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说话的艺术

21.说话的艺术

00:00
30:54

第二十一集  说话的艺术

 

公元200年,袁绍率七十万大军征讨曹操。在此期间,袁绍帐下的谋士们不是被随军收押、就是被打入死牢、甚至还有人被逼无奈投靠了曹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又可以看出,在袁绍的这些谋士身上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呢?与之相比,曹操麾下的谋士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汉献帝建安五年八月,袁绍起兵七十万攻伐曹操。沮授分析军情,提出缓攻的建议。他认为如果快攻的话,就正好上了曹操的当,因为曹操兵比较少,粮草也不足,所希望的正是速战速决。


而袁绍这边正好相反,兵多粮足,可以慢慢用时间来换取空间。到时候曹操粮草供应不足,必败无疑。所以沮授劝袁绍,不要着急,慢慢来。袁绍不听,沮授反被下令收押。


我们看看袁绍的一贯表现,往往应该听的偏不听,不应该听的倒是全听进去了。


现实中这样的人很多,甚至我们自己也该时常反省一下,是不是不该怀疑的时候在怀疑,而该怀疑的时候却偏偏相信了?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袁绍不折不扣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非常吃亏。其实,沮授的话真的应该听,但袁绍偏偏就否定了。


这是不是表示他有魄力呢?当然不是,而且恰恰相反,袁绍平时既不果断,又没魄力,可他现在偏偏在这件事情上显得很有魄力的样子,这样的领导确实很糟糕。


袁绍没有采纳沮授的劝告,催动七十万大军前去征讨曹操。在两军对峙之际,曹操却先发制人,厉声质问袁绍。


曹操质问得理直气壮:我表奏你袁绍为大将军,你就应该好好地把差事干好,为什么要叛逆作乱呢?


曹操站在汉献帝的立场来讲这番话当然有道理,他是汉朝的丞相,讨伐他不就等于叛逆吗?可袁绍讲得也是慷慨激昂:你曹操表面上是汉相,实际上却是汉贼,所以讨你就是讨贼,而且我有根据——汉献帝所写的血诏。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为道理都是相对的,就看从哪边来讲。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都会有不同的道理。


所以,中国人的道理很难一下子说清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常把“很难讲”挂在口头的原因。曹操与袁绍,到底哪个说得有道理,也真的很难讲。


如果站在曹操是丞相的立场,袁绍自然就是叛逆;但如果认为曹操私心自用,完全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袁绍当然就是在讨贼。双方各有各的道理。


曹操以七万大军,对抗袁绍的七十万大军,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要想取胜,绝非易事,稍有差池,就可能全军覆没。


曹操想了半天,对是否能够获胜也怀有疑虑,所以产生退意,打算退守官渡,以后再和袁绍决战。但刘晔表示了不同意见。


事实上,刘晔并没有劝阻曹操退兵。如果刘晔直接说,此刻不能退兵,还要继续对峙,相信曹操同样会听不进去,那刘晔的命运就会和田丰、沮授一样了。


作为部属,很直接地去劝领导,多半会很危险。对比刘晔和田丰、沮授的不同做法,可以看出刘晔的沟通技巧比他们高明太多。


曹操表露出想退兵的意向,刘晔一句话都没有讲。刘晔不说话,倒让曹操很纳闷,反而问他为什么一言不发。


刘晔的回答很巧妙,他说我此来本是要献上一种名为“霹雳车”的战斗装备,以破解袁军的高橹箭楼,没想到丞相却要退兵了。


刘晔的回答没有劝阻的话语,却起到了劝阻的功效,这才是会讲话的人。用不劝阻来劝阻,用没有意见来表达意见,这才是中国人高度的沟通艺术。


一个人讲话,要让对方听得进去才算有效。其实田丰、沮授说得很对,但就算把袁绍一百个错误都指出来,也没什么用,因为袁绍还是听不进去,而他们自己的命也都没有了。


同样是劝阻领导,同样是要领导采纳自己的意见,可刘晔并没有被斩,因为他的方式不同。他先不说话,而后不慌不忙从反面表达自己的意思,兜了半天圈子,既没有惹怒曹操,最后还能让曹操按自己的计策进行,这才是妥善的沟通方式。


