方,它要给人做一个榜样——当有人诬蔑你的时候,辩驳是没有用的;当有人曲解你的时候,再怎么据理力争都是白搭;当有人捧你的时候,你也不需要高兴。
可是大多数人嘴巴喊老天爷喊得亲热得要命,却从来没有向老天学习过,这些人需要好好地反省反省自己。
现在这班汉臣说曹丕登台是天意,其实未必,因为按照阴阳文化,怎么解释天意都对,他们偏偏要这么说,只能证明他们安的是什么心,这也正是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应该高度警惕的——一个人只要一开口,大家就知道他安的什么心,根本骗不了人。
汉献帝好歹是个正统的皇帝,而这些干部,基本上都是世代吃汉粮、在汉朝长大的人,怎么可以穷凶极恶地当面逼汉献帝退位呢?
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居然发生了,责任应该由曹操来负,因为这种不良的风气是他首开先河的。他最大的罪过就在败坏了原本善良的社会风气,
使得这种不良风气延续了好几百年。如果没有看到这一点,我们就没有资格去评点曹操。
现在曹丕逼汉献帝退位逼到这种地步,就是因为他以前经常跟曹操在一起,在曹操的熏陶之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才会做出如此不人道的事。
此后历史上不断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大家习以为常,看不出跟曹操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曹操要对此负很大的责任。
中国人的事情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现在曹丕想让汉献帝禅位,他手下的大臣自然可以讲出一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要是此时有人想骂曹丕,同样也可以找出他的一堆不是。
以那些大臣的口才,同样的引经据典,他们怎么讲都对,就看自己怎么选择。中国社会特别需要大家去选择自己站在哪一边,此时那些大臣的选择已经很明了了。
汉献帝也很无奈,他并没有做错过什么事,也没有主动去争这个大位,只是事情正好落到他头上,需要他承担罢了。
在求生不得,求死无门的情况下,很多人觉得直接退位就是了,可他当时即使退了位也是死路一条。因此汉献帝是很值得大家同情的,他终生受人摆布,自己却无能为力。
当一个人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身处这样的困境时,说难听点,就是他祖先不积德,因此才会祸及子孙。
汉献帝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他的祖先听信宦官的谗言,没有把朝政治理好,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辙,最后却让他来承受所有的恶果。
我们一定要汲取这个教训,好好积德,不能让子孙替我们承担恶果,面对苦难。
如果要挑错也只是错在汉献帝投错了胎。他也想争气做点事,可无奈始终逃不出曹操的手掌,他叫谁帮忙,谁要不就是被杀,要不就是逃跑,否则迟早被曹操抓到。因此献帝想尽办法也束手无策。
可见一个人再争气、再用心,只要大环境不允许,他照样无能为力。
次日,百官集于大殿,令宦官前去逼献帝禅位。掌管玉玺的祖弼坚决不肯交出玉玺,终被斩首。
玉玺一向被看成是传国之宝,历史上有很多人为了它而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孙坚为它而死,袁术为它而死,现在祖弼又是为它而死,虽然他们面对的情况不同,但结果却是一样。
祖弼是保管玉玺的官员,他有职责保卫玉玺的安全,不能谁要都给。当时那么多大臣逼汉献帝禅位,祖弼仍坚决不肯交出玉玺,他这样做并不是愚忠,而是忠于自己的职守,因此他是求仁得仁,很值得大家钦佩。
禅王位本是尧、舜的美德,后来却被用来掠夺帝位,是什么道理?很多东西刚出来的时候很好,可用着用着就改变了原本的用途。
例如药物本来是用来救人的,可因为有些药物功效好,但价格昂贵,因此很多人就去做假药骗钱,害死了不少人,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并提高警觉。
