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巧计联东吴

31.巧计联东吴

00:00
30:10

第三十一集  巧计联东吴

 

曹操一路打败刘备后势如破竹,并派人送书信给孙权,约其共伐刘备,事后平分荆州。然而在孙权看来这却是曹操的威胁,若不同意,曹操可以随时兵发东吴。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集团内部成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降。就在孙权犹豫不决的时候,为联合东吴而来的诸葛亮,对孙权和周瑜分别使用了激将法,最终达到了团结东吴共同抗曹的目的。


那么,诸葛亮究竟洞悉到人性怎样的弱点,最终才能激将成功的呢?而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抗曹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利益驱使呢?


我们都知道,孔明跟鲁肃的目标一致——促成孙、刘两家的联盟以共同对付曹操,但他们各事其主,立场不同,因此讲法肯定会不一样。


鲁肃事先叮嘱孔明,不要将曹军的实情告诉孙权,否则吓得他不敢迎战,孙、刘就无缘联盟了。


但孔明当时并没有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鲁肃,而是表示应允,这是不是证明孔明很奸诈呢?当然不是,只是他对鲁肃的了解胜过鲁肃对他的了解。


就算孔明告诉鲁肃自己的真实想法,鲁肃也未必听得懂,即使听懂了,也不一定赞成,万一鲁肃回去偷偷地将孔明的想法事先告诉孙权,反而会使孔明的沟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还不如暂且隐瞒。


但隐瞒并非欺骗,这个一定要区分清楚,否则孔明的人格就值得怀疑了。


孙权请孔明帮助决断是战是和,孔明说曹操势大,不如早降,以求苟安。听到孔明对孙权说曹操势大,鲁肃吓了一大跳,甚至还有些怪孔明:事先讲得好好的,怎么现在突然变卦了呢?


但是,鲁肃也很聪明,他没有当场就跟孔明急起来,而是选择让孔明继续说下去。我们一路看下去就会发现,鲁肃跟孔明在一起成长很快,这是他跟孔明交往的最大收获。


孔明之前就预测到张昭等人会告诉孙权,说他此来是为了煽动孙权,利用他们东吴去替刘备抵抗曹操。


如果孔明连这一点都预料不到的话,我们也不会佩服他。当然,孔明也料到孙权是摇摆不定的,否则鲁肃事先就不会如此紧张地嘱咐孔明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孔明开口就说要战,只会把沟通的渠道堵死。现在孔明先说和,再说战,使得孙权更容易听进去,是很合理的沟通顺序。


孔明也早就料到,如果自己说战,孙权肯定会觉得刘备自己打了败仗,想让他去帮忙;如果说和,孙权就会马上想到该怎么和。


因为“和”是好听的说法,说直接点其实就是投降。既然孔明让他孙权投降,那刘备为什么不投降呢?


孙权会这样想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孔明能预测到,也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只要我们用心,也一样能揣摩得很清楚。有了孙权这一问,孔明才好接着做文章,要不然他的文章怎么做得下去呢?


孔明说刘备乃汉室皇叔,宁效田横而死,也不会投降曹操。孙权闻听此言,勃然变色,拂袖而去。


中国人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其实这一称谓并不是人人都担当得起的,一般人了不起只是幼龙、小龙而已,真正的帝王之龙通常见首不见尾,态度变来变去,让人琢磨不透,因此历代的皇帝都是说话不算数。


孙权就是如此,他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且不论这种个性好不好,历史上凡有大成就的人多半都是如此。


