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讲:王珣《伯远帖》千古流芳的佳作

第47讲:王珣《伯远帖》千古流芳的佳作

00:00
16:06

大家好。


清朝乾隆皇帝很喜欢王书。谁王?王羲之、王献之家族的书法。可惜啊,到了乾隆皇帝手上,“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越来越少了。在梁武帝时期,二王的书法在皇家收藏当中还有12000多件。到了唐太宗就只剩下2000多件。毁掉了大部分。到了乾隆皇帝手上,只剩下三件。第一件,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第二件是,王献之的《中秋帖》,我都会给大家讲。第三件就是这一件,王羲之的侄儿王珣《伯远帖》,上边这五行字是东晋传下来的、唯一在中国存在的一张真迹。谁说的呀?董其昌说的。后面这几行小字是董其昌写的。晋人真迹,开篇便说,它是真的。


我想说,启功先生鉴定了以后,遗憾的告诉世人,乾隆皇帝,一代雄强的皇帝手上的三件作品,两件是假的,一件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一件就是王献之的《中秋帖》。当然假不假,它不是真迹,是唐朝的临摹品,也有价值。但这一件是唯一的一件真迹。也就是说,全世界整个地球上东晋的书法只有这一件是真的了。你说珍不珍贵啊,很珍贵。


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写这幅字的人王洵,他为什么写了这个内容?这个内容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王家书法家群出。王羲之有七个儿子,都是书法家,有王凝之,王徽之,还有王献之等等。当然写得最好的是王献之。王羲之有个侄儿,是王导的孙子,王洽的儿子,叫做王珣。


写的什么内容呢?我来给大家先读一下:“珣顿首顿首”,古人顿首就是给您作揖了,给您致礼了。“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什么意思呢?王珣给伯远写了一封信,说“伯远胜业”——事业最辉煌的时候。“情期”这个词理解有两种,有人认为伯远已经去世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伯远已去世,后面很不好解释。“情期”就大家对他期望都很高,“群从之宝”是大家认为的宝贝。这是直译。是说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一个人才,得到大家的尊重。“自以羸患”就是从小以来身体就很弱,经常得病,所以“志在优游”,他不想太刻苦,就是想比较轻松、悠游自在地生活。“始获此出”,他能够事业刚刚有起色,能够来做事。“意不克申”,但是没有想到出了一点点事情,但是不太清楚是什么事情。“分别如昨”,分别了,我一想起来就像昨天才分别一样。“永为畴古”,隔得太远了,大概此一见就成了永看不见了,所以这句话就很多人认为啊这个人伯远是不是死了,见不着了嘛。我们今天有这种想法,一个人去了很远的地方,可能我们这辈子就只有遥遥相望,看不见了。尤其是古代没有飞机,没有火车,没有高速运行的机器的时候,更是很难见面。“远隔岭峤”,我们隔了千山万水啊,“不相瞻临”,难以见面了。


我不认为这是给一个死人写的信。我觉得一般不会这么做。你会给死人写一封信吗?还是给朋友写?或者写了这么一个心思,全幅共47个字,写出与友人天各一方,与伯远天各一方的心情。


那么它的它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呢?


我们看一下大一点的字,我们翻一下放大版,“志在优游”。一放大就能感觉到这个字的铮铮铁骨。它的特点是字的笔画很细,结体开张,你看那个“在”字,但他有些笔画由于纸张时间太久磨损了。这幅字出现的时间应该在公元——王羲之去世是公元361年,王珣是羲之的侄儿——应该是在公元四世纪之内,也就是370年左右。那么现在是21世纪了,大家算一下,过去了一千六七百年,纸张能够传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有些纸张就已经掉了,坏了,碎了,所以笔画也就掉了。我们看一下“游”字很清楚,没有笔划磨掉的,开张利落,露锋入笔,一下直上,然后很爽利的打了一点,一个走之,飘出。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个字“别”,“分别”,你看看这两个字,还有一些隶书的痕迹。你看最后这个胖胖的往下勾出的笔画像不像隶书?这个分别的“分”写得多么可爱。还有这个“不”字也可以看一下,盖的章压了一点。瘦硬通神,“不克”两个字写得很瘦,笔画很少。尤其这一行,写得很好。“如昨”像昨天。你说这是个“如”字吗?是的。古人就是这么简洁,左边是一个女,右边是一个口。那个女用一个交叉,笔不,意到,这个口简单就结束了。昨天的“昨”没问题,你能看得很清楚。你没觉得她把这两点都没写进去。行书它不像楷书,笔笔都要去交代清楚,他可以简省。所以启功先生说了一句话,写行书和草书和楷书不一样,就是从北京大学坐公交巴士去天安门广场,如果公交巴士必须站站都要停,而你如果开小车的话就不用停了。但是你还要经过这个站,因为你不能飞过去。那么行书就是开小车,他不需要站站停,但他要把这些过程交代清楚,就这个意思。


