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篇丨中国画的常识5:鉴赏与收藏

特别篇丨中国画的常识5:鉴赏与收藏

00:00
11:38

本集文稿 

你好,我是邵仄炯。又到了我们的特别单元:中国画的常识。

我在之前各位朋友对课程的反馈中发现,大家对书画的鉴定和收藏都有很大的好奇,那么今天,我就打算来聊聊这个话题。

中国书画的收藏分为皇家收藏和私人收藏。其中清代乾隆时期的收藏大家最为熟悉,那时所编著的《石渠宝笈》《秘殿珠林》更是成为书画鉴定与收藏界的“秘籍”。


其实历代的统治者在社会安定之际,都有大量搜求艺术品的行为。像唐玄宗就对书画的搜求不遗余力;宋徽宗对书画的收藏更是如醉如痴,并设计了专门的装裱样式“宣和装”,还编定了《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对后世影响巨大。这些都属于历代皇室对艺术作品的收藏,这些行为也使得那些代表时代风格的作品得以保存下来,日积月累,收藏也日渐丰富,成为了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财富。


除了皇室收藏外,私人收藏也是收藏的主力军,它是对皇家收藏的有力补充。这些收藏家一般都是上流社会的士大夫阶层,比如东晋时期的王、谢家族,唐代写出中国第一部画史专著《历代名画记》的张彦远,也是出身收藏丰富的宰相世家,其家族从高祖起就有收藏,历经五代。


宋元之后,私人收藏的人数、藏品的数量都呈上升的趋势。明代,在江南地区就涌现了一大批书画鉴藏家,比如文徵明父子、项元汴家族,王世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关于书画收藏的著录、笔记在当时也已经数不胜数。可以发现这些私人收藏家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都有相当的经济实力,还有广博的学识。


所谓鉴赏、收藏,顾名思义就是鉴定、赏析、收藏、流传的意思。鉴定是指鉴别作品的真伪,欣赏是指品评作品的优劣、艺术造诣的高低,鉴定又着重于作品的笔墨、风格、文献考证等,欣赏重在对艺术作品分析和审美评价等。收藏呢,则既要掌握鉴定欣赏的能力,也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财力,还要有一定的收藏体系。


有人也将两者并称为“鉴藏”,我觉得一般来讲应该先鉴赏、后收藏比较好。藏家有了高水准的鉴赏能力,才能有高质量的收藏。当然时代不同了,现在也出现了大量先收藏后鉴赏的,抓住时机先把藏品纳入囊中,然后再去芜存菁。这也使收藏渐渐成为一种艺术消费或投资方式了。 


那么中国书画应该如何鉴定?鉴定什么呢?


鉴定涉及的内容很多,就书画作品来说就有笔墨、纸张、印鉴、题款、画作风格、书画材料与工具、装裱样式、流传年代等等,这些都成为了书画鉴定的重要元素。其中以艺术家的眼光来看,主要是以作品本身的技术、风格、审美为鉴定分析的主要标准;以历史学家的眼光来鉴定,则主要依据文献著录、流传等文本信息作为鉴别的主要内容。所以一件艺术品,尤其是历史悠远的作品,它的信息和判断角度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就以画面的一个小小印章为例,它的大小、位置、文字内容、颜色都有讲究,这也是一门相当专业和综合性的学问了。


而且这门学问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上就能看来的,它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作为鉴赏家,我认为他必须是一个艺术方面的专家,同时又兼顾艺术相关的其他领域,也就是说鉴赏家既要有专业的深度,又要有专业的广度。


已故的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是一位文史方面的研究专家,同时他又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南方的谢稚柳先生是著名的书画家,同时又是艺术史的研究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仅是学者,更重要的有艺术创作和实践的能力,他们的书画造诣都极深,某种程度上讲,历代收藏鉴赏的一个重要作用,实际上是为艺术家创作而服务的。



谢稚柳《山水册页》


这里有一个不得不提及的人物,那就是以书画著称于世,同时也是一位大鉴藏家的张大千。我们前面介绍的画作中有不少就是大千收藏的。比如以15根金条收购的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用500两黄金收购的董源《潇湘图》等。张大千是一个特别喜欢收购流失在民间的古字画鉴藏大家,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供他学习经典之用,所以也造就了他出众的临摹“绝技”。他可能是近代中国画家中临摹功夫最好、最勤奋的一位了。


至今还流传着张大千仿清代石涛的画作被名人收藏的有趣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大画家黄宾虹有一幅石涛的画,张大千一直想借来看,但黄宾虹没有答应,张大千心里不说,于是临摹了一幅石涛手卷,放在自己的老师曾农髯那里,一次黄宾虹去曾农髯家,看到了这幅画,以为是石涛真迹,爱不释手,决定买下,曾农髯让黄宾虹和张大千谈价格。张大千看到黄宾虹要收藏自己仿的石涛心里很得意,但他没有要钱,而是对黄宾虹说,就用这幅画换上次向你借的石涛吧,黄宾虹立马答应了,就这样,张大千用自己仿石涛的作品换来了一张真石涛的作品。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他的“摹古”功底多么高深,而这功底恰恰得益于他自己的收藏。去世后,他的遗孀徐雯波遵照他生前的遗嘱,将“大风堂”中的74件古代名迹捐赠给了台北故宫博物馆,足以可见他的收藏之丰富。

中国画的鉴赏与收藏,有它历史的传统和独特的理念。


近代大收藏家庞莱臣先生,其藏品十分重视品相与气韵,尤其是画的气息,要求:大气、正气、清气和雅气。大气,就是要让观者感觉精神振奋,不萎靡;正气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画中要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清气,是拒绝污浊,令人神怡自然;雅气,是中国书画中最重要的一点,一方面是超然脱俗,另一方面还包含了品德的真与善,这些都是中国书画的审美标准。


气,可以说是物质或生命的一个外在状态,艺术品的气息、气场,也是艺术家精神状态的体现。有这四种气息的作品,如果悬挂在家中,自然怡心养神,反之过于躁动、火气或甜腻、靡弱,都会令人精神不悦。



庞莱臣旧藏沈周《东庄图册》局部



庞莱臣旧藏沈周《东庄图册》局部2


当然,我这仅限于中国画的收藏而言,现代的审美领域已经大大扩展了,也有各种各样新的表现方式和新的审美。但不管怎样,我认为鉴赏、收藏中国画,无论古代作品还是现代作品,都需要藏家具有独立的审美眼光,独立的思考能力,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好的藏家是需要与艺术家一起共同创造艺术史的。


当然,经济实力、广博的知识、广阔的眼力都很重要。只用他人的眼光与想法来收藏,或者一味任性与占有,这样的鉴藏终究缺失了审美的乐趣,因此与艺术也就南辕北辙了。


课后作业 

你对书画鉴赏与收藏有什么独特见解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与我互动,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怀沙_i2

    讲的真好,知识点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