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集 明合暗斗
曹操挥师南下,意图统一全国。刘备和孙权两家结盟,共同抵抗曹操。在孙刘两家商量如何退敌的时候,东吴大都督周瑜,却意图设计杀害刘备的军师——诸葛亮。
周瑜欲杀孔明,到底是气量狭小、因妒生恨,还是别有内情呢?而孙、刘两家这种表面为友暗地争斗的微妙关系,又反映了利益斗争中怎样的进退法则呢?
孙权把曹操的檄文给周瑜看,周瑜好像初次见到一样,逐字逐句从头看完,却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
虽然他事先就跟主战、主和的两派都做过沟通,心中早是主意已定,但他不能当着孙权的面直接说出来。
因为周瑜是臣,孙权是君。作为君主,孙权最在乎的莫过于最后的决定权。如果周瑜看完檄文就说自己已经跟其他大臣商量好了要抗曹,孙权就会猜忌:到底谁才是君主?
周瑜很聪明,他从孙权的立场出发,装作一张白纸一样,孙权不问他,他就不介入关于这种国事的决断,因为这代表着他对孙权的尊重,孙权反过来也会更加信任他。否则功高震主,将来一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周瑜笑着问孙权,众臣的意见如何。孙权说主战的和主降的都有,周瑜说主降是迂腐的,江东已历经三代,绝不能废弃,又说现东吴兵精粮足,曹操此来,犯了兵家之大忌,此时正是破曹之机。
孙权矍然而起,表示周瑜所言甚合己意。孙权的这种说法是一般君主的习惯,只有最高层次的领袖才具有这种资格,一般的老板不好意思这样讲。
因为一般的老板听到部属好的建议,就说你跟我想的一样,势必会对部属造成伤害——我想了这么半天,居然还逃不过你的手掌心!一下子就寒了部属的心。
可无论曹操、刘备(刘备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对薄弱些),还是孙权,一听到部下有什么好意见,就常说“正合我意”。因为他们的层次已经达到顶级了,别人无法再超越他们,否则同样会对自己不利。
他之所以这么说,有三个用意:
第一,警告张昭那些人,你们主和的时候我没给你们脸色看,那是给你们面子,但你们不要再老朽下去了,否则我就要翻脸了;
第二,告诉群臣,不要以为我没有主张,你们只有说中我的心思,我才会表明态度;
第三,既然我同意了周瑜的抗曹之策,这事就拍板定案了。孙权借助一句看似平常的“正合孤意”,向部属传达了多重意思,高明至极。
周瑜怕孙权犹豫不定,孙权以剑劈桌角表示决心,说:“再言降曹者,与此案同。”我们只能说,孙权那样表态,在当时当地是算数的,但过后就不一定了,否则周瑜也不会那么担心。
职位越高的人越容易发生变动,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坏事。因为变数随时会发生,职位越高的人,局面越大,因此不到最后一刻是不能下定决心的。
有时候我们会骂别人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但如果反过来看,还没到黄河,为什么就要死心呢?
还没有看到棺材就哭,那到底是真哭还是假哭?所以,每一句话都可以从正反两个不同的思维角度来定义,这就叫做辩证法,否则就是钻牛角尖。
对格局小一点的人来说,钻牛角尖也许是好现象,可对孙权这样身负大任的人来说,就不是好现象了。
孙权又将佩剑赐予周瑜,封周瑜为大都督,文官武将如有不听号令者,可以此剑诛之。
孙权是东吴的第三个君主,他的父亲孙坚是东吴的开创者,那时候东吴的势力范围还很小。
后来传给孙策,从此奠定了江东的基业。孙策死后,由孙权接班。一些三朝元老年纪都比周瑜大,见周瑜年纪轻轻就当了大都督,难免会倚老卖老,不服从周瑜的指挥。
孙权非常了解部属之间的矛盾,在他看来,这些三朝元老中,也许黄盖还能服从周瑜的指挥,因为他只知道打仗,别的不太计较,但其他人就未必了。
为了防患于未然,孙权当着大家的面把尚方宝剑交给周瑜,授予他先斩后奏的权力,以此告诫那些老臣:抗曹是我的主张,你们违反周瑜的命令就等于违反我的命令,希望你们能三思而行。周瑜受到孙权的如此敬重,当然会把抗曹的事宜尽力做好。
周瑜请孔明议事,孔明认为孙权尚存犹疑,决心未下。孔明说孙权心怯曹兵众多,怕寡不敌众,若能以军数开解,可成大事。