天下事,不是不凑巧加不凑巧,就是凑巧加凑巧,所以有幸有不幸。其实这些都是必然的发展。曹操本来就有退兵的想法,刘晔如果再惹恼曹操,然后荀彧来信又劝赶快退兵,那刘晔真的可能没命了。


但事实刚好相反,刘晔婉转地劝阻曹操退兵,接着荀彧又正好来信劝曹操死守官渡,这就加强了曹操的信心。


所以很多事情,来得好不如来得巧。荀彧这封信来得很巧,正在曹操左右为难、犹豫不定之时,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


荀彧在信里告诉曹操,从地形地势上看,官渡易守难攻,在此抵挡袁绍最为有利。只要袁军不能突破,许昌就安全了。


他还提醒曹操,一旦撤退,那就等于拱手将此易守难攻的险要让予了袁军,到时袁绍领军杀到许昌,不是更糟糕吗?荀彧平常的声望很高,他的话曹操才会听得进去,这次当然也没有例外。


一个人的信用度,是靠自己平时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如果别人都不相信一个人的话或是听不懂,甚至根本不愿意听,那这个人自己也负有很大的责任。


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议,决心死守官渡,但是军中粮草短缺,于是写信向荀彧要粮。


打仗除了士气以外,最要紧的就是粮草。现在曹军粮草出现短缺,想要就地取粮,谈何容易。


打起仗来就算有粮也不敢收割,而且存粮也有可能被搜刮一空。所以曹操只好向许昌求救,写信告诉荀彧,说前方粮草短缺,让他立即想办法接济,这是必然的道理。


正在这时,从抓获的袁军细作口中得知,袁绍令大将韩猛,押运粮草至军前接济。自家的粮,自己去筹,对于敌军的粮,一般有三个办法:一是断粮道,二是抢粮车,三是烧粮仓。


所以当徐晃向曹操报告,说袁绍那边又有一批粮草由韩猛押运而来时,曹操马上动脑筋,下令让人去把粮草抢过来。即使抢不到手,也要将其烧掉,以此断掉袁绍的粮道。


曹操部署兵将成功劫烧了韩猛押运的军粮,韩猛自知罪不容恕,于是自缚于袁绍面前,听候发落。


一名将领,一旦打了败仗,性命就危在旦夕了,因为此时他的生死完全取决于统帅的一句话。统帅说错不在你,他就没事了;统帅一句推出去斩了,这个人就马上人头落地了。


韩猛押运粮草被劫,袁绍一听火冒三丈,下令拖出去斩首,其他人纷纷替韩猛求情。这一幕在《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将几场不同的斩首情景做个比较,就会知道几个领导人的不同性格。


如果大家都不求情,就表示韩猛平常做人太差了,以至于紧要关头,连个替自己求情的人都没有,那被斩也是活该。现在很多人求情,袁绍明白大家的想法,也会趁机饶过韩猛一命。因此,大家求情当然是合理的事情。


其实粮草被抢也是经常发生的事,韩猛不会自愿把粮草白白送与曹操,也不可能没有抵抗就逃了回来,他也是没办法才会丢了粮草。


所以没必要为此就把他斩掉。袁绍一时冲动,说要斩他,大家求情,就饶了他一命,这样做应该还是合理的。


粮草被劫引起了袁绍的警惕,于是详细安排粮草事宜,任命淳于琼前去把守乌巢粮仓,狱中的沮授通过看守得知了这件事情,就感觉大事不妙,便再次求见袁绍。


袁绍是个情绪很不稳定的人,虽然这不是想改就能改的事情,但他最起码应该通过后天的学习,提高一点自己的警觉性。


中国人是警觉性最高的民族,本来警觉性和怀疑性是相辅相成的:一个高度怀疑的人,就是高度警觉的人;一个警觉性很高的人,怀疑心也必然很重。可惜,袁绍怀疑心虽重,但警觉性却不高,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按理说,袁绍应该带着警觉性去分析:沮授被关在牢里,却来求见,这是什么意思?以沮授的为人,不会为个人的私事求我,一定是为了公事而来。


一个被关在牢里的人,又为了公事冒险求见,可见所要说的事情肯定非同小可,再怎么样也应该见一见。这些都是应该有的想法,可惜袁绍没有想到这些,说即使沮授有天大的事也不见。