孙权作为江东之主,想战就战,想和就和,部下即使不高兴,也不能拿他怎么样。鲁肃虽能改变态度,但却有顾虑——如果翻来覆去,一旦孙权翻脸了,自己的命就没有了。


可见一个人的位置、立场决定了他的态度,换了位置就等于换了脑袋,换了态度。


之前孙权很期待见到孔明,现在听孔明这么一说,不禁气得拂袖而去。如果孙权是干部,肯定不敢这样嚣张。


但他现在是一方之主,即使当着孔明的面,也敢给鲁肃难堪——你居然把这种人请来,简直是浪费我的时间!鲁肃虽然也气急败坏,但他却不敢发作。


因为万一惹得孙权不赏识他了,他再有本事也没用。可见这不是谁怕谁的问题,而是地盘属于谁的问题。


对孙权而言,孔明和鲁肃又不太相同。现在曹操大军压境,要战要和兹事体大,孙权再有魄力也会有些犹豫,因此特别着急地想知道孔明的看法如何,可见他还是很尊重孔明的。


孔明当然记得鲁肃嘱咐过他的事,但他仍然按自己的想法吓唬孙权,说曹操有一百五十万大军,谋士、战将有一两千之多,同时这也是在告诉鲁肃,虽然我不赞同你的看法,但我还是尊重你,希望你也能尊重我。


否则如果孔明一来就说曹军势小,不堪一击,那就谈不上是和是战,根本就是战了。可见,孔明的整个布局并不是随口乱说的,而是事先做了充分准备的。


为了促使摇摆不定的孙权下定决心联合抗曹,孔明不得不如此,况且孙权的大怒也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当孙权拂袖而去的时候,鲁肃紧张得不行,可孔明却满不在乎,因为事态正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


各位现在已经看出来了,孙权他敢发脾气,他就有收拾的一种方法,否则他的脾气一发,后面自己没有路走,他不是逼死自己吗,所以他这个人的好处就是发脾气是发脾气,事后他该认错又认错了,这是他可爱的地方。


其实每一个人真的是龙的话,他转身的时候是没有人掌握得住的,但是他自己要能够随时随地转身。所以做什么都不要一下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面去,要替自己留有余地,孙权就是很好的榜样。


 孙权得知孔明有退曹良策,刚才只是在试探自己后,急忙来到后堂,设宴接见孔明。听了孔明之言,孙权大喜说自己茅塞顿开,还请孔明多喝几杯。


孙权如果不这么说,又能如何接话呢?如果他说对,成败在此一战,那就表示联合抗曹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如果他说不行,那就表示抗曹一事他仍需考虑,也就是说他还不想打。


但这两种回答都会产生一定的后遗症,因此孙权只能选择避而不答,劝孔明多喝几杯。


孔明是何等聪明的人,他从孙权劝酒的举动中看出了孙权并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这是一般人不容易洞察到的。


就在孙权还在犹豫是战是降的时候,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来到孙权寓所,劝孙权投降。


张昭为什么坚持投降,他不是三朝元老吗?人们对老人往往有两种极端相反的看法:一种认为老人是宝,一种认为老人是贼。老人到底是宝还是贼,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张昭倚老卖老,只顾自己,根本不为整个东吴着想,分明就是贼。连他这个三朝元老都说要投降了,其他人还有心思抗曹吗?


东吴的三代主公都很看重张昭,可他现在居然主张降曹,难怪孙权会很寒心。但是张昭自己已经老朽了,根本就察觉不出来。人老了以后通常会有自私、短视、怕死的倾向,所以一定要记得自我提醒。


张昭的主降意见让孙权陷入两难。就在此时,国太前来看望孙权,孙权向国太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孙权继位的时候才十几岁,内心彷徨不安,因此孙策临终时交代他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权很感激孙策留了两位这样的能人辅佐自己,可他很快就跟张昭处得不太愉快了。因为张昭很老到,几次当众给孙权难堪,使得孙权对他越来越反感。


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掌权越来越坚实,孙权慢慢就把哥哥的话给忘了。现在吴国太提醒孙权去征询周瑜的意见,孙权也比较乐意,因为周瑜跟他的年纪相仿,不像张昭给他那么大的压力。


一个人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才能更好地与别人合作,这个阶段就叫做磨合期。磨合是阶段性的调整,而不是刚开始需要,以后就不必要了。


就好比机器,刚开始需要滴润滑油进去慢慢磨合,磨合一段时间又松了,此时又需要再次的调整。


吴国太未必有太大的智慧和太多的知识,她的主要功能就在于随时点拨孙权。此时她提醒孙权去问周瑜,对孙权而言是很及时的。经她这么一点拨,孙权马上豁然开朗了,否则只会继续寝食难安。