有人认为孔明这是在自讨苦吃,因为聪明不可以外露,应该低调收敛才对。但站在孔明的立场,此时他就应该这样。
一般人看透了还要假装没看透才算是高明,可孔明如果那样做,只会伤害到刘备阵营的整体声势。
尤其是现在,他们连块地盘都没有,声势上也只有刘备的一些不很实在的名气。为了使双方将来能更好地合作,孔明不得不采用这种故意表现出自己过人之处的非常手段,来提高刘备阵营的声势。
按理说,周瑜应该了解孔明的用意,可他却认为:孔明日后必为江东大患,不如趁早除之,以绝后患。如果周瑜生怕孔明抢了他的都督位置,或是害怕人家觉得他比孔明矮几截而心生嫉妒,进而想杀死孔明,那他就真的应该被鄙视。
但周瑜并非如此,周瑜不是为自己要杀孔明,而是为了东吴的利益非杀孔明不可,因为孔明的存在势必会对东吴形成很大的压力,与其留有后患,不如趁早杀掉。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还周瑜一个公道。
鲁肃听周瑜说要杀孔明,连忙阻拦,并说曹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伤其臂,而且还会失信于天下。
简单地说,鲁肃之所以反对就是因为周瑜想杀孔明,要不然他可能还会反过来劝周瑜寻机把孔明杀掉。
因为在同一个舞台上,如果大家都唱黑脸或都唱白脸,戏就唱不下去了。一定要有黑有白,有阴有阳,才能够合理地配合。
鲁肃心里当然明白,孔明迟早会对东吴构成很大的威胁,但他现在一心一意想促成孙、刘两家的联合,此时周瑜想杀掉孔明,鲁肃当然会心惊肉跳。
他反对周瑜并不是说孔明不能杀,只是现在不是动这个脑筋的时候,否则联合抗曹的路就没法走下去了。
但周瑜心想:我这时候不动脑筋,难道要等孔明那边的势力壮大了再动手吗?那时候就更杀不了他了!所以,鲁肃跟周瑜各有各的立场,但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东吴的利益。
鲁肃是个很好的媒介人,他在某些地方要跟孔明采取同一路线,在某些地方又要跟周瑜采取同一路线,不然就会搞得两边不是人。
因为作为一个中间人,不能够完全偏向某一方,否则另一方就会怀疑、不信任。鲁肃不是两边都讨好,而是两边都兼顾到,这是他了不起的素养。
鲁肃见周瑜心有疑虑,又献计说诸葛瑾是孔明的亲兄弟,可令他去劝孔明来同事东吴,周瑜点头称是。但行得通吗?如果行得通的话,诸葛亮老早就下山了,不会等到刘备三顾茅庐来请他。
当时的文臣很多都是十几岁就出来做事了,但诸葛亮下山的时候,已经二十七岁了。之所以这么晚出山,就是因为他斟酌再三,想投一个可以让自己全力以赴辅佐的明主,否则宁可不下山。
当时摆在孔明面前有多个选择:
第一,他可以去投曹操,可在孔明看来,曹操不会重用他,也不会相信他,因为曹操对任何人都不太信任;
第二,他可以选孙权,可孔明认为孙权虽会相信他、重用他,但不会放手让他去做,始终会给他一点压制,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孔明选择了刘备。因为刘备会充分地相信他、支持他,肯放手让他去做。
鲁肃当然知道孔明这么谨慎做出的选择,不可能仅凭诸葛瑾的几句话就弃刘投吴。但他还是要这么说,因为他想告诉周瑜:我跟你有同样的想法,只是策略不同而已,并非我要反对你。
这个不太高明的主意能否奏效并不重要,但它有一个表白的功能,同时也能考验一下诸葛瑾,看他是否真的一心向着孙吴。
周瑜听取鲁肃的建议,遣诸葛瑾前去劝降诸葛亮,诸葛瑾劝降不成,无功而返,周瑜不肯就此放过孔明,便又想出一计:让孔明去断曹操的粮道,孔明欣然领命。
曹操专门断人家的粮道,对于自己的粮仓和粮道,能不用心防护吗?周瑜心中有数,任何人想打曹操粮草的主意都会很危险,所以他对孔明说:“曹操当年在官渡以寡敌众,大败袁绍,就是因为他依许攸之计,夜袭乌巢,烧了袁绍的粮仓。
现在我探知他们的粮仓在哪里,你就跟部下一起去断曹操的粮道吧。”周瑜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想借曹操的手来除掉孔明。
对于周瑜这个名正言顺的要求,孔明没有理由拒绝,否则大家就会怀疑他联合抗曹的诚意了。在这种情况下,周瑜的这个要求就像一个火罐,他的目的就是要让孔明拿又拿不住,推又推不掉。
鲁肃知道孔明料定周瑜存心要杀他,很好奇。既然知道周瑜存心要杀他,怎么还满不在乎,不赶紧逃跑呢?要是他被杀了,孙、刘两家的合作还怎么进行呢?