先前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都是选能够为百姓造福的人继位,这种禅让本来是种美德,可曹丕现在却借禅让之名而行篡位之实,实在是名不副实。
可老百姓们都清楚得很,后代的子孙也不会被他们蒙蔽。从曹操开始,他们曹家一直都有篡位之心,只不过曹操忍住了,他知道自己不这样做儿子也会这样做,事实证明果然不出他所料,曹丕真这样做了。
在百官的再三威逼下,汉献帝只得就范,下诏禅位给曹丕。然而曹丕接到诏书和玉玺后,却并没有马上接受。
因为司马懿告诉曹丕,就算再想要这个位子也应该先礼让一番,做做样子给大家看,否则如果汉献帝一禅位他就马上接受,就会暴露自己的不良居心,让天下人说闲话。
当初曹操封魏王的时候也是再三推辞,说自己何德何能承担这样的重责大任。而且汉献帝也不可能就此收回成命,就算真的要收回,还可以继续让人去逼他,没必要这么急着接受。
这一套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用意其实谁都知道,因此曹丕推辞后,汉献帝又下诏让位给他,他再推辞,汉献帝再下诏,最后好像是曹丕推脱不掉才要皇位似的。
如果果真如此,那的确让人感动,可如果是假的,那就显得太过卑鄙。而此时的曹丕明显是做戏给天下人看。
因此令人非常厌恶,他以为骗尽了天下人,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便直说而已,因为在那种情况下,肯定是谁说谁倒霉。在大家都知道真相而说又没有用的情况下,倒不如不说。
最终,为了不留下篡汉的恶名,曹丕让汉献帝建一座受禅台,并择吉日,当着文武公卿的面禅位。
曹丕一步一步登上受禅台,他的心里在想什么?秦始皇是第一个登台称帝的人,但曹丕根本没法跟他相提并论。
秦始皇努力一生统一了天下,在登台称帝时也是一步一步地走上去,但他每走一步都在想自己的责任加重了,要如何把天下治理好以及使原来其他六国的百姓能够安身立命。
而此时的曹丕想的却是自己终于登上受禅台了,终于篡位成功了。他是一个典型的自私自利的小人,只想到自己,很少想到别人,就算会想到要去为老百姓做事,可为老百姓做事是需要真心诚意的,否则就成了收买人心,不可能有好结果。
曹丕接受禅位后,改国号为大魏,并封汉献帝为山阳公。说它是真的也行,因为的确有这么个封号;说它是假的也可以,因为献帝享受不了,最后一定是被杀掉的。
一个新皇帝登台后,不可能允许有其他皇帝的存在,否则夜长梦多,指不定哪天会有人拥着其他皇帝来攻打自己。
曹丕表面上很仁慈,不仅饶了献帝一命,还封他为山阳公,实际上很可能一出门就把他杀掉了,因为从此以后大家就不知道献帝的下落了。
汉献帝是三国时代的一个悲剧人物,就是因为他祖辈没有好好积德,才使得他这做子孙的这么可怜,我们一定要以此为戒。
汉献帝遇害的消息传到汉中,刘备痛苦终日,下令百官挂孝,后又忧郁成疾,不能理事。诸葛亮与众臣商议,说天下不可一日无君,遂上表奏请汉中王即皇帝之位,刘备却执意不从。
对于就帝位这件事,孔明跟刘备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我们很难说他们谁对谁错,但是可以想想他们的看法为什么会不同。
在刘备看来,汉献帝是死是活还不清楚,只是传言他已经遇害了,自己现在急急忙忙地就帝位并不太合适。
而且以刘备给人的印象,他也必须要谦让,不能抓到机会就上,否则之前给人留下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大家会认为他并非真的想中兴汉室,而是自己想当皇帝,因此他的谦让推辞是有道理的。
再说刘备此时也确实无心就帝位,关羽死后他就一心想随关羽而去,在这种心情之下推辞就帝位也并不虚伪。
可是孔明认为汉献帝死了,汉朝就断了,如果刘备再不称帝,那他们还努力什么呢?所以孔明建议刘备以皇叔的身份来继承大位,使之前的计划能继续推行下去。
曹丕篡位最大的后遗症就是把一个国家分裂成了三个国家,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难以接受的。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以统一为常态,以分裂为非常态。