孙权接受国太的建议,召回了远在鄱阳的周瑜。主战派和主降派都深知,周瑜的意见将影响着东吴的命运,于是都来都督府,面见周瑜。


张昭主和,黄盖主战,周瑜两方面都附和,是不是两面人?老实讲,诸如心口如一、有话要直说等冠冕堂皇的话,写在教科书上是很不合适的,这会使文化在传承中遭遇很大的障碍。


因为年轻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以周瑜为例,如果他见谁都说一定要战,那些怕死的文臣说不定就会在孙权面前诬陷周瑜,说他早就跟诸葛亮串通好了,那样岂不是为自己增添麻烦?


因此我们不能说周瑜是两面人、骑墙派,他只是不同的时机讲不同的妥当话而已。


一个善于处理事情的人,不会为自己增添困扰,而是尽量减少自己潜在的困扰。周瑜在没有见到孙权之前不想制造自己与大家的对立,徒增自己的困难,而更为重要的是,此时他并不清楚孙权的立场如何。


如果这时候主战,万一孙权说要和,自己如何下台呢?太多的顾虑使得周瑜只得先采取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你们要和我就和,你们要战我就战,反正一切还没有定,说战说和都不算数。


可见很多事情要把当时的时空背景联合起来分析,才能断定它的是非。


周瑜刚送走两方人,鲁肃又来求见,说自己马上去请孔明来见。在同行里,消息都很灵通,彼此都有所了解。


孔明老早就知道周瑜,周瑜也清楚有孔明这么一号人物的存在。大家都是同行,又都很有名气,当然很乐意见面聊一聊,这是人之常情。


何况当前两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敌人:曹操,使得他们站在利害一致的基础上,需要加深彼此的了解。所以周瑜急着要见孔明是发自内心的,他想知道孔明到底是什么态度,并非是做官样文章。


由此可见,周瑜并非我们印象之中的气度很小,嫉妒别人比他强。之前他向孙策推荐张昭、鲁肃,还有一些能征善战的将领,如果气量窄小,怎么可能这样做呢?


所以我们不要先入为主,认为周瑜气量很小,一看到孔明就心生嫉妒,进而想害死孔明,不是那样的。    


周瑜此时是真的欢迎孔明,因为他们现在要共同面对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曹操当时基本上已经统一了北方,他虎视眈眈,想要挟胜利之威,一鼓作气拿下江南,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东吴还是刘备,都不敢掉以轻心。所以周瑜真诚地欢迎孔明,想听听孔明有何良策,并没有其他的不良企图 。   


周瑜以为鲁肃应该会主和,因为鲁肃给人的印象很老实,不是很勇敢。但在没有彻底搞清楚之前,周瑜说自己已经下定决心降曹,只是想试探一下鲁肃而已。


有时候朋友之间好久没见面了,突然碰到一起,彼此都有些隔阂,摸不清对方现在是什么情况,于是先抛出一个答案试探一下,然后再来确定要谈的话题,这样才比较稳妥。


周瑜现在就是这样,之前他一直在外操练水军,很久没跟鲁肃见面了,这边是什么情况他也不知道,所以他说干脆投降算了,以试探鲁肃的反应。


从鲁肃紧张的表现,周瑜就知道鲁肃跟诸葛亮一样,也是主战的。如此一来,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周瑜就心中有数了。


周瑜抛出一个试探性的答案,孔明当然看得很清楚,可是鲁肃却吓坏了——周瑜要是也主和,那联合抗曹不就没指望了吗?