可孔明的意思却是根本没有必要逃走,而且合作可以照样进行。因为他了解周瑜,也想让周瑜了解一下他,以便双方更容易合作。
我们不要认为孔明是利用鲁肃的老实,故意在他面前搬弄是非,制造矛盾。孔明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他只是觉得两军既然要合作,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要光明正大,让东吴知道。
但有些话又不能当面讲,否则双方撕破了脸下不了台,非闹得决裂不可,因此孔明利用鲁肃两边传话,以促进双方的彼此了解,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鲁肃在孔明和周瑜之间把话传来传去,是不是帮倒忙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用心去想一想。
假设鲁肃不给两边传话,结果会怎么样?相信只会越来越糟。因为双方无法沟通,老觉得自己胜过对方,这是高度危险的。
孔明每次跟鲁肃讲话,都对鲁肃强调千万不要把话传给周瑜,其实就是存心让鲁肃去告诉周瑜的。
而鲁肃也将自己的老实发挥得淋漓尽致——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是个老实人,老实人只走老实人的路,不能学人家颠倒黑白,最后一字不差地两边传话。
这三个人凑在一起,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警示: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本分做事。
他们三个人都很坦白,周瑜直接告诉鲁肃,让孔明去断曹操的粮道,就是想借曹操的手除掉孔明,孔明也直言自己知道周瑜要杀他,而鲁肃更是坦白,他一字不漏地两边传话,然后再两边相劝。
正因为他们三个人都很坦白,才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了解,对后面的联合抗曹也有很大的帮助。
孔明来到东吴多时,一直没有音信,刘备担心他的安危,于是遣糜竺来到东吴,希望能够请回孔明,但周瑜不答应。因为此时放走孔明,将来必会后患无穷。可是他想杀掉孔明却又杀不掉,怎么办呢?
周瑜心生一计,决定将刘备骗到江东来杀害,那样孔明说不定还会反投到东吴。
所以糜竺一来,周瑜便说孔明现在很忙,要商议抗曹的大计,因此没有时间回去,然后又说本来自己也想跟刘备一起共商良策,只是现在抽不开身,如果刘备有诚意的话,就让他过江来会面。
周瑜知道,一旦刘备过江来,那他们整个集团就落入了自己的掌握之中,只要把刘备杀掉,就大功告成了。
虽然从某个角度来看,周瑜不怀好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这样做也是尽忠职守,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说他完全不对。
刘备应周瑜的邀请,在关羽的陪同下,前往江东,刘备为什么冒然拜访周瑜,难道他一点警觉性都没有吗?
刘备具有高度的警觉性,不可能只是贸然地想去拜访周瑜。他很奇怪糜竺前去东吴为何没有见到孔明,担心其中有什么变故,因此想亲自前去探究一番,否则如果连这个勇气都没有,又如何成为一方之主呢?
所以刘备绝不是因为周瑜的一句话就贸然过江的,也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知道周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只是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周瑜邀请他过去,他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过去看一看。
周瑜在刘备来江东之前就做好了部署,只要他在酒宴上把酒杯一摔,那些跳舞的军士就会动手杀掉刘备。
可周瑜后来并没有按计划而行,是他改变主意了吗?不是,周瑜从来没有改变主意,只是他看到刘备后面站立的那人气宇非凡,按剑而立,保护着刘备,让他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周瑜担心手下不是他的对手,因此没有发暗号,而是先问刘备站在他身后的那人是谁。刘备说是二弟关羽。
得知这就是杀颜良、诛文丑的关羽,周瑜不由得一震,心想:有谁能是关羽的对手呢?此刻的周瑜既想执行之前的计划,又怕万一失手会给将来增添更大的麻烦,自己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他只是把酒杯端起来,却迟迟不敢掷于地上。
我们前面说过,刘备此次过江的最大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孔明的状况,这是他的责任,因为孔明是为他才涉险过江的,现在没了音信,他能不关心吗?
可周瑜却说孔明不在这里,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周瑜心里又生气又好笑:我本来是要杀你的,现在杀不掉你,难道还要促成你们君臣的会面不成?那我岂不成了笑话?
所以,周瑜不可能让他们见面,但又不能直说,于是只好编织谎言。可见人有时候并不是为了欺骗而欺骗的,通常是有些不得已的苦衷,才不得不撒谎。
刘备也知道周瑜想杀他。其实这完全在孔明与刘备的预料之中,否则他们就枉称当世英雄了。孔明和刘备都知道,这一关是迟早要面对的。
现在孙、刘两家的关系是既联合又斗争,联合是为了抗曹,为了自保,斗争是为了各自今后的发展,这一点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所以,刘备并不会因此而恨死周瑜,更不会去向孙权告周瑜的状,那都是小孩子的做法。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明白这种事情很正常,这才是有修养的表现。
周瑜功败垂成,气死偶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