现在曹丕改国号为大魏,刘备为了与之抗衡,就成立了蜀国,他们两个都称帝了,孙权也肯定会插一脚,最后就变成了三个国家。
如果这三个国家不打仗,长久以后就会各自独立,那就更糟糕了。秦始皇好不容易一统天下,现在经过一个汉朝就又分裂了,这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
曹操没有预料到后面的这些问题,否则活着的时候恐怕也不会那么放纵自己。
一个国家要分裂很容易,要统一却很难,分裂以后再统一更是难上加难,这就是为什么《三国演义》开头便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语道破。
孔明假装生病,闭门不出。刘备跟孔明互动这么久,自然对孔明很了解,这次孔明突然病倒,而且还病得那么厉害,明摆着就是要逼自己就帝位。
可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刘备不能直接拆穿孔明,因此也只好配合着假戏真做前去探望。
很多人说孔明是法家,其实孔明是正宗的儒家。他用孔子的话“名不正则言不顺”来劝刘备,说刘备不就帝位等于默认了曹丕建立的新朝代,到时候再去打曹丕就只能算叛乱了,因此他再三恳请刘备赶快就大位。
在这种情况之下,刘备也只好说等孔明病好了再说,没想到孔明一听这话,一下就没病了,还拉出躲在屏风后面的众多大臣,大家一拥而出,磕头跪拜,请刘备早行大礼,如此一来,刘备也只得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中国人的半推半就很有艺术,只要内心真诚,半推半就就显得非常可爱,可如果是虚情假意,心里想得要命,嘴巴上却故意推辞,那就让人很厌恶。
不久,刘备登坛告祭,受皇帝玉玺,即皇帝之位。玉玺明明在曹丕那里,大家从哪里弄一个给刘备呢?如果单看某个具体的玉玺,它本身的价值并不高,想做多少个就能做多少个。
只是玉玺的象征意义远大过实质价值,所以刘备他们又弄了个玉玺,表示汉朝的香火并没有断,他们不承认曹丕的大魏是一个新朝代,汉朝的传承是在西川而不是在曹丕那边,他们迟早会征服曹丕集团,这才是他们又弄一个玉玺的真正用意。
刘备就帝位,他的心情和曹丕是不一样的。曹丕一心一意想当皇帝,现在好不容易当上了,心里自然乐开了花,满脑子想着如何把自己的势力建立起来,把那些反对自己的人统统消灭,然后统一天下,做个名正言顺的皇帝。
可刘备此时的心情却很复杂,和他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结拜兄弟关羽死了,那自己要不要跟着死呢?
如果自己不死,当年的誓言又如何兑现呢?当年孙坚应验毒誓死了,自己桃园三结义时发的誓那么真诚、那么重,估计也跑不掉了。
刘备既想尽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又想兑现自己的誓言,因此内心非常挣扎。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刘备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以前脑子还很清楚,可此后却越来越糊涂。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别人。
次日在朝上,刘备表达了自己想倾国之兵去伐东吴为关羽报仇的想法。这个决定是刘备一生的转折点,我们第三者没有权力去说他这个决定对或错,因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最后也要他自己去承担所有的责任。
赵云和孔明反对是对的。为什么我们没有权力去置评刘备的选择,却说赵云和孔明反对是对的呢?
因为他们都是当时的局内人,所有的共同目标都要靠他们集体努力,而我们现在是看以前的故事、以前的历史,并不是局内人,因此没有资格去置评。
刘备一生的致命伤就在于因私忘公。普通老百姓经常会因私废公,可刘备这样的重要人物只要稍微有点因私废公,就会天理难容。
此时老天已经考验出他会在紧要关头以私为重,把公家的事情抛在一边,因此才会不让他统一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