“永”字。我们看过王羲之写的“永和九年”的“永”,你再看看伯远写得多么有意思。“为”字也是这样,一拐两拐三拐一勾回来就结束了。王珣的字的特点是?有一些人评价叫做视之“如升”——如初日,如春风,如云如霞如烟。就是把他说得不食人间烟火。魏晋人风流潇洒,董其昌说是: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在目前。


这幅字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呢?我认为有两点,我们前面提到了有一位写行书的老先生,叫欧阳中石先生,您仔细看看欧阳中石先生写的字,他里边就比较多地运用了这幅字的特点。


欧阳中石先生写的欧阳询《艺文类聚序》。我们看一下,欧阳先生写的字为什么说学过王珣?精深地研究过《伯远帖》?看一下这个序字,拖得很长。您再仔细地拍一下,这看一下这两个字,中石,那个石头的石,左边那一横,那一长撇,超出你的想象。你一般写那个石头的石不会写这么长的一撇。那么中石先生在所有他作品当中落款应该都是这么写的。


现在看得更清楚了。这一竖拖得很长,这一横拉得很远,这一石,哗的一下下去。在什么地方呢?来看一下。您写“不”字会把这一撇写这么长吗?像不像欧阳中石先生写的石头的石呢?我们来看看,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呢?这个“中”和这个“古”这一横你觉得有没有点眼熟呢?明白了。原来欧阳中石成为一个书法大家,他从传统中获得了很多的营养,所以您翻开这本书里边看到很多的字,似乎风格和王珣有点接近。当然他不是完全的去写这幅字,因为这幅字只有47个字,不够。但从中间吸取他的笔法,墨法,章法和结构,可以说这封信能够传到今天,1600多年来,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骄傲,说明了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昌盛。


今天,我们在临《伯远帖》时,要怀着一种对古代文明的敬意,对中华文明的精深博大的敬意去临写。临写的特点是刚才说的两个特点。第一,它有隶书的一些笔法在里面,像这个“分别”就有很多的隶书。因此我们要改变一下自己写“分”字的楷书的习惯,改变一下写“别”字楷书的习惯。第二,左右拉开,写“在”的时候拖长,写“游”的时候拉开,写“优”优秀的优繁体字。这一这一笔注意一下,它是往下走的。欧阳中石先生这一点也学得很好,所以这幅字它的特征非常的明显。怎么明显?就是自自然然,道法自然。你看他饱蘸墨写“珣”,“顿首”,你看这几个字写得又粗又黑,因为它的墨蘸饱了,自然就是笔酣墨饱。写到这个地方不蘸墨,继续写,继续写,继续写。就这两行就可以对照,粗细相对,它告诉我们楷书就不能这么写。楷书,一字乃一篇之规,一篇之准。写了这个字这么粗,全篇都写这么粗,楷书才好看。而行书就开始自然了,道法自然。那么草书更是自然,把这一笔墨水写完了,还要在纸上干搓,写出了枯笔和润笔的对照,强烈的对比。


还有,《伯远帖》有些线条,比如说群众的“群”繁体字,你看它下面那个羊,三横,他就意思一下拐了一下就行了。还有这个“从”字这一长画包括我们说是这两个“之”。这些可以看出行书充满变化,墨色变化,粗细变化,字形变化等等。那么你不觉得行书比起楷书来更多一点艺术的趣味,更多一点艺术的变化,更多一些艺术的个性。这就是我们学完楷书要进入行书的道理。


当然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墨迹本。这我想强调一下,我们临写《伯远帖》,尊重它很重要的原因,它是墨迹。我们设想一下,其后这份墨迹被别人刻成了碑,然后用宣纸在碑上做成拓片,拓给一个拓片,你还能看到它的笔法吗?还能看到精致入微的一些细节吗?看不到了。所以我一直认为我们要重视墨迹版,毛笔写到纸上的版本,而那些碑拓是实在没办法了,找不到墨迹版的时候,可以等而次之。


如果你天天看一些碑不看帖,总是有一点隔着屏障、隔着帷幕去摸象,那更看不清楚象长什么样子了。所以能够看到墨迹版,最好看墨迹。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古人下笔,他的笔法,他的墨法,他的章法,他的字法究竟怎么样?这样我们就可以迅速地获得第一手的资料,第一手的感觉,进入帖就更加方便了。这样我们才可以登高行远,走得更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nmzqhyf

    王老师,您视频中的大字字帖在哪能买上啊??