后来沮授再次冒死前来,袁绍虽然见了沮授,但他那时的情绪已经随着失利的战况越来越差,更是听不进去话了。


袁绍一错再错,还死不认账,最后甚至恼羞成怒将沮授打入死囚。这些话虽难听,但用在袁绍身上却一点不为过。


他只有良好的平台和机会,却完全没有把握的能力,最后耽误了大家,也糟蹋了自己。


人都有情绪化的反应,而中国人是全世界反应弹性最大的民族。外国人也有情绪反应,也会发火,但不像我们来得这样快,来得这么猛。


所以中国人一定要小心,对我们来讲,情绪管理最要紧。我们时常告诫自己和别人,一定要稳定情绪,就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非常缺乏。


一个人情绪不稳定,受害的就是自己。因为情绪稳定才会比较冷静,才能准确地判断事情,这样才不会害人害己但袁绍情绪来就来了,脾气发就发了,最后倒霉的当然是自己。


沮授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一定要见袁绍一面,就是因为淳于琼。韩猛粮草被劫也就算了,但乌巢如此重要的粮库,交给一个酒鬼来把守,这不是开玩笑吗?


袁绍也知道粮草重要,也知道要派重兵把守乌巢,见沮授既然说到此事,就想勉强听听他的意见吧。


沮授别的不说,开始就说大祸将至,上来就讲粮草很重要。袁绍一听火就大了,心想你沮授拿我当什么?傻瓜?作为主帅,这种事情我会不知道吗?


由此我们又一次可以看出,沮授的沟通能力实在太差了。他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见到袁绍,一开始却讲这种不痛不痒的话,这不是在开自己玩笑吗?


很多书生气过重的人,根本不懂得把握听话人的心理,自认为很有学问,谈起什么事情都是话说从头,一开口就是“自从盘古开天以来……”,这种话谁会有耐心听下去?


沮授既然好不容易有了跟袁绍对话的机会,就应该赶紧抓住重点,该讲什么就讲什么。


可他讲了半天全是废话,接下来又说乌巢很重要,袁绍听了只会更气。我们常常觉得好像袁绍很不讲理,实际上他也很倒霉——手下的这些谋士,沟通能力确实很差。


淳于琼是个酒鬼,大家都知道,但袁绍却不知道。因为往往职位越高的人,对手下平常的生活起居状况越不清楚。


手下人之间会传来传去,但就是不会传给他。因此,职位越高的人,耳目越不灵。


这样我们才会知道,为什么高层的人都要布置一些耳目,倘若不这样,很多事情自己就会是最后一个听到,最后一个看到的人。在这点上,袁绍太不了解自己的处境了。


袁绍听完沮授的分析,脸色大变,把沮授打入死囚,就是因为恼羞成怒。我们不能只怪袁绍,大多数的领导者都有这个毛病。


别人说到他的错处,即使说得很正确,很有理,他也不会承认。而且说得越正确,越有理,他火气越大,到最后往往是恼羞成怒。


当然我们已经一再分析,这件事情错在沮授自己,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要求上级做什么改变。既然没有办法改变上级,不如想办法来改变自己。只要沮授不改变自己,永远都是这个结局。


就在沮授被打入死囚不久,袁绍的另一位谋士许攸,得到了曹军的一封密信,于是计上心来,求见袁绍。


许攸的好消息得自情报,以前叫情报,现在叫资讯。资讯很重要,所以一个人消息要灵通。许攸的消息就很灵通,半路截到曹操因无粮写给荀彧的信,这对当时的袁绍来说,是最要紧的情报。


因为只要曹操粮草不足,曹军就易对付了。这时候的策略不是用攻,而是用拖。拖一段时间,曹操就不攻自败了。


许攸还向袁绍建议,分兵去攻许昌,让曹操首尾不能兼顾,但袁绍根本不听。许攸原以为这次是最好的破曹机会,袁绍一定会听他的,因为他手里有有力的证据。


袁绍刚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也确实很高兴,有这么好的消息,这么好的机会,当然非常感谢许攸。


可没一会儿他又一次让人看不懂了——不该怀疑的时候怀疑,不该变的时候又变了。他马上有了不同的想法,这不是很奇怪的表现吗?