从这三个人的表现中,我们很容易分出层次的高低。最胸有成竹、步步为营,能够掌握一切变化的就是孔明。


周瑜也很聪明,他知道该如何主导局面,但对事情往后的变化却不如孔明看得深远。


鲁肃很称职,是个可造之才,但他的潜力却还没有挖掘出来。所以他们三个人在一起,获益最大的是鲁肃,因为他能在彼此的互动中得以快速地成长,而最吃亏的是孔明,因为越是能量大,贡献的就越多。


孔明洞悉了周瑜的心思,将计就计,赞同东吴投降曹操,并献上一计,说曹操下江南,目的在大小二乔。


曹操的幼子曹植所作的《铜雀台赋》中,确实有“二乔”这样的字眼,但他并不是指大乔跟小乔这两个人。可天底下的事情就是这么巧,东吴真的有“二乔”。


我们都知道,大乔是孙策的妻子,小乔是周瑜的妻子。如果一个人听说别人攻打自己是为了抢夺自己的妻子,他能不大发脾气吗?


所以周瑜的极为愤怒,完全在孔明的预料之中。孔明过江东之前就知道自己除了要舌战群儒和面对孙权之外,还要跟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较量,那个人就是周瑜。该如何跟周瑜打交道呢?


孔明想了好久:第一,周瑜喜欢弹琴,我可以跟他以琴为话题,这样比较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第二,他喜欢打仗,这当然最好不过了;此外,周瑜还有个有名的美女夫人,名字叫小乔。


想到这些,孔明准备以此大做文章。最后果然不出他所料,周瑜听后极为愤怒,大喊“曹贼欺我太甚”。


正是因为孔明知道小乔是周瑜的妻子,所以他才会把《铜雀台赋》背得滚瓜烂熟,并且运用得恰到好处。


但他能让周瑜知道这一点吗?当然不能,否则周瑜马上就会恼羞成怒,失去理性,那对孔明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孔明装得很像,说自己真不知道小乔是周瑜妻子,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另外,如果孔明事先就将这个计谋告诉鲁肃,鲁肃这方面的修养远不如孔明,看到周瑜大怒,一定会告诉周瑜,说孔明这么说是故意激怒他的,那样的话,孔明的整个计策就泡汤了。


所以孔明不仅要在周瑜面前装作不知道,而且还不能将计策提前透露给鲁肃。


这样会不会显得孔明不够诚实呢?关于是否该诚实的问题,孔子曾说过:如果对一个小人讲信用,那你本身就是个小人。


许多人误以为孔子只让我们死板地恪守讲话要算数,一切都要以讲信用为前提,其实不是这样。


孔子告诉我们,对君子讲话要有信用,对小人就没必要了。那孔明这样做,不是把周瑜当小人了吗?也不是。


只是这次周瑜是孔明要激发的对象,孔明此来就是为了要激怒孙权和周瑜,从而达到联合抗曹的目的,因此不得不采用这种策略,否则光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孔明说死罪死罪,内心却十分高兴,只是以他的修养,即使再高兴也不会让人看出来。


中国人只说做人千万不能骗自己,很少说不要骗别人。我们骂人骂得最难听的就是:你这个人连自己都骗!意思就是你要骗就骗别人,怎么能骗自己呢?


但西方人却认为骗人是不对的,绝不能骗人。我们现在几乎都接受了西方人的这套思维,反而认为中国人的做法是错的。


孔明为了促成孙、刘两家联盟的大目标,不得不隐瞒一些事情。自古以来做大事者都不拘小节,在用计的过程中,该隐瞒的事情就要隐瞒,否则就成了假道学。


孔子之所以老是高高在上,无法从“神坛”上走下来,就是因为解释儒家经典的人把他神化了,使得大家都把他当圣人供在那里。所以千万要记住,平常绝对不可以随便撒谎,但为了完成大事,有时候隐瞒一下,我们并不反对。


周瑜本意就是要对抗曹操,而此时又中了孔明的激将法,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现在周瑜紧握着孔明的双手,是真的有抗曹的决心,而绝不是装模作样给别人看,但往后却充满了变数。


因为情况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中国人往往是前一天晚上还喝酒喝得很开心,什么都说好,第二天一早就翻脸不认账了。


因为夜长梦多,经过一个晚上,有太多的变数使得他不得不改变态度。因此很多事情不到最后关头,我们很难下结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