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能够理性评价是一种能力【消除偏见】

18.能够理性评价是一种能力【消除偏见】

00:00
16:03

能够理性评价是一种能力 | 消除偏见


本课思维导图:




开头引入:

上节课,我们讲了态度有关的内容。这节课,我想先请你思考一下,如果你要去描述一个成年的男性,你可能会用什么样的一些形容词?然后如果你要去描述一个成年的女性,你可能会用一个什么样的形容词?现在请你对比一下,在女性下面的形容词,和男性下面的形容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它们有什么区别?

接着,我再出一道题,这次我会限定形容词的范围,一个是友善的维度,第二个是能力的维度,再分别给女性、男性、富人、穷人,这四类人打分,分别是1-10分的话,你会给他们打几分呢?

现在,我来公布第二道题的答案。研究发现,男性和富人的能力得分,普遍比女性和穷人高,而他们的友善得分,却比女性和穷人低很多。

这种现象,涉及到社会心理学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型叫做stereotype content model,也就是刻板印象内容模型。我来具体解释一下,这个模型把人们对其他人的刻板印象,分成两个主要维度,第一个是友善的维度,第二个是能力的维度。很多的研究都发现,对于男性来说,或者是一些富人来说,大众对他们的刻板印象一般来说是高能力、低友善;而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往往是高友善、低能力。

但是其实如果你在现实当中,你会发现,为什么我周围会有和这个不一样的例子呢?比如,我周围的很多女性,她们不光待人和善,她们的工作能力也很强。或者说,我发现其实很多的富人,他并不一定就是为富不仁的,比方说,比尔盖茨他就是能力很强,而且也很友善,你看他做了那么多慈善的事情。

所以,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偏见,但是,说到偏见,还想给大家强调一点,存在即合理。偏见它的存在是有它的合理性的,为什么有合理性?就是说我们的偏见或者刻板印象它之所以存在,因为它为我们的大脑节省了很多认知资源。


概念理论:

那么,到底什么是偏见呢?它指的是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的一些预先的判断,偏见的这种预先判断往往是负面的;而我们刚才提到的刻板印象,它就是一种预先的判断。为了简化世界,我们会形成各式各样的预先的判断。比如说,四川人、重庆人爱吃辣,上海的男人怕老婆,广东人什么都吃等等。

你可以看到,所谓的偏见它是针对特定群体的一种习得性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其实是对我们很多的生活是有负面的影响的。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因为这种先入为主的习得性的态度,我们就不会再花心思去了解真实是不是这样的,四川和重庆人真的都吃辣吗?可能不见得,因为我认识的一些重庆的同事,他们其实就不爱吃辣。所以,真实的世界,可能就会被这些刻板印象、偏见所覆盖。


内容细化:

既然偏见有很多负面影响,那为什么我们还是会形成各种各样根深蒂固的偏见呢?

综合来看偏见形成的根源,一方面是刚开始讲到的,它来自于我们大脑需要节约认知资源的特点,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预先的判断。

那另一方面,我们要先讲一讲社会心理学中的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概念。人们会自动地把世界分成“内群体”、“外群体”。我们有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比如,我们都是某个学校的学生,或者说,我们都是某个地区的人,或者说,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样的一种群体的概念,就是内群体。而,所谓的外群体,就是说,不属于这个内部圈子的,不属于内部的人,都统称为外群体。比如说,我是中国人,这就是内群体,对应的,外国人就是外群体。当然,我们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内群体和外群体。而且内群体、外群体会随着情境与认知发生变化。

这种内外群体的区分,其实是为了个体的自尊。自尊对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稳定的自尊,或者说他的自尊如果不够强的话,可能对他的心理健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我对于我这个群体一直是处于贬损的状态,而对于外群体处于一个褒奖的状态,其实这样的一种状态是持续不长久的,因为这会非常大的影响这个群体以及个体的自尊,所以往往我们都是会去有一个内群体的偏好,而对于外群体会有一个歧视。

这就好像为什么年轻人他歧视老年人,其实这就是一个内外群体的区分,对他来说,和他同龄,年龄相近的都是内群体,而年龄更大的都是外群体。而这样的一个内外群体其实为了帮助年轻人去对抗比方说老化的这样一个焦虑,或者甚至是一些死亡的焦虑。

那么,既然区分内外群体就会产生偏见,我们是不是可以反向思考,拉近内外群体的界限,来消除偏见呢?这个思路,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这是社会心理学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接触理论所强调的,就是说你要去消除偏见,你必须要和这个群体的人有相应的一些接触。比方说,你可以和他成为朋友,成为同事,或者说你至少和他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当我们能够有直接接触的认识、了解到外群体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子,也就给消除偏见提供了很大的机会和可能性。

方法应用:

理论上说得通,要想消除偏见,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根据接触理论,我们可以去旅游,实际的去到某一个地方,然后去接触当地的那些人。比方你对非洲人有偏见,你去非洲旅游一下,你可能就意识到其实他和我们都一样,大家都是human-beings,而且,他们并没有像我们所说的那样脏乱差,或者说,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愚昧无知,那么的贫困落后。这类旅行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他人,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和外群体的人建立共同目标。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他们带着两组男孩去夏令营,给他们分了“老鹰队”和“响尾蛇”队,他们在营地分别活动,一个星期之后,给他们准备了一系列的竞争活动,拔河比赛、篮球、足球等等。结果,两个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成员之间产生了很深的敌意。

眼看这种敌意越来越深,怎么办呢?研究者把竞争活动改成了合作活动,两组男孩必须一起把有故障的卡车推上山坡,一起生火做饭,一起准备食物,等等。在这种紧密的合作中,两队人还是彼此依赖,敌意也就消失了。这种设立共同目标,本质上也是创造了深度接触的机会,在合作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双方一定需要彼此,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接触,也就有机会消除偏见和敌意了。

这种接触还包括信息上的接触。最简单地,在教室里多挂几幅女性成功人士的画像,就能够有效鼓励女生追求科学上的成功。华盛顿大学的沙普纳•切理恩,把计算机科学系教室的《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的图片元素,换成了,没有性别暗示的艺术和自然图片,让女生更容易联想到她们也可以在计算机方面有一番成就,结果她们的平均成绩就真的提高了。


概括总结:

关于偏见我们就讲到这里。我来总结一下,第一,偏见是个体对一个群体和其成员的一种负面的预先判断;第二,追溯偏见产生的根源,可以看到其合理性的一面;第三,想要消除偏见,最根本的是要有接触,我们可以通过诸如旅游、建立共同目标,增加信息接触等方式来消除偏见。


结尾互动:

要说偏见,其实最根深蒂固的大约就是男性和女性对彼此的认识了。大家可以再去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偏见是基于性别的;以及,根据这节课,你又可以想到那些方法,来消除这些根深蒂固的偏见?我是张昕,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敏感词啊敏感词

    不要跟我提自尊,我会应激的!自尊是天下最无用之物。baumeister et al(2003)说:自尊可能没那么重要,因为self_eteem是生活事件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 听友414005808

    关于偏见我们就讲到这里。我来总结一下,第一,偏见是个体对一个群体和其成员的一种负面的预先判断;第二,追溯偏见产生的根源,可以看到其合理性的一面;第三,想要消除偏见,最根本的是要有接触,我们可以通过诸如旅游、建立共同目标,增加信息接触等方式来消除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