袁绍的态度突然间发生转变,主要因为两点:第一,他马上想到这封信可能是曹操的奸计,故意写一封信,让对手半路把它截下,以为他快断粮了,接下来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所以袁绍认为这封信不可靠;


第二,他怀疑许攸的动机,想到许攸跟曹操小时候就认识,是老朋友,会不会联合起来诈骗自己呢?这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果一个将领连自己的谋士都怀疑,那还怎么打仗呢?所以,他一百八十度转变,弄得许攸简直毫无办法。


正当袁绍开始对许攸产生怀疑之时,谋臣审配差人送来一封状告许攸的书信。此时关于许攸的坏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中国人有句话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许攸此时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第一,袁绍怀疑这封信可能是假的;第二,袁绍因他跟曹操是老朋友而生疑;第三,早不来晚不来,审配告发他的密信偏偏这个时候送来。


袁绍看了密信,认为许攸连自己的行为都不检点,还想来劝他,分明是居心不良。这种接二连三的怀疑,使袁绍断然拒绝了许攸的建议,弄得许攸灰头土脸,只好离开。


许攸这时候终于明白,跟着袁绍这种人,最后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既然袁绍已经怀疑到他跟曹操是老朋友这层关系上了,这种怀疑以后也很难洗脱,就算袁绍不垮台,留在这里也不会受到重用,根本没有前途可言。


所以许攸转念一想,既然袁绍怀疑自己,那自己就干脆让这事弄假成真。


有时候双方谈话,会让人感到是在暗示对方应该去做些什么,那样等于把对方逼到对自己很不利的方向上。当然袁绍不会想这么多。


我们只是劝一般人,讲话不要太随便,对方原本没这个意思,也被自己逼成有这个意思。很多事情都是一念之差。


许攸绝对不是之前就有这种念头,也不是充分计划后才那样做的。他纯粹是临时起意,心里对袁绍已经彻底失望了,才会想到去投自己的老朋友。


许攸过去也是按照规矩来的。如果许攸刚到曹营就大喊孟德的话,那跟神经病有什么区别?他不是这样的,他说有事要见丞相。可左右不让他入内。


凡是做到高官的人,旁边都有很多自动保护他的人。许攸又没提前请示,曹操又恰恰在睡觉,当然会被侍卫挡在外面。


许攸清楚事情不能久拖,万一曹操这边不肯收留,他就连回去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情急之下,他才会大叫孟德、孟德。


许攸前面的做法没有错。如果他跟曹操见面以后严守本分,那他还是有应变力的。问题是当他跟曹操见面以后,还继续嬉皮笑脸,就大错特错了。


所以,一个人有常也要有变,该变的时候就变,该守常的时候一定还得守常,这才是合理的兼顾。


许攸没有这样的素养,所以他将来死得很难看。凭他这次的表现,就知道他喜欢开自己的玩笑。


曹操闻听此言大喜,顾不得穿鞋赤足相迎,并先施大礼,许攸说曹操乃是丞相,不必如此谦恭,曹操说老朋友不以名爵相论,忙请许攸入帐。


如果撇开其他,光看这一幕的表现,我们会觉得曹操是个很可爱的人物,看到老朋友不但表现得很亲切,而且开门见山地说,不要论什么名爵地位,那都是假的,我们老朋友才是真的。


但一路看来,曹操是反复无常的。当陈宫前往曹营为徐州百姓求情的时候,曹操开口就问,你离开我以后在哪里高就呢?并嘲笑陈宫说,你做得好大的官呀。对比这两种态度我们就知道,曹操此时的表现完全是假的。


所以,一个人要经得起考验,一路走来始终如一,那才是真实的一面。有人也怀疑过刘备,可刘备始终如一,那就比较可靠,比较值得大家相信。


曹操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一会儿很真诚,一会儿很虚伪,我们当然会问曹操到底想干什么?是想利用许攸还是想骗许攸呢?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出于纯真的友谊。这种反复无常,是曹操非常吃亏的地方。


现在这一幕,看起来两人都很高兴,但发展到最后,许攸的结局却是很悲惨。


我们奉劝那些喜欢搞笑的人,做人可以幽默,但千万不要搞笑。许攸就很喜欢搞笑,最后把自己的命都搞没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阿俊_gu

    受益匪浅

    曾仕强学堂 回复 @阿俊_gu: 感恩一路的支持和帮助,弘扬中华优秀的文化,从你我做起!

  • 喜欢三国的小萝莉

    曹操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听友105832798

    可惜,他没有成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